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医术
俗话说得好:十道九医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一下吧
一、阴阳1、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2、阴阳的属性: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无形的,明亮的,兴奋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有形的,晦暗的抑制的都属于阴。3、阴阳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外为阳,内为阴;背为阳,腹为阴;脏为阳,腑为阴;上为阳,下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阳经行于肢体的外侧,阴经行于肢体的内侧。4、阴阳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阳主升,阴主降;阳主出,阴主入;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5、阴阳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6、“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7、阳偏胜:产生实热证,其机理是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表现为高热,面赤,口渴,喜冷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治宜实者泻之,损其有余,热者寒之,采用苦寒泻火之品,治热以寒的方法。8、阴偏胜:产生实寒证,其机理是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表现为恶寒肢冷,脘腹冷痛,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苔白,脉迟,治宜实者泻之,损其有余,寒者热之,采用温热之品,治寒以热的方法。9、阳偏衰(阳虚):产生虚寒证(阳虚证),其机理是阳虚则寒,表现为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自汗,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苔淡白,脉沉迟无力,治宜虚则补之,补不足,采用扶阳益火的法则,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这种阴病治阳的法则。10、阴偏衰(阴虚):产生虚热证(阴虚证),其机理是阴虚则热,阴虚则内热,表现为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数,治宜虚则补之,补不足,采用滋阴降火的方法,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这种阳病治阴的法则。11、中医学的病机总纲: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虚则热,阳虚则寒。12、用阴阳确定的治则:实热证,热者寒之;实寒证,寒者热之;虚热证,阳病治阴;虚寒证,阴病治阳;阳损及阴,阴中求阳;阴损及阳,阳中求阴。13、阴中求阳:在补阳时,适当配伍补阴药,使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14、阳中求阴:在补阴时,适当配伍补阳药,使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1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16、寸口定位:掌后高骨是谓关(关脉),关前为阳(寸脉),关后为阴(尺脉),食指找寸脉,中指找关脉,无名指找尺脉,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命,上主上,中主中,下主下,浮取为阳,沉取为阴。17、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阴阳为总纲,表实热属阳,里虚寒属阴。
二、五行1、五行相生的顺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2、五行相克的顺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3、《素问·五运行大论》云:“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足,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4、母病及子:是指疾病的传变从母脏传及于子脏,如肾病及肝。5、子病及母:又称“子盗母气,子病犯母”,是指疾病传及到母脏,如心肝火旺。6、木火刑金:又称肝火犯肺,是指肝火亢盛,肺不能制约肝,反遭肝的克制,出现的急躁易怒,面红目赤,甚至咳逆上气、咯血等木侮金的症状。7、《金匮》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8、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则: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9、滋水涵木法:滋肾阴以养肝阴的一种方法,适用于肝肾阴虚。10、益火补土法:是温肾阳以补脾阳的一种方法,适用于脾肾阳虚(心火以肾阳代之)。11、培土生金法:通过补脾气而补肺气的一种方法,适用于脾肺气虚证。(六君子汤方: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陈名六君,祛痰补气阳虚意。)12、金水相生法:补肺阴可以滋肾阴(金生水),滋肾阴可以补肺阴(肾阴为一身之阴),适用于肺肾阴虚证。13、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则:抑强扶弱。14、抑木扶土法:是以疏肝健脾的药物治疗肝旺脾虚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木旺乘土。15、培土治水法:是用温运脾阳治疗水湿停聚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木旺乘土。16、佐金平木法:是清肃肺气抑制肝火的一种方法,适用于肝火犯肺证。17、泻南补北法:是泻心火滋肾水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心肾不交证。