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综穿之一路向钱 > 第64章 七十年代巧媳妇19

第64章 七十年代巧媳妇19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婚后, 楚然直接把那个一楼当结婚礼物送给大哥大嫂了。他们四个孩子呢,住得开。老两口在婚礼之前就搬过来胜利路这边住了,那边三室,两个男孩一室, 两个女孩, 再加个老太太, 打了个上下铺,老太太和那个叫王静的小姑娘住, 肖敏自己住单人床, 也能住得下。

    这个大嫂一嫁过来,谁都能感受到不一样。

    两口子办完婚礼, 又接着去市场扛大包了。孩子们都放寒假着, 王婶子学会开煤气了,能在家里给做饭, 不用他们两口子操心。

    但这不是快要过年了, 得备年货嘛。

    以前老大那人吧,从小没见过钱, 婚后让媳妇管得落了威, 就没有管钱的意识。媳妇儿死后, 大钱给了肖玙了, 小钱都让肖老娘给管着。进城以后,每天干活儿挣了钱, 除了偶尔给孩子们买个小零嘴儿啥的, 一分不留的都交给老娘管着, 铺子的租金也一样。

    扯了证当天,肖老娘就把放在她那儿的几千块钱都交给儿媳妇了。这位大嫂也没矫情的就收下了。那些传说中的大钱,没人提, 她也当不知道,问都没问一句。

    俩人在市场里干活儿,对市场再了解没有的。哪天哪个铺子来了新货,哪批货又好又便宜,都在何花眼里呢。然后,见到好的,就买下,分五份。下工回家就挨家的送。给楚然这边儿的,量比别外三家明显的多两倍,老人在这儿呢嘛!还有楚家老太太,楚爸楚妈都在呢。

    那真是今儿个来送带鱼,明儿来送木耳,后天又送来大棚的青菜,大后个儿再搬来两箱子江鱼。山货干果啥的都是挑了好的买。算下来,这一冬天,俩人找大包挣的钱,都买这些东西了,可能还得搭上点儿。

    但是呢,家里确实啥都不缺了。肖老爹也不用大冬天的天天出门买菜去。临时想吃啥了,补个零儿就行。再一个,他去买都是临时的,哪有老大两口子从货车上直接卸下来的了解得清楚。

    那你说几个兄弟,能让他们吃亏不?

    谁家差钱吗?

    老二在渔场的老同事老朋友啥的,年前不少给送鱼送吃的,都不少给他们分。三嫂的豆腐坊,天天给家里拿菜,门对门的住着,他们家都不用买菜了。四哥年前弄了几台电视台回来,一家分了一台。师父忙着顾不上,那楚然能亏了他们?先不送了一套房子。老大存折上那些钱,当初师父说给买了一个铺子,是真的。跟楚大嫂买的是一个地方的,大学城边儿上新建的一个住宅楼的底商,一家买了两间联着的超过二百平的二层门市。花了不到十万块钱。剩下的,都投到第二栋商场里了。所在,除了那个租金,之后的商场租金,都是分成五份,有他们一份的。年前第二个商场开业,就有收入了。上万块呢。

    真算下来,谁多谁少?

    算不清楚的。

    但有这个新大嫂这么张罗着,几个弟弟怎么想先不说,几个弟媳妇儿,都觉得分给他们钱,心里至少不憋屈啊。老两口更是整天乐呵呵的,才算是觉得日子真正舒心了。

    在楚然这边儿,另外一件大事,跟林大哥有关。

    之前楚妈不是一直不肯进城照顾楚爸,要在家看着养的三头猪嘛。但是心里肯定还是惦记的。所以,进了腊月,外地冻实了,就把三头猪都杀了。给卢家送了一头,给楚然这边儿留一头。另外一头猪,收拾干净了,去了头和肉脏,分成两半,都给楚爸的老连长送过去了。一扇是给他的,别一扇加半袋子苞米面儿是给老首长的。别看老连长都是省里的大领导了,老首长的门也不是说进就能进的,有了这个不理由,这不是好上门了嘛。人家多会说话的呀。去了就说了,这两年分地以后,小楚家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了,这是小楚自己在家养的猪,半糠半粮喂大的,送来给老首长尝尝。

    老首长本来也不是差那点儿苞米面和猪肉的,吃的是一个情份,这猪肉,是小楚告诉老首长,他日子过好了呢。老首长不管经济,他是部队上的老首长,但他还有他的老领导呢。那才是真正的大领导呢,还是管经济的。老首长就把那猪肉又分了一半,给他的老领导拜年的时候带了那半片子猪肉去。再把这猪肉的来处一说。这可算是挠到痒痒处了。老领导殚精竭虑的,不就是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嘛。那啥是好日子?百姓家养猪都能喂上粮食了,是不是好日子?

