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隋唐风云录 > 第202章 青龙帮商通江西

第202章 青龙帮商通江西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话说阮海提出比试潜水,本是想显露一下自己的本事,话没说完,安淞就按捺不住跳入水中。

    众人手扶船帮低头观瞧,不见踪影。阮海心急,脱掉短褂,跳入水中寻找,许久不见动静。李云桐见胡荣他们都神态自如,毫不紧张,不禁问道:“这孩子能潜水多长时间?”

    胡荣轻松地答道:“多长时间我不清楚,但一炷香的时间料无问题。”惊的李云桐等人愣愣无语。

    阮海下水半柱香功夫后,露出头来,随后安淞也浮出水面,一同游了回来。安淞上得船来,像骄傲的公鸡,昂首挺胸,站在胡荣眼前嘚瑟。陶莘芸对安淞说道:“安淞过来,换件干衣。”

    李云桐突然上前蹲下,仔细瞧着安淞,说道:“你叫安淞,你爷爷可叫安明道?”

    安淞说道:“是呀,你怎么知道的。”

    李云桐大喜道:“你是我堂弟,你爷爷要修炼天师道,四年前带你离开了村子。”

    阮深、阮海也近前相认,依稀认得是四年前的小屁孩。阮海对胡荣自豪地说道:“小时候他就特能潜水,我们都见过。”

    李云桐讲到,我们这里的传统是,新出生的婴儿就放到水中训练,故而人人都会游泳。安淞从小就显露出与众不同,别的小孩都漂浮在水上嬉戏,他却长时间潜伏在水中,故而村中闻名。李云桐得知安淞的爷爷练功痴迷,已经去世,不禁叹息,但也替安淞庆幸,得遇胡荣这个大贵人。

    胡荣讲到偶遇安淞,简述了他们前往龙虎山寻仇的经过。李云桐三人听到他们公然寻仇,在众道士围攻下,斩杀董皋明,破围而出,都是热血沸腾。千里跋涉,快意恩仇,着实痛快!阮深道:“若不是今日见到你们略显身手,根本不会相信你们到龙虎山寻仇,还能全身而退。”

    胡荣一行乘船北上,在彭泽湖的辽阔水域中穿行三百里,进入浔阳江,逆流而上百里进入长江,再逆行五百里,来到江夏郡。

    江夏郡(今武汉)水路四通八达,长江横贯东西,像一条腰带,将中原南北分隔,三国时期的赤壁大战,就在此地。江夏境内湖泊众多,与长江、金水河交汇,造船业极为发达,梁子湖畔的华兴船坞就是青龙帮的造船厂。

    华兴船坞老板周兴龙,是青龙帮的老人,见胡荣前来,既意外又兴奋。胡荣将李云桐、阮深、阮海介绍给周兴龙:“这是彭泽三蛟,我们的新生力量,使得我们的势力扩展到彭泽湖。”胡荣让周兴龙尽快提供一艘大船给他们,周兴龙满口答应,我可以调剂一艘,三天之内就可交货。李云桐三人这才知道,眼前这位就是青龙帮大当家胡荣,一言九鼎,富可敌国。

    胡荣喜欢研究器物,也对其有深刻认识,是器物使人的能力不断提升,无可限量。从刀枪弓弩,到车马船帆,人们正是凭借这些器物,将自己的能力一倍又一倍地提升。但是,历代朝廷都不扶持促进民间制造,而是横加限制,以加强统治和管控民众。隋文帝是历代帝王中比较体恤民情的一位,也曾下旨:“江南诸州,人间有船长三丈以上,悉括入官。”幸而唐初百废待兴,此时朝廷尚未严管民间造船。

    胡荣参观造船厂,让工匠讲解技术细节,一艘大船,船骨构造犹如人的主干,底部从头至尾一根龙骨,相当于人的脊椎,从龙骨上生出一根根弧状肋骨,与圈梁相连,组成了船体的完整骨架。在船体底舱,分隔成十多个相互独立的密闭舱,万一某处被撞坏漏水,只会使一个密闭舱被灌满,不会造成船只沉没。胡荣还知道,海船与内河船的船体底部是不同的,海船是尖底,这样吃水更深,重心更低,像个不倒翁,在波涛汹涌的海上不易倾覆。内河船是平底,这样吃水浅,可以在浅水区域航行。

    胡荣看到一个大水车在流淌的河水带动下转动,通过传动轴与岸边的磨盘相连,研磨谷物。胡荣心想,自己的制药厂,研磨药材的工作量非常大,可以借鉴这项技术。

    三天后,彭泽三蛟登上了自己的大船,此船长二十二米,宽五米。崭新的船体,光亮的桅杆,喜的他们前后查看,停不下来。胡荣告诉他们:“今后不用拼命工作想着还钱给我,我的钱多的花不完,不需要你们还。你们有一身本事,就应该活得惬意,人生一世,岂能像动物一般终日为吃食忙碌。”

    李云桐、阮深、阮海都大为感动,李云桐拍着胸脯说道:“大当家如此对待我们,粉身碎骨无以为报。只希望大当家今后有用我们之时,即使赴汤蹈火,绝无二话。”

