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第81章
其实陈秀玲已经很多年没有认真准备年货了。
前世她刚结婚那会儿,那时物资还挺紧缺的,她每年都要想法子跟人换些肉票糖票副食票,各种攒票攒钱,然后提前一两个月就开始张罗各种过年要用的东西。
自己家吃的穿的用的,过年时走亲戚的节礼,亲戚上门时要吃的东西,每年都要绞尽脑汁,身心俱疲。
离婚后她一心扑在事业上,而且家里只有她跟儿子两个了,她每年也都是买些现成的,想吃点啥买点啥,倒是没那么累了,但过年也没什么感觉了,多数时是趁过年时想法子多赚钱。
认真算起来,她已经很多年没认真过过年了。
去年她在医院生悦悦,根本没准备过年的事,今年她就想好好准备一番。
首先她让店里多进些肉类,然后带着林婶过去搬了两个块大排骨头、一个大后腿肉、一扇羊排、一大块牛里脊肉,还有两条大肥鲢鱼,蔬菜这些反正店里每天都会进,冬天虽说蔬菜少些,但好歹还有一些大白菜、豆芽菜之类的。
她已经准备在那两个村子准备建大棚的事,想必明年冬天就能吃到种类丰富的新鲜蔬菜了。
接着她又去厂里拿了些做大礼包的坚果、糖果之类的,当然她是付钱的,不过是付的成本价,店里那边自然也是这么操作的。
开店开厂就是有这点好处,起码不用自己操心去市场买还怕买不到好的,而且价格还能便宜。
林婶这两天跟她大肆‘采购’,也是十分羡慕。
陈秀玲就给大家弄了员工价,大家可以用员工价在厂里和店里买东西,过年就省得去外头采购了。
林婶就也按员工价买了些东西回去,回来就有些欲言又止,好像有话要跟陈秀玲说,又好像不知道怎么说。
杜景行去京城后的第二天,林婶就回来了,说是她大儿子腿摔伤了,要养上不少日子。
她家里男人早就没了,一个人带大两个儿子,两个还都没成婚,压力非常大。
陈秀玲觉得她是不是要辞工。
她这两天就想要不要让林婶全职给她带娃,然后她给林婶把工资提上去,这样林婶能存下钱,她也可以不用再找新的钟点工来磨合。
林婶给她帮忙快一年了,为人踏实还勤快,对小孩也特别有耐心。
两个小孩都挺喜欢她的。
尤其是悦悦,从出生就是林婶帮带的,现在悦悦很习惯她,要是她真辞职了,陈秀玲都怕一时半会搞不定悦悦。
转眼又过了两天,林婶还没开口,陈秀玲也就暂时装不知道。
这天她下班刚到楼门口,就见陈桂花走了过来。
她变化有点大,一改往日节俭的中年妇女打扮,身上穿着粉红色呢子大衣、头上烫着梨花小卷、脚上踏着擦的黑亮的小皮鞋、脸上还化着妆,一看就一副容光焕发的样子。
想必这一年来没少挣钱,开始倒饬自己了。
不过神奇的是陈桂花居然提着包她们厂生产的大礼包,蹬蹬朝她跑来,见自己可能看她着,她笑嘻嘻的道:“怎么样?我这身不错吧,新买的。”
她说着扭了扭身子,显摆她那粉红色呢子大衣。
陈秀玲僵硬的笑笑,“不错不错。”
两人进了屋,陈桂花把大礼包放到茶几上,手上抱着陈秀玲刚给她倒的水,开口就道:“你的事儿我听说了。”
陈秀玲一听就知道,陈桂花是知道了自己身世的事。
这事当时村里好多人都在场,这如狗血电视剧的情节,想必现在应该是传遍十里八乡了吧。
陈桂花知道这事,她一点也不意外。
只是意外她就为这事上门?
陈秀玲也不说话,拿起水杯也喝水。
陈桂花这时又说:“我是没想到咱俩原来不是亲姐妹,怪不得呢。”
怪不得什么她也没说,她以前一直觉得陈秀玲脑子比她好使,学习比她好也就算了,做饭也比她好吃,哪都比她强,她就不愤,凭啥都是姓陈的,她就比不上人。
然而现在有答案了,原来根子上就不一样。
心情复杂的同时,她就释然了,正所谓龙生龙凤生凤,她比不上就不比上吧。
怪不得人家能把生意做大,自己只能摆个小摊子赚钱。
“怪不得我小时候就觉得奇怪。”她又道。
“奇怪什么?”
