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世家之乱
蒋钦连忙上前接住,问清楚情况后便来禀报陶商。
都是比较要紧的事情。
最让陶商揪心的是甘太公病了!
一直以来,陶商总觉得外公身体很好,硬朗得很。
走路也风风火火,腰杆也挺直的。
甘太公知道陶商很忙,尤其是陶商当了徐州牧之后,更是东奔西跑。
虽然陶商没有很多事情陪自己,可是甘太公心里高兴啊。
自己的外孙是个能干的人,是个做大事的人。
从小甘太公就认定了这一点。
在甘太公眼中,长得好看的人就有出息,尤其是像陶商长得这般好看的。
所有人说陶商是个纨绔,是个无用之人,他都坚决予以回击。
哪怕是陶谦生气的时候这样说,甘太公只回一句话,“我女儿生的,我来养大。”
自此,谁也不敢多言。
尤其是陶商了娶了大乔之后,甘太公越发精神抖擞。
天天领着大乔去看家里的产业,要将甘家的点点滴滴都传给大乔和陶商。
就是因为甘太公的良好精神面貌,让陶商有些疏忽了。
有时候都将他的真实年龄忽略了。
八十二岁,在这个年代已是高寿。
陶商看着前来报信的士兵,“我外公哪里不舒服,可请大夫看过?”
士兵说道,“太公说是背疼,连续几个晚上睡不好,请妙手金针刘一刀扎了针,当天晚上还睡着了,可是第二天就起不了床。”
陶商一听,顿时火冒三丈。
又是刘一刀!
我草你大爷的!
当初听得自己的父亲因为刘一刀给扎了针,把身体给搞残废了,陶商就要派人将刘一刀给杀了。
结果被甘太公死死劝住,说人家做大夫的也不容易。
而且当初陶商的脑疾就是刘一刀给治好的,做人不能忘本。
刘一刀会看病,母猪都会上树!
为了不顶撞甘太公,陶商口头答应,暗地里去叫人去找刘一刀,想要将他做了。
不知是谁走漏了风声,还是刘一刀原本就是个狡猾的狐狸,林冲赶去的时候,刘一刀带着家眷跑路了。
万万没有想到啊,自己出来这么一遭,这狗日的刘一刀竟然又出现了。
“为何没有人劝阻,为何让刘一刀给我外公扎针,我不是说过不能让刘一刀出现在我府上吗?”
士兵说道,“刘一刀并没有出现在府上,而是甘太公在外面偷偷去找的刘一刀。”
“太公说看病,他就服刘一刀,其他人都看不好他的病。”
陶商长叹一口气,他知道人老了啊,有时候就容易轻信一些人的花言巧语。
尤其像刘一刀这般的江湖郎中,和神棍一般,最擅长骗老人家。
而老人家一旦信了之后,便坚信不疑,有些人甚至连棺材本都给骗走了。
人老了糊涂,就是这个意思。
“老张呢?我让他先回徐州了,他可有给外公看病?”
士兵回复道,“看了,老张开了些药,夫人一直在熬药,悉心照料。”
“只是……”
陶商眼一瞪,“只是什么,有话直说,不要遮遮掩掩。”
士兵说道,“只是太公说药太苦,喝不下去。又说老张就一个老乞丐,脏得很,不肯信他。”
陶商有些无语,老张这个样子,的确不像个干净人。
可是老张的确有些手段的,这是陶商亲眼见识过。
算了,等自己回徐州之后,再好好劝劝外公吧。
甘太公这人啊,辛劳了一辈子,才开始要享福,这身体要是不行了,留下的遗憾太多了。
陶商听到第二件事,便沉默了。
原来那叶家和王家又干了一场,这次动作更大。
王家带人将叶家的儿子叶凡从青楼中逮了出来,打断了一条腿。
如果不是叶家家主叶辰来得及时,恐怕叶凡是要被打死的。
叶家在徐州根深蒂固,如何肯吃这么大亏。
后来知晓王家的直系王亮在自家的酒楼喝酒,便带人将王家的酒楼给砸了,将王亮的一条手臂给砍断。
一下子点燃了导火线,两大世家直接开战。
谢广昆、陈珪再也劝不住。
两家家主招兵买马,带人火拼,死伤无数,殃及颇广,在徐州已经人尽皆知。
很多人都说,徐州还有大乱。
因为两大世家,各自的势力很大。
而起其他的世家都纷纷站队,附属的世家也都加入进来。
眼看就是一场大乱。
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陶商没有想到,丢失了一个女子,竟然会引来这么大的风波,如果任由他们这么内乱下去,徐州还没等曹操打过来,内部就乱成一锅粥了。
“抓了人没有?”
