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交好的敌人
桌上摆满了热粥、糕点,以及茶水。
虽然简陋,但李自在却被一剑这时的真诚所触动。
他想。
若不是出生在李家,怕早已与他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
李自在自嘲一笑,觉得讽刺。
捧起碗大口咕噜吞咽着半凉的粥。
一剑停下了碗筷。
看着他说道,“相比于昨日的你,如今的你看起来更为真实。”
李自在虎躯一震,恍惚预料到了什么。
微风吹过,两人没有说话。
抬起头,眼神交流。
下一秒,两人发出爽朗一笑。
相互指指点点。
倒是李自在最先开口说道,“俗话说得好,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而我也是一样。”
回想起自己父王将位置传给他二弟,而非他——嫡长子。
李自在忍不住爆发内心的愤怒。
从小到大都是如此,无论自己再怎么优秀,再怎么厉害,都不如他二弟!
只因为他母亲出身卑微……
随着哐当一声,掌柜冲上楼。
看到了碎一地的碗,以及摊了一地的热粥。
“不好意思,掌柜的,记我账上。”一剑举手示意。
回神过来的李自在也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出人意料的对一剑说了一句抱歉后就走了。
临走前还将一两银子放在了桌上。
人走了,一剑也没有了心思继续下去。
走下楼梯,来到掌柜面前,拿出准备好的铜板。
“掌柜的,给我带上一壶酒还有一碗蛋花热粥。”
回到府,一剑将粥给了奶奶,又将酒拿给小妖。
等到他去到书房的时候。
却发现武炼早已等待在门外。
一进门,武炼便向一剑汇报一个多月前一剑交代他的任务。
“如何,四个县令查得怎么样了?”
对于先前主动投降归顺自己的县令,一剑还是信不过。
所以,当时过后不久就让身手敏捷的武炼对他们进行探查。
武炼自信一笑。
这四人分别是清水县县令王不齐,山泽县县令鱼水路,何县何步以及凤县宋致因。
四人的确反叛了。
而原因却是因为他们私吞银两,怠慢军务。
致使他们的高层下令要处死四人。
为了自保,他们将银两藏匿好之后选择投奔于十三城。
一剑恍然大悟。
而武炼有些愧疚,因为他还没有找到银两藏匿的地点。
“不急。他们的好日子也就快到头了!”
次日,一剑与李自在一同在十三城内兜兜转转。
见识了十三城的发展之后,李自在有些叹为惊奇。
分田,废除地主身份,大力发展商业等等事情。
都是他前所未见的,如同梦游神境一样。
这里简直就是一个世外桃源。
“驾!”马夫挥舞着鞭子。
奋力向元阳城赶去……
在回去的路上,李自在心想也许与他作对会是错误的决定。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他并非不懂,而正是因为他懂,所以才能想到。
回到客栈,李自在正当要走回自己的房屋。
路过赵先成的房屋时却听到见三人交谈的声音。
“大哥,你确定此事能成?”
张氏光很不确定,这里可是十三城。
一旦事情败露,他们可不一定能够走着回去了。
吕安训斥三弟,“三弟,这件事情只有你我兄弟三人知道,不说出去,谁有会信呢?”
三人面面相觑。
赵先成一个回头看见了门后的身影。
爆喝一声,“是谁?!”
紧接着李自在从门后走了进来。
露出一脸的奸笑,“哈哈哈,几位叔叔,听说有好事啊!怎么不叫我呢?!”
三人脸色骤黑。
“几位叔叔,什么意思呢?难道我不配知道你们的计划吗?”
“可别忘了,我怎么也是嫡长子啊!”
看到几人脸色铁青,李自在内心别提多舒服了。
赵先成转念一想,似乎已经找到了合适人选。
继而满脸笑道,“世子,实在说笑了。”
挥手招呼李自在加入其中。
过了半个时辰。
李自在明白了三人的计策。
在十三城各城中安插细作,造谣生事。
将一剑拿走礼品一事造谣为一剑已经接受了临安王赏赐,然后散布出去。
到时,必会闹得满城风雨。
三人得意长笑。
并同时看向了李自在。
不怀好意的眼神盯得令人发寒。
如同羊入虎口一般,李自在装作不情愿的样子。
连连摇头否认。
“三位叔叔,你们别盯着我看。你们知道的,我可担不起这大任务啊!若是失败了,我如何交代?”
然而,李自在的否认在他们这里没有一点作用。
在极不情愿的情况之下,李自在却又突然答应了三人的要求。
装作一副大义凛然模样。
就连三人也被吓得一跳!
“但是,我有条件!”
三人这才大悟,心想这狐狸不可能没有要求。
“说吧,什么条件?几位老叔能帮的就尽量帮一把。”
李自在野心突然暴露,大张血口说着。
“若是李家以后发生什么,我需要你们帮我一次,可否?”
说完,李自在如临大敌。
虽然知道自己不会死在此地,但是三人眼中的杀意还是让自己冷汗直流。
只得以委屈改口说道,“若是二弟登位,我自知吾命不把欧,所以只求三位在以后保我一命!”
语罢,李自在卑微地跪在地上恳求。
一卷狂风吹打窗户,发出哐哐的声响。
李自在虽然出身卑微,又心怀鬼胎,但是怎么说也是临安王之子。
至此,三人才作罢。
“行了行了,世子你先离去吧!我等三人还有要事讨论。”
说完,赵先成再次用凶恶的眼神警告李自在不要偷听,否则……
李自在识趣离去,卑微地关上门。
可当他回到屋中的时候,背靠着门的李自在那软弱的眼神突然变得犀利。
用着极低的声音喃喃自语说道,“到时候,你们都得臣服于我脚下。”
翻开柜子,拿出藏好的纸墨。
烛火燃燃。
李自在一边小心警惕地观察四周,一边抓紧时间将书信写完托人送出去。
月黑风高,狂风卷卷,狼嚎狗吠一时作响。
这时候,人们已经睡过半。
而公子府书房内还亮起一片烛光。
突然,一个手指头大的竹简被扔到了一剑的书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