18、五行相生的顺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19、五行相克的顺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20、五行相乘的顺序: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21、相乘:五行中的一行气太过,就会乘其所克的一行,与相克意义相似,是一种病理的反常现象。22、五行相侮的顺序: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23、相侮:五行中的一行气太过,就会侮克它的一行,与反克意义相似,是一种病理的反常现象。24、《素问·五运行大论》云:“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足,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25、木火刑金:又称肝火犯肺,是指肝火亢盛,肺不能制约肝,反遭肝的克制,出现的急躁易怒,面红目赤,甚至咳逆上气、咯血等木侮金的症状。26、母病及子:是指疾病的传变从母脏传及于子脏,如肾病及肝。27、子病及母:又称“子盗母气,子病犯母”,是指疾病传及到母脏,如心肝火旺。28、《金匮》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29、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则: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30、滋水涵木法:滋肾阴以养肝阴的一种方法,适用于肝肾阴虚。31、益火补土法:是温肾阳以补脾阳的一种方法,适用于脾肾阳虚(心火以肾阳代之)。32、培土生金法:通过补脾气而补肺气的一种方法,适用于脾肺气虚证。(六君子汤方: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陈名六君,祛痰补气阳虚意。)33、金水相生法:补肺阴可以滋肾阴(金生水),滋肾阴可以补肺阴(肾阴为一身之阴),适用于肺肾阴虚证。34、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则:抑强扶弱。35、抑木扶土法:是以疏肝健脾的药物治疗肝旺脾虚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木旺乘土。36、培土治水法:是用温运脾阳治疗水湿停聚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木旺乘土。37、佐金平木法:是清肃肺气抑制肝火的一种方法,适用于肝火犯肺证。38、泻南补北法:是泻心火滋肾水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心肾不交证。
三、脏腑1、藏象:藏,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象,形象也,藏居于内,象见于外,故曰藏象。2、五脏的功能:化生贮藏精气,即“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3、六腑的功能:受盛和传化水谷,即“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4、心的主要功能:心主血脉,心藏神。5、心的在志在液在体在窍: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心属手少阴心经,心与小肠相表里。6、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的三个条件:一是心气的充沛,二是血液的充盈,三是脉道的通利。7、华盖,娇脏:指肺,因肺的位置最高,称华盖。因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外邪侵袭,故称娇脏。8、肺的主要功能:肺主气,司呼吸,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朝百脉,主治节。9、肺的在志在液在体在窍: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肺开窍于鼻;肺属手太阴肺经,肺与大肠相表里。10、肺主宣发:宣,宣布发散,是指肺具有向上向外宣发津液和卫气布散到全身各处的功能。正如《内经》所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11、肺的宣发作用有三:一是宣发浊气,二是宣发津液,三是宣发卫气。12、水液在体内的代谢:“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13、肺主通调水道:是指肺的宣发、肃降对体内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有疏通和调节的作用,故有“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之说。14、提壶揭盖法:凡肺失宣降或肺失清肃出现的水肿可通过宣肺达到利水的目的。(越婢汤:越婢汤用姜枣草,麻黄石膏加之好。)15、肺朝百脉:全身的血液都要通过百脉汇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然后再输布到全身。16、肺主治节:即治理调节。肺辅佐心血,治理调节身体功能的作用。故《素问·灵兰密典论》云:“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17、肺主治节的作用:一是肺主呼吸,使呼吸运动有节奏的一呼一吸;二是治理调节全身的气机;三是辅佐心脏推动血液运行;四是治理调节津液的输布运行排泄。18、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机体生命活动的持续和气血津液的化生都有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19、脾的主要功能:脾主运化;脾主升清;脾主统血。20、脾的在志在液在体在窍: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脾主肌肉,脾主四肢,其华在唇;在窍为口,脾开窍于口,脾属足太阴脾经,脾与胃相表里。21、脾失健运:是指脾的运化水谷、运化水液的功能失常。运化水谷功能失常表现为,腹胀便溏,食欲不振;运化水液功能失常,水湿内停,产生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甚至水肿。故《内经》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乃脾虚生湿,脾为生痰之源,脾虚水肿的机理。