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刚穿越,媳妇被人掉包了 > 第114章 议罪银风波

第114章 议罪银风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接连三天,程延年往返于定国公府与军营之中。

    跟着黑甲卫学习掌控宣武神灯,但是效果十分一般,他只能保证不掉下来。

    这几日永安城风起云涌,朝堂因议罪银之事争吵不休,宣武帝力排众议直接拍板。

    刑部这几日将那些陈年旧案翻出来,又抓了不少犯事的官员和富商。

    程延年听到这个消息时,十分无语,自己这舅舅是真的缺钱啊。

    这真的是要么不干,一干就干票大的。

    这议罪银制度令朝堂官员和富商们都苦不堪言,以往那些细微的违反律法的小事,全部被翻出来。

    两个字就是为了罚钱。

    不少人因此倾家荡产,不少官员这些年为官的俸禄搭上去不说,家中的祖产还变卖不少。

    就为了保住一条命。

    主要是你不交钱还不行。

    刑部对这些人全部都是重判,不交钱就得抄家,效果是一个样的。

    不知谁传出这议罪银的主意是程延年出的,毕竟他莫名其妙的又官升一级。

    永安城那些勋贵、富商们对程延年那是又爱又恨。

    这些人将程延年称为大周四百年来第一佞臣。

    这几日四海楼和云裳坊有不少人闹事,明眼人都知道背后的东家是皇后,没有闹得太过分。

    程延年心里苦啊,宣武帝赚得盆满钵满,他却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这还有天理吗?

    这几日他都不敢出门,就连四海楼新推出火锅的那日都没去。

    每日都是程义进、程德昭两人开着宣武神灯接送,相当于私人飞机。

    今日程延年从石铁柱那里拿回了那两套盔甲。

    石铁柱还贴心地送了两套轻便的锁子甲,说是穿在身上,不惧刀兵。

    和往常一样,乘坐宣武神灯回了定国公府。

    “快看,先生飞回来了。”

    几个小丫头站在绣楼上,指着天上宣武神灯兴奋地大喊大叫。

    这几天府里的学生们基本上都乘坐过宣武神灯,把这大杀器当成了大型玩具。

    每日都期盼着程延年回来,乘坐上去,看永安城的风景。

    “师兄我要坐,今天轮到我了。”

    “师兄今天能飞远点吗,我想去定军湖看看我新收的学生们。”

    宣武神灯一降落,一群小丫头就围了上来。

    程延年扶额,吩咐道:“义进,看好弟弟妹妹们,别让他们动宣武雷。”

    “小公爷,顾老大人来府上了,在书房等你。”

    见程延年回来,田管家连忙上前道。

    程延年点头,径直往书房那边去。

    想来顾老大人是因议罪银之事而来,毕竟这几日动静闹得着实有些大。

    一进书房,程延年看见顾老大人,坐在他的书桌上看书。

    “年哥儿,这本战争与艺术非常不错,对宿营、行军、筑城的见解独到,不知是何人所书。”

    顾老大人拿着手中的书本,称赞不已,笑着对程延年说道。

    “小子游戏之作,打发时间罢了。”

    程延年一呆,摸了摸鼻子,尴尬笑道。

    这书是他根据前世的一本战争书籍,记下了适合这个时代的几种方法和策略。

    “想不到年哥儿,对行军打仗有如此见解,真不愧是程家的种。”

    “祖父,今日不知何事来找孙儿。”

    “差点把正事忘了,户部雪花盐的案子结了,你可知此次朝堂收得多少议罪银?”

    顾老大人放下手中书籍,盯着程延年,缓缓道。

    “五百万两?”程延年不确定道。

    这个赈灾需要五百万,按宣武帝的脾气应该会按这个数收齐。

    “八百万两。”

    “这还是光雪花盐一案,陛下令刑部加紧审理的案子,若是加起来,不低于这个数。”

    顾老大人笑着摇了摇头,比了一个手势,无奈说道。

    “一千万两!”

    程延年瞪大了眼睛,这相当于大周大半年的税收啊。

    宣武帝这么勇的吗?他就不怕这些人站起来反抗。

    “朝中大臣没有劝谏陛下吗?这是不是太过了。”

    “哪是这么简单的事。”

    “就议罪银之事,朝堂分为两派。”

    “一派认为,议罪银对于国家长治久安无益,有助长贪腐之风。”

    “另一派则认为,如今朝堂天灾不断,朝廷缺钱,非常之时要用非常手段,极力赞成推广议罪银之法。”

    顾老大人一脸悲苦,看着皇宫的方向,缓缓说道。

    程延年思索着,联想到大周如今的局势,瞬间就明白了。

    说白了还是大周官场上的文武纷争。

    如今战事稍平,武将根本没有搞钱的渠道,就连军饷还得自给自足。

    可治理天下的文官把持着天下最赚钱的门路,一个个赚得脑满肠肥。

    如今有能让文官吃瘪的法子,他们怎么可能会反对。

    况且议罪银对武将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毕竟他们一般犯的可都是杀头的罪。

    现在只要赔些钱财就能保命,谁又会拒绝呢。

    “不知陛下是如何抉择的,迟迟不见定论。”顾老大人忧心忡忡接着道。

    程延年大概知道宣武帝的套路了,他是想拖着,能捞一笔是一笔。

    再顺应朝廷官员的心思取消议罪银,这样还能得个从善如流的好名声。

    最后貌似只有他什么好处都没捞到,平白无故得了个佞臣的名头。

    不对,宣武帝给他升了官,他八字还没一撇的儿子也成了官身。

    这么说来,自己这佞臣的名头还真是应得的。

    “祖父,赈灾之事可还妥当,雍州那块还请祖父多加留意。”

    想到雍王这次灾情的奇怪举动,程延年提醒道。

    “三地老夫都派人去核查灾情,只是国库粮食不够。”

    “永安城各大粮铺基本不对外出售粮食,想来是想送到灾区发一笔横财。”

    “牢里几个富商,宁可变卖田地缴纳议罪银,都不愿用粮食来抵。”

    “老夫派人在城中打探多时,仍未发现他们将粮食藏在何处。”

    顾老大人一脸苦涩地倾诉着心中的郁闷。

    这么些年来,第一次有钱赈灾还办得这么困难的,说出来都觉得丢人。

    马上快要到春节了,现在去找百姓买粮食显然不现实。

    毕竟连年灾荒,百姓也没多少存粮。

    “祖父,可先核实灾情后再做定夺,说不定情况没有想得那么糟糕。”

    程延年隐隐觉得雍州那块灾情有猫腻,按照雍王自己上书所说,已经提前做了准备,可灾情却是三州之中最严重的。

    况且,这几个月萧逸帆在永安城不知吞并了多少粮商。

    却没有听到永安城有大批往外运粮的消息。

    “小公爷,不好了,出大事了。”

    这时门外突然传来田管家焦急地声音。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