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温亲王府
发了一通火,老太君也乏了。
姜南枝扶着她回内室休息,二人慢慢走在院中,老太君开口对她说,“我看得出,刚才在院中,你想揪出幕后主使放那丫鬟一马。”
姜南枝默然片刻,道,“做下人的,不过是听着主子的吩咐办事,多少是身不由己。”
老太君语重心长的拍拍她的手,“你同你娘一样,太善心,听祖母一句话,在这世家里,心善是万万要不得的,你忍让一次,就会有人得寸进尺一次。”
姜南枝没有说话,扶着老太君走进内室。
服侍她躺回床上,姜南枝拉过被子仔细的掖好被角,盖在老太君身上。
老太君合上眼睛,声音中有疲惫之感,“老了,不中用了,这家终究是要留给你们这些小辈如今这年岁才知美梦浅短日头长,季郎,何时才能再见你”
祖父在家中行三,隐约记得祖父还在世时,祖母常唤他季郎。
后头的几句话更像是梦呓,姜南枝在床边坐了会儿,等老太君的呼吸变得绵长,起身缓缓退出内室。
走到院子里时,看见姜承睿坐在石桌上玩他的木头片子,听竹守在一边。
想了想,姜南枝喊了声,“阿睿。”
姜承睿转头看见是她,忙放下手中的木头片子,迈着小短腿颠儿颠儿的跑过来。
今天日头盛,姜承睿在院子里晒了一会儿,面上出了一层薄汗。
姜南枝看着他,粉雕玉琢的一张小脸,她真怕搁在程元湘手里再养出第二个姜欢仪。
不过这些事情,显然不是她该插手的。
“你留在福堂陪着祖母,如果祖母再说不想吃饭,就像今天早晨一样,拉着她吃饭拉着她散步,好不好?”
姜承睿认真的点点头,“好!”
姜南枝摸摸他的脸,“真乖,乖乖和听竹姑姑在这里玩吧,姐姐先走了。”
等走出福堂,姜南枝才发觉丹书不知去了何处,明明早晨和她一起前来的。
回头去问听竹,听竹道,“小姐陪老夫人用早膳的时候,丹书说有点事先走了。”
姜南枝心想,许是院子里有什么事她便先回去了,也没太在意。
等回了棠梨院,只有蓝衫的风裳在院中舞剑,刺挑截撩接上一个转身,一道剑锋劈过,扬起一地落花。
转过身,风裳看见在院门边驻足的姜南枝,剑锋一转,将长剑收回剑柄之中。
“舞的真好!”姜南枝笑着夸她,风裳舞剑的样子,像在古装剧中看见的侠女,但这是真正的侠女,自然比古装剧又英姿飒爽许多。
“小姐谬赞。”风裳微红了脸,转身回房间去放剑。
等放好剑走出来,姜南枝已经把院子里转了一遍,她转头问风裳,“丹书呢?她没回院子吗?”
风裳回答,“小姐不记得了?她去给阁主送药,大概还有一会才能回来。”
她这么一说,姜南枝忽然想起来,昨天睡前写好的药方,是她嘱咐丹书记得去送的,被老太君一通火气发的她都不记得了。
快到午膳的时候,丹书才姗姗归来。
姜南枝坐在廊檐下整理脉案,面前摊开一个巴掌大的本子,上面记录一年来公子幽的所有情况。
听见动静一抬头,看见丹书从院门跨进来,姜南枝一面写一面问道,“怎么去了这么久?”
丹书掐着腰喘着气,“真是累死我了,青天白日的又不能用轻功,我跑了三个地儿,可真是跑死我了”
她走到姜南枝旁,喘了一会儿才道,“我方才去送药,路上碰见羲和郡主身边的朝荣,她正往姜府来。”
姜南枝一笔一划抄撰着脉案,“朝荣来姜府是何事?莫不是羲和郡主让她来传话?”
“朝荣是奉郡主之命,说明日长公主府摆宴为霍将军和三皇子送行,请小姐去长公主府一聚。”
丹书说道一半停下来,歪着头想了一会,继续道,“朝荣还说,郡主说让小姐不要忘记什么七日之约,等明日去长公主府,还有什么郎情妾意的问题要问小姐”
丹书好奇的看向无奈扶额的姜南枝,“小姐,你和郡主有什么郎情妾意的问题要讨论呀?”
姜南枝轻咳一声,“那是小孩子不能问的问题。”
丹书噘嘴,“小姐比我还小一岁呢,说起来小姐才是小孩子。”
原主只有十八岁,里头却装着姜南枝26岁的灵魂,看着丹书那张圆圆的娃娃脸,总是不自觉就带入姐姐的身份。
“所以你随朝荣去了一趟长公主府?”姜南枝话锋一转,岔开刚才的话题。
“是啊,她那个鱼脑袋,走到半道说忘记带请帖了,我又陪她跑了一趟长公主府。”
姜南枝被她说的一笑,“那你方才说跑了三个地方?”
丹书点点头道,“从长公主府出来,我寻思不让朝荣跟我跑一趟了,就拿着帖子,准备和她闲话两句就回来,谁知道还没走呢,就被一个自称是温亲王府的人拦下了。”
姜南枝执笔的手一顿,一滴墨汁在纸上晕开。
丹书问道,“小姐什么时候认识的温亲王府的人?”
“温亲王府的人找你做什么?”姜南枝沉声问道。
丹书看她面色有些不对,不敢耽误,一五一十将方才情景说出来。
“那人自称是温亲王府的人,说过几日是温亲王次子的周岁礼,请小姐前去赴宴。”
姜南枝想起昨日霍怀月同她说的,崔吟去年是温亲王妃诞下次子时来的京华,逗留六七月后逢年关回了抚州。
算算周岁礼的确是在最近几日。
只是,姜家和温亲王府一向没什么往来,她不过是几日前见过温亲王一面。
世子的周岁礼邀请她,怎么想都觉得蹊跷。
她想了一阵,脑中越发混乱。
一时竟不知究竟是温亲王想见她,还是有别的人想见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