22、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23、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24、脾主升清:脾气上升,将运化的水谷精微向上传输至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所以说:“脾以升则健。”(益气聪明汤:益气聪明汤蔓荆,升葛参芪黄柏并,再加芍药炙甘草,耳聋目障服之清。)25、脾中气下陷:脾气虚,升举无力,使内脏下垂,如子宫脱垂,胃下垂,脱肛等。(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虚劳内伤功独善,亦治阳虚外感因。)26、脾失统血:是指脾具有统摄血液在脉内运行,防止逸出脉外的功能。27、脾统血的机理:实际上是气的固摄作用。28、治痿独取阳明:阳明,乃足阳明胃经,是多气多血之经,与脾相表里,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充养肌肉、四肢,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脾胃虚弱,四肢无力,甚至萎弱不用。29、肝的主要功能:肝主疏泄,肝藏血。30、肝的在志、在液、在体、在窍: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在体合筋,其华在爪,爪为筋之余;在窍为目,肝开窍于目;肝属足厥阴肝经,肝与胆相表里。31、肝主疏泄表现有五:一是调畅气机;二是调畅情志;三是促进脾胃的运化;四是促进胆汁的分泌;五是男子的排精、女子的月经,与肝的疏泄密切相关。32、肝失疏泄的病理有二:一是肝的升发太过,肝气上逆,出现头晕、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甚至咯血、吐血、昏厥,多见肝火上炎,肝阳上亢(以头面部症状为主);二是肝的疏泄功能减退,升发不足,气机郁滞,出现胸胁两乳、少腹胀痛,多见肝气郁结(无头面部症状)。33、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气行则津行,气滞则津滞。34、胆汁的来源:胆汁来源于肝,是肝之余气所化。35、肝藏血:是指肝具有储藏血液,调节血量,防止出血的功能。36、王冰云:“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37、《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38、筋:即筋膜,是附着于骨而聚于关节,是连接关节、肌肉的一种组织结构。《内经》云:“诸筋者,皆属于节,膝为筋之府。”39、肾的主要功能: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主生殖,肾主水,肾主纳气。40、肾的在志在液在体在窍:在志为恐;在液为唾;在体合骨,肾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肾主骨,齿为骨之余,其华在发,发为血之余;在窍为耳和二阴,肾开窍于二和二阴,肾属足少阴肾经,肾与膀胱相表里。41、肾阳:又称“元阳”、“真阳”、“命门之火”,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温煦、推动作用,肾阳为一身之阳。42、肾阴:又称“元阴”、“真阴”、“真水”,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滋养、濡润作用,肾阴为一身之阴。43、肾阳虚:腰膝酸软,男子阳痿,女子宫寒不孕,加阳虚证。阳虚证,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自汗,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代表方,金匮肾气丸。44、肾阴虚:腰膝酸软,男子遗精,女子梦交,加阴虚证。阴虚证,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数。代表方,六味地黄丸。45、肾气不固:肾中精气不足,封藏功能减弱,出现的遗精、早泄、带下清稀、遗尿,称肾气不固。46、肾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吸入的清气,防止呼吸浅表的作用,使体内外气体正常交换,故有“肺主出气,肾主纳气,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的说法。47、六腑的特性:六腑以降为顺,以通为用。48、胃的主要功能: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以降为和。49、胃:又称胃脘,分上中下三脘。胃为“太仓”、“水谷之海”、“水谷气血之海”,《内经》云:“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气无损诸可无虑,临床上十分重视“护胃气”,常把“保胃气”作为重要的治疗原则。50、小肠的生理功能:主受盛和化物,泌别清浊。51、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表现有三:一是将胃的下容物继续消化,分别为水谷精微和事物残渣两部分;二是将水谷精微吸收,由脾转输全身,糟粕送大肠;三是将多余的水分渗入膀胱,故有“小肠主液”的说法。52、利小便所以实大便:小肠有泌别清浊的功能,将多余的水分渗入膀胱,若小肠泌别清浊功能异常,不能吸收水液,则大便变稀,小便短少,因此,通过利小便使水液渗入膀胱,达到实大便的目的。方如参苓白术散。53、大肠的生理功能:传化糟粕,吸收水分,故有“大肠主津”的说法。《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54、膀胱的主要功能:贮尿和排尿,贮尿的功能有赖于肾的固摄,排尿的功能有赖于肾的气化。故《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55、胆的生理功能:贮存和排泄胆汁。“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胆汁的化生和排泄由肝的疏泄功能控制和调节。《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56、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一是通行元气,二为水液运行之道路。57、三焦以部位来划分:膈以上为上焦,膈以下脐以上为中焦,脐以下为下焦。57、三焦脏腑以功能来划分: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58、三焦的生理特点: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59、三焦的治疗原则: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60、四海:脑为髓海;胃为水谷之海;膻中为气海;冲为血海。