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九八五年
苏禾收到了张齐云的信。
张齐云是苏禾从小的玩伴,她高考时发挥失常,留在了本省的师范大学。
苏禾因为对外面世界的向往,狠心填了离家很远的海市。
“阿淮拒绝了京大的保送,秦伯伯说他要参加高考,考海大的计算机学院。我觉得他应该是去找你的。”
读完信,苏禾脑海里一直回荡着这句话。
苏禾想起了在车站,秦淮望着自己默默不语的样子,他已经长大了,介于男人和男孩之间还有一点青涩,但再也不是跟在自己屁股后面喊姐姐的小孩子了。
大概是初中的时候。
当时还在上小学的秦淮不知道什么原因坚持跳级,跳过了小学六年级,直接进入了初一,从那之后就不再喊苏禾姐姐了。
秦淮只比苏禾小两岁,他们和张齐云一起在军区大院长大。
不一样的是张齐云和苏禾一样大。
而秦淮是在她们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来到军区。
那时候他刚刚失去母亲,秦淮的爸爸和苏禾的爸爸经常又因为特殊任务经常不在家。
所以,秦淮就成为了苏家的一员,被托付给苏妈妈照顾。
秦淮白白净净又怯生生的样子,让苏妈无比心疼,恨不得把他变成自己的孩子。
也许是小苏禾对陌生小孩的好奇,也很容易就接纳了新来的弟弟。
秦淮就这样成为了苏家的一份子。
上学的时候,苏妈妈载着两个人去学校,小的送进军区幼儿园,大的送进小学。
直到秦淮要上小学的时候,看到孩子看到自己还是那副怯生生的样子,和苏家众人显而易见的亲近。
秦伯伯认识到,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的缺失。
于是,秦伯伯就申请调了岗位,将秦淮接了回去。
所幸仅是楼上楼下的距离。
“苏禾,今天刚好周末,说好去逛百货商场?一会儿就出发吧!”李静雯突然从外面闯了进来,打断了苏禾的思绪。
回答了一声就将信收了起来。
李静雯是苏禾的室友,海市本地人。
海市在全国属于经济比较发展的城市,经济水平比较高,人们的思想包容度也比其它城市更高。
在大街上,不时能看到穿着时髦的女郎。
苏禾还在桐城的时候,就知道桐城的许多商品都是从海市进货。
特别是服装,听说是从港市电影里学到的,可能就有人穿着女主角的同款服装,去看电影在本市的首映。
苏禾就坚定的选择这座城市。
很快,两人就出了门,坐上的五分钱一张票的公交车,这时候的公交车还有一个背着挎包坐在副驾驶的售票员。
车子晃晃悠悠的终于到达了百货大楼。
苏禾看着眼前的高大的建筑和络绎不绝的人,心里感慨:“不愧是大城市呀!”
“要不是我们平时课太多了,我们就工作日再来了,现在每周末百货大楼都人山人海。”李静雯看着人群有些愁眉苦脸。
说完,苏禾就感觉李静雯拉起了自己的手,一边走一边说:“一楼是家电,你一定要牵着我,不然我们就会被挤散了。”
“好的,你放心!”苏禾回复,但是心里觉得应该没这么恐怖,毕竟谁会送那么积极。
刚踏进大楼,面前就涌现了许多人,还能听到了人们叽叽喳喳的声音。
偶尔一两个突出的声音穿进耳膜,“我要春花牌收音机”
“柜员,光华牌吸尘机还有几台?”
苏禾在拥挤的人群中被李静雯拖着走。
她就只看到了摆在橱柜里,一个个新颖的小家电,柜台和售货员都被人头挡住了。
“你们这里百货商场人怎么这么多?”好不容易挤到阶梯口,苏禾纳闷的问李静雯。
李静雯一边往前走,一边回答。
“因为这两年经济发展比较快,这些家电就比较受欢迎。”随着她们走到楼梯,人就变少了“你看,楼上就没这么多人了。”
二楼是护肤品专区,护肤品被摆在玻璃柜台上,售货员站在柜台前,等待顾客的到来。
苏禾扫视了一圈,发现除了百雀羚,雪花膏这些常见的护肤品之外,也多了一些化妆品柜台。
“这里应该和你们桐城差不多吧?”李静雯歪头问。
“除了你们这人多一点,没什么太大区别,我就是很想看看你们这里的服装。”
“为什么呀,你们桐城不也是大城市吗?为什么你好奇这里的衣服呢,而且我觉得你的衣服就很好看呀。”李静雯一脸纳闷。
李静雯想想,可能是自己一直呆在海市,习惯这里的变化,就觉得所有地方都差不多。
“不一样,桐城的服装都是从海市运输过去的。”她们一起走到了三楼。
现在换成苏禾拉着李静雯往前走,“区别就是我看到的衣服,是你们看到过的,也许在桐城看到刚到的新款衣服,你已经在身上穿一个月了。”
李静雯若有所思。
苏禾的眼睛被琳琅面目的商品吸引了。
面前的衣服款式的确比自己之前看到的种类多样,有颜色鲜亮的外套,鲜红,绛紫,还有各种各样的连衣裙,都被陈列在柜台上。
果然,光颜色就胜出了。
“桐城的百货大楼里摆着的应该是你们一年前的款式。”苏禾拉着李静雯走到柜台前,拿起了一个藏青色的大版外套,举给她看。
“小姑娘眼光真好,这是我们这周刚到的新款,特别洋气”售货员热情的走了过来。
苏禾往和自己差不多高的李静雯身上比了比,刚好及腰,她想了配上自己的牛仔裤,和小皮鞋,可不就靓起来了。
她想了想,问道“需要布票吗?”
