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合作
第85章:合作
腊月放心地点点头,自家相公这样说了肯定能做到,她回屋继续缝手套,早点缝出来,相公的手就不用挨冻了。
沈谨之找到了沈安,开口说道:“二哥,今儿个不回去了,娘叫你去咱家,走吧。”
沈安挠着头:“三弟,为甚,娘有啥事儿?我这不回去,你二嫂,还有家里人都要担心,再说,我跟村里人说好了,这说不走就不走我咋跟人家交代。”
沈谨之道:“咱给这邻村的赶牛车的人说一声,让他们给带个话,就说临时有事儿走不了了,咱再去集市上看看,肯定能碰上咱村的人,让给家里带个话就成。”
沈安一听三弟这样说,三弟妹说了他没答应,三弟又来说这份上了,自己再不答应,着实有点太矫情了。
她去了集市,看能不能碰上村里人,果真让他碰上了,他让人家带了话,说今儿个不回去了,就住三弟家了,交代妥当后,随着沈谨之回了院子。
沈母很意外,问道:“老二,你咋来了,还赶着牛车?”
沈安迷糊了,三弟不是说娘叫他来的吗?他说道:“娘,不是你让三弟把我叫过来的?”
沈母看见腊月冲她眨眼睛,开口说道:“啊,是咱让你三弟去的,你先进屋暖和暖和,咱等会儿再说。”
沈安跟着沈谨之进了屋,腊月拉着婆母的手进了婆母住的屋子。
腊月说道:“娘,是我让谨之把二哥叫来的,今日这雪下的,谁知道啥时候停,这是第一场雪,前面下的雪化了,上面又盖上了雪,外面的路上走着都打滑,我怕回村的路上更滑,牛车别出啥事儿。”
她冲沈母一笑:“我给二哥说了,他不听咱的,我就让谨之去了,就这么一天也耽误不了啥事儿,二哥还是听娘的话,一听说是您叫的,你看这不就来了。”
沈母又被腊月逗乐了,她用食指点了点腊月的额头:“就你主意多,没错,这路滑的,万一出事儿就晚了,就让你二哥住一晚吧。”
腊月放下心,这会儿她可真要去一趟医馆,她想起一件事儿:那位姓吴的小姐上次拿了两盒美容膏,说好的就是今日再来的,她急匆匆地去了。
沈母一看腊月又出门,赶紧喊吴彪跟上,她可不放心儿媳妇一个人出门。
到医馆没多时,就听到一道熟悉的声音:“腊月,腊月在吗?”
吴小姐是个真性情,才见过两次面,上次便不叫高大夫了,直接叫腊月,说是跟腊月有一见如故的感觉。
腊月站起身出了诊室:“吴小姐,几日不见,怎看着又动人了几分!”
吴小姐的确生得美,一张瓜子脸,肌肤白皙,乌发如漆,特别是眼睛,看起来神气灵动。
谁不喜欢被人夸,吴小姐高兴地朝她走来:“腊月”,走上前直接抱住了她,这一举动让腊月有点恍神,自己穿的可是粗布衣衫,吴小姐身着锦缎小袄,外搭雪羽肩,边角缝制着兔子绒毛,一身华贵。
腊月干笑两声,道:“吴小姐,今日下着雪,没想到你还能来。”
吴小姐松开手道:“说好的就一定得来,否则,我岂不成了无信之人!”
腊月笑道:“有道理,哈哈哈……”
吴小姐:“哈哈哈……”两人一起笑了。
吴小姐亲热地拉起腊月的手说道:“来找你有点事儿,咱进去说”,说完自顾自地进了里头的厢房,倒像她是这里的主人,腊月倒是喜欢这么直爽的人,没那么多弯弯绕绕,好相处。
坐下后,吴小姐直接开口道:“腊月,我们合作吧?”
腊月问道:“合作?你想跟我合作甚?”
吴小姐道:“我想在临丰城开一间铺子,专门卖女人用的物件儿,名字都想好了,就叫驻颜坊,胭脂、水粉、头饰,什么都卖,你觉得咋样?”
腊月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她以前也想过,可是自己还没攒够银子,如果能和吴小姐合作也是一件美事儿,腊月开口道:“是好事儿,吴小姐能说说怎么个合作法?”
吴小姐开口道:“咱出钱,你出力,你做的美容膏很好用,我觉着要是放在咱开的铺子里,绝对能大卖,而且,你还能做出不同品种,对吧?”
腊月点头:“对,你最早用的是治过敏的,上次用的是最普通的保养品,我还可以做出其他种类。”
吴小姐一听兴奋道:“腊月,你好好考虑一下,你什么都不用操心,你能做出什么都做出来,到时候挣的钱咱俩五五分。”
腊月一听心头一喜,五五分,这就相当于空手套白狼,自己就出个技术,这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事儿,看吴小姐也不是那种会诓人的人。
思及此,腊月说道:“好,我会好好考虑,给我三天时间,给吴小姐答复。”
吴小姐笑道:“一言为定”,从身后的丫头手里拿过一个荷包,递给腊月道:“上次给我的美容膏,我再要十盒,这里是十两,不管你考虑得结果如果,美容膏只管做便是,做多少,我要多少,如果愿意合作,你直接来找我,我们签定文书。”
腊月看向荷包,上面绣了个“荣”字,吴小姐起身,笑道:“你忘了,我是成婚前找你的,为我治了脸上的红疹的,我现在在荣府,不过,我喜欢听你叫我吴小姐。”
腊月笑道:“好,那咱以后还这么叫。”
吴小姐走后,腊月把这事儿告诉了师父,师父见多识广,好想让师父帮她拿主意。
师父听腊月说是临丰城的荣家,他是知晓的:“定南候荣震山,可是为朝廷立了大功的,若不是他与儿子荣旭保家卫国,最终战胜南疆八大部落,不知咱们还要死多少人。”
“而且,边境战乱频发,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民间怨声载道,反对朝廷的声音越来越多,当时,他家一下就捐出了五万石粮食,大大缓解了朝廷与贫困百姓剑拔弩张的局面,也缓解了国库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