61、脑为髓之海,脏为元神之府,诸髓者皆属于脑,头者精明之府。62、心与肺的关系:主要是心主血和肺主气的关系,是气和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63、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主要病理表现为“心脾两虚证”,即心血虚+脾气虚。 心血虚:大八+血虚证。 大八(心的症状):心悸怔忡,失眠多梦。 血虚证:皮肤粘膜爪甲淡白,+全身虚弱证。 脾气虚:小八+气虚证。 小八(脾的症状):食少纳呆,腹胀便溏。 气虚证: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自汗,活动后加重,舌淡苔白,脉虚无力。 心脾两虚证代表方:六君子汤、归脾汤等。64、心与肝的关系:主要为心主血与肝藏血的关系和心主神志与肝主疏泄的关系。病理表现主要有心肝血虚、心肝阴虚等。 心肝血虚证:心血虚+肝血虚。 心肝阴虚证:心阴虚+肝阴虚。 肝血虚:中八+血虚证。 中八(肝的症状):眩晕耳鸣,两目干涩。 心阴虚:大八+阴虚证。 肝阴虚:中八+阴虚证。65、心与肾的关系:心属火,肾属水,心火必须下降于肾,以温肾寒,肾水必须上济于心,以滋心阴,称心肾相交、水火既济;若心火不能下降于肾,而上亢,肾水不能上济于心,而凝聚出现的心烦、失眠、腰膝酸软、男子遗精、女子梦交,称心肾不交、水火不济。66、肺与脾的关系:是气的生产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两个方面的关系,主要病理表现为脾肺气虚证。 脾肺气虚证:脾气虚+肺气虚。 肺气虚:咳嗽气短,少气不足以息+气虚证。 如脾失健运,水液不行,凝而成痰,可影响肺气的宣降,出现喘咳痰多等症。治宜健脾益气补肺,方如四君子汤合补肺汤等加减。67、肺与肾的关系:是水液代谢和呼吸运动两个方面的关系,主要病理表现为肺肾阴虚证。 肺肾阴虚证:肺阴虚+肾阴虚。 肺阴虚:干咳少痰,痰少而粘+阴虚证。 如久咳肺气久虚,日久及肾,可导致肾不纳气,进而出现肺肾阴虚的咳喘。治宜滋阴润肺,方如百合固金汤加减。68、肝与肾的关系表现有三:一是“肝肾同源”(精血同源、乙癸同源),肝藏血,肾藏精,精能生血,血能化精,二者相互滋生,相互转化;二是肝主疏泄,肾主闭藏,二者相反相成,相互制约,若疏泄和闭藏失调,出现女子月经不调,男子遗精,滑泄;三是肝阴、肾阴相互滋生,保持协调平衡,肾阴滋养肝阴,肝阴制约肝阳,防止肝阳过亢。69、脾与肾的关系:是先天和后天的关系,因为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的运化靠肾阳的温煦,肾中精气有赖于脾的水谷精微不断充养,病理上表现为脾肾阳虚。 如脾肾阳虚型的泄泻,治宜补肾温阳,方如四神丸加减。70、脾肾阳虚证:脾阳虚+肾阳虚。 脾阳虚:小八+阳虚证。71、心与小肠的关系:二者通过经脉络属,构成表里关系,病理上,心火下移小肠,出现尿赤,尿少,尿热,尿痛,小肠有热,循经上炎,出现心烦,舌赤,面赤,口舌生疮,治疗上,利小便清心火,导热下行,有重要意义。(导赤散:导赤木通与生地,草稍竹叶四般功,口糜淋痛小肠火,引热统归小便中)。72、肺与大肠的关系:二者通过经脉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肺的肃降有助于大肠的传导,大肠的通畅,有助于肺的肃降,病理上,大肠实热,腑气不通,肺失肃降,肺气上逆,则胸满,咳喘,临床上常用通便平喘法。(麻杏石甘汤:热喘麻杏石甘汤,肺热咳喘此方良)73、脾与胃的关系:二者通过经脉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表现有三,一是纳运结合: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二是升降相因:脾主升,胃主降,使精微上升,糟粕下降;三是燥湿相济: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燥湿相得,脾胃功能正常,病理上可见:“清气在下,则生飨泄;浊气在上,则生肥胀”。
四、气血津液1、气滞:气的运动受阻,气在某些局部发生阻滞不通时,称气滞。2、气滞证:胀、闷、疼痛。3、气滞多发生的脏腑:肺、胃、肝。4、气逆证:表现为肺、胃、肝气上逆。肺气上逆,咳嗽气短;胃气上逆,恶心呕吐;肝气上逆,头晕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甚至咯血、吐血。5、气陷证:气虚证+内脏下垂。6、名言:气有余便是火,气不足便是寒,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7、气的固摄作用有三:一是固摄血液,使血行于脉中;二是固摄体液(汗液、尿液、胃液、唾液、肠液);三是固摄津液。8、卫气:行于脉外,具有保护营气的作用。9、《灵枢·决气》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10、《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11、血液的运行取决于气的推动作用以及心和脾固摄作用之间的协调平衡。12、血液正常运行的条件:一是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二是肺朝百脉,助行心血;三是脾统血,统摄血液在脉内运行;四是肝藏血,主疏泄,调节血量,气行则血行;此外,脉道是否通利与血的寒温有直接影响。13、津液的排泄:主要靠肺、脾、肾三脏的综合作用,排泄途径有三:一是汗和呼吸,肺主宣发,将津液输布皮毛,肺主呼吸,在呼吸中带走一部分津液;二是尿液,是水液排泄的主要途径,与肺、脾、肾有关,肾起关键作用;三是粪便,也带走一些津液。14、气和血的关系:气为血帅,包括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母,包括血能生气,血能载气。14、气与津液的关系: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津能载气。15、血和津液的关系:血和津液都来源于水谷精微,故有“津血同源”之说,津液是血液的组成部分,病理上,相互影响,津液不足,可引起血脉空虚,失血过多,又可引起津液不足,故有“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之说。津血同源,血汗同源。
