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回到九零年代离婚前 > 第32章 第32章

第32章 第32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陈秀玲不记得前世赵晓蕙一家具体情况,但那次回乡听人说过她对象还是在县城邮电局上班,是个分所所长。

    所长说的好听,但也就是县城众多营业点中的一个,大一点的能有十来又个人,小一点的能有三四个倒班就不错了。

    看来前世赵晓蕙对象发展一般,不过想想也是,对方虽说是个大学生,但像他们这种小县城处处都是关系网,没有一点关系想往上升可不容易,其他方面再没有太出众的地方,那就更难了。

    陈秀玲想了想便道:“其实你没发现,近几年通讯技术越来越发达了,说不定过几年大家人手一个移动电话了,谁还会慢悠悠的寄信?”

    赵晓蕙差点把水喷出来,以为她在说笑,她也笑道:“你开什么玩笑,现在安装个座机都要好几千,还人手一个移动电话,你知道移动电话多少钱嘛?”

    陈秀玲当然知道,这时候移动电话还是个大黑砖头一样的东西,被称为大哥大。

    刚出来那会得两三万块,价值如此不菲,就不是普通人用的东西,那可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陈秀玲不知现在移动电话卖多少钱,但也肯定不便宜,不过她记得就是这一两年引进第二代移动网络,不出五年手机就普及了。

    因此她又道:“你想想座机以前还不是咱普通人家能装的呢,现在就算价格贵点,但也不是装不了。电子产品以后指定是越来越便宜的。”

    赵晓蕙点头道:“你说的倒也有道理。”

    点到及止,陈秀玲也就跟着聊起了别的。

    临分别前,赵晓蕙安慰道:“你也甭着急,离星星上小学不是还有半年多嘛,实在不行就找个偏一点的,看看能不能过渡下。”

    她也是农村嫁过来的,自然也知道星星的户口应该是在清水村,买房落户算是最省力的办法了,陈秀玲着急孩子上学也是难免。

    陈秀玲听了眼前一亮,“偏一点的地方?能买到房子?”

    赵晓蕙点头,“对啊,城北城西不是都有城中村,虽说是村子,但也有县城户口,上的小学也还成,回头等你寻着合适的卖了再买就是了。”

    陈秀玲浓密的一字眉一挑,她之前怎么没想到。

    像窦家庄那片不就是,虽也是农村,但却有城镇户口。

    那边的小学肯定是没一小二小好,但也总比回老家强,她们那边只有大村子才有小学,附近小村子的孩子都得去大村上学,有的村与村之间离的远,小孩子们为了上学早上四五点钟就得起来赶路,每天如此,特别辛苦。

    陈秀玲小时候就是这么过来,她可不想儿子受这样的苦。

    想到此事,周五的时候她就去了窦家庄,一边查账一边想让村长帮着问问有没有谁家卖房子,她可以买下来。

    可到了窦家庄看着仅一条公路之隔的开发区,她又猛然想起,这开发区后来可以发展的很大的,j市在前世也发展的很好,她前世回来时是二零一几年,那时的开发区就有上百家厂子,大厂子就有几十家。

    但现在开发区内还未使用的土地也建不了几家厂了,所以它附近的这些村庄,想必以后都是要拆迁的。

    陈秀玲笑了,她怎么早没想到。

    可她笑着笑着就有点笑不出来了,这个世界不乏聪明人,她想到了别人也一定会想到,这里离开发区这么近,想必也都存着拆迁的希望,没准许多人家还不想卖房呢。

    想到此她没急着去找村长,而是先去食品作坊查账。

    食品作坊门口现在钉着块木牌,是她特地订做的,主要是现在加盟商越来越做,弄块牌子也醒目点。

    牌子是她找村里木匠做的,原木色没有上漆,被磨一点刺也没有,上面用红漆写着,‘玲玲食品厂’几个规整的大字。

    要说前几个月这里还是个小作坊,只有一个烤箱两个工人,但自打加盟商越来越多,出货量增大了,她就又订制了一个大烤箱并招了两个干活勤快的大婶,以及一个帮着记数和打扫卫生的杂工。

    如今三间平房已经被厨具和几个人挤的满满当当,她进去后稍微看了看账,没什么大的出入就出来了,实在是有点挤了。

    她觉得再发展下去,她得再扩大地方才行了,不过现在首先要做的事却不是这个,就先放一放。

    其实她最近看帐的频率减少很多,从一始的两三天来一次,现在已经一个月来一回了。

    一是因为目前没有新的增长点了,出货量也就趋于稳定,没有必要天天盯着了。二也是相处久了,她发现王婶和李婶人品都不错,都是那种老实巴交,胆子小也没有什么花花肠子的。

    她也就把王婶提为小组长管生产,除了干活外,多增加了一些杂事给她。

    当然,让人家多干活了,自然也不能亏待人家,就给王婶涨了五十块的工资。

    王婶一开始听说升职还有些惶恐,担心她干不好,还要推托,可一听给涨钱,立马眼圈就红了,还保证一定好好干。

    看的李婶在一边直羡慕,不过她也只能羡慕了。

    之所以没提李婶,主要是她家里太忙了,当初来这工作就是看中只干半天活,因为她回家还要操持家务,丈夫只管种地,家里有三个孩子,两个上初中,一个上小学,还要等她回去做饭洗衣服。

    “唉,实在是没时间啊。”李婶私下感叹说。

    出了食品厂,陈秀玲就去找村长。

    途中路过房奶奶儿子弄的毛衣厂,就见紧闭的大门突然开了,里面鱼贯走出几个年轻女人。这些人俱是一脸或郁闷或有些生气的样子。

    有的抱怨道:“没活也不通知一声,害咱们白跑。”

    有的开解道:“算了,没准过两天就有活了。”

    几人走后,陈秀玲纳闷回头,马上要入冬,正是穿毛衣的时候,毛衣厂怎么会没活?难道是市里服装没活吗?

