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卒步天下萧远顾雪 > 第1381章 大朝

第1381章 大朝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第1381章  大朝

    秦皇开国第一年。

    武德元年,正月二十。

    天下安定,那些受战争肆虐、流离失所的百姓已经纷纷返回家乡,由当地官府赈济补助,给予土地田亩,饱经战乱的华夏大地开始逐渐恢复生机。

    长安皇宫。

    各地郡守皆已入都,此时正在百步台阶下的大广场上汇集,人人身穿官服,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

    每个人的手中,都被皇宫侍从发了三枚铜钱和一张纸。

    铜钱是新币,分别为1文、10文、百文。

    纸则并不是纯白的,而是一种微黄,平滑光洁,厚度适中。

    “王大人,此物你怎么看?”

    “听说是善工司新造出来的,名为纸,陛下欲将其取代简帛,作为书写材料。”

    萧远继续道:“从统一货币之筹备开始,至今日,国家已铸新币数额共计两亿七千万,定于二月初于长安先行普及,然后是各地方。”

    萧远直接点名:“博阳先来。”

    为什么点博阳,那是因为博阳在灵地各郡中,是最快完成政策统一的,是最快搞定土地清丈的。

    “陛下圣明。”郑明义施礼回列。

    人们纷纷整理了一下官服,开始迈步走上台阶。

    “是啊,陛下如此圣明,今又天下大定,大秦盛世不远矣”

    “第一,就是新币的发行。”

    “若有考生作假,即取消其参考资格,终生不得会试。”

    待百官入朝,大殿中已是满满当当,萧远出现后,亦是同一时间跪地,异口同声道:“臣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现在县试差不多已经开始了,距离上次大试,已经过去了五年,因而,武德元年的科举至关重要,可谓天下士子之望。”

    “此物甚好,若公文都是这般,那今后无论是书写还是调阅,都要方便的多。”

    “在此期间,地方要尽快成立国家钱庄,方便民众旧币的兑换,可用白银兑换各种铜制旧币,再回收国家重铸成新币。”

    “众卿平身。”萧远随意摆了摆手落座。

    此人虽手段雷霆,但治政却是挑不出任何毛病,处理一郡,绰绰有余。

    “这纸不错啊,书写方便,还能折叠,便于携带,比竹简好多了。”

    “第二件事便是纸张取代简帛的书写。”

    “若有地方官员敢在此事上徇私舞弊,立斩不赦!”

    “此次会试,虽天下之望,但于律法一科上,臣以为,或多或少,会对灵地士子有些打击。”

    见萧远稍稍沉默,郑明义一颗心不由提了起来,他不知道为灵地士子争取一下,会不会惹皇帝不高兴。

    “还是那句话,公文可以由书吏代写,但在落款上,必须要有相关主事官员的亲笔签名和官印,才算有效。”

    “好了,现在说说各郡的治理情况吧。”

    “臣等遵命——”众臣齐齐应声。

    一众郡守互相聊着,不多时,侍从开始高声喊道:

    “宣,百官入殿~~~~”

    “现今,各县百姓都有田亩耕种,即便以前的一些流民,也都在官府的扶持下,开垦了一些荒田,臣不敢说今年如何,但来年之后,必定是家家户户能够吃饱饭。”

    萧远明白了他的意思,其实也没错,灵国刚收复没多久,灵地士子也才刚接触《秦律》,远非其他早就统一的地区可比,若在灵地科举上,死卡着这一科,那估计没几个能进。

    “还有这新币,工艺精良,数额明确,若能尽早货币统一,不仅是贸易市场,天下百姓也是方便了许多啊。”

    待众人应声后,萧远又道:“第三件事,就是科举。”

    这处罚可太重了,众郡守闻言,不由心中一震。

    “而货币统一,是定下的国策,亦为诸卿回到辖内之后的第一要务!国家在新币的铸造上,正日夜赶工,很快就会在各郡实施。”

    得到皇帝的点名夸奖,殷洪心下大喜,慌忙跪地,激动道:“臣,谨记陛下教诲!终生不忘!”

    人们闻言,不由都拿起手中的铜钱看了起来。

    而说到科举,弘阳郡守郑明义壮着胆子出列,拱手弯腰道:“禀陛下,臣有本启奏。”

    萧远道:“你们手中每人都有一张,相信之前也都讨论过,与简帛相比,没什么好说的。稍后,各地方也会相继出现造纸坊。”

    “往后无论是上书朝廷的奏章,还是官府公文,都要用纸来书写。”

    扫了眼一众官员,萧远开门见山道:“今日大朝,在此之前,朕先说三件事。”

    而殷洪闻言,也立即站了出来,拱手弯腰道:“禀陛下,博阳至今,上到郡县、下到乡村,以及穷山恶水之地,已经全部完成了土地清丈,包括户籍的重新造册,国家政策的统一,郡中的法治。”

    “往后无论是上书朝廷的奏章,还是官府公文,都要用纸来书写。”

    其郡守殷洪,比郑明义狠多了,当初剿灭灵阳叛乱时,在博阳把一众反抗豪强杀得人头滚滚,十去七八,更有过请求调军协助的事情,凡有牵连,无一不斩。其中当然有趁机邀功的心思。

    “爱卿快平身。”

    不过萧远在考虑之后,却是说道:“确如爱卿所言,在灵地士子上,可作出相应调整。”

    萧远满意的点了点头:“恩,殷爱卿治政之臣,克己勤免,朕心甚悦,望卿持之,心怀社稷黎民,使博阳百姓安居乐业,欣欣向荣。”

    “谢陛下——”

    战争刚过,没那么容易恢复,殷洪不夸海口,是个务实的人。

    “铜钱的价值和购买力,大家都已经知道了,所以朕就不再赘言了。”

    “诸卿手上都有三枚铜钱,分别有着清楚的面值,便是今后的新币。”

    “讲。”

    “在钱庄一事上,会由户部主持,钱庄人员,不得收取任何费用,只为方便百姓而设。”

    萧远说了一句,又点名道:“营阳。”

    营阳郡守连忙出列,施礼道:“禀陛下,营阳业已完成政策统一、户籍重新造册,同时,于去年十月至十二月,共剿匪三次,肃清了啸聚山林的几处土匪”

    这一场大朝,各地郡守纷纷出列发言,直至中午时分,在萧远的示意下,禁军开始搬着一张张几案入内,分别放于各个官员面前。

    然后上酒上菜,形成了一次别样的酒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