五、经络1、经络:为运行全身气血,连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经脉与络脉的总称。2、经脉与络脉的关系:经脉是主干,络脉是分支,经有路径的意思,络有网络的意思,经脉是纵行走向,循行于深部,络脉循行于较浅的部位,呈网络形。3、手三阴: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4、手三阳: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5、足三阴: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6、足三阳: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7、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阴经行于肢体的内侧,阳经行于肢体的外侧。手三阴从胸走手交手三阳,手三阳从手走头交足三阳,足三阳从头走足交足三阴,足三阴从足走腹到胸交手三阴。8、头为诸阳之会:因为手三阳止于头部,足三阳起于头部,手足三阳经在头部交会,所以说头为诸阳之会。9、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阴经行于肢体的内侧,阳经行于肢体的外侧,内侧为三阴经,外侧为三阳经;内侧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外侧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内外侧对应的前中后经脉为表里关系。下肢内侧,内踝上八寸以下,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内踝上八寸以上,复原位,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10、十二经脉在头面部的分布规律:阳明经行于面部、额部;太阳经行于面颊、头顶及头后部;少阳经行于头侧部。11、十二经脉在躯干部的分布规律:手三阳行于肩胛部,手三阴出于腋下;足三阳中,阳明行于胸腹面,少阳行于侧面,太阳行于背部;足三阴均行于腹部,行于腹部的经脉,自内向外的顺序是,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12、什么经脉头上游?诸阳之脉皆上头。 什么经脉上口唇?阳明之脉皆上唇。 什么经脉环口唇?足阳明胃经环口唇。 什么经脉连舌本?足太阴脾经连舌本。 什么经脉循咽喉?足少阴肾经循咽喉。 什么经脉绕阴器?足厥阴肝经绕阴器。13、阳脉之海:指督脉,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多数与手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总督全身的阳经,故称阳脉之海。14、督脉的基本功能有二:一是总督统帅一身阳经;二是反映脑、髓、肾的功能。15、任脉的生理功能有二:一是总任一身阴经,调节阴经气血;二是任主胞胎。16、冲脉的生理功能有二:一是调节十二经脉气血;二是调节月经,主生殖功能。17、带脉:围腰一周,状如束带,约束纵行诸脉,使诸脉的联系加强,又主司妇女带下。18、辨头痛:前额疼是阳明疼,颠顶疼是厥阴疼,后枕疼是太阳疼,两侧疼是少阳疼。19、引经报使药:前额疼用白芷,两侧疼用川芎,颠顶疼用蒿本,后枕疼用羌活,鱼尾疼用细辛(细辛不过钱,过钱闷死人)。
六、病因病机1、中医病因学的特点:辩证求因,根据临床病症特点结合各种邪气的致病特点,确定何种病邪为患,又称审因论治。2、中医主要病因:六淫、疫疠、七情内伤、饮食劳逸、外伤、痰饮瘀血等。3、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在正常气候情况下称为六气,异常情况下称为六淫。4、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一是外感性,六淫致病多从肌表、口鼻、耳入;二是季节性,六淫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三是地区性,六淫致病常与居住环境有关;四是相兼性,六淫致病可单独侵犯人体,又可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五是转化性,六淫致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5、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一是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二是风善行而数变;三是风为百病之长;四是风性主动。6、寒邪的性质和和致病特点:一是寒为阴邪,易伤阳气;二是寒主凝滞,寒主痛;三是寒主收引。7、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一是暑为阳邪,其性炎热;二是暑性升散,耗气伤津;三是暑多挟湿。8、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一是湿为阴邪,易伤阳气,阻遏气机;二是湿性重浊;三是湿性粘滞;四是湿性趋下,易袭阴位。9、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一是燥性干涩,易伤津液;二是燥易伤肺。10、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一是火为阳邪,其性炎上;二是火易耗气伤津;三是火易生风动血;四是火易致肿疡。11、少火:是一种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须的阳气,即“少火生气”。12、壮火:是火热之邪,即阳热亢盛的实火,最能损伤人体的正气,即“壮火食气”。13、疠气:是指六淫之外,具有强烈传染性的一类外感病邪,又称疫气、戾气。14、疠气的致病特点:传染性强,发病急骤,病情较重,症状相似,死亡率大。15、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16、《内经》云:“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17、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18、过劳:指过度劳累,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19、食复:由于脾胃尚虚,饮食过量或吃不易消化的食物,常可引起疾病复发,称食复。如《素问·热论》:“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20、痰饮:是机体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又称致病因素。21、梅核气:由于痰和气交阻于咽喉,咯之不出,吞之不下,名曰梅核气。22、有关痰的名言:肥多痰多湿,瘦人多阴虚火旺;无痰不作眩;百病多由痰作祟,怪病多痰。