    陈秀玲摇摇头,看了房家毛衣厂一眼,径自走了。

    到了大队,村长因为陈秀玲来他们村办厂,虽说用工不多,但好歹也能让村里人赚些钱,因此村长很高兴的接待了她,不过待听到陈秀玲想要买房子,他皱了眉头,直言村里人都等着拆迁,恐怕没人肯卖。

    陈秀玲就知道会是这样,但还是说:“村长,你看这开发区才建没两年,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再扩建,我买房是想给孩子落户,你帮我问下吧。”

    村长也知道是这个理,但村民们想法他也左右不了,但也答应帮忙问问。

    于是陈秀玲就回去等消息。

    没几天村长给了她回信,村里倒也有愿意卖的,但是十几年前盖的旧房,买下来还得翻新的,陈秀玲想着虽然买了也不住,但还想着后面用来扩建自己的厂子呢。

    于是去看了后,发现房子有一面墙都要倒了,屋顶也破破烂烂的,她跟房主还价,房主还要五千块卖给她。

    说实话,现在农村新盖三间大瓦也就两三千,这里虽地理位置比其他地方好一些,但这破房子也不值这个价,她这都得重盖,于是价都没还她就拒绝了。

    那卖房的以为她着急买才开这个价,见她要走就主动降价到四千五,但陈秀玲还是走了。

    大队长见卖房的这么不老实,便臭骂了他一顿,那人也就悻悻的没再说什么。

    陈秀玲回去暂时把这事放下,算着日子马上就要到圣诞节了。

    前世她身为一个商人,可是把大大小小的中西节日都记得清楚,虽说现在大家还没被商家培养着过各种节,但陈秀玲还是想趁机会带儿子出去一趟。

    之前手上没什么钱,她就没带儿子去市里检查一下,现在手头有些钱,后续还会每月稳定两三千的收入,她就想先带儿子去查一下。

    之所以没急着去,也是因为前世她在南方一家大医院查过,医生说她儿子的声带没有损伤,按理说是可以说话,鉴于当时星星是受了惊吓才不能说话的,医生就建议她带孩子去看看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试过几种方法都没用,她当时都快放弃了,觉得只要孩子快快乐乐的就行了。

    谁曾想一次她下班回来,儿子却又能说话了,当时是做饭的阿姨带着已经十几岁的儿子下午出去遛弯,也不知是发生了什么,阿姨转身接了个电话,然后就听到星星的说话声。

    阿姨也说不清楚是怎么回事。

    后来陈秀玲带孩子去检查,说孩子可能是受了同样惊吓才会恢复,但现在陈秀玲总不能去吓唬儿子吧,反正早晚能好。

    她带着儿子先去了市中心医院,果然如前世大夫说的,建议她带着去看心理医生。

    这时候国内还没有什么心理医生,中心医院的大夫就介绍了个他上大学时的同学给他,对方是医科大学高材生,想出国深造没钱,于是就自己开了个诊所赚钱,也有心理学方面的证书。

    陈秀玲目前也找不到太好的,就同意了。

    对方姓程,看上像个三十左右的成熟男人,但实际上人家只有二十五岁,只是五官长的比较成熟而已。

    程医生问了她几个关于星星的问题,得出的结论跟前世差不多,虽说不一定能治好,但也给出了几种治疗方案,陈秀玲选择一个最温和的,打算让儿子先慢慢看着,等以后有钱了再换好医生。

    当然这个想法她可没有露出来。

    出了程医生的诊所,她就带儿子去了市中心。

    j市市中心很繁华,好几栋商场、大楼以及ktv等娱乐场所,还有去年新开的kfc。

    这时候的kfc还是远近闻名的洋快餐,吃一顿能让人‘倍儿有面子’的存在,但这时kfc卖的东西种类很少。

    前几年刚开始只有原味鸡、土豆泥、菜丝沙拉和面包四种,还有几种碳酸饮料,后来又增加汉堡之类的。

    陈秀玲决定带儿子就去kfc过圣诞了,可是到了店门口看那排的长长的队伍,她就有点后悔,可看到儿子亮晶晶的眼睛,她只得硬着头皮上了。

    排了好一会儿队才轮到他们,她征寻星星的意见,要了两个鸡腿堡套餐,套餐里有汉堡、可乐、薯条各一个,17块钱一份,在这人均工资只有两三百的城市,这时候是真的挺贵的,但依然有这么多人。

    陈秀玲想起前世她是去了南方五六年后,才带儿子去过一趟kfc,当时就感叹这里生意真好,如果自己有钱可以加盟一间这样的快餐店就好了,简直太赚钱了。

    可惜她当时生意还没有做起来,也没太多钱,根本没钱加盟。

    直到又过了几年,她才开了自己真正意义上的一家餐厅,是一家火锅店,那时候她才慢慢摸索如何快速把店子开的更多,也是没少在这快餐店找灵感。

    看着儿子啃汉堡啃的还挺凶,陈秀玲忙拉思绪拉回,将可乐递给他喝,怕他噎到。

    母子两个吃的正欢,隔壁桌一对小情侣的话就飘飘忽忽的进了陈秀玲的耳朵的里。

    原来小情侣中的女生是市服装厂的工人,据说市服装厂最近被一个假的南方商人给骗了,一下子损失了几百万,如今厂里连买面料的钱都没了,搞不好就要倒闭了,那女生急的吃不下东西,男生一个劲的在那安慰她。

    陈秀玲想,难怪房奶奶儿子那个毛衣厂不行了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