第355章 兴亡谁定,盛衰无凭
193年8月。
刘信自出征高句丽以来,至今已是一年多,终于再次踏上燕国地界。
这一年里,高句丽、夫余、沃沮和挹娄正式划入燕国版图,更名震州,燕国北部再无隐患。
交州的南海郡也被燕军攻占,东南亚的规划也提上了日程。
所谓“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
这个“守”字,不仅仅是指抵御外侵,更多的是让这里的百姓彻底归心,认可你的统治,融入你的势力。
震州还好些,就在燕国一旁,打开商贸之路后,再加上报纸的宣传,还有不少大学的毕业生选择了到这里工作。
而且四国的百姓之前对燕国也有简单的了解,部分贵族和商贾更是跟燕国有过多次来往,甚至有很多人对燕国向往已久。
这些都让震州百姓归心大大缩短了时间。
交州也容易些,都是大汉的领土,治下百姓都是大汉百姓,刘信又是大汉燕王,只要政令适用于当地百姓,归心也不远。
唯独东南亚这里,需要做的事情真是太多太多了。
现在仅是有了初步的规划,也已经开始从汉唐城向四周扩散。
但偌大的东南亚,别说治理的如大汉那般,就是完全拿在手中,怕是不知要多少个年头。
任重而道远,这不是一代人的事情,而是要付出数代人的艰辛和努力。
潜龙学院的孩子们最先渡江,在黄金圣斗士的护卫下,早已前往燕京。
扬州的四万余百姓,在龙骧卫、虎贲卫和南蛮混沌军的护送下,正往连云港赶去。
金牛卫和荆南军最后渡江。
随后马不停蹄赶上百姓队伍,一并将他们送到连云港后,刘信从还没有离开连云港的朱雀军团中选出五百炽凤骑和五百飓风营,便经青州、冀州返回了燕京。
从徐州海陵到连云港,再到燕京的一路上,天眼的消息如雪花般向刘信飘来。
有许多消息,刘信已经从蒋钦口中知道,一扫而过。
有几封密信,刘信着重看了一下。
“刘焉旧部庞乐、李异起兵叛乱,益州牧刘备旬月而定正月十八。”
“益州牧刘备发兵十二万,攻伐益州南部,四月而定董和任越雋太守、严颜任永昌太守、吴懿任牂牁太守兼益南都督三月二十六。”
“益州别驾简雍出使南中蛮族,车百乘,钱财布帛无数,出使内容不详四月初二。”
这些密信都是数月之前的,可见天眼积压了多少情报。
看来此时的刘备已经把整个益州牢牢控制住了。
“兖州牧曹操奉诏受爵,焚香祭天,开国称魏,设三公九卿”
刘信翻阅了所有密信,接受公爵册封的六位诸侯,目前只有曹操和刘表已经祷告天下,祭天开国。
而且曹操竟比刘表要早一月之久。
要知道,建国流程、礼仪繁冗复杂,可不是短时间内能准备妥善的。
也就是刘信作为后世人,在燕国开国时,简化了许多,就是如此,燕国上下也忙碌了不少时间。
曹操能在三推三让后,短时间完成一系列流程,可见其胆识和魄力。
这是想尽快建国,分封文武,嘉奖将士,提升兖州军士气,更好的抵御燕军的兵锋。
刘表的作为也仅能算是按部就班、中规中矩了。
至于其余诸侯,刘信心中已有猜测。
刘备、马腾和士燮太远,或许已经建国,但消息还没传过来。
而刘繇,应是本想携攻占荆南之威建国,不料却出现了变数,因此才延期。
不过,相信很快就会传回刘繇建立吴国的消息。
因为扬州前些时日让燕军搅得天翻地覆,刘繇必须重拾威信,封赏扬州各世家大族,以示拉拢之意,从而安定扬州百姓之心。
其实这些内容都是和尚头上的虱子,摆在明面的事。
最让刘信意外的一封密信,是来自凉州。
“部将庞德镇守武都,其子马超及数万西凉铁骑不知所踪”
从凉州传回消息,可真是不容易,三辅之地被董卓牢牢把控,天眼只能从北方的蒙州绕路返回,一次传信怕是要三四个月。
庞德镇守武都,一猜便能明白,这是防着益州的刘备。
那马超和数万西凉铁骑不知所踪是怎么回事?
不过,看日期也能大致有些猜测的方向。
只见密信落款时间是去年十一月,也就是刘协第一次提出禅让,分封天下之时。
或许两者有什么关联。
但马腾究竟是什么目的,刘信挠破脑袋,实在是没有头绪。
九月初九。
注定是大汉不平静的日子。
两座大城成为天下瞩目的焦点。
长安城,刘协禅让于董卓。
燕京城,燕国军队大阅兵。
受董卓和刘信的邀请,各方势力也都派出使者前往观礼。
前往燕国观看阅兵,自不必说。
这个作为大汉最大的诸侯,一向战无不胜的燕军,没有一个诸侯不想亲眼目睹一下燕国究竟成长到了什么程度。
而董卓这一边就不一样了。
各势力的许多密探都葬身在长安这个漩涡中,即便还潜身其中的,也是寸功未立。
尽管各诸侯接受了公爵册封,但许多人还是念着大汉正统。
即便现在阻止不了董贼篡汉,只要有机会救出刘协,在许多人心中还是认为可以殊死一试。
当然,也有人希望亲眼见证大汉易主,从此各国并立,谁也别想牵制谁。
这次是打入长安的绝好机会,必须牢牢把握住。
刘信派出观察入微且诡计多端的郭嘉前往长安,与其同行的,还有上次冒死回来传信的毒牙战士。
毒牙和利刃这两支特种部队首次假手于人,为救出刘协做出最后一次努力。
刘信知道董卓必定为禅让典礼的守卫做足了准备,就算智谋如妖的郭嘉率领两千特种部队,也极大可能无功而返。
但有些事情必须去做。
金口玉言,这是对皇甫嵩的承诺。
问心无愧,这是对自己汉室身份的感念。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对大汉四百年历史的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