23、瘀血的形成原因有二:一是气虚、气滞、血寒、血热使血行不畅而凝滞;二是由于内外伤或气虚失摄或血热迫血妄行,血离经脉,积存于体内,形成瘀血。24、瘀血病证的特点有六:一是疼痛,呈刺痛样,拒按,夜间痛甚;二是肿块,青紫肿胀,固定不移;三是出血,血色紫暗,有血块;四是紫绀,面色紫暗,口舌青紫;五是舌质紫暗,有瘀血瘀斑;六是脉涩或结代。25、阳偏盛的原因有三:一是感受热邪或阴邪化热;二是情志内伤,五志过极化火;三是气滞、血瘀、食积痰浊郁而化热。26、阴偏盛的原因有二:一是感受寒邪;二是过食生冷损伤阳气。27、阳偏衰的原因有四:一是禀赋不足(肾阳虚),二是后天失养(脾阳虚),三是劳倦内伤,四是久病伤阳。28、阴偏衰的原因有三:一是阳邪伤阴;二是五志过极,化火伤阴;三是久病伤阴。29、肝风内动的原因有五:一是肝阳化风;二是热极生风;三是阴虚风动;四是血虚生风;五是血燥生风。30、气虚的原因有四:一是禀赋不足(肾);二是后天失养(脾);三是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四是久病损伤元气。31、血虚的原因有三:一是失血过多;二是脾胃虚弱化源不足;三是久病暗耗阴血。气 一、气的涵义:一是指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如饮食中的水谷之气,吸入之清气(即氧气)等,即所谓〞人之有生,金赖此气〞。二是指生命活动的动力,如脏腑之气。所以,气有物质和功能两种涵义。 二、气的来源与生成:气分是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先天之气也称为元气,禀受于父母,由先天之精化生而成;后天之气为由肺吸入之清气与脾胃运化水谷所产生的水谷精微之气结合而成。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合而称为真气或称正气。(内经)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就是气的来源与生成的概括。 三、气的分布及其功用:真气充遍全身,无时不有,无所不至,以营养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真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内在动力。真气偏盛偏衰直接关系着人体的健康情况。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就是说明正气旺盛不易患病,正气虚衰容易患病的道理。由于气的分布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 (一)宗气:积于胸中,是饮食水谷所生化之气与吸入之清气结合而成,是一身之气的运行输布的出发点。它的功用:一是助肺司呼吸,凡言语、声音、呼吸强弱,均与宗气的盛衰有关;二是贯注心脉而行气血,凡气血的运行,以及肢体的寒暖和活动能力,多与宗气有关。 (二)营气:宗气贯入血脉里的营养之气,行于脉中,与血的关系密切,故有〞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的说法。可见营气与血的作用不可分割,共同发挥营养机体的功能。 (三)卫气:宗气宣发于脉外的叫卫气。其性刚悍,善走窜,达于体表,温润皮肤、肌肉、滋养腠理,司汗孔的开阖,以防御外邪,故叫〞卫气〞。例外邪侵入机体,卫气即起而抗邪,故发生恶寒、战栗、汗毛竖起等症状。卫气胜邪,则恶寒解,热退病除,反之,则寒热不消,疾病继续发展。 (四)五脏六腑之气:如心有心气,脾有脾气等等。心气不足,则出现心悸、气短等;脾气不足则有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可见各脏腑之气是维持其生理功能的动力。 以上各气,虽然名称不同,分布各异,但其功能可归结为三点:1气能生化万物,滋养人体的一切脏器组织。2由于气的动力作用,能使一切营养物质输布于全身。3有保护人体,防御外邪,调节内外环境统一的作用。血 血是在脉中循环流动,运载精气,营养全身的液体。营气行于脉中,故营气为血液的组成部分,而循脉上下、营运全身的主要组成成分。营气和血的关系密切,可分而不可离。常合称为营血。 血的生成,来源于水谷之精气,通过脾、心、肺的作用化生而成血。故有〞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升〞的说法。 血运行于全身,循环不息,以营养机体各部。血盛则形体也盛,血衰则形体也衰。血的化生与运行必须依赖于气的作用,所以说,〞气为血帅〞,〞气行血自行〞,〞气滞血亦滞〞。但气的这一功能的实现,又须依赖于血的营养,故又有〞血为气之母〞的说法。气血之间有着互相依存的密切关系。临床上遇见血瘀者,不仅要活血,还要行气;血虚者,不仅要补血,还要补气,这样才能气血调和,恢复健康。精 精的涵义有二:一是指生殖有关的精,即先天之精;二是指五脏之精,由饮食水谷而来,即后天之精。 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藏于肾,是人类生殖繁衍的基本物质,故有〞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之说。后天之精,由饮食水谷经脾胃运化后,产生之精微物质,脏于五脏,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叫五脏之精。五脏之精充盛,注入于肾,通过肾气的作用与先天之精结合转化为肾精。当机体发育到一定阶段,生殖机能成熟时,肾精又能转化为生殖之精。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互相依存,没有先天之精,不可能有后天之精,而先天之精又必须依赖后天之精不断滋生,故有〞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的说法。 总之,在人体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精不断地消耗,也不断地得到水谷精微的补充,所以精不仅是人体生命起源的物质基础,又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它密切关系着人体的生殖、生长、发育、衰老、死亡的整个过程。津液 津液是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它来源于饮食,经脾胃运化之后产生水谷精微的液体部分,注入经脉,输布全身,营养机体。 津与液既相似,又不同,其性质、分布部位和作用各有区别。清而稀者为津,渗透浸润于肌肤腠理之间,有濡养肌肉、充润皮肤的作用,如组织间液,淋巴液等。浊有稠者为液,流行灌注于关节、脑髓,孔窍等处,有润滑关节、滋养脑髓、濡润乳窍的作用,如关节液、唾液等。津与液就整体的功用来说又同属一体,互相影响、互相转化,所以津与液常常并称为津液。津液又是血的组织成分,故与血的关系密切。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需要适量的津液。