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明末大闲人 > 第51章 谁该交税

第51章 谁该交税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良久之后,王元礼叹息一声说道:“治国先治吏,吏治不清,天下不宁。可惜朝廷中天下不理朝政,宦官把持朝廷,整个朝堂一片乌烟瘴气,一些有志之士纷纷选择逃离官场。

    眼看着大明朝一天天日薄西山,这混乱的朝堂何时是个头啊!”

    王宇也很感慨,王元礼可以说是读书人中的代表,大部分没有进入官场的读书人身上都有一股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

    可是一旦进入官场用不了几年就会与老官僚们一起同流合污,只能说大明朝的官场生态已经完全的崩坏,想要重新刷新吏治,不亚于对整个官场进行一次大洗牌。

    这样的魄力不是随随便便一个人敢做的,纵观历史也就后来的雍正真正做到了在士绅身上割肉的事情,然而得罪了士绅的雍正成了满清皇帝中名声最差的皇帝,野史中对其进行了各种的编排、诽谤。

    他的儿子弘历继位之后,差不多将他老子的大部分新政都给推翻,只保留了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官员的好处倒是一样没少,养廉银一直到大清亡国之前还一直在给官员发放。

    王元礼现在这种心态是因为他还没有进入官场,没有被官场的生态所污染,加之士大夫享受朝廷的优待,对朝廷还是有很深的感情的。

    “叔父!朝廷最大的问题是吏治,也不是吏治,最大的问题是没钱,小侄与游公子说过朝廷的税收方向就错了。

    偌大的大明万万人口,交税的人竟然是最穷的一群人,就算将这些穷人敲骨吸髓能够榨出多少油水。

    偏偏朝廷根本就收不动有钱人的税,远的不说,叔父家里良田几千亩,可有交过一两银子的赋税?”

    王元礼脸色一变,沉声说道:“玉轩这话可不能外传,不然你将会是士绅公敌,自古士绅都是不纳粮、不服役,若是有功名的读书人与黔首百姓的一样服役纳粮,谁还愿意十年寒窗苦读,考取功名?”

    “小侄明白,只不过是在说一个道理,朝廷的税收方向错了,在小侄看来,田税是最没搞头的,征收成本又高,还收不上多少钱粮,真正赋税的大头应该是商税。

    叔父可知东南沿海每年往海外卖出多少丝绸、瓷器、茶叶?朝堂上下一直反对开海禁对外贸易,然而他们私底下可比谁都诚实,那是一船船的往外交易。

    只要朝廷能够将海关管理好,开放海禁,一年多了不说,几千万两的关税轻而易举,再加上内部的商税、盐税、铁税、茶税等税种,以大明的体量每年税入个几千万两非常轻松。”

    “谈何容易,无论是提高商税的税额,还是其他的税种,其牵扯的利益太大,但凡生意能够做大的商贾背后都有权贵撑腰,只要店铺里有士绅的庚帖,就没有胥吏敢来收税。

    若是真要严格执行商税政策,有多少达官贵人会跳脚。你以为就你能看到这些利益吗?看到的人大有人在,为何大家都不说,那是没有人愿意捅这个马蜂窝。

    当官对于士绅来说是锦上添花之事,就算不当官,就如老夫这般,只要功名在身,一辈子富贵就没有问题,只要认真培养后辈,子侄之中再出一个举人、进士,这富贵就能延续下去。

    因此没人会为了朝廷牺牲自己的利益,你说的这些都是士绅敛财的手段,若是被朝廷拿去,士绅们吃什么、喝什么?”

    王宇心下了然,大明走到现在已经是积重难返,没有浴火重生的勇气,就算是朱元璋坐到崇祯的位置上,也一样没辙。

    除非如王宇所说的,皇帝起来造自己的反,将现有的体系砸碎,重新洗牌。

    “小侄明白了,也就是说士绅就算眼睁睁地看着大明倾倒,也不愿意自身受到一点儿损失。”

    “老夫很不愿意承认,可是事实就是如此,无论是谁上位也只能是修修补补,指望大动干戈是不可能的,就连张太岳推行一条鞭法,在其身故之后都会被清算。

    这还是没有触动士绅的切身利益,若是如玉轩所说的加大商税征收的力度,这就等于是从士绅的口袋里往外掏钱,阻力可想而知。”

    若是王宇不知道历史的走向,也就无所谓了,大明走到现在就算亡了也一点儿都不可惜,可是华夏的江山不能落入蛮夷之手。

    但凡是一个想站着挣钱的人,就不会喜欢那个想当奴才而不可得的朝代。

    “叔父所言是金玉良言,小侄受益匪浅,今后自当谨言慎行。”

    “无妨!年轻人就该有年轻人冲劲儿,只不过有些事不是只有对错。

    你只要能够将番薯种出亩产千斤,就算解决了朝廷一大难题,只要将番薯推广开,大明朝如今的灾情就会有所缓解。

    饭要一口一口吃,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明日老夫与你一同前去武清采买番薯种子,正好老夫在武清有位同年,借着这个机会去拜访一下。”

    王宇心中一喜,有熟人帮忙,总比自己两眼一抹黑去乱碰要好的多。

    在王家庄住了一晚,天明之后,两辆马车从王家庄一前一后出发,直奔武清而去。

    一路无话,天黑之前马车停在了一座大宅门前,看宅子的规制比王元礼的宅子还要高,应该这家里出过进士或者官职更高的官员。

    王元礼在门房处递上拜帖,很快一名与王元礼年龄相仿的中年人从宅子中迎了出来。看到王元礼后大笑道:“子仁兄!稀客啊!快快请进!”

    王元礼也笑着说道:“任潮兄!好久不见,别来无恙乎?”

    两人言语之间,两双手就已经握在了一起,然后两人手挽手并肩走进了宅子。

    至于王元礼身后一身棉布袍子的王宇和锁儿,人家看都没看直接将王宇归纳为长随、跟班一类的下人了。

    被人忽视了,王宇也不在意,反正自己来这里是为了采买番薯种子,只要买到了种子,其他事对于王宇来说并不放在心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