“要二十块钱,还有布票加外汇券。”
真的好贵,居然还要两尺布票,苏禾为数不多的布票已经不足以买这件衣服了。
李静雯听到价格,惊讶的张了张嘴,扯了扯苏禾的袖子。
感觉到李静雯的暗示,苏禾放下了衣服,对售货员笑了笑,拉着李静雯转身走了。
“这衣服也太贵了,居然还要两尺布票”,远离了柜台,李静雯跟苏禾吐糟,“我知道为什么上面没什么人,下面人却那么多了。“
“之前我妈买了个收音机也才三十多块,居然一件衣服就二十块。”
可惜我没有那么多布票,苏禾暗暗惋惜,又想什么时候能买衣服不需要布票。
自从苏禾还是热衷于打扮自己之后,家里的布票就一直紧张。
苏爸认为,过多的衣服就是浪费。
让苏妈管制苏禾的布票。
“静雯,你还有多少布票?”她们学校给予的生活补助还有半尺布票,加上家庭补贴,应该都会有些票据多余。
苏禾有足够的外汇券,但是没有足够的布票。
“我们可不一样,我的布票到手,就回家送给我妈了。”李静雯撇撇嘴。
李静雯虽然是本地人,但是家里还有一个六岁的弟弟,父母也是工厂老实巴交的普通人。
虽然衣食无缺,但是也要精打细算。
听到这里,苏禾就没再说话。
她将目光再次转向那些柜台,在想,这些衣服又是从哪里来的?
“半尺布票估计买不到我想要的衣服,我们逛一会儿就回去。”
地上的花岗岩倒映着两个人的身影,她们就这样边走边看。两个人的眼光像陷进了这些花花绿绿的衣服里。
“我想起来一个地方,听别人说过,我也没去过,要不我们一起去看看。”李静雯突然转头,一脸期待。
作为本地土著的李静雯还是知道一些不为人知的“小市场”,毕竟大家手里都有余钱,当那点供不应求的布票维持不了人们的体面的时候,总要有人出来解决问题。
苏禾对这种小市场是有点了解的,在桐城她就瞒着家人,拉着张齐云一起去过。
可惜那里的衣服都不是苏禾想要的,是各种改版军装和孩子的童装。
稍微体面些的人家,谁也不想让自家孩子还穿了满是补丁的衣服。
“你知道具体位置吗”
苏禾知道这些小市场的位置都有些隐蔽。
即使鼓励私营经济,没有营业执照,大家还是不敢光明正大,小心惯了,总担心公安会冲过来把自己抓进去。
就像下面抢家电的市民,也可以商店手中购买,但还是只信赖百货大楼。
“大概位置不会错的,你放心,周末肯定能找到。”李静雯也有些兴奋,“我也是第一次去呢。”
她们就这样走出了百货大楼,站在路口等待公交车的到来。
马路上时不时会过去一辆飞驰的汽车。
公交车终于到了,相似装扮的大姐,同样一人收取了五分钱。
公交车上没什么人,她们坐在最后一排。
“如果不是我们要赶回学校,才不要坐公交车呢?来回都够一顿饭钱了。”坐在座位,李静雯就开始抱怨。
“别心疼了,我请你吃晚饭!”苏禾刚说完,就看到李静雯一脸笑意。
“到了记得喊我”然后就转向了窗外。
苏禾想,下次还是一个人出来吧。
马路上各种牌子的自行车和汽车交杂的汇集在车道中,让公交车本来就很慢的速度,更加晃晃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