津液有多余,则经过气化变成废物排出体外,藉以保持体液平衡。如出于腠理为汗,下输膀胱则为尿。我国医学认为〞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因此,体内水液的调节,依赖于肺、脾、肾三脏共同完成。肾主水,司肾关的开阖,以调节水液。 肾的功能失调,津液运行障碍,则水液停留而发生痰饮、水肿等证。津液不足,则出现口干、舌燥、皮肤枯燥干涩,甚至四肢挛急、抽搐等,如大汗或利尿过多均可发生这些病症,称为伤津液。津液与血关系密切,大量出血也会出现伤津液的证候,故有〞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及〞亡血家忌汗〞之说。气与津液之间也是相互滋生相互作用的。气虚则气不化津而出现津液缺乏,伤津者则化气无源,又可出现气短、无力等气虚的证候,所以又有〞耗气则伤津,津伤则耗气〞的说法。气 中医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均可以用气的运动变化来解释。 气的生成来自于三个方面: 1先天之精气:即受之于父母的先天禀赋之气。其生理功能的发挥有赖于肾藏精气; 2水谷之精气:即饮食水谷经脾胃运化后所得的营养物质; 3吸入之清气:即由肺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 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推动作用:气可以促进人体生长发育,激发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推动经气的运行、血液的循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2温煦作用:气的运动是人体热量的来源。气维持并调节着人体的正常体温,气的温煦作用保证着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及经络的生理活动,并使血液和津液能够始终正常运行而不致凝滞、停聚。 3防御作用:气具有抵御邪气的作用。一方面,气可以护卫肌表,防止外邪入侵;另一方面,气可以与入侵的邪气作斗争,以驱邪外出。 4固摄作用:气可以保持脏腑器官位置的相对稳定;并可统摄血液防止其溢于脉外;控制和调节汗液、尿液、唾液的分泌和排泄,防止体液流失;固藏精液以防遗精滑泄。 5气化作用:气化作用即在通过气的运动可使人体产生各种正常的变化,包括精、气、血、津液等物质的新陈代谢及相互转化。实际上,气化过程就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 气的各种功能相互配合,相互为用,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比如,气的推动作用和气的固摄作用就是相反相成的,一方面,气推动血液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排泄;另一方面,气又控制和调节着血液和津液的分泌、运行和排泄。推动和固摄的相互协调,使正常的功能活动得以维持。 气的运动被称为气机,气的功能是通过气机来实现的。气的运动的基本形式包括升、降、出、入四个方面,并体现在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之中。例如,肺呼气为出,吸气为入,宣发为升,肃降为降。又如,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气机的升降出入应当保持协调、平衡,这样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根据所在的部位、功能及来源的不同,气分可为以下各类: 1元气:元气又称原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由先天之精所化生,并受后天水谷精气不断补充和培养。元气根源于肾,通过三焦循行于全身,内至脏腑,外达肌肤腠理。元气的功能是推动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温煦和激发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因此,可以说元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 2宗气:宗气即胸中之气,由肺吸入之清气和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结合而生成。宗气的功能一是上走息道以行呼吸,二是贯注心脉以行气血。肢体的温度和活动能力、视听功能、心搏的强弱及节律均与宗气的盛衰有关。由于宗气积于胸中,临床上常以心尖搏动部位的(虚里)的搏动情况和脉象来了解宗气的盛衰。 3营气:营气即运行于脉中、具有营养作用的气,主要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所化生。营气的功能表现为注入血脉、化生血液及循脉上下、营养全身两个方面。 4卫气:卫气即行于脉外、具有保卫作用的气,与营气一样,也主要是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所化生。卫气的功能包括: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温养脏腑、肌肉、皮毛;调节控制汗孔的开合和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的恒定。气机失调 气机失调,即气的升降出入运行失常,是指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致病因素的作用,导致脏腑经络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 一般地说,气机失调的病机,可概括为气滞(即气的运行流通障碍)、气逆(即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气陷(即气不上升力量不足或下降力量过强)、气闭(气的外出受阻)、气脱(气失内导而散脱于外)等方面,现分述如下: 气滞,是指气机郁滞,气的运行不畅所致的病理状态。主要由于七情内郁,或因寒冷刺激,或痰湿、食积、瘀血等阻滞,影响了气的流通运行,形成局部或全身的气机不畅,导致某些脏腑经络的功能障碍。可引起局部的胀满或疼痛、形成血瘀、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还可使某些脏腑功能失调,如肺气壅滞、肝郁气滞、脾胃气滞等。 气逆,是指气的上升过度,下降不及,而致脏腑之气逆上的病理状态。多由于情志所伤,或饮食寒温不适,或痰浊壅阻等因素所致。多见于肺、胃和肝等脏腑。