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潇潇暮雨思婉晴 > 第101章 马拉糕与包子

第101章 马拉糕与包子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七月中旬,d中高三的暑假魔鬼补课月开始了。

    全级学生除极个别家近申请不住宿以外,其他人全部都要待在学校里。这也是为了能够挤出更多的学习时间来,天天高强度的上不同的课,刷各科习题,听老师的讲解。

    生活单调的只剩下教室,食堂,宿舍,操场四点一线。好在所有学生室内活动的场所都有空调,才能顺利度过这炎炎盛夏。而学生们的体练则放在六点以后,尽量选在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

    高三是全力冲刺的时候,凡是成绩处于未来有书可读的学生无不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努力。前两年那种相对轻松,丰富的课余生活都让位给了学习。

    老师们反复强调,高三的一年就是死学的一年。要想有书读,要想将来找个好工作,找个异性朋友好好的拍拖,那么高三这一年就什么都别想,什么都别做,一门心思的把学习搞好,后面的这些理想才能变成美好的现实。

    谎话说了一千遍也就成了真话,也就成了真理,也就让说话的人和听话的人都当作是真的了。现实又是怎样的呢?能否找个好工作对于很多无权无势、无根基、无后台、无背景的普通人来说的的确确受过高等教育会容易一些。

    但是现在社会的阶级流动性并不稳定,逐步有走向固化的趋势,这就是一个很不好的信号。平民家走出的孩子越来越难以在社会上谋求一个相对好的职位,农民工的孩子飞出穷窝窝变成金凤凰的虽有,但指的是读大学,并不是找个好工作。

    那些没有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孩子们,更多的则变成了农二代或是工二代。跟随着父亲甚至祖父的足迹离开农村,离开家乡去到陌生的城市里打工。赚点辛苦钱回到老家盖房娶妻生子,这些任务完成后继续出门打工。

    孩子留在老家就变成了留守儿童,靠着老人照看,处于半放养状态。因得不到好的教育,学业升学无望,于是继续循环往复走上父辈的道路。

    而红二代,官二代,富二代这些词汇逐步变成了统治阶级或者上流社会的代名词。他们一方面受到众多网民的口诛笔伐,另一方面也成为大家羡慕的对象和目标。

    对于很多平民家的孩子来说哪怕是读了大学后很可能等待他们的依旧是一份很普通的工作,而有钱有势的家庭出来的孩子,混个大学文凭,来到社会上凭借着家族的人力资源也可以轻松的找到一个好工作,这就是社会的现实。

    但处于教育一线的学校,并不会把这种情况跟学生透露。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运行法则,对于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的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就是升学率。换句话说有了升学率,学校就可以好好宣传一下,接下来招到更多更好的学生,延续名校的名气和辉煌,还能够得到政府的物质奖励,真是名利双收。

    所以每个学校都会集中全部的人力物力在提高升学率方面下各种功夫,而毕业班则会是重中之重。每个学校一方面会把最好的老师集中到高年级,另一方面也会在时间上尽最大可能关照初三高三。上下其手,左右开弓,以便最大限度的提高毕业班的成绩,既为了学生,更为了学校。

    d中作为一个省级重点高中,好的升学率也没有什么诀窍,就是跟其他竞争对手拼时间,拼效率。对于学校的做法,准高三的学生心里都很清楚,黑暗的时光来临了,没什么好多说的,低下头,弯下腰,俯下身拼命吧。

    李东阳的信心在不断的增强,这源于他稳步提升的名次和成绩。董梦桥一直都保持着好的状态,排名一直稳定在年级的前二十名以内。张静的波动不大,原本在东阳的前面,但现在落在了他的身后,并不是因为张静退步了,而是因为东阳进步。

    可张静并不过分紧张,她觉得只要自己够努力,目标一定可以实现。沈思宁在高二结束时重回自己原来的位置上,算是搭上了重点大学的班车。

    林婉清还在二本的分数段里苦苦的挣扎,想要出现逆转几乎要靠奇迹。吴子齐的情况比林婉清略好一些,够不到一本,差的也不远,不过却也可以稳稳的在二本里待着。

    每个人的目标不一样,面对成绩时的想法也不同。转眼新的学期到来了,经过长达一个多月的补课后,新高三的学生已经完全体验到了毕业班的那种疯狂和不易,艰难的考验要一点点的到来了。

    开学后学校的各种组织都恢复了常规活动,广播站隶属于学生会。即使在暑假补课期间,学生会的其他组织暂时减少了活动,可广播站却是正常播音的,因为这毕竟是学校的宣传机构。

    站长叫彭文杰,跟董梦桥同班,手下四个兵,有两个跟彭文杰同级,准高三,一个是三班的唐绮柔,另一个是六班的韩茗欣。暑假里他们三个负责广播站的播音,还有两个成员是准高二的学生。

    他们都是三班的,一个叫郑云琪,另一个是由董梦桥点将,在上学期期末刚和耍贱三人组配合参加了毕业汇演的窦国平。

    广播站每天播音的时间就是学生在校的午晚两餐。每次播音半个小时,扩音喇叭遍布学校的每个角落,播音的内容由广播站的站长负责。他提前一周将播音内容上报学生会备案,得到主席批准后,就按照计划进行播音。彭文杰加上四个成员轮流播音,放送的内容一般以美文分享,歌曲鉴赏,生活常识,幽默笑话,校园内外等形式为主。

    暑假补课开始后,彭文杰照例每个周五找董梦桥汇报下周播音的内容。他们俩同班,谈工作也特别的方便,用课间的几分钟就可以了。彭文杰向董梦桥诉苦道“董主席,我们广播站也算是学校的喉舌了,现在的播音员素质可是不咋地啊”董梦桥看着他刚交上来的计划表,听他这么一说,抬起头看着他说“怎么?”