    那是不是得问问这个小楚的情况?身边儿人,随便打打电话,就能问得清清楚楚。回来一说,老领导更高兴了。楚大哥这几年干的事儿,那一步一步的,可以说步步都卡到点上了。当生产队长想法子弄良种,在田间地头瓜果蔬菜。当大队长了,又试探着分地,种经济作物,如今当乡长了,带着全乡因地制宜搞经济作物,改良土地,想法子让粮食增产增收,开荒,甚至都已经在搞乡镇企业了。

    这样儿的人,老领导能不欣赏吗?心里对这么个人就有印象了。

    楚大哥是自打粮食入库就没停了开会,到处开会做报告,还成了代表,年后到京城开大会。被老领导的大秘亲自打电话请过去,跟老领导汇报工作。

    谁也不知道,楚大哥是怎么入了老领导的眼的。但那工作一汇报完,开完大会回到家里,不到半个月,调令就下来了。成了安远县主管经济的副县了。

    才刚刚二十六岁呢!年少有为都说轻了。

    楚妈杀完猪就进城照看楚爸了。楚大哥整天的不着家,大嫂就带着俩孩子回卢家住了,那边儿上班也方便,家里让邻居帮着照看着,每天给炉子里架上煤,别让火灭了把暖气片冻了就成。

    过年的时候,楚大嫂带着孩子也进城一起过年。楚然在龙城也有房子的,很方便。

    肖家这边儿,是头一年哥五个一起过的团圆年。住得都不完,白天都在胜利路这边待着,晚上回自家住就成。本来王婶子还不乐意过来,觉得身份尴尬,楚然和师父一商量,干脆吧,把楚家也叫上,人多还热闹一起过吧。楚家老太太是个啥情况,都知道。有这老太太在,劝上王婶子一回,王婶子也就过来了。

    何花一点儿也不像新媳妇儿,说话办事儿嘎嘣脆的。跟几个妯娌处得都不错,一起做饭包饺子啥的,很和群。把老大支使得提溜儿转,一会儿让扒个蒜,一会让买个醋的,老大是指哪打哪,就会听指挥。他也不是那么死性的,有媳妇提点着,出门买东西,总会顺手买个糖块点心啥的回来给孩子们分,几个兄弟都忙的时候,也是他最常带着孩子们去湖里滑冰啥的玩儿。给孩子们做个冰车,陀螺什么的,也有耐心。孩子们都可喜欢他这个大伯了。

    小晗希才两岁,跟他大伯亲的不行。这么大点儿的孩子,最知道谁对她真好假好了。她能跟她大伯大伯娘亲近,那就说明这两口子是真的对孩子好的。

    肖老娘会吃会做,今年又高兴,年夜饭张罗得那叫一个繁锁,自己忙不过来,带着儿媳妇们一起,光是用嘴教不够了,列菜谱。

    年三十儿,老人孩子都在围着电视,看春节晚会。儿子帮着媳妇们做年夜饭。热热闹闹的,老二年前还拉回来半车的鞭炮,放了半个多小时。

    这个年过得,年味儿特别的足了。

    过了年,楚大哥又接着出差,开会的忙。师父回单位忙。

    楚然就没让大嫂急着回老家。急啥嘛,她那工作,也没到年都不让过的程度。休到过了元宵节,还是可以的。

    之后也是她一个人回去上班的,孩子开学之前,留在城里了。

    师父一直忙到正月底,技术上的难关都攻下来了,剩下的都不是技术上的问题,他就又成了仙儿一样的存在,不怎么去上班了。终于有时间顾顾家。

    也终于有时间把欠了楚然的吉普车给补上了。把之前被拆了那个又给组上了。

    出了正月,孩子也要上学了,楚爸楚妈该回老家了,老太太非要一起回。楚然就开着她的新车,拉上大包小包的东西,还有她亲手做的两坛子泡菜,给送给老家。一路上,她觉得车开着挺顺手,到是把几个长辈吓得够呛,肖老娘到家下车腿都软了,都忘了晕车了。坐她闺女开的车,一路上那心就没落过地。

