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机不可失,立刻攻城
“陛下,臣奉殿下之命前来。”
锦衣卫的人停在屋外说道。
“进。”
杨广应许道。
紧接着,房屋大门就被人推开,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走了进来。
“参见陛下。”
锦衣卫进来之后,连忙躬身拱手道。
“免礼。”
杨广淡淡回道。
“这是殿下让臣交给陛下的信。”
行完礼,锦衣卫从怀中掏出了一封书信来。
“哦?”
杨广眉头微微一挑,就从锦衣卫手中接过书信。
锦衣卫完成任务,直接从房屋离去,几乎没有片刻停留。
在其走了之后,杨广就打开书信浏览起来。
里面的内容很简单,让杨广抵达余杭郡之后,就做好随时大战的准备。
看完书信之后,杨广有些惊讶。
“朕才到余杭郡没多久,昭儿的书信就到了。”
他喃喃道。
只有在得知行踪之前,提前命人送出书信,才可以办到这一点。
书信上还让杨广,往李家伏击的方向退。
就算可以挡住叛军,也尽可能的往那个地方退。
这样可以拉长叛军战线,让岳飞和罗成可以轻松包围叛军。
二来,这样才可以狠狠的坑上李家一把。
当然,不能完全退到伏击地点。
“朕明白了。”
杨广喃喃道。
他看完书信之后,直接用烛火将书信点燃,同时间召见来护儿。
得到召见命令的来护儿,急匆匆的赶了过来。
“陛下,可有何事吩咐?”
来护儿行礼后问道。
“朕有一件事要吩咐你。”
杨广沉声道。
“陛下请说。”
来护儿微微躬身。
“做好即将大战的准备。”
杨广说道。
“啊?”
来护儿愣了一下。
这一次南下巡视是那么的顺利,期间几乎没有遭遇任何变故,怎么杨广突然就叮嘱了这么一句?
“按照命令行事便可,特别是明日朕巡视的时候。”
杨广淡淡说道。
“诺。”
来护儿拱手应道。
就算他不解,也只能应下来。
毕竟杨广下达的是诏令,此命令是在军令之上,容不得来护儿不同意。
“退下吧。”
见来护儿应下之后,杨广就淡淡说道。
“诺。”
来护儿领命,拱手退离。
他出了营帐之后,就让南下的大军加大警戒,而且做好随时大战的准备。
巡视大军虽然疑惑,但依旧按照来护儿说的做。
在没有李子通和杜伏威的情况下,叛军的兵力也只是比巡视大军高一些。
所以想要挡住叛军进攻,并不困难。
而且萧铣等人认为伏击成功的原因,主要还是可以打隋军一个措手不及。
但现在隋军已经知道,叛军的打算自然落空。
“来将军,怎么突然有这个命令?”
得知消息的虞世基等人,好奇的问道。
“这是南下最后一站,也是以防万一。”
来护儿想了一下回答道。
这是他认为,最附和逻辑的原因。
“原来如此。”
虞世基等人听了之后,就微微颔首回了一句。
等到次日,太阳才刚刚升起。
高句丽劳工,已经开始在修建大运河。
杨广在吃了早宴之后,就和众文武前往施工地点。
负责工程的工部官员走在最前面,一边走着一边和杨广汇报工程进展和预计完工时间等等。
杨广也只是点头回应,并未有太多的表示。
这一次巡视不是目的,解决叛军才是目的。
而且经历了那么多事情,大运河工程是没有人敢捣乱的。
所以对工部官员的汇报,杨广没有放在心上。
此时的南下大军,已经封锁了宫城附近的各个地区,的确是一副戒备森严的模样。
与此同时,就在余杭郡外围地区,萧铣等人已经成功集结。
“奇怪,李子通和杜伏威怎么还没有来?”
萧铣皱眉。
窦建德和高谈圣等人,也感觉不太对劲。
有部分叛军可是从北地过来的,连他们都到了,李子通和杜伏威没有理由没到的。
除非真的出了什么差错,耽搁了二人的行程。
“该死,现在杨广已经在巡视了,难不成我们还要等下去?”
王薄怒骂一声。
听到这话,萧铣眉头紧锁。
这一次的机会本来就难得,而且这是杨广巡视的最后一站。
如果此时不动手,等杨广回城之后,变数就多了起来。
“不等了。”
萧铣立刻就有了决断。
“真的不等了?”
窦建德有些犹豫。
不算上李子通等人,兵力要少一些,成功率自然也要低一些。
“再等下去,恐怕隋室皇帝都回去了。”
萧铣回道。
其实按道理而言,李子通的书信应该到了才对。
然而可惜,在办到就被锦衣卫劫持。
而且罗士信为首的伏兵,一直在骚扰李子通和杜伏威,最大化的拉低了他们前进速度。
这就是为什么,李子通和杜伏威非但没有半点消息,甚至还没有到的原因。
“不错,梁王说得对。”
王薄点了点头。
“再等下去只会横生变故,而且以我们这点兵力,也完全够用了。”
窦建德跟着说道。
“既然如此,立即动手。”
萧铣直接拿定主意。
“余杭郡兵力不多,突破此地并不困难,一旦突破进余杭郡就直奔工程地点去。”
萧铣特意吩咐道。
这是他们一开始,就制定的作战计划。
“好。”
王薄等人纷纷应道。
所有事情敲定,大军顿时动了起来。
各路叛军在自家主公率领下,纷纷包围余杭郡。
此时余杭郡的守军,正处在戒备当中。
不过外围的眼梢,迅速被叛军清理。
所以等城池守军发现叛军的时候,叛军已经非常靠近了。
“是叛军!”
守城将领惊呼一声。
下一秒,迎接他的就是漫天箭雨。
等到一波箭雨过后,叛军从四面八方涌来,对城池发动猛攻。
余杭郡守军,也立即敲响警钟,传递有敌军到来的消息。
警钟声震耳欲聋,正在巡视的杨广也听见了。
“怎么回事?”
杨广沉声道。
“这警钟怎么就响了?”
负责此地工程的工部官员,以及当地官员都愣了一下。
“报,有大量叛军杀了过来。”
一名士兵匆匆来报。
“什么?”
在场众人,皆是大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