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可怜一书生
而后面上来的欧阳修、苏洵、石介、程之邵、唐介、蔡襄、孙忭和刘沆都没见过赵祯的龙颜,闻言,纷纷向赵祯拱了拱手当作打招呼。
老鸨子带着姑娘们进门后,赵祯的脸瞬间垮了下来。
本来就是二十多人挑剩下的女人,质量可见一斑。
柳永轻声问道:“赵,赵赵兄,要不我让给你。”
欧阳修哈哈笑着说道:“你柳永柳三变和李韵好的穿一条裤衩,舍得把李韵让给赵兄?算了,我欧阳修最喜欢成人之美,我身边这位的送给赵兄了。”
本来他们一人选了两个,这会送给赵祯一个,不算大事。
张唐卿暗暗捏了把汗,这帮人,真是胆子大。
或者说,欧阳修的运气好。
张唐卿凑到赵祯身边问道:“赵兄,要不随便点一个,反正就是在您身边倒倒酒。”
赵祯黑着脸点了点头。
张唐卿问道:“你们中,谁是清倌人?”
一个年龄极小的女子站了出来,年龄只有十三四岁,还没长开,“奴家是清倌人。”
张唐卿勾了勾手指头,让清倌人到赵祯身边,专门伺候赵祯吃酒吃菜。
刘沆笑着问道:“明峻兄,刚才我们几个在下面已经做了几首诗词,现在到你和赵兄了,赶紧的,让我看看你大宋文魁的风采。”
石介也笑道:“就是,我们在坐的人中,好像除了明峻兄的几位师兄弟,还有周赵两位东主以外,没其他人见过大宋文魁的风采吧?”
柳永颤巍巍举起手:“我见过。”
众人一愣,随即哈哈笑了起来,当年过年期间,张唐卿和柳永比诗词,自此之后,柳永改过自新,回家苦读,已经在士林中传为佳话。
苏洵笑道:“柳三变已经说好了,今日不做浅吟低唱,其他的,随意,明峻兄,该你了。”
赵祯也跟着起哄架秧子,“明峻兄,今日不准再做情啊爱啊之类的,这样,我给你出个范围,来个边塞诗词。”
张唐卿一愣,随即想到了去年他向赵祯提到过的扰乱西夏国的主意,难道,赵祯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到了边塞地区?
这是好事情,值得鼓励的事情,只有赵祯重视了西夏国和辽国的威胁,将来在做决定的时候,才能有的放矢。
边塞诗?做不出来,但是词嘛,辛弃疾写过很多。
张唐卿笑道:“诸位女相公,可有关中人?”
赵祯身边的清倌人小声说道:“奴家是秦凤路庆州人。”
“好,就你了,一会你用关中话唱出来。”
“是,请大官人赐词。”
张唐卿站起来,喝了口酒,“破阵子,寄天下书生。”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一书生!”
张唐卿说完后,施施然坐下。
众人集体失声。
好一幅吹角连营,好一幅沙场秋点兵,可最后一句可怜一书生,道出了多少无奈?
清倌人熟悉了诗词后,取来琵琶,一阵快节奏的琵琶声后,清倌人高亢的陕西话从嘴里唱出。
等清倌人唱完后,欧阳修回过神,说道:“自大宋立国以来,此词当为第一军旅词,可是,最后一句可怜一书生,让我等生出了无奈之感。”
苏洵说道:“是啊,与当今士大夫思想冲突,但为何又如此提气呢?我都想去沙场点兵了。”
柳永吃惊的看着张唐卿,要论拍马屁的水平,柳永感觉三辈子都赶不上啊。
赵祯目光闪闪的看着张唐卿,内心思索:“这是张唐卿在向朕表忠心?这是张唐卿别出心裁的谏言?”
赵祯再次想起了那天晚上,张唐卿向他分析过的西夏局势,再次想起了张唐卿自请去银州的壮举,难道,他是为了了却朕的天下事?
赵祯被自己的想法感动了,如此忠臣,朕复何求?
赵祯暗暗下了决心,你了却君王天下事,朕必定会让你赢得生前身后名,哪怕你是一书生。
赵祯站起来说道:“有此破阵子,足矣,我走了,你们继续。”
张唐卿、柳永、周礼、赵贤迎四人陪着赵祯向外走去,赵祯问道:“都是这一科的考生?”
“是,臣以为,除了程之邵以外,其他的都会上榜。”
“你看好他们?”
“不是看好,而是非常看好。”
“只要都进了殿试,朕自有安排。”,赵祯看又了看柳永,笑道:“你能洗心革面,朕心甚慰。”
柳永激动的要打摆子了,这是赵祯放弃了让柳永继续奉旨填词的名头,只要能过了省试,不会再黜落他。
上一科,柳永也过了省试,但在殿试时,赵祯提了一句:既然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就且去浅斟低唱,随后,柳三变自封奉旨填词,彻底放浪形骸,直到暮年,才中了进士。
但这一辈子不同了,柳永被自己一句为赋新词强说愁打醒了,已经幡然悔悟,加上柳永才学极佳,中进士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张唐卿小声道:“你有安排?你的话就出不了皇宫,有啥安排?还是要看我们自己的啊。”
赵祯忽然回过头说道:“诬陷你夹带的事情,朕问过舅舅,他承认了,但是别人找上他,他非主谋,并表示以后再也不犯,事情就此打住吧,至于其他人,你自己看着办。”
赵祯说完,钻进马车疾驰而去。
张唐卿仰天长叹,西游记里的妖怪,能活下来的都是有背景的。
“柴咏,既然你没背景,那就先收拾你吧。”
周礼本来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哎,伴君如伴虎啊,你去忙吧,我和老赵走了,和这帮人聊不到一块。”
赵祯在回宫的马车上一下回过神,“我靠,你什么时候八百里分麾下炙了?就三十个人的小摩擦,也好意思梦回吹角连营?”
张唐卿回到包厢后,第一件事就是安排黄寿把那个伺候过赵祯的清倌人李媛赎身,暂时在张家找个偏院安置下来,等赵祯确定不要了再说。
众人一副我懂得的表情。
其他女相公看着依然懵懵懂懂的清倌人,恨不能以身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