士兵说道,“抓了很多。”
“谢将军亲自率兵,将带头闹事的人都抓了起来。可是两边的人都不服气,聚集家丁,要冲击官府。”
陶商怒了,“他们敢?”
贾诩在一旁说道,“他们还真敢啊!”
“士族大家树大根深,枝叶繁茂。徐州的这八大世家,基本上就掌控了徐州绝大部分产业,就是主公的手下官员之中,很多就是他们中的一员。其他人想要生存下去,只能仰仗他们的鼻息。”
“而且他们不仅盘踞在徐州,与外面的世家盘根交错,利益勾结得很厉害。”
“很多时候,一地的太守、刺史都是这些士族大家推出来的掌舵者而已。做得好,大家各得其所。做不好,就换一个人出面。”
陶商经历过徐州接班人之乱,如何不知晓这些。
当初可是没有人看好自己,一旦事有不成,就会死于非命。
而当初陶谦能坐稳徐州,也是与 这些士族关系处理得极好,不仅没有动他们的利益,而是给予他们更多的尊重,给他们更大的发展空间,才赢得了徐州的稳定。
“贾哥,你说这天下,有这些士族好,还是没有这些士族好呢?”
贾诩眼中闪过一丝异色,抬头看向路旁一棵大树。
“主公,这天下啊,就像这棵大树一般。而这些士族呢,就像缠绕在大树身上的青藤。”
“这些青藤扎根在大树上,紧紧缠绕,不断吸食大树的精髓。”
“主公,你看,那两根青藤已经比树干还要粗了,而且它已经覆盖了大树的全身。现如今,大树与青藤已经融为一体了。”
陶商眼眸微眯,“那为何不将这青藤给砍掉呢?”
“大树叶子泛黄,与周边其他郁郁葱葱的树相比,这样下去恐怕难以存活啊。”
贾诩摸了摸胡须,“青藤躯干融入大树之中,要是砍掉了青藤,大树也会伤了筋骨,恐怕也难以存活。”
陶商眼中光芒闪烁,“附骨之疽,仓廪硕鼠,百害而无一利。”
“忍一时之痛,换来日后枝叶繁茂,不好吗&34;
贾诩看着陶商的眼睛,“可是谁又不想成为士族大家呢?”
“像曹操,像袁绍袁术,像公孙瓒,他们可都不是孤军奋战,而是身后有一个庞大的家族在支撑的。”
“当年刘秀上位,靠的可是邓禹家族、耿弇家族、梁统家族、窦融家族、马援家族和阴氏家族这六大家族,现如今,这六大家族势力依旧深不可测。”
“时至今日,世家大族越发多了。”
陶商微微颔首,对于这些世家大族,他是早有了解的,
汝南袁氏、温县司马氏、弘农杨氏、颍川陈氏、颍川荀氏、颍川钟氏、鲁国孔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扶风马氏、丰县张氏、琅琊诸葛氏、谯县夏侯氏、吴县陆氏、吴中四姓(顾、陆、朱、张)、谯县曹氏、富春孙氏
当然,还有虽然衰落,依旧庞大的汉室刘氏皇族。
世家大族,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发展于两汉,又称门阀、门第、士族、衣冠世族等,通常为世代做官的家族。
汉朝施行察举制、举孝廉,到东汉逐渐出现各种累世公卿等世家大族前身,进一步强化了世家大族的地位,官员的选拔权力牢牢把握在这些士族门阀手上。
官场上的风云人物大都有家族背景。在这时代,表面上是诸侯割据,背后其实是这些世家大族的角力。
“世家为祸,天下不安。”
贾诩得陶商这句话,心中一震,“主公,人人以世家为荣,以为家族争光为耀,莫非主公就不愿陶家变成天下最大的世家吗?”
陶商摇摇头,“我不愿意!”
“这不公平!”
贾诩:“公平,主公要的是什么公平?”
陶商伸手指天,“我要这天下人人凭借自己的努力就有机会获得出头的机会。”
“我要这天下的律法人人都遵守,而不是到了世家就被隔离在外,罪罚只落在百姓身上。”
“我要天下做官的人,想的不是为自己家族争荣耀,而是为天下百姓谋福利。”
“我要文官不贪财,武官不畏死。”
“我要百姓口袋有钱,心中有梦,为华夏重新崛起而奋发有为!”
贾诩听得目瞪口呆,李俊听得喜上眉梢。
“轰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