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卫家女 > 第257章 横刀(卷终) “起于小海终于南海,日……

第257章 横刀(卷终) “起于小海终于南海,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第257章横刀(卷终)“起于小海终于南海,日……

    “胡文冲以百辆牛车入田踏苗,又令千百余家丁以木犁木铲等毁坏秧苗,张处、刘克等人竞相效仿,共计派出牛车、骡车一千三百余,马匹四百余,家丁六千,践踏往复,自昼至夜,合计毁田三千余顷,其中一千四百余顷水田已至绝收,共计损耗稻米约二十三万六千石。”(约14000吨)

    这是在数日之后,民、农、工三部官吏摸着自己日益稀疏的发迹统算出的。

    字字鲜血淋漓。

    粮为民生之基。

    三国时上有旱蝗连年,下有混战不绝,关中、淮南等地人互捕以啖,甚至于“相食殆尽”。

    方有曹操严令“踏青苗者死”一事传于后世,以“宽仁”著称的刘备也下令绝禁酿酒。

    被蛮人几番肆虐的北疆曾也是极缺粮的地方,从“卫”字旗立在麟州城外的那一日起,“军屯”、“保收”就是卫蔷身为一军主帅对军民的承诺。

    她要带着他们活下去,从粮食开始。

    从那之后便是十八年的上下求索,就算北疆穷得一文铜板劈成八瓣儿花也没忘了要高价悬赏改育良种、没忘了建起民事十部中一度最烧钱的工农两部。

    到如今,大黎依托水利、肥料,粮食亩产傲视九州,麦粟满仓,一州之地的酒坊酒肆仍是被严控在三个以下,军中禁酒,官吏当值日禁酒,休沐亦不可超过三人聚饮,此外,开荒免税、出借牛犁、农官下田、四大军械所专有农事司……如是种种,皆是一以贯之以国力增产、以产粮安民。

    在这等国策之下,“粮食”从保命之根本也成了大黎人骨子里的执念。

    常州豪族踏苗毁田,也是在毁常州一地数万百姓,这是碰了大黎上到元帅下到伙头兵的逆鳞。

    为了活命而奋起搏杀的常州百姓抱着沾了血的木棍蹲在一片狼藉的水田里哭嚎着自己活不下去了,得了消息之后便一步未停的定远军湛卢骑兵已经抵达了常州城外。

    “粪土!粪土!毁田若此,毁民若此!人行事无器,当得天下弃!何家小儿,当与之祖坟同曝之!”

    文质彬彬数十载,承先祖苏定方安平天下之志的一代名将苏长于爆出一阵恶骂。

    胡须花白的老将军翻身下马,脱了鞋小心站在水田里。

    这稻苗长得多好,本该是要长成沉甸甸的一穗米,就这么被毁了。

    统领数万湛卢部的老将军险些泪洒水田。

    粮食被毁了!

    那些常州的裘带富家子哪里知道粮食是什么?是风雪里的一息支撑,是苦旱里的一缕脉搏,是指望,是求存,是不该死却死去的战士和百姓!是人命,人命!

    “我等来晚了,若是能早半日……”

    他对惊惶无措的百姓行了一礼。

    百姓们吓得像是遇到了猎人的鸟雀。

    “留下一千人安抚百姓,剩下的随我上马,夺下常州,追拿凶手,再回来帮百姓补种水稻!”

    “是!”

    湛卢部杀气滔天。

    从常州往苏州去的路上,胡家家主胡升学骑在马上唉声叹气。

    百姓暴起之时,他的六儿子带头毁苗,被打杀自然是首当其冲,他本在家仆的护卫之下要逃出去,没想到一个妇人扑上来撕去了他一边的耳朵,剧痛之下逃脱不能,就被百姓乱棍打死。

