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大获全胜
当时杜子甫告诉众人,故不宁确实是他们家族中最年轻、最有希望成为大将的一人。但是,正是因为种种荣誉加之于身,导致他有些焦躁轻浮,骄傲自满。
而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在他们最开始选择攻打的城镇中设下陷阱,将他的骄傲自大再次放大,就有可能赢得这次战争的胜利。
“所以,那些士兵还有百姓都是你们设计好的?”故不宁有些惊讶地看向一剑。
在得到一剑的肯定之后,故不宁泄气了,没想到自己一开始就被设计了。但是他没有认输,因为逃出去的副官一定会找机会集合大军,然后就再次登临此地灭除叛军的!
不过,一剑的下一句话让他深陷绝望。
“知道为什么要分散你的大军吗?”
“呵,这还需要问?若是我没有中招,就凭这五千大军横推路上一切障碍简直不成问题!而现在的局面也会被改变。”
第一次被人踩在脚下让他心生不爽。
“不,你不理解。有句话你知道吗?”一剑停顿了一会,“嗯,叫做上梁不正下梁歪!我们只有区区八百兵力,根本无法将五千人马一同抓住。但是只要将你的大军分散就有可能了!”
“那和上梁不正下梁歪有什么关系?”
一剑听后笑了,笑得很大声,“就是因为你的风气感染了他们,这才使得我们计划中的一部分——迷惑成功啊!”
自你们轻松一战之后,不仅活抓了他们,而且还得到了百姓们的赞赏与犒劳,简直不可多得。
但是,这其实就是一个圈套。
在他们喝下百姓们提供的酒宴的一切后,不需要多久便会晕头转向倒在地上久久不起!
而在这段时间内,足够百姓们给我们的人松绑,并偷取他们的武器了!
等他们醒过来的时候,怕是已经成为了地牢中的一员了!
听完一剑的计谋之后,故不宁打从心底发凉,脸色煞得苍白,连喊道,“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我的大军是不可能被你们打败的!”
“是吗?那你往那里看看?”
顺着一剑手指的方向,他看到了熟悉的身影。
故不宁内心怀疑的绝望成为了现实,顿时从悬崖边上掉到山谷之中。
他们正在一步步往后退,好像有什么挡住了他们的退路,细数人数比先前少了几十人。
不断有声音从四面八方出现,如群山环绕飞龙门一般。
“前锋钱七率兵前来护卫!”
“武将武炼率兵前来护卫!”
“游狻……”
“南丞冠……”
就连当初的独龙寨的头目——袁老二,还有梁博等也率兵前来助阵。
这一次,一剑看着高于对方兵力的队伍内心一阵热血。
将故不宁一脚踢开,再由巨鹰死死压住,一剑开始向前走去,留有一丝用处的他们还不能死,所以……
“反抗者死,降者活!”
一剑将长枪直插地中,威武神勇地站在众人面前。
几人几欲逃跑,却被一剑快如闪电的长枪留在了原地。
飞溅的血肉再次威吓住了想要逃跑或者反抗的人群。
对此,一剑内心纷然一笑,棒子已经敲打下去,再者就是给点好处了。
“当然了,若是降了我,好处可不是你们能够想到的。我可比你们的主子仁慈,不会苛政赋税。其次,在我统治的区域之内,绝不会出现地主,所有土地按劳分配……”
死亡或生存,这是致命的选择。
他们还在犹豫时,一剑给了他们最后一个消息。
“告诉你们一个消息,分散出去的已经选择投降。不要期待有谁能够救助你们!”
经过再三犹豫之后,这个仅剩五六百号人的不可一世的军队投降了。
当他们放下手中的武器的那一刻,就注定了这是一场没有机会扭转战局的战争。
看着自己身边一个个士兵投降,副官嘴角有些抽搐,原本绝望的脸色变得阴沉。
“怎么?你还打算继续反抗?看看你身边的人都已经投降了。若非看你是一个人才,恐怕躺在这里的就有你这一个人!”
在这一刻,副官没有畏惧,眼中的鄙夷留给了一剑与故不宁两人。
霎那间,他果断放弃了生的希望。
铁白的剑刃划过脖子,在剑掉落的时候扑通跪在了地上。
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畏惧死亡,而是选择保留了他作为一名官兵的尊严——宁死不降!
一剑看着他便不禁想起了前世中的军人,感叹道,“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兵者,宁死不降也。”
于是就吩咐下去让人安葬了,也算保留他的最后尊严。
钱七、武炼等人得知战斗战斗已经结束,立马赶到一剑面前请罪。看着眼前衣衫褴褛的少年,他们内心万般愧疚。
“行了,我并无大事。这十三城可还安好?”
屹立不倒的长枪咣当一声倒了下去,就连一剑也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多亏杜居士的计谋,十三城相安无事。虽然有一两座城池出现了一点意外,但是都已经被解决了。”
“那就好,那就好。”
“那,”一剑刚想要说话,却忘记了自己该说什么,沉默一会后问道,“那,大家都还好吧?”
大家知道公子仁心宽厚,指的自然是百姓他们了。而当他们一回想起十三城的百姓,脸上不禁多出几分笑容。
“嗯,都很好,果然不出公子所说。战争不只是我们的事情,这也关乎到千家万户。”
……
“呼~呼~”这是一剑发出的细微鼾声。
等他们还想要继续汇报情况的时候,回头看见躺在地上呼呼大睡的少年。
众人不忍心将他喊醒。
武炼将一剑抱起,并背在了身后,跟他们交代几句之后便离去。
望着武炼背上的瘦小身影,钱七有些敬佩说道,“这次可真是辛苦公子了。每天每夜都在操劳这十三城的事务。听周顾颐和杜居士说,公子一连几天没有闭上眼睛了。”
袁老二也附和道,“是啊,公子真是神人啊!年纪轻轻就敢做天下人不敢为的事情,更是凭借自己一举之力拦住了破城的几百大军。”
老实人梁博没有跟他们继续吹捧公子的厉害之处。
反倒一个人走向选择投降的人群,还有事情需要他处理。
并且深知——公子确实十分优秀,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注意到梁博后,游狻与南丞冠两人也投入到事务中去,临走前还不忘对钱七和袁老二两人说上一句,“行了,我们也得赶紧忙活事情去了。”
“管理这些士兵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