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隋唐风云录 > 第225章 吕封巅长安开武馆

第225章 吕封巅长安开武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宇文世及对帝王心态揣摩的透彻,李世民正当盛年,精力旺盛,不想大权旁落,故而抬出李泰抑制太子。但李泰意欲争储,越过了红线,说明他不顾尊卑、不念亲情,绝非可以承继社稷之人。太子更是犯了大忌,殴打朝廷重臣,胆大妄为。这二位将会两败俱伤,继承皇位的只能是另外的嫡子。李世民只有三个嫡子,因此继承皇位的最有可能就是三嫡子李治。李治比二位哥哥分别小八岁和九岁,少年单纯,一张白纸,正是下注良机。

    宇文世及病重,李世民亲往其家探视,见宇文世及瘦骨嶙峋,不禁流涕,“我虽有臣子千百,可能够知心相交的唯你一人耳。”李福毅端药进屋,拜见皇上。李世民认识李福毅,问其现在官居何职。答曰:“监察御史。”

    李世民言道:“是该升迁了。”

    宇文世及乘机进言道:“他性格淳朴,适合做家臣。我看晋王李治府上缺人,若能提拔他入晋王府,则是他的造化。”李世民点头同意。

    不久,李福毅进入了李治府任詹事,李福毅进献自己的拙作《承华箴》,提到“佞谀有类,邪巧多方。其萌不绝,其害必彰。”李治有感其才华出众,予以重用。李世民看后也颇有好评,认为李福毅是个耿直坦荡之人。

    642年(贞观十六年)春,宇文士及病逝。去世前尚秀梅和李福毅都在身边陪伴,宇文士及对二人说道:“我死时有你们送终,很知足了,秀梅使我晚年平和快乐,淡然死亡,福毅继承了我的衣钵后继有人,死而无憾。”说罢,安详离世。

    李世民得知宇文士及去世,非常悲痛,追赠其为左卫大将军、凉州都督,陪葬昭陵,谥号为恭。黄门侍郎刘洎奏道:“宇文世及生活奢侈,不应赐谥为恭。”多人附议,众意难违,改谥号为纵。

    大唐既无内忧也无外患,一派欣欣向荣,李世民回顾以往,走过多少艰辛路程,感念那些做出杰出贡献的臣子,命将作大匠阎立本在皇宫内的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比例皆真人大小,画像均面北而立,阁中分为三层:最内一层的画像为功勋最高的宰辅之臣,中间一层画像为功高栋梁之臣,最外一层画像则为其他功臣,他们是:

    一、赵国公长孙无忌、河间郡王李孝恭、莱国公杜如晦、郑国公魏徵、梁国公房玄龄、申国公高士廉。

    二、鄂国公尉迟敬德、卫国公李靖、宋国公萧瑀、褒国公段志玄、夔国公刘弘基、蒋国公屈突通、勋国公殷开山、谯国公柴绍。

    三、邳国公长孙顺德、郧国公张亮、潞国公侯君集、郯国公张公谨、卢国公程知节、永兴公虞世南、邢国公刘政会、莒国公唐俭、英国公徐世绩、宋国公秦琼。

    (注:尉迟敬德曾是李世民卫队长,故而排在较前;张亮由不入流排到侯君集之上,是近十年升迁最快的;徐世绩原本高官,是升迁最慢的;李世民登基之后就未用秦琼,秦琼能排进凌烟阁,全因早年名声太响。)

    ------------

    吕封巅就是胡荣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救过的年轻人,他来到长安后在东市开办了一个武馆,在门框两侧贴了一副对联:“身怀上乘武功授业解惑,喜交天下义士以武会友。”显示出自信满满。

    武馆刚刚开张,当地混混找上门来,被吕封巅拳打脚踢赶跑了。东市里正(街道保长)任志行找到孙璇月,有人新开武馆,口气很大,请孙璇月去看看,是否名副其实。

    孙璇月来到武馆,吕封巅欢迎,吕封巅见孙璇月比自己年长许多,气宇不凡,显见是练家子,客气相询:“请问先生有何贵干?”

    孙璇月答道:“我是本街醉香楼的老板,按理你若生意兴隆,我酒楼也会沾光,故而前来祝贺。”

    吕封巅高兴,终于有人前来捧场,真心道:“好酒不怕巷子深,我功夫好、人好,只是人地两生,还望仁兄多多照顾。”

    孙璇月道:“我平生喜好枪棒,咱们切磋一下如何?”

    吕封巅哈哈笑道:“开酒楼的不怕大肚汉,开武馆的就喜欢以武会友。”

    二人来到练武场中,各拿了一条桿棒对练起来。孙璇月招式简练,每到落入下风之时,不惜两败俱伤、以攻对攻,得以挽回颓势。吕封巅招式繁多,显出功底深厚,游刃有余。

    二人战了五十回合,孙璇月跳出战圈,赞道:“好功夫!”吕封巅也恭维道:“你这手功夫也是世上少有,没想到出自酒楼老板之手!”二人相视而笑。

    吕封巅得到孙璇月的认可,再无人前来捣乱。

    孙璇月请吕封巅到酒楼赴宴,并将任志行等附近有头脸的乡绅一并请来。席间,孙璇月当场决定让自己的儿子到武馆跟吕封巅学武,众人见孙璇月如此,对方一定是高人,也纷纷派子弟来学习。一顿饭工夫,吕封巅名利双收,在东市站稳了脚跟。

    公孙砀到醉香楼看视孙璇月,孙璇月将吕封巅叫来,相互介绍,坐下来喝酒。几杯酒下肚,吕封巅又自傲起来:“我以为长安之大,必然藏龙卧虎,怎地待了几十日,就没见到和我一般的。”

    公孙砀大笑道:“如此说来,正搔到我痒处,咱们先切磋,再回头喝酒。”

    孙璇月拍着吕封巅的肩头说道:“我兄弟的武功可比我高多了,就让你见识一下长安英豪。”

    吕封巅见此不敢小觑:“恭敬不如从命,愿领教高招。”

    三人来到酒楼后院,公孙砀与吕封巅各执桿棒,此时公孙砀左臂的伤早已好了,二人交手,公孙砀的招式几乎与孙璇月的一样,但是更加刚猛,顿时压制得吕封巅绕场疾走。公孙砀站住中宫,并不追赶。每次吕封巅想要反击,都被公孙砀迅疾的招式化解,逼得吕封巅只能再次后退。二人战了百十个回合,吕封巅首先住手罢战,大汗淋漓,气喘吁吁道:“厉害!看来我又说大话了。”

    三人回到酒桌,孙璇月调侃吕封巅:“这回长安有你一半的了吧。”

    吕封巅心服口不服:“公孙兄武功虽然高于我,但我看来,还是不如胡一刀。”

    “咦,怎么没听说过此人?”

    吕封巅见此,得意洋洋:“有句俗话说得好,做人不识胡一刀,人称英雄也枉然。”吕封巅的话更勾起了二人的兴致。

    “此人现在何处?”

    “我来长安前刚见过他,住在西北敦煌,真名叫胡荣。”吕封巅话还没说完,公孙砀刚倒入嘴里的酒没憋住,喷了出来,幸亏及时扭头,没有喷吕封巅一脸。公孙砀喘匀气后说道:“我当你说谁呢,直接说胡荣不就完了,他何时叫做胡一刀了。”

    当吕封巅知道他们都是胡荣的弟子时,才知道自己又是吹大法螺闪了舌头。当然有胡荣这层关系,二人与吕封巅更加亲近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