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诗人的公主殿下 > 第170章 第66章大火2

第170章 第66章大火2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生活在彼得堡的老人们,对于50年前发生那场从凌晨燃烧到黄昏的烈火记忆犹新,肆虐的火舌烧红了半个彼得堡的黑夜,也烧垮了这座涅瓦河畔俄罗斯艺术与财富象征……

    是启示?

    是天罚?

    -------------------

    悲伤的穆菲一边抽泣一边温柔细致的为尼古拉处理着手背上的擦伤。

    “亲爱的,别哭了。我这不没事嘛!”粗糙的指腹从细嫩的肌肤摸过,潮湿的泪水一滴滴落在他的手心中。

    受伤的事他是想瞒着穆菲,却不想自己才回到办公室,他的皇后早早等在那用着下午茶。

    被人搀着狼狈回来的他好巧不巧的被穆菲看到,怎么门外的卫兵也不提醒一句。

    无法当着穆菲的面,惩罚失职的卫兵,尼古拉黑着脸瞪着低着头的两名卫兵,下次他要侍卫长送两个机灵点。

    “那没事啊!你看都流着这么多血,比上次都还要严重,你让我怎么放心?”一项温顺的穆菲很少会如此激动向尼古拉说话,从来都是柔言柔语的她,亲手为尼古拉缠上棉纱绷带后,半是愤怒半是愤怒说道:“怎么会有这么大胆妄为的暴民!”

    从普鲁士宫廷里长大的她,很难去相信背叛君主的暴徒是为了什么,君主不就应该是守护国土民众的存在吗!

    上次?苦笑的尼古拉沉默不语没有解释,将身边激动的穆菲拉进自己的怀中,用另一只没有受伤的手紧紧搂抱着心爱的人。

    初次遇见穆菲是在1809年东普鲁士的梅默尔,战争才刚刚结束他从柏林的战场上辗转回到后方,在那里他遇到漂亮乖巧的少女。

    出生后不久的小莉娜,第一次睁开那双大眼睛时,黑漆漆圆溜溜的大眼睛瞧着他笑时,就如曾经在李子树下见到那个垫着脚欢快摘着果子的少女。

    几个女儿中,就属莉娜长得最像穆菲年轻的时候,这个将终身托付于他的柔弱女子,如果有一天他不在了,如何在这寒冷的北国生存,孩子们都还没有长大,恶狼环绕在他们的身边,稍有不慎就会被吞噬。

    他习惯性晚饭后在涅瓦河畔走一走,看看被他所护的子民,闻闻那从波罗的海吹来的咸湿海风。

    他有一个伟大的梦,应该说所有俄罗斯皇帝都有一个伟大的梦,梦想着拥有温暖的海港,肆无忌惮任意进出的海湾,圣安德烈旗飘扬在世界任何一处海洋上……

    或许他会是这一梦想的实现者!

    又或许他只是通往梦想的基石之一!

    但总有一天梦想会实现,因为在冰原上严寒的生存造就俄罗斯人坚韧无比的性格,永无止尽向前,走向强大的道路,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回去吧!穆菲,你身子还没有大好,需要多休息!”尼古拉示意穆菲身后的侍女过来将她扶了起来。

    通红的眼圈还没有散去,穆菲幽怨的看着尼古拉…喝了快一年苦兮兮汤药,身心轻松许多的穆菲,有别于往日总喜欢在深宫中照顾儿女的生活。

    病疼的缓解,让她整个人精神提振,最近一些日子用了下午茶后总喜欢去温室花园里走上一走。

    被修建在冬宫中厅花园里的温室,是莉娜前几年的手笔,那还是才从喀山回来的她,想大力在西伯利亚推广玻璃温室种植蔬菜,但又没法让远离喀山的大臣们信服,所以秋天是在彼得堡的皇宫里搭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玻璃温室,种上了郁郁葱葱青翠白玉的白菜,两个月过去后被厚重的积雪覆盖的彼得堡,皇宫的餐桌上用上了自家种的蔬菜,这可是把那些大臣们稀罕得。

    “听话,先回去吧!你看~”尼古拉指指桌上堆积成山的文件,御前办公厅已经替他整理好的文件,就等他过目后批示,皇帝这份工作并不如世人想象的那样有滋味,风险高、工作量大起早贪黑。

    “那我和孩子们等你回来用晚饭哦!”依依不舍的吻别后,穆菲领着侍女们向外走去。

    唉……

    这个月遇上这样的暗杀,都已经不下三次了……

    无论侍卫长如何加强安全防备,那些波兰人就像不怕死般,一波接着一波前来送死……

    明知不会成功却还要如此,尼古拉越想越不明白,难道他对那些波兰人还不好吗?

    保持着半主权国家的身份,只是在俄罗斯皇帝的诸多头衔前增加一项华沙的保护者,难道就因为他拒绝宣誓遵守宪法吗?