    这也就算了,胡家不缺惹出大祸的儿子。

    可这么一闹,一来是胡家的牛车也失了不少,那些车本是用来装绫罗的,现在几十辆车的绫罗被他留在了常州,着实让他心痛。

    二来是……胡升学回头看了一眼已经远去的常州府城。

    北人凶悍,一击就攻占了金陵,都说陛下已经殉国,百官被北人屠杀,他在朝中的长子至今没有消息。

    之前北人还没过江他就使人将家中存粮移向苏州,还留了数千石粮食在仓中,也是给北人一点好处,现下只怕是便宜了那些暴民。

    给了北人,北人还能念一点情面,给了那些世代受胡家恩惠却反咬一口的暴民……

    他恨。

    强迫自己不去细想,胡升学对自己的次子道:“去了苏州,你立刻去西府拜见温大人,不要多言,只说想在越州求一地安身。”

    “阿父,若是北人打去了吴越……”

    “吴越国主已然说了要对北人称臣。”胡升学自认已经将天下局势了然于胸,“那卫氏叛梁自立,黎梁两国在淮北、河中、定州三地必有一战,此次大黎南下南唐,也是想要江淮粮仓,再对北梁成夹击之势。待吴越对其称臣,数年间不会再动吴越,到时家中多备些厚礼……南吴既破,你那妻也可休了,听闻黎国三四十岁女子为官为将不可胜数,为父为你选选,给你再娶一得力的。”

    当年胡升学为自己的次子求到了池州王家的郡主,方使胡家在常州能与历代为官的张氏争锋,过去十年,杨氏王朝如飞灰,那没了郡主位的杨氏女在他眼中已然成了累赘。

    “黎国女子以悍闻名……”三十多岁的次子是不愿意的。

    “你要是舍不得杨氏,给她个小院住着就是了,天下大变之时,要学会审时度势,要是能有幸娶一个卫氏女,还能再保胡氏两代人。”

    胡升学声色淡淡,黎国的北人南下的太快,要是给他几年宽裕,他也不必带着家仆这般仓皇逃脱,寻机卖了南吴才是真正一步登天。

    可惜,他没抓住机会。

    从下午赶路到晚上,胡升学一时不许停,苏州虽然是吴越地界,距离常州也不过二百里,咬咬牙,只消一天半也就到了。

    路上家仆们叫苦不迭,又因之前刚下过雨,地上还湿潮,不停有人摔到泥地里爬不起来。

    越是这样,胡升学越不敢停,抬头看了一眼月亮,他让家仆传信到后面,所有人间不能说话。

    车上的财物可是他们胡氏家中累世积蓄的资财。

    白日里刚有暴民作乱,这些家仆要是也被勾乱了心思,那才是天大的麻烦。

    天刚亮,胡升学觉得杭州也不远了,心中不禁一喜,可还没等他派人去探路,身后突然传来一阵哄响。

    “常州胡氏、张氏、刘氏中人涉嫌以牛车、人力毁坏田中作物,依《安民法》当捉拿归案!”

    同样一夜未睡的定远军湛卢部攻下常州后狂追一夜,要将参与了毁苗的人带回去给常州百姓和水田里死去的青苗一个交代!

    胡升学眼前一黑,从马上摔了下去。

    ……

    挎着长刀的女子到了常州已经又是两日之后,此时的湛卢部一面继续平定四处,一面帮着常州百姓复种水田。

    看着水田里挽着裤腿甚至只穿了小衣的定远军士,她翻身下马脱了鞋袜也踩进了水田里。

    “现在补种,多久能收稻?”

    “现在在种的是被犁耙带出来还能用的稻苗,想要新种下还要育苗,怎么也得九日之后,那时就进了五月中,想要收稻得就得等到九月,今年只能种一季稻了。”女兵用袖子蹭了下脸上的泥水,“这边田里也没什么活儿了,我也得归队,那边还要补种些秧苗,你要是想帮忙就尽管过去。”

    说完,她继续不甚熟练地往地里插上秧苗。

    能走进水田还说官话的定是他们黎国来的,要么是还没差事的文官,要么就是其他部还没令军令的姐妹,大家都是干活儿的人。

    将刀转到身后,刚来的女子将身上的大袍也解了,只管都放在马边上,又进了另一边水田。

    这边田里的活儿看着更多些,整块地之前都被踏烂了,现在要重整,

    看着泥地里横斜的秧苗已经烂了,帮工的兵士们心里都不好受。

    “这米咱是吃不惯,可……这么糟践粮食。”

