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第29章
陈秀玲那天走时给王大柱留了居委会电话,可被他不知弄哪去了。
他只得自己跑到居委会来找人,谁知居委会大婶却笑眯眯的跟他说:“你找小陈啊,不巧她出去了,你有什么事?如果是加盟的事也可以跟我说。”
王大柱没想到这么不巧,说起他承包几个食堂后,几乎半退休状态。已经没有为了谈生意跑来等人了,正想走呢,就听对方说什么加盟,又在桌上看到那宣传单。
单子上的东西和现在学校门口卖的是一样的。
他这才知道,人家不是不做了,而是自己搞的大了,不用自己出去摆摊了。
他现在有些后悔,早知当初就答应对方了,不就捎带着两款酱料嘛,反正她他食堂总也得用酱嘛,用谁的不是用。
现在可好。
不过他也没再想下去,而是乐呵呵的询问这个加盟的事,秦大妈以为他有意加盟,解释的十分卖力,王大柱也听的十分认真。
然而越听他越觉得这个加盟制度越不错,加盟看上去要一个工人两个月的工资,没做过小生意的人可能不敢冒险,可但凡有点了解的,就知道这加盟费一点也不贵。
而且这早餐车不但赚加盟费,后续还有原料费,能源源不断赚钱,而且还不费什么力,他都有点佩服这个小陈了,人家年纪轻轻就能想出这样的好生意。
而他可是辛苦了大半辈子才弄了这么份产业。
两人这么一聊,几乎就聊了一上午,好在快十一点时,陈秀玲总算是回来了。
今天她除了去窦家庄那边看看账外,还又去印了一批宣传单,头批宣传单早就发完了。这次她又印了一万份,除了让秦海川他们几个到闹市发外,她还找了对面的邮电局,打算一部分夹在报纸里宣传下。
这时候订报纸的除了一小部分普通居民外,一大部分都是各大单位的。报纸送到他们手里,就算只看一眼夹在里面的广告,也算有了印象。
是的,陈秀玲并不是打算让他们加盟,人家也不可能干,她只是想着加盟的人会慢慢增多,很快就能在不少地方看到,而这些单位员工又多是高收入人群,他们手里有钱,总会有嫌自家单位食堂不好吃或是吃腻了,换换口味的。
那她的早餐车不就有机会了嘛。
陈秀玲刚从外头回来,就见王大柱正在居委会秦大妈聊的正好。
秦大妈见她回来,赶紧道:“小陈,你可回来了,这位王先生找你谈事。”
秦大妈开始以为这人有意加盟,谁知聊了一上午对方也没提正事,不禁就有些兴致缺缺,这会儿见陈秀玲回来了,就赶紧闪人了。
陈秀玲上前热情招呼对方,“王叔,是对咱们东西有兴趣吧?那咱们谈谈吧。”
她一点没提之前没谈拢的事,直奔主题。她是为了赚钱,根本没有必要较出高低。
王大柱不禁一愣,他本以为这小姑娘年轻,他主动找上门,对方肯定要得意的说几句‘看,我说什么来着?’‘你后悔不要咱家东西,现在又回来了吧’
然而对方居然一句也没有,王大柱不禁又高对方一眼,年轻轻的这么厉害,这以后可还了得。
于是两人便一团和气的谈起了早餐车的东西入第一小学食堂,烧饼还是之前谈的批发价三毛五一个,早餐车的加盟商们自然也是这个价,而后陈秀玲又再次提起两款酱料也还是要一起的。
这次王大柱没有反对,两人达成协议,很快就签了供货合同。
王大柱首次要的量不大,先要一千个烧饼,每天早上送一回,两种酱各一百罐,暂时一周送一回。他其实还是觉得酱料没啥大用,不过只要能进去食堂就行,陈秀玲也没有说什么。
王大柱走后,陈秀玲赶紧跑去印刷店,找老板说:“老板,你们送去印了吗?我想改下宣传语。”
老板笑道:“还没呢,才刚排版,你要怎么改。”
老板递了张纸给她,让她写下来。
陈秀玲接过笔写,‘第一小学食堂专供早餐。’
“就印在产品图下面,字大一点,醒目一点。”
“好。”
从印刷店出来,她打算招个送货的,回去还是找秦大妈,“每天早上六点送到一小食堂后门就行,兼职就行,每月一百二十块。”
秦大妈初听眼睛一亮,想说自己儿子可以做,可一听要六点送到一小,但取货地方在窦家庄,从这边骑车过去少说也要三十多分钟,一来一回就要一个多小时,到那边装货怎么不得耽误点时间。
所以这得早上四点半就得出发吧?
