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月老庙的由来
余莺儿面对蔚儿的厉声喝问,没有显出丝毫的惊慌。
只是从一旁早就准备下的果篮里,一盘又一盘的端出新鲜果品。
一一摆放在画像前,似祭奠一般恭敬,但神态间又少了祭奠该有的沉穆。
仿佛只是在做一件做惯了的事。
余莺儿语气极淡的说:“小时候我一直都在猜,自己带来的果品,她究竟会不会喜欢。后来大一些了,我就开始懂得变换一些花样送来。总觉得,就算今天的她不喜欢,明天的总会喜欢吧……”
“再长大一些,我又想。可能这些她都不喜欢,所以无所谓摆放些什么。只要案上摆着的是新鲜的,她若见了便会知道,在这里还是有人在惦念着她的。”
余莺儿自言自语一般,终于摆弄好那些,新鲜欲滴的果品。
停下手,满意的以目光再一一巡过。
“可是,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原来一直以来,她都不知道我在这里等着她,还有我帮她准备的这一切。”
余莺儿的语气极轻,抬眼瞧着画像的时候,眼睫微微湿润。
蔚儿心中愈加好奇,这两位,一个是桃花妖,一个是凡间女子。
会有什么样的关系,能让余莺儿在这里独自感伤呢。
“小时候,最是嫉妒堂叔家的妹妹,得意的在我面前炫耀。说她的头发是她的娘亲帮她梳的。还绑了锦色丝带在发髻上,跑动起来的时候在她身后飘来荡去,漂亮极了……”
余莺儿沉浸在回忆中,脸上全是羡慕,和轻轻浅浅的遗憾。
蔚儿不忍心打断,只以目光陪着她。
“我问父亲为什么我没有娘亲?我也想要娘亲帮我梳头发,我也想要锦色的发带。可是父亲只是沉默着不说话,后来一个又一个手巧的丫头被父亲买回来,只为帮我梳好看的发髻。”
说到这儿,余莺儿苦笑了笑。
脸颊上,不知道何时已经被清泪沾湿。
“我要的,从来都不是好看的发髻,也不是锦色的发带……我想要的只是娘亲而已。”
余莺儿哽咽着,却不肯哭出声。
倔强的一直盯着画像不肯移开目光,好像只要一直狠狠地瞧着她,就可以让画中人走下来,给她一个答案。
“所以,桃妖是你的母亲?”蔚儿不敢确定,于是小心翼翼的轻声问道。
可是既然是母女,那为什么桃妖还要害余莺儿入梦呢?
难道是因为桃妖与余向北之间发生了什么,所以便连带自己的女儿,也被忌恨了?
可是不是有句话说‘虎毒不食子’吗?
再怎么样,也不至于害自己生下来的孩子吧!
蔚儿暗暗不解,只能等余莺儿慢慢说下去。
“余生城里流传着一个关于月老庙的故事,姑娘可曾听闻?”余莺儿忽然话锋一转,看向蔚儿。
蔚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摇头,说:
“我只听说那月老庙的香火很旺,具体倒是不清楚。”
余莺儿凄然一笑,道:“其实哪里有什么灵验之说,一切都只是阴谋罢了。”
蔚儿瞳孔微震,脱口道:“阴谋?”
余莺儿踱步慢慢走到门口,天色悠远暗淡,不见星光。
月澜院中所见的月色撩人,与这里仿若两个世界。
“是,一切都是被设计好的。”余莺儿的声音,似乎是从远处回响而来。
原来,十六年前余生城并非富饶一方的城市,也不过是普普通通的小城而已。
一个穷书生入京城赴考,因为没有了盘缠路资,所以只能投身在城郊的破庙里。
那时候百姓的心思,都在怎么成全一家人的温饱上。
早就没有心思供养什么神佛菩萨了。
破庙荒废多年,就连原先供奉的神像都不知道哪里去了,更没有人会去修缮这座破庙。
书生在庙中藏身,又遇上连雨天。
于是闲暇之时,便慢慢整理起庙中被损毁的物件器皿,不出几日的时间,倒也与从前焕然不同。
神台上没有神像供奉,始终觉得缺了什么。
正逢天晴大好,庙后的桃树开的正茂,书生一时兴起便折了桃枝插在神台上观赏起来。
书生虽穷却是一个豁达心善之人,心想虽然他马上就要离开此处,但是修缮的干净明亮的庙中,日后也定能为穷苦路人遮风避雨,可算是美事一桩。
于是心情大好的准备再住一晚,第二天一早就赶路上京。
可是第二天一早,他发现那棵被他插在神台上的桃枝不见了。
摆在那儿的,是一顿极其丰盛的饭食。
书生在庙中啃了几日干粮,口渴也只能用雨水润喉。
突然见了那么多食物,自然是食指大动。
可书中所教‘不问自取视为偷’,所以书生愣是没有动过半点,便收拾行囊上了路。
却在城门口遇上一个逃难而来的姑娘……
书生心善救下那女子,可是身无分文,无奈只能又回庙中。
自此,姑娘一心以身相报救命之恩。
书生见女子温婉贤淑,更是他此生见过最美的女子。
于是,二人便在庙中行了夫妻之礼。
二人互相心悦,又觉得是这庙成就了二人的姻缘,于是便做主,供奉了月老的牌位。
二人拜天地,跪月老,成了真正的夫妻。
原来,那姑娘并不是简单的逃难到此。
而是怀揣家中巨财的落难千金,为了躲避强匪而来。
如今二人已经成婚,便对书生说明了自己的身份。还拿出大笔钱财供丈夫在城中做生意谋生……
不过两年的时间,书生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富之人。
夫妻二人持财为善,接济穷人,也愿意帮助有需要的生意人一起度过难关。
很快整个余生城都跟着富裕起来,这其中离不开书生夫妻俩的功德。
二人的事迹慢慢传开,成为城中津津乐道的一桩佳话。
那月老庙也因此香火鼎盛,大加修饰,成为如今的局面。
余莺儿絮絮的说着,那段她未曾经历,但是却让她十分向往的故事。
蔚儿听到这儿,好像已经猜到了事情的始末。
但还是不由脱口轻轻地问:
“那,后来呢?事情发展到这般,应该是一个美好的故事吧!”
虽然已经猜想到结局,但是蔚儿与余莺儿一样,都不想这个故事再有任何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