    湛卢部的兵士们一边干活儿一边叹息。

    教着他们怎么种田的常州百姓被一群高壮男女围着,有些怯怯,却也知道这些北面来的官人们都是和气的,用官话磕磕绊绊说:

    “这些地真归了我们,我们能活命。”

    定远军占领常州之后就宣布了田亩归国分派给百姓的《安民法》,有了这法,之前想离乡逃难的寻常百姓又都跑了回来。

    哪怕只有一季的稻米,不用给主家交粮,只交些税,再用米糠喂些鸡鸭,加上水里的鱼,他们的日子也能比往年好过,这里毕竟是丰足的常州,不是什么贫瘠地方。

    “我们定远军想让你们活命,也想让你们过好。”

    “是呀,常州暖和,我听将军和医官说让他们查药书呢,等十月收了粮,要是能种点药材,你们还能多份收成。”

    那常州当地的百姓又听不懂了。

    “收成!”讲官话的男兵张张嘴,最后求救似的看向一个扶着犁的女子。

    女子笑着用常州方言说:“定远军还在给咱们想办法,多赚些收成。”

    真能有办法?

    百姓是不敢信的。

    只是笑。

    一旁看着的挎刀女子也在笑。

    “请问,这边有什么活儿是我能帮上忙的?”

    军士们头也不抬:“有活儿也没器具了,这木铲都是我们新做的。”

    “你们谁累了歇会儿,换我来做。”说着,挎刀的女子已经扶上了犁,是顶了刚刚说话的妇人。

    看见新来的女官人生得极好,妇人傻愣愣地退后了一步。

    “这活脏衣服……”就算是和旁的官人们一样都是穿着中衣,她觉得这女子身上的似乎更贵些。

    大概也是因这女子生得像庙里的神女娘娘吧!

    女子却已经弯下腰忙碌起来。

    犁耙将地犁开,翻出的石块杂草也得捡掉,这活儿看着细碎,做起来也累,一手扶着犁,一手去捡,腰也难直起来。

    “这南边的犁不好用。”终于走到地头,女子感叹了一句,“得换成铁犁头才行。”

    吓得跟在身后的妇人打了个哆嗦。

    这些北面来的官人们怎说话都似做梦,铁做的犁头那得多金贵呀!

    “我听说你们这边田地一亩能收两石的粮食?”

    “年景好就多些,上等田三石粮食也是能收着。”妇人拔起几棵冒头的杂草。

    “听说毁苗的是胡家带头,这地之前是他们家的?”

    “是,我们家里以前都是胡家的佃户,昨日有女官人过来,把我们的佃契都烧了,说再过五六日就给我们分地。”

    怯意小了几分,妇人说话的声音渐渐大了些,这些官人们不会做水田里的活计,要找人来帮衬,旁人都不敢来,她是不怕的,她连胡十四郎的耳朵都敢撕下来,这等一日能拿了二十文钱的好事又怎会怕?

    女子点点头,汗水流进了衣襟,她蹭了下脖子,笑着问:“你是从淮水北面过来的吧?”

    “我爷娘是从开封来的,以前是做贩丝的小买卖,后来北面乱了,就在常州住下了。”

    所谓“乱了”,应该也是蛮人南下一路打到长安的时候。

    “那咱俩也算是有缘。”女子笑着说,“我家以前是长安的,后来乱了,我就去了北疆,这才当了兵。”

    “官人们都这般威风,个个是天兵天将托生,跟我们可不一样。”妇人弯腰捡起了一块木头,大概是什么木叉之类,断在了湿泥里。

    “怎不一样?你要是跟我似的从小学武,又因缘际会来了北疆,说不定也是将军了。”女子笑着,她在女子里是生得极瘦高的,应是不常做农活,脚下却稳,力气也大,肩膀也知道该怎么施力,干起活不算精通,却也是做过的。

    妇人实在做不到在一旁干看着,干脆让赶牛的小丫头去歇着,自己走到前面去赶牛拉绳。

    “女官人,你们占了常州就不走了吧?”

    “走是肯定要走的,给你们留下安民的各部,以后你们有事就尽可以去找,像农器、种子……还有打官司,都归我们大黎管了。”

    “那、那这地?”

