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成了爷爷的养子,爸爸的大哥 > 第18章集市偶遇

第18章集市偶遇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曾九爷爷想让我留下来念书的愿望破灭了,认真想了一个晚上,根据我厉害的记忆力,决定在接下来的二十天里,将《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小半部的释义讲通讲透。从隔天的下午,我便开始了在私塾的读书历程。但我也没有忘记,每天给自己一个半小时的练字时间。

    虽然天气很炎热,知了也一整天的在引吭高歌,人就算坐着不动,也会满身的臭汗,可我还是挺享受再一次学习的过程的。

    这天的一大早,曾阿爷和爷爷哥俩赶着牛车带着我去了集市上。我们要为明天的宗祠记名购买祭品。与桥口镇毗邻的是侯家集和杨家场,今天是桥口镇的大集,这两天也会有百姓过来赶集。

    为什么会突然提到这两个地方呢,只因为身为爷爷孙女时的外祖家就在侯家集,而我的亲奶奶就是杨家场的。此时,我的亲奶奶刚刚六岁,而外婆已经十六了,外公比她小上一岁。外婆和外公是做的姑表亲,外公八岁时,父母就都不在了,叔叔婶婶占了他们兄弟俩的房子和地。几位本家长辈,可怜八岁的外公领着刚会说话的叔公红根,做主给要回了地,又搭了座茅草房,并去向外婆家求娶了外婆,还要求年仅九岁的外婆过来海家,让两个孩子搭帮着过日子。十五六岁的外公外婆应该已经生了大舅海山了吧。二舅海岸是个浑的,恨得兄弟姊妹们都不想搭理他,特别是后来外婆的死,都和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妈妈常念叨,要是你大舅还活着就好了。

    集市放在镇外的土地庙旁,那里有一大片的盐碱地,爷爷告诉我逢大集时,都会在这里的。

    集市上人山人海,曾阿爷对叔爷说,他今天最大的任务就是守着我,我在哪儿,叔爷必须寸步不离的跟着。叔爷舔笑道:“那等会儿能给我买麦芽糖吗?”得到肯定的答复后,笑眯着眼睛,把我骑在了他的肩上。我也不由得舒了一口气,就我这小短腿,要是被拉着走的话,只能在大人堆里等屁了。

    叔爷这时的个子有一米七多了,坐在他的肩上,虽没有一览众山小的风景,视野也是开阔很呐。哇,那边是喷火的,这边是耍猴的,还有那里,有人在耍把式呢。嗅嗅鼻子,好香啊!一边是刚出炉的方糕的甜香味,一边是鱼汤面的鲜香味,那旁边应该是蟹黄汤包吧,后世的菜点再也没有最初那种纯粹的味道了,有多久没有吃到那么地道的了,我激动的眼泪从嘴角流了出来。

    猛的从旁边传来‘嘎’的一声,扭头见一个和我一样在当‘肩头兵’的小男孩,正抓着脆麻花啃呢,见我看向他,还把拿着麻花的手,往他家大人的一边掖了掖。啧,小孩子家的小心思哟。

    麻花的摊子就在旁边,爷爷问我吃不吃,“阿爸,给阿妹称点吧。我想吃鱼汤面和蟹黄汤包,回去的时候,能给阿奶阿妈孃孃她们再买点方糕吗?”“好,要买的东西差不多都买全了,我们去吃些鱼汤面。”爷爷拎着东西在前面左晃一下,右晃一下的开路,先路过蟹黄汤包的摊位前买了两笼,老板说端去的笼屉就放在鱼汤面的摊头上,等会儿他会去拿的。抬眼望去不远处的面摊,笼屉都堆了不少了,看来这是两个摊位搞得噱头啊。好不容易挤到面摊前,还好有一个桌子空了出来。吸溜一口浸透鱼汤的面条,再嘬一口汤包里的汁水,这都是故乡留在我生命里抹不去的记忆。好吃的我鼻头酸酸的,我老跟老爸老妈说,等下次回去的时候,我们去吃福盛记的蟹黄汤包,可惜,总是开的空头支票。老爸老妈我想你们了,很想,很想。我都到这里大半年了,我种在阳台上的土豆,你们起起来,吃了吗?好吃吗?

    将剩下的东西都买齐全了,正准备往回赶呢,就听到前面一个头不高的年轻男子对旁边的姑娘说道:“桂英啊,你现在不能饿,快把烧饼都吃了吧,不要省着,下次再给红根红林他们买。”我们的牛车和他们擦身而过,我扭过身子,看向他们。原来外婆年轻的时真的很好看啦,原来外公真的和二舅家的哥哥长得一模一样呀,外婆的肚子已经显怀了,原来大舅还没出生呢。我把脸贴在曾阿爷的身上,任由泪水从眼角滑落。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