但儿子还有正式工作,这可就太累了。
秦大妈心疼儿子,就没提,只说:“行,我回头给你问问。”
“妈,你别问了,这活我能做。”这时秦海川突然进来说。
他刚下班,想着过来问他妈晚上吃啥,他妈回去做,然后就听到两人对话。
他说完也不等秦大妈说话,又对陈秀玲道:“小陈,你看看我行不行,我能做的。”
秦海川做事实在,陈秀玲当然没有意见,“那行,回头一会儿我带你去看看取货的地方。”
两人说完,她又跟秦海川说明天发传单的事,秦海川本来明天是有半天班的,但他没提,面不改色的答应明天会去,并帮着找人。
待陈秀玲走后,秦大妈担忧道:“早上那么早,那平时上班哪有精神。”
“妈,现在厂里效益越来越不好,我真怕哪天就倒闭了,现在有份长期点的工作找上门,难道你还要给我推掉?”秦海川道。
秦大妈瞪他一眼,“呸呸,别说这种不吉利的话,雪糕厂怎么也是二十多年老厂了,怎么会那么容易倒闭,别瞎说。”
随即她又道:“唉,你想做就做吧,正好能赚钱了,我也可以给你张罗相亲了。”
秦海川转身赶紧跑了。
第二天,秦海川便天没亮就起来,去窦庄子取了货,然后送到一小食后门,一个食堂小工叫小吴的接了货。
烧饼用订做的塑料箱装着,小吴将两个塑料筐放前头主食窗口。
六点半左右便开始陆续有教职工和学生过来买饭吃,看到今天主食居然不只是大饼馒头,还有油酥烧饼,有的就买了两个。
快七点的时候,王大柱想着今天头一天烧饼进食堂,他也过来看看,顺便早餐就在这边吃了。
来时还觉得自己来的挺早,可到了才发现食堂人还挺多,他让小吴也给他拿两个烧饼尝尝,顺便肉沫酱也给他一罐,用酱抹饼上吃。
烧饼酥脆,酱的味道浓郁,不是不错的。
吃完等了一会儿,见没什么人了,打算问小吴烧饼卖的怎么样,谁知过去装烧饼的筐已经空了,而且被他不看好的肉酱也少了两罐,蕃茄酱倒都还在。
他摸了摸自己的肥下巴跟大厨说:“回头食堂中午一周做两回蕃茄打卤面试试,把这个肉酱摆明面上,也可以炸酱面嘛。”
大厨一愣,他们午餐基本除了馒头就是米饭,很少做面条的,不过他也没说什么,答就了一声。
这事之后,月底王大柱再过来,发现营业额涨了将近百分之三十,而且烧饼挺受欢迎的,就连他为了消耗弄的每周两回的蕃匣打卤面也很受欢迎,听大厨说每到那两天,师生们都要窗口排队。
王大柱看完几很高兴,出来时碰到学生和家长,还夸他‘终于知道改进下餐品种类’,‘有进步’,‘要保持啊’之类的。
王大柱拍着自己的将军肚,笑眯眯应了。
见东西确实不错,王大柱了不再犹豫,决定将烧饼和酱料也放到自己其余六个食堂去卖,他相信绝对还能再给他拉一波消量,既然决定了,他就又找小陈去谈了。
陈秀玲自然是同意的,她的传单前几天就发过了,现在不少人看了广告都在找哪卖的这样的早餐呢,她的早餐车还是太少了,还得再宣传才行。
王大柱去别的单位食堂,才看到这广告,看到上面‘第一小学食堂专供’字样,他不禁笑出声,“嘿,这个小陈还真有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