    妇人小心地摸去了牛背上的泥点,心里一横。

    “这地是真的分给我们了?!”

    “嗯,分十年,十年之后重新统计土地和人口,再分一次,要是你们自己再开荒,开荒的地也归你们十年,前三年不交税,收成都归你们自己。”

    女子的声音混着犁推开泥地的声音传来。

    听着就让人格外的安心。

    “这就好。”妇人心里一热,“有地了就是大好事!”

    两人又犁完了一趟,妇人喘了口气,看向没了青苗的稻田里,都是男男女女的官人们在赤着脚干活。

    “昨天有个女官人跟我说,女、女……我们这些人也有田分?”她支支吾吾、小心翼翼,生怕触怒了谁,“真、真有吗?”

    “男女均分,人人有田,这是《安民法》田亩篇第一条。”推犁的女子直起身,将自己的长发挽在了头顶,又松了松中衣的领子,露出了些许隐约的旧疤,每一道看着都骇人。

    她的神色却是温和的,像春雨润物那般自然而然。

    “城门处应该有讲法的宣讲吏,有何不懂的可以去问。”

    说完,女子又笑:“等常州的学政也跟上,你还能自己学着读书写字,也不收学费,学一阵就能看懂《安民法》了。”

    吓得妇人想捂住耳朵,这些狂梦似的话,她实在听也不敢听。

    女子却知道她是能听见的。

    “去年大黎占了复州,有些女子年纪与你相当,只在农闲时候学了半年的读书写字,不光能读懂律令,还能记账算数,今年冬天的吏考说不定就能做个县城里的书吏。书吏做了三年还能考官,也许十年八年后,你也能去开封看看。”

    开封。

    妇人放下捂耳朵的手。

    爷娘死的时候都想着能归葬开封,可只有她一个女儿,求人往开封去了几次信就再没办法,家里失田成了佃户,更是被牢牢绑在了咫尺泥田里,给爷娘上坟的时候都不敢提开封。

    左手狠狠地抠了下右手的手指,她赶着牛到站在了另一道上。

    头顶的天太晴了,晒得她脑子都混沌起来,做起了大梦。

    汗水浸湿了她的后背,站在她身后的女子轻声说:“你身上的伤,是谁打的?”

    伤?

    妇人吓得瑟缩一下,笑着说:“我哪里……”

    “你没上药,汗水浸了伤处可是疼的。”

    女子在衣襟上擦了擦手,抓住她干瘦的手腕儿:“我带你去找医官看看,你放心,定远军救治你们是不收钱的。”

    说完,妇人就被拉着往水田外走,吓得她又惊惶起来。

    “有伤就要治。”女子回头对她笑,“治好了才能好好干活。”

    “女官人,我是收了钱在这教官人们……”

    “身上有伤你早说呀!今天休日半日,我们也学得差不多了,你明日再来。”其他人也都劝她。

    妇人的脸上只剩了惶恐的苍白。

    这位“女官人”的手是温的,有不输他们这些穷苦人的厚茧子,有挣不脱的大气力。

    被拽上小道的时候,妇人也认了,小心跟在后面。

    “能走吗?”

    她看见女官人牵了两匹极高大的马,更惊骇了。

    “你上马,送你过去。”

    “不不不!”这马金光灿灿,一看就是神女娘娘的坐骑,她如何配坐?

    女子却低头看见了她腿上的伤。

    长长的一道,胡家的管事用鞭子抽的。

    “你这伤口在泥水里泡了,得快些处置。”一边说着,她拿起自己放在地上的袍子给妇人擦去了伤口附近的泥水。

    看着自己脏兮兮的脚被神女似的女官人放在膝头,妇人浑身都在发抖,是怕,又不止是怕。

    “别怕。”

    抬起头,女子对她笑了笑。

    妇人只觉得眼前一花,自己被人直接送到了马上斜坐着,刚刚还半跪在地上的女官人已经在她身后揽住了她。

    “我这马叫‘伴刀’,别看生得黑,脾气极好,你不必怕它。”

    妇人身子僵得像块石头。

    之前她还知道胡家真的跑了,新来的官人们要把地分给她,现下,她又觉得自己其实在梦里。

    被胡管事在那破棚屋里折腾狠了,还是被桑皮给打坏了脑袋,就做了这么个疯癫梦,连神女天兵都梦见了。

    这是活人能有的梦吗?