    “现在我们一共五个人,两男三女,不夸张的说,小窦子还不错,那三个女生真心不咋地”“她们有什么问题?”“就拿唐琦柔来说吧,播音时喜欢拖长音,学台湾腔,嗲声嗲气的,听起来起鸡皮疙瘩”

    “嗯,其他人呢?”“韩茗欣呢,普通话还好,就是经常读错字,甚至读错行,素质有待加强”“还有吗?”“那个高一的小学妹郑云琪,各方面都还好,就是人长的太不够意思了”“哪里不够意思了?”“个头低不说吧,还超重!”

    董梦桥听完开玩笑道“文杰啊,你们是广播站还是电视台啊,人长的低,还超重不妨碍大家听声音吧”“听到了声音,万一见到真人,不是落差很大吗”

    “我说你可真是挣卖白菜的钱,操中南海的心啊,连这都要管,太累了”“好吧,其实我也是为了让大家能够有一个更好的收听效果”“对于你前面说的现象,你可以组织收下几个播音员来个集中培训啊”

    “谁来培训?”“你啊,谁让你是负责人了”“我?恐怕……”董梦桥转念一想说“我可以给你推荐一个播音的老师”“啊?谁啊”彭文杰来了兴趣。

    “暂时保密,我先问过人家的意见,等人家同意了,你们下次开部里例会时,我再带她过去”“那好,我就等你的好消息了”说完彭文杰就溜了。董梦桥仔细的看了播音的计划表后,把计划收在了文件夹里。

    每个周三是郑云琪负责主播,这个被站长描述为人很低又超重的女孩儿,实际上并没有彭文杰说的那么夸张。个头一六二,体重一二六,顶多算是肉多丰满那种类型而已。

    郑云琪在女孩子普遍偏瘦的年龄阶段体重略有超标,就会显得很突出。她的长相也很一般,跟相貌搭配的是她的成绩,处于班级的中游,这种无论哪个方面都不突出的女孩儿,在学校里朋友也很少。

    同班的男生给她起了个外号叫“马拉糕”。这是广东的一种小吃,用很小的一块面,通过大火蒸,最终可以发起很大一块点心。他们觉得这个外号很贴合郑云琪的身体情况。

    今天中午食堂正餐外的小吃就是马拉糕,郑云琪要了一块,一个人坐在角落里吃着。正当坐着的马拉糕跟盘子的马拉糕“搏斗”的时候,她对面的空位突然坐下来两个人。

    郑云琪并没有看他们,这会儿正是午饭时间,食堂里熙熙攘攘的,有空位随时都会有人坐下来。对面的两个人也在吃饭,当她还有几口就要吃完时,对面的一个人先开口说话了“云琪,马拉糕好吃吗?”

    郑云琪一抬头看到彭文杰坐在自己对面,她立即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彭站长啊……”“云琪,你在咱们广播站是普通话说的最好的,你是从小就训练的吗?”

    “没有专门练过”“那你为什么说的这么标准?”“嗯,也许是因为我是北方人吧”“哦?你是北方人?”“是的,我爸是山东人,我妈是a省l市人,我是上完小学才转到b市的”“怪不得呢,咱们a省本地人说普通话可不咋地,带着浓重的地方音”彭文杰说道。

    郑云琪把最后一口马拉糕吃了下去后,看了看手表,说“站长,我该走了,今天是我播音”“别急,云琪,我给你介绍一个人认识一下”

    “哈?”郑云琪感到很诧异,彭文杰要给自己介绍个人这是什么意思啊。彭文杰指了指坐在身边的另一个人说“这位是我的朋友,他想在广播站点首歌……”“那通过站长你不就行了吗”“不,他想今天就点歌,我想应该找你比较合适”

    郑云琪扭过头看了看彭文杰身边的那个人。那个男生长的不高,坐着跟彭文杰差不多,脸圆圆的,戴着一副眼镜。他先看着彭文杰,听介绍自己后,又看着郑云琪,然后说“郑学妹,我叫吴子齐,是高二六班的”

    郑云琪没想到一个师兄会通过彭文杰找到自己。她笑着说“哦,吴师兄你好”她又看了一下手表,急着说“站长,时间到了,我真的要走了”彭文杰说“那就让包子跟着你一起走吧,你们边走边说吧”“好的”吴子齐说道,郑云琪也点了点头。于是他们把餐盘放到回收站,然后一起走出了食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