    安静了8年的华沙,复国的思想难道还没有断绝!看来是需要让第五厅好好调查一番,最好在抓上一些人作为典型投进监狱。

    ---------------------

    1837年12月17日

    凌晨3点

    昏昏欲睡疲惫的贵族们三三两两从纸醉金迷的舞池里散去……

    寂静的彼得堡城,大多数人都还在香甜的睡梦中,包括住在涅瓦河畔艾尔米塔什宫(冬宫)里的罗曼诺夫家族——俄罗斯帝国的统治者。

    宽敞石板大街昏黄的灯光下偶然一辆马车驶过,那是才从舞会归去的贵妇绅士们……

    黑暗中,一个黑影轻手轻脚提着羊皮袋子轻车熟路走进锅炉房,本该值守的大叔脚边放着酒瓶靠在墙壁一边的角落里睡得正是香甜。

    按照规定值夜的人是不能喝酒,可奈何酒精与俄罗斯人生活息息相关,难分难离就连准备上战场的士兵临走前那不忘倒一壶酒带在身边。

    真要让俄罗斯人的生活里少了酒精这个东西,那恐怕才是一场灾难。

    红艳艳的炉火与往常看着并不太一样,亚可夫并不太懂烈火的颜色意味着什么……他只知道等到今日过后就能拿上一大袋金币过上有钱的生活,这提着脑袋干活的差事他是一天都不想再多干了。

    如果不是看在金币的份上,他绝对不会做这事。

    只要将这羊皮袋子里的粉末撒在那黑漆漆的碳粉里,他就可以去领最后一笔丰盛的赏金了。

    “反正他们也不知道,干脆我就把着袋子直接丢进火炉里吧!”亚可夫并不清楚手中袋子里提着的是什么,他只知道出钱的金主每隔两日,都要他将那夹带四五口袋子里的黑色碎石添加进煤炭里。

    本着早点干完早点领钱的想法,亚可夫举起手臂试着甩了甩,感觉右手挺有力道的,几个轮转加速下,手中的羊皮袋子脱手而飞,顺着华丽的抛物线落进了橘红色的炉火中。

    -----------------

    沙盘,19世纪初在普鲁士军队中出现了一种名叫“kriegsspiel”英文译作“wargame”,使用地图、棋子、骰子和计算表模拟军队交战过程的器材。

    然而在东方,早在1800年前老祖宗们就已经知晓用谷物粘土做成山谷沟壑等地形地物,然后指点山川形势,标示各路部队进退往来的道路,其中曲折深隐,无不毕现,对战局的分析也透彻明白。

    沙盘在19世纪俄罗斯还在使用手绘地图的军队里都算是个稀奇玩意。

    在莉娜面前长条桌上摆放的竟然是一个地形沙盘,如果对当地比较了解的人来看这沙盘,一定能立马明白这就是顿河和伏尔加河之间隔着的山峦起伏。

    这是魏默深带着几个会中文的修士与矿业学院的师生共同完成作品。

    熟知水文地理的魏默深制作如此沙盘不过是小菜一碟,不过在莉娜限时要求完成下,他不得不放弃以往单打独斗的方式,需求团队协作如此不仅赢得了矿业学院师生上下一致的认同与尊重,在长期深入接触下这些冒险家与未来的冒险家们,发现这名从东方来长辫子男人还真是懂得许多。

    “大家请看,根据我们模拟出来的地形沙盘大家可以很直观的看到顿河与伏尔加河并不在一条地平线上,如此就会造成修建出来的运河河水无法回流的现象,这是一个问题。”莉娜手中的小棍从西起他们现在营地驻扎地卡拉奇指向东岸察里津(伏尔加格勒),她并没有选择当年彼得大帝在两河支流卡梅申河与伊洛夫利亚河之间修建运河方案,而是采用后来的选址,两条河流弯曲河流冲击力最大的地段,如此选址不仅能保证水流的充足性又能缓解汛期来临时起到泄洪分流灌溉的作用。

    众人纷纷点头议论,这是他们近两个月实地考察测算出来的数据,私下里他们在闲暇之际也曾谈论过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显然这并不是最大的一个难题,顿河全年水量丰沛加之柴油发动机和螺旋桨的运用,逆水行船并不是多大的事。

    “咳~咳~”

    谢苗诺夫、戈洛夫金斯基作为同期地质研究班的学生中两人的想法最为活跃,正在小声嘀咕讨论着什么的他们俩听到身边老师熟悉的咳嗽声,马上安静的反应过来。

    他们再度将注意力投向桌上的沙盘,他们也亲手参与了沙盘的制作,等以后回学校了可要把这项技术好好研究研究写一篇文章出来推广,这实在是太适合他们这些地质研究者们。

    等到身边都安静下来,莉娜不急不慢的指着察里津伏尔加河明显z字型转角的点位接着说了下去。“从这里往西将翻越一座高达878米山峦,如此从这两点之间地形来看完全是不具备运河通行的条件。那么为何我会选择从这两点来修建,因为我们将采用从清国南北京杭运河使用的船闸技术,修建一系列的船闸将船只一阶阶抬上这座山峦,再通过一阶阶的船闸将船下降到伏尔加河中,就像大家要走上二楼一样,通过一层一层的台阶你来到比一楼更高的二楼。”

    在身后的黑板上,莉娜用石灰笔形象的将如何通过水库调节水平线来达到船只翻越山峦的示意图。

    如果可以不用去考虑烈性炸药后破碎地形造成的地质灾害,可能莉娜会更愿意直接使用高纯度的硝酸甘油将那做小山峦炸平。

    起初在清国她想得过于简单,完全忽略了现在工程技术发展的问题,水泥也就在上个世纪中旬被合成出来使用,抵御烈性炸药的高强度水泥还没有出现,那怎么去修建抵御强大水压的拦水大坝,这可并不是件比修建铁路简单的工程。

    不过她有从清国请来水利专家魏先生,能够作为江苏巡抚幕僚协办漕运、水利诸事,想来在水利修建方面必有独到的见解,修建水利工程老祖宗可是有绝对发言权得。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