    她怕不是已经死了吧?!

    当年阿娘去的时候也是乱喊着快跑。

    “神女大人,你放我回去吧,我还有小丫头,她离不了我,没了我,她得饿死呀。”

    “很快。”

    女子轻轻拍拍她的肩膀:“给你治了伤就让你回家。”

    妇人长出了一口气,知道是在梦里,她也安心下来:

    “神女大人,我还有两个小丫头,都被卖了,您可知道她们还活着吗?您跟我说了,我回去跟您供香火。”

    “我帮你查。”

    神女可真好。

    “您得多来呀。”妇人小声说,“您多来常州看看,这边可多苦命人。”

    是啊,可多苦命人。

    已经进了常州城,女子低头看向这诗中“泉声到池尽,山色上楼多”雅幽之地,所见也不过是百姓疾苦。

    修廊罗列,楼台占水,掩森森白骨,条条血泪。

    “你要不要告害你之人?”

    “告、告谁呀?”

    “告毁了稻田的胡家,告打伤你之人。”

    妇人迷迷糊糊,她身有重伤却还连日操劳,身子都是热的。

    “我告了他们,可能得了公道?”

    女子笑着说:“能。”

    “那我就告!”妇人说话时用了力,她在梦里跟神女告状,那胡家总管不了他,桑皮也不能打她!

    将妇人送进医馆交给了医官,女子正好遇到正在医馆帮忙的青衫姑娘,那姑娘把她拦了下来。

    “元帅,您是连城都不进就去地里帮忙了?”

    瘦高的女子摸着长刀的刀柄,笑着说:“也是凑巧,遇到了胡家的一个苦主,伤口渗血,还发了热。”

    穿着青衫的姑娘连忙找了干净衣衫替女子换了,又用布巾擦干她的头发。

    “幸好我被借来了常州,大秘书长她们恐怕才刚到金陵呢。”

    女子甩了下长发,笑着说:“我正想写一份文书,你这可有纸笔?”

    “纸笔当然有。”南宫进酒从袖里掏出了炭笔和纸卷,“您写好了我再誊抄。”

    “好。”

    这一日的夕阳未落之时,一封信在常州临时医馆的廊下被用炭笔写就。

    “天下心求公道者,黎国之民,天下身陷不公者,黎国之往。”

    “耕者无食,种者无田,织者无衣,辛劳者无身,此为不公。”

    “身为女子,一无所有,此为不公。”

    “起于小海终于南海,日出东海西垂雷翥,皆在黎国炮程之内,富而不义,贵而不仁,位高欺人者,请问黎国之锋刃。”

    “天下一统,我之所愿,天下之主,归于万民,民有所伤,定远军万水千山定往,一纸轻薄诉状,可换万军叩关之哄响。”

    “此大黎予天下之诺,国破,人亡,但有一刀尚存,此诺则存,但有一人仍求公道,大黎定远便给公道。”

    “求公道而不堪,求站直而跪地,求解惑而陷囹圄,非汝之过,走白山,入凉州,过赣水,翻秦岭,黎国上下已在恭候,可代汝等以刀问之。”

    此信名为《黎国与公道书》。

    写信之人,名为卫蔷。

    时任黎国大辅。

    一个穷苦发烧的妇人想求一个公道。

    她想到了世上还有许多这般人。

    她写一封信,想让他们知道这世上有黎国这样的地方,总能给他们公道,让他们知道谁才是天下真正的主人。

    仅此而已。

    这封信在一月之内遍传天下。

    此时黎国已然攻下南吴全境,太湖之畔,吴越钱氏递交国书,俯首称臣。

    同日,洛阳明堂之上,楚、蜀两国使节联袂而来,愿奉大梁为盟主,三国结盟攻黎。

    高坐明堂上的梁帝赵启恩在国书上落玺。

    皇后卫氏退避飞花殿,不再现身前朝。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