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第50章
郭燕想把晶晶接过来住的想法最终只是个想法,她现在是跟人合租房子,而且是跟另一个女孩住一个屋,根本没法带孩子。
还有就是这边离闺女上的化肥厂育红班太远了,每天根本不方便。
听着郭燕还有那计算闺女上学的时间,陈秀玲问道:“你以后有啥打算,就打算外头这么住着?”
郭燕声音顿了顿,最后叹了一声,“这事总得有个交待。”
陈秀玲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以她对郭燕的了解,让她做出那个决定是艰难的。
毕竟她这次能坚持到这一步,已经是很不容易了,人的性格要改变,要一步步来的。
陈秀玲也没有纠结这事,而是跟她继续道:“如果你还打算在这上班,那以后你就帮我管城西这个店吧,基本工资涨到三百块,按销售额提成。”
郭燕呼吸一促,“啥?”
随即她摆手道:“秀玲,你不用这么照顾我,我才来多久啊,我哪能管一个店。”
然而,陈秀玲觉得还是挺合适的,她对郭燕足够了解,这阵子在店里上班,她发现对方除了性格有些软,优点还是特别多的,像干活勤快、有责任心、有耐心等。
而且她对她有足够的信任,有好事想着自己人还是很有必要的。
郭燕被夸的有些不好意思,不过要是以前的她,她觉得她有个班上就不错了,从来没想过能当个小领导,升职后,基本工资再加提成,而且还有奖金,七七八八算下来,一个月不少于五百块。
她一想想就觉得心砰砰跳,于是点头道:“好,我一定好好干。”
陈秀玲笑了。
转眼又过了几天,陈秀玲一直在忙加盟商的事。
她专门的找了律师又拟了更加严谨的加盟商合同,当然主要内容几乎没怎么变,对于货源方面有新的改变,加盟商有进货自由,但如果在她这里进货,而且比较多的话,将会有一定的返款。
而且进货越多,返款也就越多。
餐饮行业,食材质量还是很重要的。
而她为了尽快占领市场,招加盟商必要会牺牲一部分的质量,这么做也是为了尽可能的保证品质。
她进的食材,因为品质好,价钱自然也相应高点,但因为量大,因此也没高到哪去。
例如许多荤菜,如鱼丸虾丸火腿肠等等,都是她在本县火腿肠厂订的,刚开始量少价格下不来,最近的量渐加大,价格才更便宜些。
因此本来就有一部分老加盟商在她这进货,例如柳文涛。
听说新合同有这项条款,柳文涛便提出跟她重新签加盟合同,她自然也没意见。
新加盟商那边,也有好几个选择从她这进货。
接着就是签合同,其他都还好说,就是选店面时有点问题。
外县的联系的还好说,但本县里店子几乎饱和,陈秀玲就劝本县的去邻县开店,“像安阳县或是临平县,经济条件都好过这边,而且那边还没有麻辣烫店,你们去了指定比这边生意好。”
几个本县的就有些不太乐意,即便生意好些,但毕竟要离熟悉的环境,人生地不熟的,做什么都不方便。
但陈秀玲给他们算了下加盟店利润后,有的也就同意了,邻县而已,又不是多远的地方。
然而才刚动身,就有去安阳县的加盟商回来,找到陈秀玲说:“陈老板,咱们晚了一步,安阳县已经有麻辣烫店了。”
陈秀玲皱了皱眉头,这么快就有模仿的了?
不过也不奇怪,然而她跟对方多聊了几句后发现,原来是裴文兵开的。
她咋知道呢?
