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华娱之黄金年代 > 第六百一十六章 讨教

第六百一十六章 讨教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易青在《顽主》剧组待了几天,虽然没有职务,不过剧组上下都自行脑补,把他默认成了京影厂常驻剧组代表,敬畏的很。

    开机第二天,女主驾到,易青第一次见到了还很年轻的潘红,前世在电影电视剧里看到潘红的时候,她已经五十多岁了,虽然风韵犹存,但毕竟老了。

    现在的潘红三十多岁,正处在一个女人最有味道的年纪,不过以易青的审美标准,他倒是没觉得潘红有多漂亮,不过要说气质,人家往那一站,就能爆出去十几米。

    这可是当前中国影坛最火的女演员了,刘筱庆和她相比就是个妹妹。

    后来的人很难想象潘红曾经有多火,在她辉煌时期,要说拿奖拿到手软都不为过,中国电影最高荣誉金鸡奖获奖次数最多的女演员,得过三次之多,除了拿奖拿到手软,潘红更是第一个登上《时代周刊》的华人明星。

    要演技有演技的她,很多作品哪怕十几二十年后再看,也有一种震人肺腑的感觉,比如由她主演的电影《人到中年》、《井》、《股疯》等电影,都非常的精彩。

    因为在电影中塑造的角色太过于深刻,潘红还有个悲情皇后的称号。

    不过等易青在电视上看到潘红的时候,她已经五六十岁了,在容颜上早已不像年轻的时候那样满脸的胶原大白,不过易青却觉得潘红是一位年纪越大,反而越有一种别样的魅力,让人不由自出的向她产生一种亲近之感,就像一位慈祥的长者,看到她有种让人安静的感觉。

    只不过这位和蔼可亲的长者,感情生活却是令人唏嘘,潘红在她24岁的时候就嫁给了大她八岁的米佳山。

    用潘红自己的话说:“他比我大七八岁,是个高干子弟,无论是年龄上,还是成熟度上,我都好像找到了半个父亲,他对我更像兄长加父亲。”

    在他们那一代的感情生活中,这也是非常经典的存在,两个人因为爱情而走在了一起,而且当时米佳山为了能够更好地融入潘红的生活,为此还专门的进修了导演学,而这一切只是为了能够和潘红在相处中能更有话题。

    但是恋爱是恋爱,恋爱和婚后生活是是无法相比的,婚后两人因为工作原因等问题在结婚八年后选择了离婚。

    据说,两人在结婚的八年时间里,两人真正的相处时间只有一年的时间,而剩下的七年时间里,两人都是各自忙着各自的事情。

    后来潘红用一句“那是我的虚荣,那个时候我要成功,岁月不回头,现在想想那是女人的虚荣。”

    潘红用虚荣这个词来形容当时的自己,可能有的人在看到这话的时候,会觉得有点儿莫名其妙,虚荣这两个字根本就和潘红搭不上边,而且潘红也不是那种爱慕虚荣的女人。

    但是此“虚荣”却是彼“虚荣”,原来曾经潘红太过于痴迷于自己的事业。

    米佳山还曾问过她:“在爱情和事业你会选择哪个?”

    而当时事业心强的潘红选择了在演艺圈打拼出一片自己的天空。

    因为潘红的这种女强人的作风,后来两人的婚姻不得败在了聚少离多的现实面前,最终选择了离婚。

    虽然两人最终以离婚作为了结局,但是潘红却没有怪过米佳山,甚至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潘红还说出:“我对米佳山是最好的,没有人能比,哪怕是对他老婆也敢当面对质。”

    爱得深沉,却败在了“聚少离多”面前,虽然从潘红的话语中,能够感受到她的懊悔,但是木已成舟,两个人还是错过了彼此。

    易青在《顽主》剧组的这些天,也在不经意的观察着潘红和米佳山的相处方式,前任夫妻,如今又在一起合作拍电影,可两人好像没有一点儿尴尬的感觉,该说说该笑笑,时不时的还因为表演上的问题发生争论,让他看得莫名其妙。

    跟了一个星期,易青这天回到家,接到了孟石的电话,让他转天早上去京影厂一趟,没说什么事儿,不过易青也能猜到。

    过去了这么长时间,孟石也该考虑清楚了,关于那份材料,总归是要有一个结论的。

    转天一大早,易青在家吃过早饭,骑车直奔京影厂,等到了孟石的办公室,刚一进去,易青就愣住了。

    等着他的不光是孟石,还有一个中年人,带着黑框眼镜,满脸严肃的表情,气场外泄,在脑瓜顶幻化成三个大字一一别惹我。

    “呃~~~~~~厂长!”