陈桂花四周看看,小声道:“我小时候听着我爸跟你爸,哦不,跟我二叔有一回吵架,说二叔当年养你是赚便宜了,得了爷爷给的补偿啥的。我当时还不明白你是二叔闺女,他不养谁养,咋爷爷还给补偿,我现在明白了。”
“应该是爷爷把你捡回来,然后让二叔养你,但二叔不乐意,然后爷爷就给了些钱什么的。”
陈秀玲恍然,当时陈父陈母见瞒不住,还一个劲儿说当时他们是好心把她捡回来养的。她当时也想通为什么同样是孩子,怎么就对她最差,说是重男轻女,但对小妹却也很好。
她当时虽没说什么,但也不再怪陈父陈母。
可现在一想,这跟杜景行说的有点对不上啊。
杜景行说当时全家坐火车人太多,他们挤散了。然后他妈眼睁睁的看着她被人抱走没追回来,这些年也因此郁结成疾。
难道当初她是被人贩子抱走,然后被爷爷救了,接着爷爷把她给陈大全夫妻两个养?
不管事情到时怎样,当时她还以为陈大全夫妻两个也是好心,但现在看好心的只有爷爷。
陈秀玲收回思绪,看向陈桂花道:“你是有什么事?”
她不觉得她俩能有啥可聊的,特地跑来跟她说这些,说没事求她都不信。
陈桂花这才讨好的笑了笑,“唉,其实也没啥大事,就是我这一年多摆摊也赚了些钱,当然,跟你没法比,但我觉得也是一笔钱了,就想着还能再干点啥,我总得让钱生钱才行,只在储蓄所躺着,我觉得怪浪费的,我就想让你给指点指点。”
要是以前她决计舍不下脸上门,可前两天回家得知堂妹原来不是亲堂妹,她一下子就想通了。
这不紧赶慢赶的就过来了,只是过来后就有些忐忑,担心她记恨她以前干的事,不愿意帮忙。
陈秀玲看着她粉红色呢子大衣发了会儿呆,随口道:“你这一年攒了能有四五万了吧?”
陈桂花点点头,其实她攒了有六七万了,但还有之前的一些积蓄。
也不惊讶她怎么猜这么准,对方之前也干过这个,估摸出大概也不出奇。
只是她怕摆摊不是长久之计,去年刚摆摊时,一天能赚两三百,可后来慢慢干这个的多了,虽说她加盟早餐车经常会出新品比别家不知强多少,但近来加盟的也多,因此现在一天能有一百块就不错了。
陈秀玲最近虽没怎么管早餐车这块,但也知道现在早餐市场几乎饱和,慢慢走下坡路是自然的,她腾出空来也得想想这块下一步要怎么样。
这会儿她想了想,倒是真给了陈桂花几点建议,一是如果家里有人帮忙的话,可以开个小超市,超市也可以卖早餐结合起来,二是有多余的钱可以买个房子。
现在房子还不贵,但现在南方已经出现了商品房,她们这边也这一两年的事,以后房子会越来越贵。
当然这些她没说太多,免得说多露馅。
但陈桂花还是认认真真记了下来。
陈桂花走后,陈秀玲在屋里发了好一会儿呆,后来还是林婶过来问她晚上做啥,她才起身跟对方一块去做饭。
接下来陈秀玲继续买买买。
她家其实现在还缺很多东西,因为家里面积不大而且还是租的,她想着以后换房子再把家电添齐全。
可谁想一住就住了下来,而且这边邻里,忽略对门刘家,其他人还都是不错的,孩子们也熟悉了这里,她也暂时也就不想搬了。
正好年底商场什么的都在促销,她就想把家电都添置齐全了。
这天宋瑶听说她要去买家电,就说:“正好周末咱们一块去吧,桃桃过来我也想给她买台电视,免得她无聊。”
桃桃来到宋家后,宋瑶就在裴记摆了几桌酒,把关系不错的邻居、同事、亲戚都给请来了,意思是让桃桃正式跟亲朋见个面,以后桃桃就叫宋桃了,正式成宋家人了。
宋瑶那天高兴的不行,桃桃自然也一直抿嘴知,显见也是很高兴的。
宋瑶好不容易得了桃桃这个孩子,自然是想着法的对孩子好,桃桃这阵子可是得了不少新衣服,最近又要买电视。
不过自打有了麻辣烫店的分红后,宋瑶花钱大方许多,小宋其实求之不得,因此他也一点拦着的意思也没有。
两家人带着孩子,就直奔百货商场家电专区,现在买家电不要票,想买啥买啥。
宋瑶不但买了电视,而且看到冰箱跟着一块促销,还跟着买了个冰箱。
陈秀玲则买了冰箱、电视、洗衣机等,其实家里有一台旧的洗衣机,不过那台是房奶奶家里,早些年单桶的,现在家里人多不够用的。她还想买空调啥的,不过想想后决定明年夏天再买。
两家人买的不少,商场这边有送货的车,下午一车就给送来了。
当时正是下班时间,好多人都看到了,羡慕的不行,但也就是羡慕,差别太大多数也就没别的情绪了。
但也有人酸溜溜,例如没事喜欢挑事的刘奶奶,说什么家电有啥了不起,她家也都有,早就买了,才不像某些暴发户没有见识。
然而她刚酸没两天,陈秀玲就又开了辆夏利轿车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