首先,对方一下子在安阳县开了十家店,店面装修和布置,乃至各种细节,几乎都与玲玲麻辣烫几乎一样,就连加盟制度都一样。
当然,最关键的是,那店子名字就叫裴文兵麻辣烫店。
就是这么直白。
这让陈秀玲想起前世餐饮行业发展起来,那两□□辣烫品牌,不禁一阵无语。
接着安阳县原本要加盟的就直接加盟了裴文兵的店,陈秀玲也没耽搁,赶紧让加盟商尽量都去青田县或是临平县去开店,经济最好的安阳县已经被他占了,其余这两个可得拿下。
接下为就要尽快抢占市场了。
那家伙钱多,一下就能开十几家店,比她这折腾几个月的要快多了,他既然模仿自家店,说不定下一步也跑去电视台打个广告,那附近几个县不得都被他占了。
做生意这事也是,不进则退。
到时前头的努力都会白费。
很快她的加盟商陆续的在青田县和临平县开店,而裴文兵那边也不出所料,真的不到一个月就也跑去市台打广告。
广告活动力度大,效果也很好。
很快不出所料,安阳县市场被对方占了,而且没多主他那附近几个县也都是对方的加盟店,而陈秀玲这边也发展了三个县,两边还都在快速发展着,几乎成了对峙的局面。
期间自然也有一些商家开麻辣烫店,但因为他们开的早店子多,大部分都没发展起来,最后大部他都成了他们的盟商。
店子多了,陈秀玲最操心的就是货源问题,蔬菜那边,清水村里她又发展了将近二十多户签合同帮她种菜,而后再发展下去,她打算把旁边的桃花村也发展起来,那边水土是不错的,慢慢发展成种菜基本成本也不高,质量还好。
月底,清水村村长跟着收菜车过来结账,账单每月一结,即便村里有会计,但还是村长亲自过来。
他觉得小会计年纪太小,让他自己来,他还不放心。
村长带着会计到了城东店的二楼,麻辣烫店的办公室。
城东这家店以前是个门市部,二楼就是放货的地方,后来门市部走了,他们租了下来,然后二楼就一直空着。
最近陈秀玲觉得商务事情变多了,也不能总去春晖里那边居委会,于是就找了市场管理那边,把二楼也租了下来。
市场管理那边能把房租出去自然很高兴,还给陈秀玲打了九折。
陈秀玲便很快把屋子简单装了一番,然后买了办公桌及办公用品,这个办公室便正式投入使用了。
而后她又招了几个办公室人员,采购和文员各招了一个,市场部招了个主管,主要负责加盟的事,以后这方面会越来越,还有就是会计招了两个,还跟他们强调税务问题一定要处理清楚,该上税上税。
村长上了二楼,找会计领了钱,陈秀玲正好也在,就跟村长聊了几句。
村长现在见陈秀玲特别热情,不热情不行啊,现在人家都把店子开遍好几个县,从小老板都变成大老板了。
清水村总共就不到百户人家,现在有将近三分之一都帮她种菜,生计系于此呐。
村长就跟陈秀玲说起最近选择哪户人家种菜的事,陈秀玲虽然让他自己决定就行,但他还是想跟对方念叨下。
说着说着,就说到了陈秀玲一个熟悉的名字,“吴家?你是说桃桃那个吴家吗?”
“对,头一批种菜没选他们吴家,我也有点私心,实在是看不惯他们当叔婶的,也不是日子多穷,就连一个孩子都不愿意养。”村长有些气愤的说道。
“没想到这次吴老二媳妇找到我这边,说什么是桃桃自己不乐意住他们家,还说如果她愿意可以回去,而且还愿意送她去上学。”村长叹道:“桃桃也六岁了,明年就到上小学年纪,所以我就让桃桃还是去她二婶那了。”
陈秀玲道:“那她自己愿意吗?”
村长道:“我看她那眼神似乎不太乐意,可能是她二婶对她不好,对方确实是有些泼辣,不过最后她还是同意了。”
“既然这样,我也就同意让老吴家也跟着种菜,想着以后他们看这点,也不至于再欺负桃桃了。”
陈秀玲点了点头,“孩子上学比什么都重要。”
说起来,她家星星也该上小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