    当着外人的面,易青没敢称呼孟石为“孟总”,这点儿眼力见他还是有的。

    “哦!来啦!做吧!”

    孟石点了点靠墙的沙发,易青小心翼翼的坐过去,等着领导发话。

    “小易!这位是我的朋友,陈舒怀,你上次交给我的东西,我拿给他看了,针对里面有一些疑问,他想让你当面给解释一下。”

    陈舒怀?

    没听说过,不过能和孟石做朋友,而且还对那份材料感兴趣,最重要的是往那一坐,强行加持的人设,应该不能猜这位肯定是上面的某一位领导。

    该不会是来兴师问罪的吧?

    易青偷偷的瞄了一眼,见对方也在看着他,赶紧嘴角上翘,露出四个大白牙:“您好!”

    陈舒怀点点头:“易青同志,你之前给孟厂长的材料我看过了,里面提到了很多问题,不过针对你提出来的一些内容,我有些疑问,今天过来,是特意向你讨教的。”

    讨教?

    是想来打嘴仗的吧?

    听这位说话的语气就知道,今个过来是已经做好了万全准备,就是想着要和易青来论理的。

    易青脸上挂着得体的笑容:“讨教不敢当,您有什么意见尽管提。”

    打嘴仗,易青还真没怕过谁,而且,他还特别喜欢开启嘴炮模式,帮着这些老脑筋好好洗洗脑。

    “那好!”陈舒怀攒了一波气,开始发动,“你写的材料里面,是非常赞同开放个人资本参与影视剧创作,但是,你想过没有,电影,电视剧也属于国家宣传战线上的一种特殊模式,如果允许个人参与的话,这岂不是将国器置于私人之手,太儿戏了吗?”

    就这?

    老陈的第一波攻势很含蓄啊!

    之前,孟石就已经和易青说过,现在上面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反对方提出的最大论据就是公器私用的问题了。

    “陈~~~~~~领导!您这么说其实是有些夸大其词了,不可否认,电影,电视剧的确是一种宣传手段,但是,这和个人资本进入影视剧制作领域根本就没有太大的联系。”

    易青说完,先稳了一波,然后接着说道:“我们国家不是美国,不是西方欧洲各国,管控方式与那些国家也不一样,而且,就算是允许私人资本进入,难道一下子真能放开那么大的口子,完全将制作发行权交出去?恐怕不能吧,我提出的只是参与,把关,管控的权利依然在国家的手里,开放不是放任不管,剧本审核,成片审核,这些管理方式总不会都是摆设吧?”

    易青直接反将了一军,国内完全放开制作发行权还要到2001年,在此之前,虽然允许私人资本进入影视剧制作领域,但是,基本上都是和各地的制片厂联合制作,而且,名义上还是国家资本占据主导权。

    陈舒怀听了之后,倒是没有生气,反而表示赞同的点了点头,接着又问道:“那么,你提出的要改变现行的制作方与发行方的利益分配制度,该怎么说?现在的制度已经运行了几十年,一旦改变,你想过没有,这是会出大乱子的。”

    出乱子是肯定的,动了人家的蛋糕,那些既得利益者肯定会跳脚。

    但是,如果不改变的话,中国的电影事业还会是一滩死水,各大制片厂连成本都收不回来,难道只能靠着国家拨款?

    不改变的话,怎么吸引个人资本进入这个行业,难道就凭着红口白牙忽悠大家伙为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扯淡啊!

    “改变是必须的,我知道现在的人都很忌讳谈利益问题,但是,人不是清教徒,不能用道德高度去解决实际问题,现在的实际问题就是,各大制片厂辛辛苦苦的拍摄电影,但是,最终得利的却不是制片厂,而是各地的发行单位,这本身就不合理。”

    “所以你提出了分成制度,这不是在模仿西方吗?”

    “西方怎么了?也没必要把西方国家一些先进的经营理念完全妖魔化吧,我们现在讨论的是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眼下各大制片厂完不成广电交给的任务,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电影娱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再这么下去,情况只会越来越糟糕,难道不该改变吗?”

    易青说完,自己先是一愣,刚才的语气有些激烈了,而且还涉及到了东西方先进性的问题,卧槽,特么超纲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