    别管你开的多稳,当妈的那个心就那样儿,跟车技没关系的。

    自打楚然有了车,之后楚妈就填了个新毛病,想起来又念叨一遍,开那玩意儿干啥,多危险的。

    等到楚大哥的调令下来,大喜事啊。

    先是高兴。

    高兴完了,就是折腾着搬家。

    县里给分了一套五十多平的筒子楼。没错儿,就是筒子楼,这年头儿,领导也一样儿住筒子楼,县给别的,这就不错了。勉勉强强的分出来两室一厅的格局。楚然给送来一车的家具,大件儿就全了。嫂子的工作调到县里的二商店,做会计。离家就几步路,上下班很方便。老两口没跟着进城,孩子能送幼儿园了,不用老人看。老两口在家带着老太太,打理打理菜园子,喂几头猪,周围都是最熟悉的环境,闲了到想到儿子家闺女家串串门都成,才不爱跟他们进城里那小屋子挤呢。

    俩孩子都不小了,又是一男一女,住一个室里,中间用书架隔开,一边放个单人床,再加个衣柜,就剩下转身的地方了。老人去串个门,得分开,一人带个孩子挤一张小床,老太太在主卧跟大嫂一张床,楚大哥和睡客厅沙发上。

    那么挤着,有啥意思?

    在村里不缺吃不缺喝的,不比那强?

    这就是身份上的不得已了。哪怕是个局长啥的呢,自己单独在外面买孩子买楼都行,大嫂手里又有钱。但大哥是“班子”成员,就非得在那家属楼里挤不可了。上上下下的,这不是也盼着能建新家属楼分大房子嘛。没钱呀,都眼巴巴的等着大能人带着全县致富,百姓富了,财政就有钱,财政有钱了,家属楼还远吗?

    没人给楚大哥使绊子啥的,他是怎么提上来的,大大小小的头目,谁心里没数儿。通了天的人物,登天梯早都搭好了,干出成绩就会升的,到时候人人跟着有汤喝。得多想不开的为难他?小争小斗是有,但往死里弄的,真没有。

    安远是农业大县,这又是最好的时候,相当于是在白纸上做画。因地制宜,发挥长处就完事儿呗。搞高粮食产量,办企业,造桥修路,搞活经济,谁都知道的路子,干就完了。当然,这过程并不容易,那就是看个人能力的时候了。楚大哥来市里开会的时候,多数都是住在楚然家的,总会跟楚然和肖玙聊一聊,他们俩适当的点拨一下,帮他找找方向,他工作好好做一点。

    师父在厂里那边工作不忙了,楚然这边儿就清闲了。

    小晗希过了三周岁,到了开蒙的时候,不能再整天傻吃傻玩儿了。楚然自我感觉,水平不够教孩子的。就只管让她吃好穿好,然后带着她锻炼做运动,把那套功夫教给她,小姑娘嘛,得有个自保的能力,练大字的时候,让她写那个心法。她负责武力这个部分,长心眼儿那部分,让她爸教去。她爸天天带着看书讲故事呢。

    规矩礼仪人□□故那些的,就是在日常当中言传身教的教了。

    天天跟她奶奶在一起,也能学不少东西。光是在吃喝穿戴的讲究上,能学全了,那气质就差不了。还有,肖老娘的那个审美,那是相当在线的。

    还有一点,楚然最想闺女跟好奶奶学到的,就是御夫之道。看看肖老娘,一辈子只在吃喝穿戴上精通,可她嫁给肖老爹之后,最讲究不起的反而就是在这些地方。农家的活儿,就没有她会干的,做饭都因为太会浪费,不咋让她做。日子过得再苦,肖老爹也没嫌弃过她,管天管地管儿子,但是一辈子没管过肖老娘。后来日子好了,住那屋子,那么折腾,八辈子贫农出身的肖老爹能住惯不?想想也知道,但谁都没听过老两口抖过嘴。就是几个儿子,宠亲妈都跟宠闺女似的。这是个啥水平?

    就这些套路,小丫头要是能得几分真传,将来结婚以后,日子就过得差不了。那些办法,肖老娘是不会教给儿媳妇的,再喜欢楚然,也没教过一句半句。但楚然相信,她肯定会教给孙女,不光是晗希这个孙女,每个孙女她都会教的。学成什么样儿,那就看各人的悟性了。

    带孩子,还挺好玩儿的,两口子都挺乐在其中。上辈子生了七个葫芦娃加一个小公主,他们都没亲自带过,百十个人伺候着,用他们动手的地方不多的。这种全程自己带的感受很新鲜。

    作者有话要说:  还有一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