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女皇陛下请自重 > 第49章 卖官

第49章 卖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应和顺继续道:“草民回家,掏空父母所有积蓄,还变卖了田产,在钱庄典押了房屋才凑齐这两千两。回到京城交给黑叔。黑叔收了钱,说是等下半月就会有结果。可是,等了半月又说半月,这一拖就是两个月。我觉得可能被骗了,去找黑叔,可谁知黑叔说最近风头紧,暂时办不了。既然办不了,我就想着把钱拿回来。可那黑叔却翻脸不认人,死不认账。此事本就是死罪,他料定草民不敢声张就想昧下这笔钱。”

    应和顺神情悲怆,竟落下泪来。

    “草民拿不回这笔钱,一家老少只能流落街头。反正都是死,不如拼了草民这条性命来告知陛下,揪出这些国之蛀虫,也免得再有像草民这般糊涂的人再家破人亡。”

    他俯下身来哭喊道:“买卖官职皆是死罪,草民自知罪无可恕,若是能以卑贱之身肃清官场,当属草民之幸。求陛下明察!”

    陈锦和脑袋发蒙,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只道:“将此人收押……至大理寺。”

    如今朝堂上,她能信能用的人不多,常乾算是其中之一。此事只能暂时交给他。

    启程回宫时,木苏一路上安静如鸡。陈锦和的脸不做表情时本就冷淡,更何况此时她脸黑如锅底,让人望而生畏。哪怕自来熟如木苏也招架不住。

    他虽然不爱理朝政之事,可他也明白卖爵鬻官是多么恶劣的事情。尤其是在陈国,陈国科举制度延续已久,是选任文官最重要的凭据。陈国刚开国时官员多为贵族荫封,由此导致了前陈时期贵族势力愈加强盛,甚至一度威胁到了皇权。

    后来文宗即位,亲手铲除了几个大宗族。继而设立了科举制度,用科举名次来选拔文官,既避免了贵族势力扩张,又可以为平民子弟争取一个机会。同时还可以把国之命脉掌握在皇帝手里。是以科举制度一直延续,也是陈国立国之本。

    如今,有人为了中饱私囊竟然把手伸到了皇权上,那不是找死是什么。

    难怪陈锦和生气,她就算再怎么懒散那也是皇帝,身为皇帝总有一些容不得别人碰触的底线。明显这次,是触到了她的底线。

    木苏不禁有点后悔坐进了她的马车,此刻他真的好想少卿哥哥。

    ——————

    御前告状的事,很快就散开了。

    陈锦和把人押到了大理寺,意思就是把案子交给了大理寺来查。

    人精常乾有点头痛。

    一方面,女皇能把这么大的案子交给他,足可见对他的信任。但另一方面,这又是个烫手山芋,一个处理不好,得罪人事小,万一一个不小心丢了小命可就得不偿失了。

    其实对于此类事情,同在官场他多多少少也有听到风声。但是只要事情没有波及到自己的头上,谁也不会那么傻去趟这趟浑水。而且买卖的官职大多是边远地区的小官,睁只眼闭只眼也不会造成大影响。

    要知道官场复杂,各个党系之间的利益关系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谁知道冒这个头最终会有什么结果。明哲保身才能进退自如。

    不过眼下,躲是躲不过去了。既然如此,就只能把事情办的漂亮一点。

    常乾在脑子里把事情想明白后,没有犹豫。即刻传唤衙役提审应和顺。

    陈锦和回宫后立刻去找了纳兰朔。这件事太大,她心里没有底,只有找纳兰朔才能她才放心。

    谁知纳兰朔听后却没有流露出惊异之色。

    陈锦和当下就意识到不对,她问道:“你早知道了?”

    纳兰朔犹豫片刻后,点点头。

    “我知道一些,可是与这告御状的却好像又有点不同。”

    陈锦和强压下心头的不满,问道:“你知道些什么?”

    纳兰朔也没有隐瞒,把之前调查贺铭所得的情况一一说明。

    “我以为此事随着贺铭之死应该就此中断了,便也也没过多追究,也没有跟你多说。可如今看来,贺铭之外还有人在卖官……”

    陈锦和没有想到,事情居然还能扯到贺铭身上。看来当初自己贸然对他动手的确是不够明智。如果当时顺藤摸瓜,查清楚了再铲除贺铭或许此事早就能解决了。

    纳兰朔看出她的心思,又道:“不过陛下不必过分忧虑,此事之前我已经查到一些名目,想必这事也跟那些人脱不了干系。”

    “哪些人?”

    “吏部的汪铨、户部的王和善、还有灵安府尹杨宣。”

    陈锦和看着纳兰朔对答如流的样子,心里其实有点不满。他明明早就知道,甚至还知之甚多,可他没有告诉她,也没有查办这些人。诚然,主使贺铭已经被她一通乱来弄死了,可是他怎么就能放任这些蛀虫不管不顾。

    但她也不能发难,她只道:“现在我把案子交给大理寺了,阿朔你要见见常乾吗?”

    纳兰朔却道:“不急,他会来的。”

    纳兰朔所料不错,常乾很快就来面圣回话了。

    汪铨不如贺铭做事谨慎,他利欲熏心又急于求财,留下了不少把柄。常乾几番探查之下就找出了确凿证据。惩治汪铨等人并不难,但是贺铭与汪铨等人买卖官职已经多年,官员遍布全国,其中一些人更是升职调任。如果一旦清查,那就是陈国吏治的大震荡。影响巨大,会产生什么后果都无人能保证。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汪铨他是刘潜刘首辅的私人。

    所谓私人,也便是党羽。汪铨与刘潜是同乡,也便是有了乡亲之谊。汪铨刚中进士便以乡谊之名拜会了刘潜。在刘潜的提拔下,汪铨官运亨通外派后没几年就被调任回了京城,没几年就做到了吏部侍郎的位置。

    虽然不知刘潜与他私交到底如何,可汪铨是他刘潜的人却是无可置疑的。

    其实这也是之前纳兰朔没有轻举妄动的原因。

    人精常乾怎么会自己担下这么重的责任,他自然是把这个球踢回给陈锦和。

    他跪在陈锦和面前,将汪铨与王和善、杨宣勾结的事一一陈述。

    他撰写的案牍也十分详尽,叙事清楚,证据确凿。

    连纳兰朔也赞许,常乾是个可用之人。

    常乾一脸的忠君爱国,诚恳道:“陛下,微臣幸不辱命,已经将事情本末调查清楚。现在该如何处置应和顺,还请陛下明示。”

    意思就是他的职责已经完成,除了惩罚告御状的人,其他的可不归他管了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