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奔月
5月25日,是个注定会载入史册的日子。北京时间5月25日晚20时17分,中国后羿号登月飞船,将搭乘“华夏号”重型运载火箭飞向太空,踏上为期七天的探月之旅,从而再次吹响人类进军宇宙深空的号角。这是自上世纪美国“阿波罗”计划之后,时隔七十年,再次有人类奔赴月球。从“阿波罗”计划到中国探月工程,间隔着七十载的沧桑岁月,也折射着国际政治格局变化和国运兴衰更替。
探月工程的重要意义不必多说。这些天探月发射的新闻也完全“霸屏”,不管是传统的电视、报刊杂志,还是新兴的多媒体、公众号,探月发射的新闻都占据了几乎所有版面,对受众感官形成“密集轰炸”。尤其是三名宇航员刘震云、林柯和李丽琳,因为注定将成为载入史册的英雄人物,更是受到了万众瞩目与钦仰,人们津津乐道于刘震云的成熟大气,林柯的英俊干练,一众少男少女更是对李丽琳靓丽妩媚的外形,泼辣爽朗的风格着了魔,网上更是诞生了这个教那个教,粉丝们汇集其中,对他们崇拜的宇航员顶礼膜拜。在这些敢爱敢恨的新人类的助推下,首次探月发射的气氛被推上了天际。
在宇航城离探月发射塔一墙之隔的海天大厦一楼的那个隔离区域里,气氛却远没有那么喜庆。每个人都心事重重,不时看向墙上的挂钟,或许他们都在疑惑,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在下午三点半,离火箭发射还有近五个小时,四名身穿宇航局工作制服的人员来到隔离区。这一刻终于到了,齐汉林站起身来,朝王若秋那边看去,王若秋朝他看来,他却赶紧转过头去。
众人一一和齐汉林、于小明握手道别。冷庆恒拍怕齐汉林肩膀,道:“老齐,我飞了近三十年战斗机,就总结出四个字:大胆,小心。这四个字我送给你。你们保重,平安回来。”
齐汉林一改冷幽默作风,也道:“老冷,你也辛苦,地面上还有这么多事情等着你处理。”
冷庆恒面有忧色,叹道:“是啊,我得尽快找到肖司令,这是最急切的事情,我已经浪费了太多的时间”
简单告别已毕,齐汉林和于小明跟着工作人员来到地下停车场,还是上了一辆密闭起来的面包车。车子驶了一小段很快便停下,两人下了车一看,却是一个不大的封闭空间。刘雄早已在这里等着他们。
刘雄面色严肃,开口第一句话便是:“这里就是发射塔底座下面的导流室。你们在这里换上宇航服,我的人会带你们从这里乘检修通道的电梯进入飞船后备舱。你们一切听从我的指令行事。”
说着他递给齐汉林一个通话器,道:“这个通话器只能在登月飞船内使用,频道是保密的,但是只能进行语音通讯。你就用它接受我的指令。其他任何人都听不到我们之间的通话。你要随时带着它。”
刘雄语气算不上友善,齐汉林却也并不介意,他接过通话器,冲于小明眨眨眼道:“看来,他们真的要送我们去月亮了。”于小明咧了一下嘴巴,表情也不知是哭是笑。
便有工作人员来给两人换上宇航服。先是换上一套便服,换装时一名工作人员摸到齐汉林口袋里有异物,示意他拿出来一看,却是一把小小的手枪。那工作人员便伸手来抢,齐汉林一缩手道:“这是电击枪,对人几乎没有伤害,但是可以对幽灵发生作用,你们可以试试。”
那工作人员便将电击枪递给刘雄,刘雄试着扣动扳机,枪口果然只射出淡蓝色的火花。齐汉林又道:“万一在月球上遇到幽灵,这是我们唯一可以自卫的武器。没有它,我们什么也做不了。”
刘雄点点头,将电子枪还给齐汉林。随后两人又穿上舱外宇航服,这是专为探月工程开发的新型宇航服,大量采用新材料新技术的使用,重量几乎只有老式宇航服的三分之一,两人穿上后虽然一时不太习惯,倒也行动无碍,当然无论做什么比平常肯定要缓慢一些。工作人员交代了一些如何穿戴使用宇航服的事项,也很简单,两人很快便掌握了。
刘雄道:“这是窗外宇航服,发射时你们要穿着它。待飞船进入地月转移轨道,你们就可以脱下它,穿常服就行了。现在,出发吧,我会随时给你们发出指令。”
当下便有两名工作人员带着两人进入电梯。电梯扶摇直上,好一会才停下来。电梯门打开,是一道长长的完全封闭的甬道。走到甬道尽头,便是一道已经打开的舱门,舱门不大,工作人员示意两人脚前头后,慢慢钻进后备舱。
进去之后,里面是一个不大的空间,约有五六个立方米,装两个人并不拥挤,装五六个人就很难受了。空间四周密布着仪表和液晶屏,还有大量的控制按钮,两人也看不明白。
一名工作人员警告道:“绝不能碰这些仪表和按钮,明白吗?”两人唯有连声答应。
舱门从外面关上,两人便和外面的世界隔绝开来。要在这样狭小的空间里待上七八天乃至更长的时间,的确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不过即将登月的兴奋让这个事情也无所谓了。两人互看一看,碰了一下拳头,“登月快乐。”
这时通话器响起,刘雄的声音传了进来:“看见你们头顶的一盏信号灯了吗?那是自检信号灯,红灯亮起,说明飞船自检开始。这时你们两个必须马上藏进仪表台下面的缝隙里,不然自检画面里你们就会现形,那可就穿帮了。”
齐汉林道:“这是第一个指令吗?收到!”
