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赐婚
在回京的路上,萧广予试探地问云清此次宋国一事。
云清也毫无保留的都告诉了他,还把宋国朝堂的混乱一并说了出来。
对此,萧广予也算明白。宋国,哦,不是。应该说是贾似道铁了心要北上,至于最后的结果,萧广予也猜得到。
燕国现在的确是内忧外患,但还没到能被弱宋欺负到地步。何况燕国在边境上的杨升可不是吃素的,听说他还算是燕国目前很能打的一位将军。
而且,燕国向来就比较重视边境。颍州更是陈兵十数万,为的就是防止宋国在这次事情中会突然北上。
云清看似毫不在意,其实也是在试探萧广予。
“王爷认为这次宋国北上,会有收获吗?”
本想随便敷衍一下就行,但想到云清又是老爷子身边的亲信。他问就代表建兴皇帝在问,不如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好让云清传个话。
“燕军可不是软骨头,我不太看好宋军这次北上。”
云清莞尔一笑,这一点他也知道。
“为何王爷不看好宋军北伐?”
“因为燕军常年都在东北和女真、高句丽甚至蒙人部落打仗,战斗力可不是宋国能比拟的。燕国拿得出手的大将不比我大秦少。而且宋国的武将不断被猜疑,得不到重用,这仗还没开打就已经输了。”
萧广予看似随口说的几句话,就让云清大惊失色。因为这确实是燕、宋两军最直观的对比。要说宋国之所以敢北上,那就是钱多。输了大不了赔点银子,反正有的是。
而燕国也乐于这样,反正缺银子,有人来送不是好事吗?
“那王爷认为秦、汉两国呢?”
萧广予曾经问过武成郡王,老大给的答案则是。现在的汉国全靠汉皇刘画琴在苦苦支撑,若是哪天汉皇驾崩,汉国文臣武将会被分割成几份。到时候不止内乱,或许还有强秦南下。
“汉国虽然现在很强,不过是一时,地理位置就将其限制。东出宋国,我大秦肯定不会坐视不管,说不定会集全秦之兵全力南下。北上,秦汉两国只会两败俱伤。南下,现在就陷在泥潭里,西进就不用说了,那里没出路可言。”
云清吃惊的看向他,心里五味杂陈。心道:可惜的是你是她的儿子,不然这次储君之选,自己和代海文无论如何都会送你入住东宫。
“王爷打算怎么和宋国平安公主相处?”
萧广予手里的缰绳微微用力,勒住前进的马儿,看着云清说道。
“昨晚她是口服心不服,再说了,是宋国求我我大秦,怎么可能让他们就这样简简单单的如愿呢?怎么着也得出点血吧。”
然而,云清告诉他。
“宋国这次可是下了血本,陪嫁之数恐怕有四五百万两。”
萧广予双眼睁得老大,还不时用手掏耳朵。
“多少?四五百万两?你不会是骗我的吧?”
云清却不慌不忙的拿出一份清单,指着后面的十几辆马车。
“王爷,下官说的的确是实话。不信,你可以把每辆马车都打开看看便知真假。”
萧广予倒是没兴趣去看,他相信云清说的话。只是不知道为何要将和亲的人选落到自己头上,这才是他心里一直都没想明白的问题。
但萧广予还没傻到要去问,而且这次云清去宋国恐怕不单单是为了说服其北上,老爷子肯定还有其他目的。
云清看萧广予一脸震惊,接着说道。
“王爷想立李家的丫头做王妃,就要看陛下答不答应。”
萧广与并不是这样想,他以为老爷子估计会反对立李馥郁做仁成郡王妃。但其中还是有价钱可谈,那就是这些丰厚的嫁妆。
朝廷也缺银子,这批嫁妆来得对建兴皇帝和萧广予来说很及时。
然而,想要李馥郁做王妃,那就必须拿这些嫁妆做交换。
一时间,萧广予还真是有些难以取舍。卫城正是缺银子的时候,加上自己马上大婚,简直就是雪上加霜。
看来抽空得厚着脸皮去一趟坤宁宫,求求皇后在老爷子面前说点好话。
“那就望云大人到时候在父皇面前多替我美言几句,事成之后少不了云大人的好处。”
话虽如此,但萧广予知道,这事可不是他云清三两句就能说服建兴皇帝的。
老爷子心狠着呢,就是要用这批嫁妆来逼迫自己就范。李馥郁和嫁妆之间,只能选择一样。
果然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等回到京城时,云清将东京城的决定都告诉了建兴皇帝。
不过,建兴帝对此不太在乎,反而是问。
“那个混不吝呢?”
这‘混不吝’指的自然就是萧广予了。
“回陛下,仁成郡王在城外候着。”
微微一愣的建兴帝随即想起来,自己下过旨意,没有圣旨不许回京。
“让他麻溜的滚过来。”
代总管领命后就去城外宣旨,等萧广予到的时候,云清已经离去。
“儿臣参见父皇。”
建兴皇帝没急着让他起来,蹲在他面前。看着这个即将成为大秦最有权势的皇子,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关于秦宋两国联姻,都知道了吧?”
萧广予点头回道。
“路上云大人都说过,只是”
“只是你想娶李家的丫头,对吧?”
萧广予开始在心里骂起建兴皇帝,知道你还问,想吃了那笔嫁妆就吃吧,干嘛还要当圣人。
“回父皇,儿臣对馥郁一见钟情。眼里再容不下他人,还请父皇成全。”
差点没笑出声的皇帝起身重新回到御案,心道:臭小子,心眼挺多啊。我要是成全他跟李家丫头不就成赐婚了吗,到时候还得出银子办婚事。
得,反正都要出银子,不如就赐婚吧。先成全他跟李家丫头,再娶平安公主过门。好坏名声都让我一个人占了,吃他点嫁妆也算合情合理。
“来人,拟旨。”
拟旨完后,当天全城宣告。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闻礼部尚书李庆远之女李馥郁娴熟大方、温良敦厚、品貌出众,太后与朕躬闻之甚阅。
今,仁成郡王年已十八,适婚娶之时,当择贤女与配。
值李馥郁待字闺中,与仁成郡王堪称天造地设,为成佳人之美,特将李馥郁许配仁成郡王为王妃。一切礼仪,交由礼部与钦天监正共同操办,择良辰完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