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谁都不容易
“我闺女就是厉害!”张月红反复看着衬衫,再看看大小,“这是你给小冰做的?她又不缺衣服你咋不给自己做呢。”
“练手嘛,这点布料也就够给她做的。”
杜雁书看着自己做的衬衫也挺成就感的,这是她第一次做衣服,觉得还挺像样的,比织的那条毛裤好多了。
现在的衣服也好做,没啥大花样。
王金花让做的那套衣服也很简单,又不是西装,不用挂里子,也没有特殊剪裁,没什么难的。
张月红想了想,“行,你白天要是没事就做吧。那个王金花其实也挺不容易的,婆婆刁钻,娘家又总来扯皮。其实人不坏,刚来家属院的时候她也挺热心肠的,这些年被搓磨的狠了,性子也变了。”
杜雁书没接话。
这年头谁容易?
谁都不容易。
别说她没有同情心,世上过得难的人千千万,圣母心都同情不过来。
别看杜家不缺钱也不是一点烦心事没有。
眼前的形势就比别人多着一分小心。
要是为了杜岷山现在处境的问题帮着做衣服她还能接受,要是因为单纯的同情她肯定不能接受。
今天是星期天,张月红要去看自己的父母。
两个老人跟她大哥住在一起。
张月红在家排行最小,也是家里唯一的女孩。
现在三个哥哥也都在省城上班,当工人,一个月三四十块钱工资养家糊口完全没问题。
包括三个婶婶,也都在工厂上班。
张月红嫁给杜岷山的时候三个哥哥都已经成家了,而且都在省城安了家。
当年也算是赶上了好时候,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的时候,工业化建设掀起热潮,特别是东北,各种大型国营工厂一个接一个的建起,正是缺人的时候,虽然有计划的在农村招工,但是还是非常缺少工人。
于是很多工厂都私下里到农村招工,有的工厂甚至敞开大门,来了以后只要四肢健全不傻不呆的都会留下。
所以那个时候稍微有点门路有点头脑的农民都能在城里找到工作。
包括那个时期闯关东逃荒来的人。
当时杜岷山就是借着这个机会把张家人都带进了城。
张家一家进城以后都被安置在工厂里上班,从学徒开始干起,待遇和城里职工一样。
比他们晚一些的就没那么幸运了,据说有一个时间杠,晚来的那些农村工人在六十年代中期很多都被遣返回原地了。
改革开放以前的东北是真的富裕,大型工厂多,粮食也比别的地方丰收。
是很多人趋之若鹜的宝地。
张家人也亏着进城了,不然在村子里就得挨饿。
国营厂的食堂那个时候虽不说吃得多好,但是吃饱绝对没问题。
所以张家人对杜岷山是真的感激。
大舅张国强在橡胶厂,二舅张国富在煤厂,三舅张国民在轧钢厂。
这三个人虽然都不是原身的亲舅舅,但是对原身都很好。
想当初原身可算得上张家的财神爷,杜岷山为了让张家人能对闺女好点,每个月给张家二十块钱。
一个小孩子能吃多少?
剩下的都贴补了张家。
也就是杜岷山从参加工作开始一直都是高工资,不然的话一般人也出不起这些钱。
但是张家人也算是厚道人家,从老到幼对原身都非常照顾,有好吃的也都是先紧着原身吃。
所以原身和这三个舅舅也都挺亲的。
张月红收拾完东西,进屋去叫杜岷山。
杜岷山戴着老花镜手里拿着一本书在发呆。
这几年每年到这个时候他都想去看看自己的父母。
但是杜爷爷也是个倔的,说不让看就不让看,哪个儿女去了就给撵出来。
他看见张月红进来才慢慢起身穿上棉衣。
杜岷山虽说倔,张家人也都是因为他才进的城,但是他还从来没有以张家人救世主的身份自居。
每年去看两个老人他也都是很配合的,从来没有说瞧不起农村人一说。
杜雁冰早早的就收拾好等着了,但是新衣服没舍得穿,要等年三十再穿。
杜雁南也穿好衣服,等着大家。
刚来滨市那几年他是不去看张家二老的。
都是被杜岷山硬逼着去的。
这两年不逼着了,但是去了也很少说话。
今天倒是挺主动的。
杜岷山出了卧室看见王金花拿的那包衣服,“以后不想做就不用做,不用看在我的面子上为难自己,他们也动不了我。”
张月红没吭声,转过头和杜雁书对了一下眼神。
意思是瞧见没,你爸就这么倔,还以为自己四平八稳啥事没有呢。
杜雁书看着俩人觉得也挺互补的,虽说门不当户不对,但是在这个年代幸亏有张月红这样八面玲珑想得周全的人。
不然的话换了原身的亲妈,一个大少爷,一个大小姐,都是心骄气傲的,搞不好就出事了。
两口子一起拉仇恨还能有好了?
杜雁南主动帮着张月红拎着东西,这些都是要给两个老人送过去的。
大舅张国强家住在橡胶厂的家属院,一片大平房。
住的离杜家比较远,骑自行车要四十多分钟。
张国强今天也休息,在家等着张月红。
每年除夕夜之前的星期天张月红都会回趟娘家,给二老买点东西。
大年初三的时候会再回来一次。
张国强家的房子不大,也是单位给分的,带着一个小院子。
里面三间卧室,老两口住一间,张国强两口子住一间,两个女儿住一间,儿子住在房厅里。
说是房厅实际非常小,和过道差不多。
两个姑娘一个和原身同龄,一个十七,也在农场下乡,每个月同样拿三十二块钱的工资。
要说也挺有意思的,张家一家人从农村进城了,结果现在这一代的孩子们又下放到农村种地去了。
“快进来坐,外边冷。”大舅母刘铁英热情地招呼着一家人进屋坐。
张家老爷子张百里和老太太杨招娣都从炕上下来。
杨招娣拉着杜雁书的手领着她到了炕边,“让姥姥看看,瘦没瘦……这手冻得冰凉的……”
老太太的手很粗糙,满是茧子,但是很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