刘雄似乎对他的幽默不感兴趣,并没有回话。
此时距华夏号火箭发射还有两个多小时。两人开始觉得无聊起来,于小明忽然发现头顶有一台液晶电视,便想打开来消磨时间,又担心出问题。齐汉林便用通话器请示刘雄。片刻传来刘雄的回答:“可以。这台电视是你们在航行途中唯一可以控制的设备,用它可以看到登月舱和指令舱中的情况。但是别碰其他设备。”
电视打开来,里面正在播放三名宇航员起飞前的新闻发布会。电视里三名宇航员精神焕发,面对着台下一众媒体应答自如。要是他们知道早已有两名“非典型宇航员”进入登月飞船,不知作何表情?
于小明感叹道:“都是登月,人家是鲜花掌声,众星捧月,我们却只能藏在这里,连个人都不让见,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齐汉林撇撇嘴道:“我们这叫偷渡,明白吗?人家没把我们抓起来,就得感谢祖宗显灵了,还众星捧月?少来!”
两人互相贫嘴打趣,时间似乎也过去的快一些。通过电视,他们看到刘震云、林柯、李丽琳三名宇航员结束了新闻发布会,乘车来到发射塔,在众人的欢呼簇拥下乘电梯进入登月飞船他们还看到,今晚的月亮格外的亮,格外的圆。
终于,在倒计时的读数声中,火箭喷出巨大的火焰,腾空而起飞向茫茫天宇。
在火箭起飞的一瞬,两人还很是担心,但是结果证明他们是多虑了。一种低沉的“嗡嗡”声同时响起,那是抗过载系统开始工作,他们除了感到轻微的心慌、口渴等症状,并没有比乘坐客机有更多的不适。十多分钟后,近六十吨重的登月飞船后羿号,被送上了两百公里高的近地轨道。这时过载消失,他们处于微重力环境下,但是抗过载系统仍在工作,就像人走在钢丝网上,时而顿挫一下的感觉实在让人销魂。
真的到了太空?两人互相看看,只觉一起太不真实,仿佛身在梦中一般。
忽然间,头顶的红灯开始闪烁,于小明尚未反应过来,齐汉林一把将他拉得趴下来,两人一起躲进了仪表台下。约过了十五分钟,自检信号灯熄灭了,这也意味着此次自检结束。两人松口气,从仪表台上爬出来。
电视上两人看到,指令舱里三名宇航员都脱下了舱外宇航服,换上了便服。两人依样画葫芦,也脱下了略显笨重的舱外宇航服。三名宇航员又开始检查设备,撰写日志,与地面沟通,忙的不亦乐乎。相形之下,他们二位却是无所事事,只能盯着电视屏幕发呆。
忽然,指令长刘震云的一句话传来:“一号报告,我要去后备舱看一看,检查一下。”
两人登时吓了一跳。检查后备舱?刘雄可没说过还有这个程序。齐汉林连忙用通话器和刘雄联系:“刘局长,他们要来后备舱!这可怎么办?他们一进来,可不就是露馅了吗!”
通话器里却传来冷庆恒的声音:“老齐,小明,你们别紧张,刘局长会解决的。”
两人一听又惊又喜:“老冷,怎么是你?”
冷庆恒道:“刘局长太忙了,有太多事情需要处理,他也不方便随时带着通话器。你们的事又不能让更多的人知道,他只能让我当助手。你们放心,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我都会和你们在一起。”
听到冷庆恒这个“老战友”的声音,两人心里安定不少。果然只见刘震云和地面一番对话后,也不知刘雄用了什么借口,刘震云道:“一号明白,不用检查后备舱。重复一遍,不用检查后备舱。”
两人这才放下心来。这个小小的插曲也算为枯燥的奔月旅途增添了一些乐趣。后羿号飞船在近地轨道运行了四个多小时候后,经检查飞船状态良好,主发动机启动,飞船按计划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正式踏上了探月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