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流民
把龙湖村的事情交给村长和村民会之后,陈默打算到县城里面去。
一来是为了结识更多的人。
二来是打听更多消息。
陈默穿越过来不到半个月,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实在太少了。
这很不利于他接下来的发展。
要想做出好的决策,就必须有足够多的信息作为支撑。
所以,陈默打算在安阳县城找一个地方,住下来。
不仅方便自己和县城里的头头脑脑们打交道,另外也为自己寻一个落脚的点。
毕竟龙湖村说到底,还没有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子。
徒步来到县城门口,却见城门口乱作一团。
几十个衣着褴褛的人,坐在城门口,不管看守城门的士兵如何叫骂,都无动于衷,不肯离去。
这些人中,有老有少,全都面露菜色,瘦得皮包骨。
旁边也有不少围观的群众。陈默拉住一人,问道:
“老兄,这是怎么回事?”
“听说这些是隔壁县来逃难的,县太爷不想让这些人进去。”
陈默追问:“既然是逃难的,咱不更应该帮助他们吗?”
“嗨,这个年头,能管好自己就不错了。”
县太爷为何不让这些人进城,还不救济他们呢?
陈默没有得到回答,只能自己猜想。
想必是流民不好管理,到时候出了问题,难辞其咎。
毕竟在古代,人命,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值钱。
几十个流民而已,只要不要在自己管辖的地盘闹事,死了又何妨?
陈默暗暗叹了口气。
看着眼前二三十个饥肠辘辘的流民,陈默心中很不是滋味。
他们和那些达官贵族一样,也是爹生娘养的。
而现在,就连最基本的生命权都得不到保证。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是封建时代常见的景象。
陈默暗暗下定决心,朝着这伙流民的领头人走去。
他和领头人低声说了几句,便转身离开,往龙湖村走去。
但见那领头人,原本黯淡无光的眼神一下子也亮了起来,站起身,向他带领的二三十个流民说道:“乡亲们,这安阳城不收留咱,咱还是继续寻找可以落脚之处吧。”
说罢,便招呼大伙,远远地跟着陈默。
不多时,陈默已经回到了龙湖村,身后的流民一直保持着和陈默不远不近的距离。
和陈默前后脚,也来到了龙湖村。
原来,陈默想着龙湖村还有很多耕地需要人来种,这些流民也是失去了自己的家园,如果能收留他们,一方面解决了流民吃饭的问题,一方面自己的龙湖村也能增加劳动力。
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当然,这种事情也不能大张旗鼓,毕竟县太爷的态度是不收留流民的。
如果贸然大张旗鼓地收留,难免有心人从中作梗,到时候平添烦恼。
于是陈默一开始就很低调的向领头人说了自己愿意收留他们,并且要求他们不要声张,谎称要离开安阳县。
实则跟着陈默来到龙湖村。
龙湖村晒场。
村长的住所就在晒场旁。
陈默安排村长赶紧架锅,给这帮饥肠辘辘的流民煮一锅热粥。
但是这粮食肯定不能让村长出。
这村长虽然名为村长,但是家底和其他佃农都差不多,几十斤粮食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于是,陈默就叫村长从龙湖村的仓库里去取。
龙湖村有一个专门储存粮食的仓库,这是前任地主刘员外为了存放佃农们上交的粮食修建的。
现在龙湖村的土地已经归陈默所有,这个仓库自然也是陈默的了。
这个刘员外还是挺不错的,还给陈默留下来差不多五千斤粮食。
这些粮食足够龙湖村的村民坚持到今年收获。
当然,这五千斤粮食对于陈默来说也是十分重要。
因为陈默买了地之后,就只剩下三百两白银,如果没有这些粮食,陈默还不知道怎么坚持到秋收时节。
不一会儿,黄村长和他的家人就将一大锅白粥煮好了。
一群饥民总算吃上了梦寐以求的一顿饱饭。
饭毕。
陈默找来这群饥民的领头人,让他介绍一下情况。
原来,这群饥民来自隔壁的古宁县的一个村子,只因爆发洪涝灾害,田地房屋均被淹了,整个村子的人都无家可归。
无奈,只得分批逃难,他们这一批人就向北来到了安阳县。
这个领头的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姓陈名文清,三十二岁,本来是个秀才。
陈文清家里原本也有几十亩良田,家境也算殷实。陈家老爷子喜欢收藏字画,在他收藏的众多作品中,有一件是著名画家唐寅的画作,老爷子视若珍宝。
可没想到新任的县太爷也是这唐寅的忠实粉丝,听说陈家有卷画作,就想占为己有。
先是重金购买,陈老爷子不为所动。
于是县太爷心生歹计,设计陷害陈文清,拿出陈文清所作的文章,断章取义,指鹿为马,以陈文清不避当今圣上名讳,大不敬为由将其关入县衙大牢。
这可急坏了陈老爷子,陈文清乃是他的独子。
要是陈文清被问斩,这万贯家财又有何意义?
于是散尽家财,多方打点,将自己珍藏的唐寅画作也一并送出,最后才保得一家平安。
听完陈文清咬牙切齿的讲述,陈默也是感慨万分。
民不如官斗,这在封建王朝,几乎是平民生存的铁律。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当权者有一万种方式让你臣服,巧取豪夺也只是家常便饭而已。
陈默心中不忿,暗自下定决心,自己一定要在这个世界有所作为,改变这一切。
想要实现这远大的理想,单靠自己一人,是不可能实现的。
前世,人们都说人才是二十一世纪最宝贵的财富。
这句话对于现在的陈默来说也是如此。
这陈文清秀才出身,如果能为自己所用就好了。
于是陈默试探地问道:“文清,你们接下来计划往何处去?”
陈文清闻言,叹了口气,“暂时还不知道,无路可去。”
陈默见此情形,心中一喜,问道:“你觉得这龙湖村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