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8章 拉肚子
“来来来,赶紧进屋。”陈带水伸手把菜篮子接过,想让人到屋内坐一会儿的,但是被棠溪给拒绝了。
“奶奶,我们家也要吃饭了,得回去了。”
“诶,好。”陈带水都没有去看菜篮子是什么东西,只是低头看了看,猜着是什么。
许清和看了之后解释,“奶奶,这是兰姨做的鱼头汤还有溪溪做的鱼肠蒸蛋。”
“鱼肠蒸蛋已经没有腥味了,可以放心吃。”许清和说完后去看陈带水的反应,有点担心对方会不喜欢鱼肠蒸蛋这一道菜。
可万万没有想到陈带水还很惊喜的,“鱼汤啊,这可有营养了。”
“还有鱼肠蒸蛋啊,这个也好啊。”陈带水以前也会去菜市场买便宜的肉回来,而鱼肠就是其中之一,不过这个玩意得要好好处理,不然就是一股腥味,吃起来一点都不好吃。
“溪溪做的话,那肯定是没有问题。”陈带水很高兴,“过两年我们家做咸水角,你们想吃什么馅料的?”
“要不要加花生?”
“我都可以的,不挑食。”棠溪弯唇回答。
陈带水记住了,“给溪溪做一个大的。”
“恩恩。”
“我们回去了啦。”许清和挥了挥手,和棠溪一块儿回去了。
十里巷里面只有王有财一家是和棠溪家的关系好到可以相互分享自家做的菜肴,其他邻居的关系也很好,但还没有到这个程度,还有就是不是谁都愿意分享自家的菜肴的。
一来是大家手里头都没有什么钱,吃不上好东西,几乎顿顿都是青菜,这着实是没有什么好分享的。
第二则是青菜什么的,拿出去也丢脸,还是自家放着做咸菜也好,反正自家内是可以消化,倒是不用送出去。
像棠溪一家那是不一样的。
王有财一家的生活也不算是富裕,但是胜在每个成年人都有一份工作,四个成年人的薪水加起来一个月也有上百元,另外两个孩子的生活费不算多,家里还是过得去的。
陈带水闻着香味拎着菜篮子进门,见了老头子刚把碗筷拿出来,不由得笑起来,“刚才是溪溪和清和他们送来了鱼头汤。”
“还有鱼肠蒸蛋。”说着,陈带水就把菜肴都放在餐桌上。
这刚放上去,家里的两个孩子就跑过来了。
“奶,是不是溪溪姐姐松了什么好吃的过来?”王金亮问道。
“好香啊。”王金发盯着餐桌上的两道菜,眼里根本就看不见自家本来做的炒青菜了。
王有财家的从房间出门,她下班回来就洗澡了,刚洗完头发出来,闻到屋内的香味忍不住深吸一口气,“是溪溪送来的?”
“是啊。”陈带水乐呵呵地回答,“过两天我们家做咸水角和糍粑的时候多做一些,再拿一些过去。”
“妈,我晓得了。”王有财家的点了点头,又去看厨房门口,“当家的还没做好?”
“今晚吃炖肉,买了一点猪肚子肉。”陈带水回答,“我想着也有好几天没吃上肉了,这才带了二两。”
“我也不知道溪溪那边送来鱼头汤的。”早知道的话,陈带水就不买肉了,这年头手里有点钱,可她都是想要存起来了。
这些钱存下来都是为了两个孙子以后成家用的。
“这个谁知道呢?”王有财家的坐下来了,看着鱼汤深深地吸一口,随后朝门外喊了一声,“当家的,快点啊。”
“来了来了。”王有财很快就端着肉出来了,二两肉并不多,大部分都是白板肉,那是要炸猪油的,只有一点点的瘦肉,而且这是母猪肉,很老,得炖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软。
不过大冬天的,温度低,柴火不多,也就随便煮一煮,吃起来还是很有嚼劲的。
王有财家的看着餐桌上的吃食,虽然不是很丰盛,但是比很多家都要好了。
“快吃饭,吃饭。”
“我要喝鱼汤。”
“我要吃蒸蛋。”
两个孩子是真的一点儿都不客气的,拿起筷子就夹肉。
大人们都不怎么吃肉,基本都是留给孩子们,偶尔才沾一沾筷子头,尝一尝味道。
等两个孩子吃了半饱,老人还是不怎么动筷子,还要让家里的两个劳动力吃多一点。
一顿饭,好似分成了三次才吃完。
到了晚上睡觉前,阮翠安像是想到了什么,叫醒了身侧的男人,小小声地说,“今年家里比去年多了一点钱。”
“我们把小房间收拾出来,让两个孩子睡吧。”这都四年级,总不能一直在父母房里睡的。
尤其是阮翠安从毛若兰那儿知道了小辉早就在搬到新家就一个人睡了。
“然后再收拾一下爸妈房间的屋顶,把漏水的地方都收拾一下。”
“嗯,你做主就好。”王有财忙活了一整天早就累坏了,再加上被窝暖和,这会儿只想好好睡觉。
阮翠安念念叨叨地算着接下来的开销,算到最后忍不住重重地一叹气,“本来以为存的钱够多了,可一花下来,又什么都没有了。”
“着急什么,钱我们还是继续再挣来的。”王有财伸手搂住了阮翠安,“别想那么多了,好好睡觉。”
——
翌日,雨停了,不过天还是阴沉沉的,所见之处都是雨雾笼罩,感觉还是会继续下雨。
棠溪起来的时候发现小辉更早就起来了,棠为民和毛若兰去了店面,许清和还没走。
“怎么了?”棠溪见许清和在家,不由得挑眉,尤其是看见许清和的脸色很难看,“不舒服?”
“不是我,是小辉。”许清和拧着眉回答,“他昨晚就起来拉肚子了,到现在都美好。”
许清和见棠溪也皱眉了,“厨房烧了热水,你先去洗漱。”
“等会儿我带小辉去医院看医生,顺道再去学校给他请假。”
“是不是昨晚吃错东西了?”棠溪能想到的就是鱼肠蒸蛋了,可是食材都是用过滤的水,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许清和难得沉默,“不是这个原因,我昨晚问了。”
“小辉和阮阿姨家的两个孩子放学肚子饿,在学校门口买了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