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典藏华夏:对话古今 > 第85章 功过两面朱元璋

第85章 功过两面朱元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朱元璋说了这么多,朱棣完全没有听进去。

    他的注意力全在那一句话之上。

    “爹……您真的不怪我?”

    朱元璋面色一沉,声音突然冰冷。

    “你非得逼朕怪你不成?”

    “难道你让这位天人带你来此,就是为了让朕怪你?”

    “你先前不是说五次北伐吗?倒不如给我说说你的功绩,看看你究竟有没有能力当好这个皇帝!”

    见朱元璋神色不似作假,而是真的没有责备,朱棣眼中精光直冒。

    若说别的,他或许还会有些心虚。

    可朱棣自认为在位期间,做了无数件好事,无论哪一件单独拿出来,都足以名流千古。

    即便此时已经年迈,但朱棣强撑着从床上坐起来,声音再次变得高昂。

    “我朱棣,自即位后开始,秉承父亲一直,对于扰乱我大明江山的蛮夷,绝不姑息!”

    “建国之初,命成国公朱能佩征夷将军印充总兵官,督师南征。”

    “灭安南,改为交趾布政使司!”

    “朕当年轻敌,派使节赴鞑靼,要求相与和好,朕主中国,可汗主朔漠,彼此永远相安无事。”

    “谁知道那鞑靼小儿诛杀使节,虽派丘福率领千余人马,尽皆战死。”

    “此后,朕率五十万大军深入漠北,亲征鞑靼。在斡难河畔大破本雅失里军,本雅失里仅以七骑逃遁。”

    “随后五次北征,大破瓦剌、鞑靼,北方蛮夷不敢逾越半步!”

    听到这里,朱元璋点了点头。

    “不错,骁勇善战,朕的确没看错人!”

    “不过……”

    “这治天下,可不比打天下容易。”

    “你在开疆拓土上虽然成就不菲,可对内又如何?”

    提到内政,朱棣同样没有任何犹豫。

    “当年儿臣……儿臣清君侧,造成百姓民不聊生。”

    “等到即位之后,儿臣励精图治,恢复民生,让百姓安居乐业!”

    “允炆侄儿削藩在前,于是儿臣继续实行,让皇权巩固!”

    “儿臣集百家典故,筑成《永乐大典》流芳千古。”

    “无论文成武功,儿臣一件都没有落下!”

    朱棣这番话,听得朱元璋连连点头。

    甚至连看向朱棣的目光都有些变化。

    “好!”

    “没想到你大字不识一个,却能做出如此功绩!”

    “不愧是朕的儿子!”

    “你,做得很好!”

    “朕这次真的不怪你了!”

    看着朱棣有些尴尬的面孔,教室里面笑声一片。

    “这朱元璋说话也太好笑了吧?”

    “没错,光顾着说朱棣大字不识几个,他自己不也是这样的?”

    “就是就是!他老朱家前面几个皇帝,好像都是不识字的!”

    “明明前面说不怪朱棣,现在才说真的不怪了,这朱元璋也是口是心非啊!”

    “这就是最难测是帝王心吗?”

    被朱棣解了心结之后,朱元璋这才看向一旁的林秋。

    “方才父子相聚,难免多说了些话,还请天人勿怪!”

    朱元璋一直称呼天人,让林秋也有些尴尬。

    他看着朱元璋,恭敬的一抱拳。

    “洪武大帝误会了!”

    “晚辈自数千年后世而来,见过明太祖洪武大帝!”

    “后世?”

    朱元璋颇为意外的看着林秋。

    “没错,就是后世!”

    林秋点了点头。

    朱元璋又转过头看向朱棣,他还是更相信自己儿子的话,虽然这个儿子有点老。

    “朱棣,是吗?”

    也许是刚刚说话消耗了太多精力。

    朱棣此时躺在床上,有气无力的点了点头。

    “回父皇的话,他说得没错!”

    朱元璋点点头,而后看向林秋。

    “既然来自后世,那先前所说,我大明真的只持续了十七朝?”

    “没错!十七朝,十六帝。”

    林秋本以为朱元璋也会如同朱棣一样,好奇这十六帝的事情。

    没想到对方转而就把话题挑开。

    “儿孙自有儿孙福,后世如何,跟我毫不相干。”

    “不过,既然来了,你还是说说,后世对于朕的评价如何?”

    “朕可否比肩那秦皇汉武?又或者是唐皇李世明?至少也不会比那赵匡胤差吧?”

    面对朱元璋急切的眼神,林秋轻声笑道。

    “洪武大帝一生瑕不掩瑜,当称得上千古明君!”

    “太祖以聪明神武之资,抱济世安民之志,乘时应运,豪杰景从,戡乱摧强,十五载而成帝业。崛起布衣,奄奠海宇,西汉以后所未有也。”

    还没等朱元璋高兴,林秋接下来就泼了他一盆冷水。

    “当然,您除了有让人敬佩的一面之外,还有着充满戾气,令人非常害怕的一面。”

    “因您生性多疑,所以造成了许多惨案!”

    “在历史上,您最为人诟病的一件事,便是将随您开国的许多功臣尽数赐死。”

    “尤其是万年,为了给朱允炆创造一个稳定的政治局势,不惜屡次发动文字狱,诛杀功臣宿将。”

    “所以,晚辈斗胆说一句,您虽然功绩震铄古今,却仍旧有着不足的一面。”

    听到最后,朱元璋整个人面色阴冷得可怕。

    就连一旁的朱棣,也不敢再直视朱元璋的眼睛。

    见到这幅表情,教室内有些林秋的老粉丝已经开始讨论起来。

    “难道经典名场面又要出现了?”

    “刺他!刺他!朱元璋刺他!”

    “等了好久了,终于又要来这个名场面了吗?”

    林秋心中同样有些忐忑。

    “不会吧?难道又要来?”

    一旁的朱棣也同样注视着龙椅旁边的那把宝剑,而后又打量了林秋的左胸前。

    曾几何时,他也曾做出这个举动。

    就在众人一位朱元璋要恼羞成怒的时候,谁知道他突然洒然一笑。

    “哈哈哈!”

    “你还是第一个敢在朕面前如此说话的人!”

    “不过,你没说错!朕就是个残暴的人!”

    “本以为后世会像隋炀帝那般称呼我,没想到还能落个千古明君的称号?”

    “朕,也算值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