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都跟着我去种田
于珠也道:“是啊,杨妹子,只要有吃的,大家都愿意卖力气的。”
杨甜看着对着这些人道:“之前大伙有想离开青阳县的,我想问问,想离开的是哪些人,想留下的又是哪些。”
对于离开的人,她不想费精力去给吃食。
众人面面相觑了一会儿,立即摇了头:“杨姑娘要做什么,直接说吧,我们大伙儿都不走了。”
“对啊。”
这里既然有吃的,他们是得多傻才会想着离开。
杨甜点了点头,对着于珠道:“那就烦请于大嫂清点一下人数,搞个名册,写上年龄籍贯,我也好安排后面的事。”
于珠虽然没上过私塾,可是管事可是一把好手,跟着陆冠荣这么多年,写这些东西难不倒她。
她立即风风火火地让人排队登名,大家都着急做工,自然相当配合。
院落的人群散开来,杨荃柱才得了机会进来,闻着面条的香味,走进来对着杨甜道:“好侄女,你看我一家都几天没吃过像样的东西了,你给我们几个馒头,尝尝味呗。”
苗氏竖着眉眼上来:“去去去,你们昨天说的话这么快就忘了,不是死都不吃吗?”
杨荃柱一家顿时低下了头,想向杨甜卖个乖,这几天的事就这么快去了。
可是杨甜却没忘之前边军找自己时,杨荃柱是如何出卖的。
“我的粮食即使是喂狗,都不会给你们,省省心吧。”
杨招娣见着,忙上前道:“我做工也不行吗,我不白要你的粮,什么活我都做。”
杨甜看向她:“我给了你吃的,你不就会马上分给你的这几个好弟弟了吗?”
她心里同情杨招娣多年遭的荼毒,但是也明白,只要她一天不跟这些人断绝关系,那她给的同情,便是在养杨荃柱这一家子恶蛆。
方氏听着吸了一口气,上来指着杨甜道:“你也太恶毒了,我女儿有吃的分给她家里人有什么不对,难道要她眼睁睁看着我们饿死吗?”
杨甜冷笑了一声:“那样便是最好的。”
方氏没想到杨甜对他们一家的厌恶根本不加掩饰,一时就给愣住了。
倒是一旁郭账房的妻子田氏,慢慢走上来道:“那我可以做工吗?”
杨甜看了她一眼,点了点头。
杨招娣听着田氏就行,她就不行,立马就受不了:“凭什么,凭什么她就可以?”
本来因为田氏的到来,让她自己意识到自己是个妾,平日里二人没少横目冷对,如今杨甜明晃晃的偏心,更叫她来气。
杨甜看向田氏:“你得了粮,会给谁吃。”
田氏理所应当道:“当然是我自己。”
“不管其他人?”
田氏摇头:“我赤条来赤条去,哪里有其他人。”
郭账房听着火冒三丈:“你怎么没有,我可是你相公。”
田氏冷笑了一声:“要不是你们拿走了我从乡下带来的所有粮食,你以为我会跟着你?”
她心里早就对着郭账房厌恶至极,巴不得早点离开他。
杨甜转向了杨招娣:“明白了吗?”
郭账房害怕杨招娣有样学样,赶紧抓住她的手道:“招娣,你可别忘了,我们还有个孩子。”
杨招娣却只是看着田氏脱离了他们,走向了邱月,告诉了她自己的名字:田春枝。
邱月登记在册,便让田春枝去一旁把川谷籽剥下来。
系统突然提示杨甜的慈善进度加一,杨甜本还有些错愣,但过了一会儿就想明白了。
这杨招娣也不算无可救药,看到田春枝干净利落的离开郭账房,心里有了触动。
于珠那边也弄好了名册,给杨甜过目,杨甜看着这青阳县有将近五百人,青壮的男女占了一大半,也算是不错的队伍。
她指着下面那些年纪大的老人和幼小的孩童道:“你让这些人去山里摘野草和石头,只要是不重复的,都可以来换粮食。”
于珠愣了一会儿:“野草石头能换粮?这又是为啥?”
“我有自己的用处,不过这活计,只能交给老人小孩来做,年轻人不行。”
一旦采集这些东西能换粮,那大家都会抢着做轻松的差事。
杨甜特意指定老人小孩,就是想到他们没有力气,修渠种田肯定困难。
可没有差事就不能换粮,她总不能看着他们饿死吧。
不如就把采集换积分的任务交给他们来做,这样她有积分,他们也有饭吃。
于珠虽然不明白杨甜要野草石头做什么的,但是知道了她的用意,感激的笑了笑,她也正愁这些老人孩子会没饭吃。
“那剩下的人需要做些什么?”
“跟着我去种田。”
她找到的这些榆树皮都只能暂时应付一段时间,趁着这些时日,得赶快种上一些生长周期短的粮食,不然怎么养的活这几百个人。
陈从世啃完馒头就跑了上来:“杨甜,修渠,修渠,重要的事,你可别忘了。”
翠莲拉住他:“爹,这事杨甜姐自然有打算,有你这么催着赶着的吗?”
杨甜笑了笑:“我知道陈夫子心里着急。”
一路上陈从世都在教翠莲、方瑛还有几个孩子识字,大家便都叫上了他夫子。
“这样,陈夫子先带着温大人去看看周围的地形。”
她看着陈从世身后的方瑛满脸写着想去,也就道:“带着翠莲和方瑛一起吧。”
翁蓉见着,知道李乾肯定是跟着杨甜,便道:“杨甜姑娘,那我可以跟着你们吗?”
翁瑞尧不赞同的看了她一眼,但是到底没说什么,杨甜也就点了点头。
杨甜带着人到了黄河边上,这里只是一个河滩,水流并不急,杨甜观察过,附近有一亩的田地,可以拿来播种。
于珠知道那亩田,对着杨甜道:“杨妹子,还是不要在那亩田地上费心思了,那地之前就种不出粮,现在肯定也不会变成一亩良田。”
杨甜摇头道:“未必。”
她观察过那田地,不能种粮的原因,是因为土壤里的盐分太重,自然是种不了的。
可是这里的田地距离这黄河水这么近,她完全可以让人挖上一条小渠,将引浑灌淤的法子先在这亩田上做个实验。
要是这种盐碱地,都能种出东西,那青阳县的人自然会相信修渠的巨大作用。
众人也不知道她说的引浑灌淤是什么意思,但是现在有粮,杨甜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
杨甜画了一个田字格的形状,让他们在这亩地的四周,都挖上沟,目的是把里面的碱水排出去,再挖一个短渠,将黄河水引渡过来,用来浇灌田地。
田地小,这些活计人一多起来,倒是不怎么费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