如气逆在肺,则肺失肃降,肺气上逆,而发作咳逆,气喘;气逆在胃,则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发为恶心、呕吐、或呃逆、嗳气;气逆在肝,则肝气逆上,发为头痛而胀,胸胁胀满,易怒等症。若突然遭受惊恐刺激,肝肾之气或水寒之气循冲脉而上逆,则可形成“奔豚气”的病证。 一般来说,气逆于上多以实证为主,但也有因虚而气上逆者,如肺气虚而肃降无力,或肾气虚而失于摄纳,则都可导致肺气上逆;胃气虚,和降失职,亦能导致胃气上逆,此皆因虚而致气上逆之病机。 气陷,是以气的升举无力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多由气虚发展而来。若素体虚弱,或因久病耗伤,脾气虚损不足,致使清阳不升,中气下陷,则可产生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病证。 气闭与气脱,都是以气的出入异常,或为闭塞,或为脱失的严重病理状态,临床多表现为昏厥或亡脱等病证。气和津液的关系 气与津液的关系同气与血的关系很相似,主要表现在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和津能载气四个方面。 气能生津:津液来自于摄入的饮食物,而饮食物化生津液则依赖于脾胃之气。因此可以说,气是津液化生的动力。如果气虚,脾胃功能减弱,则可见津液不足之证。 气能行津:津液在体内的输布和排泄依赖于气的升降出入,通过肺、脾、肾、三焦、膀胱等脏腑共同的气化作用,可以实现气对津液的行津、化水功能。任何原因造成气虚、气滞或相关脏腑功能失调都会导致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气能摄津:气对津液具有固摄作用,可以有节律地调节和控制津液的排泄,维持体内津液代谢的平衡。如果气虚固摄作用减弱,则会发生体内津液无故流失,如卫气不固而自汗,肾气不固而尿频、遗尿等。 津能载气:如同血一样,津液也是气的载体,气同样依附津液存在。因此津液的流失也会使气受损伤。如出汗过多,或大量呕吐、腹泻,会使津液丧失,同时也会导致气随津脱。气虚 气虚,包括元气、宗气、卫气的虚损,以及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功能的减退,从而导致机体的某些功能活动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现象。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劳伤过度而耗损(“劳则气耗”),或久病不复,或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减退,气的生化不足等所致。 气虚的病理反映可涉及全身各个方面,如气虚则卫外无力,肌表不固,而易汗出;气虚则四肢肌肉失养,周身倦怠乏力;气虚则清阳不升、清窍失养而精神萎顿,头昏耳鸣;气虚则无力以率血行,则脉象虚弱无力或微细;气虚则水液代谢失调,水液不化,输布障碍,可凝痰成饮,甚则水邪泛滥而成水肿;气虚还可导致脏腑功能减退,从而表现一系列脏腑虚弱征象。气属于阳,血属于阴,气与血之间具有阴阳相随、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一旦气血互根互用功能的失调,临床主要表现为气滞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气血两虚、气血失和和不荣经脉等几方面的症状。 气滞血瘀,是指由于气的运行郁滞不畅,以致血液循行障碍,继而出现血瘀的病理状态。多由于情志内伤,抑郁不遂,气机阻滞而成血瘀。亦可因闪挫外伤等因素伤及气血,而致气滞和血瘀同时形成。 气不摄血,主要指气虚不足,固摄血液的功能减退,而致血不循经,逸出于脉外,从而导致各种失血的病理状态。多与久病伤脾,脾气虚损,中气不足有关。临床常见便血、尿血、妇女崩漏等症,还见于皮下出血或紫斑等。 气随血脱,是指在大出血的同时,气亦随着血液的流失而脱散,从而形成虚脱的危象。临床常见冷汗淋漓、四肢厥冷、晕厥、脉芤或沉细而微。 气血两虚,是指气虚和血虚的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多因久病耗伤,或先有失血,气随血衰;或先因气虚,血无以生化而日渐亏少,从而形成气血两虚病证。临床常见面色淡白或萎黄、少气懒言、疲乏无力、形体瘦怯、心悸失眠、肌肤干燥,肢体麻木等气血不足症状。 气血不荣经脉,主要指因为气血两虚,以致气血之间相互为用的功能失于和调,影响了经脉、筋肉和肌肤的濡养。常见肢体麻木不仁,或运动失灵,甚则不用或皮肤搔痒,或肌肤干燥,甚则肌肤甲错等症。血的失常 血的失常,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为血的生化不足或耗伤太过,或血的濡养功能减退,从而形成血虚的病理状态。二为血的运行失常,或为血行迟缓,或为血行逆乱,从而导致血瘀、血热,以及出血等病理变化。 血虚,主要指血液不足,或血的濡养功能减退,以致脏腑经脉失养的病理状态。多由于失血过多,新血不及补充;或因脾胃虚弱,饮食营养不足,生化血液功能减退而血液生成不足,以及久病不愈,慢性损耗而致血液暗耗等,均可导致血虚。 常见全身或某一局部的某些机能减退或营养不良,如肌肤爪甲失养、面色苍白、唇舌爪甲色淡、头昏眼花、两目干涩、心神不宁、心悸怔忡、视力减退、肢节屈伸不利、肢体或肌肤麻木等。 血瘀指血液循行迟缓、或郁滞流通不畅、甚则血液瘀结停滞。多由于气机阻滞而血行受阻,或气虚无力行血;或痰浊阻滞脉道,血行不畅;或寒邪入血,则血寒而凝;或邪热入血,煎灼津液而成瘀;或因离经之血、瘀血阻滞血脉等。 血瘀的病机,主要是血行郁滞不畅或凝结而成瘀血,故血瘀阻滞于脏腑经络等某一局部时,则可导致脉络不通,痛有定点,得寒温而不减,甚则可形成肿块,同时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舌紫暗或见瘀点,瘀斑等症。 血热,指血分有热,血液运行加速,甚则血液妄行而致出血。多由于邪热入于血分所致。如外感温热邪气,或外感寒邪,入里化热,伤及血分,皆能导致血热;温热病的营分证和血分证;情志郁结,五志过极,郁久化火,伤及血分,亦可导致血热。如肝郁气滞,郁而化火,内火炽盛,郁结血分,即可形成血热证候。临床可见身热以夜间为甚,口干不欲饮,心烦或躁扰发狂,或衄血、吐血、尿血、月经提前、过多,舌质红绛,脉细数等症。血和津液的关系 中医认为,津血同源,因为血和津液都是由水谷精气所化生而来的,全身组织中的津液渗于脉中即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而血液如渗出脉外,则成为津液。血和津液同为液体,均以营养、滋润为主要功能,故二者同属于阴。病理上,血液和津液相互影响。例如失血过多,津液便渗入脉中补充血液之不足,由此也会造成津液的不足,出现口渴、尿少、皮肤干燥等症状。而津液大量损耗时,也会导致血脉空虚,或血液枯稠。在临床治疗时,对失血者不宜用汗法,对大汗伤津者则不宜用破血、逐血药,就是考虑到津血同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