    胡荣拍着李云桐肩头说道:“我辈信义相交,肝胆相照,我若有事,一定会想到你们。”又嘱咐道:“你们与周兴龙最近,他年长有经验,今后有事,要找他多商量,不要莽撞行事。你们的事就是青龙帮的事,青龙帮实力强大,有此依靠,也不必过分委屈、仰人鼻息。”李云桐三人都点头受教。

    胡荣对周兴龙说:“他三人初入我帮,你要多多带契,让青龙帮扩展延续。”

    经过几日相交,周兴龙与三人已经相熟,向他们介绍了青龙帮的许多生意,如:贩卖药材、开办药铺、转运木材、客运货运等。

    胡荣说对李云桐三人说道:“你们可以把青龙帮的这些生意扩展到江西,将来你们生意扩大,我还可以提供更多的船只。”

    李云桐三人驾船离去,人人仿佛重获新生,今后生活一片光明。

    胡荣告别周兴龙,前往襄阳。襄阳在江夏西北六百里,是南北交汇之处,自古以来商贸发达,人文荟萃,三国大将关羽水淹七军,就在此地。汉江之水从汉中远道而来,经襄阳南下,在江夏与长江汇集。胡荣想体验一下坐船逆流而上的感觉,在江夏乘坐了前往襄阳的客船。在有风的情况下(无论风向如何),张满航帆,就能逆流而上。无风之时,雇佣沿岸的纤夫,几十人的纤夫,在崎岖岸上拉着长长绳索,拖拽船只前行。

    胡荣一行上船出发,看着纤夫们赤裸上身,佝偻着身子费力拉动着船只缓慢前行,心中不耐,只乘坐了一日,第二日下船步行。

    数日后,胡荣一行来到襄阳,陆一鸣见到胡荣欢喜万分:“早听说你要来,日日期盼,望穿双眼矣。”

    胡荣见陆一鸣老态明显,不由感叹:“多年未见,怎地老了许多?”

    “我怎能和你们相比,我已年过六旬了。”

    陆一鸣安排胡荣一行住在家里,二儿子陆景行拜见胡荣,陆一鸣讲述,长子陆景中在丹阳(今南京)重振家业,诗书传家。二子陆景行帮助自己料理青龙帮产业,身在江湖。

    胡荣赞其薪火传承,安排妥当。

    陆一鸣道:“我听到你二人前往龙虎山寻仇,着实吓了一跳。那里路途遥远,你长期离开西北,不担心吗?”

    胡荣道:“我们在西北已经站住了脚,这次出来,就是要撒手一段时间,让他们能独立自主。我们开创基业难,薪火传承更难,你这里开了一个好头。”

    陆一鸣从胡荣的简短几句话中已经明白,大当家已在着手星火传承了,大当家还是像以前一样高瞻远瞩、先人一步。陆一鸣有些责难道:“但你南下江西,还是走得太远了。”

    胡荣道:“龙虎山欺人太甚,张三一人寻仇,我不放心啊。”

    陆一鸣点头,的确,张三一人前去的话,多半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陆一鸣心道,无论是谁能依傍上大当家,都是此生的最大幸运。

    陆一鸣之子陆景行恭敬地问道:“大当家在洛阳用‘摩刹门’惩戒丐帮,是临时起意,还是新成立的部门?”

    “这是新成立的部门,由张三负责,专门处理你们独自处理不了的纠纷。”

    陆景行听了大喜,说道:“近年来权贵们日益嚣张,与民争利,开始欺负到我们头上了。”

    “你且详细道来。”

    陆景行说道:“我们花费十年时间建成的襄阳码头,这二年收益显现,被襄阳望族杜靖看中,要收购入股,张口就是50的股份。他威胁到,我们购买的码头土地中,包含了一块他们家族的宅基地,他官府有人,能打赢官司。”

    胡荣说道:“那就让摩刹门会会他,你们静观其变吧。”

    陶莘芸私下对胡荣说道:“我可否帮忙,我的百宝囊中有烟雾弹、迷睡药、鹤顶红、…”

    胡荣听了笑道:“这些宝贝当然有用,你就是摩刹门的女罗刹了。不过,这次用不上,以后再助你夫婿吧。”

    深夜,胡荣和张三来到杜靖大宅外,胡荣让张三在外警戒,自己潜入。胡荣从房顶倒挂金钩,悄然打开窗户,溜进杜靖卧室,分别点中了杜靖和小妾的耳门穴,使得他们在沉睡中昏厥过去。胡荣切断杜靖的食指,手拿断指在床围上写了三个字:“摩刹门”,然后离去。

    杜靖被手指的剧痛疼醒,赫然看到食指齐根截断,血肉模糊,不禁大喊。家人、仆从闻讯赶来,四下搜查,除了触目惊心的三个血字,一无所获。杜靖知道这是警告,被对方诡异的身手吓得怕怕,却不知来自何方神圣。四处打听,多日后,终于打听到,洛阳丐帮帮主因其得罪了陆一鸣的鸣帆船社,被摩刹门断了一指。杜靖由此恍然大悟,从此再不敢招惹陆一鸣。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