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隋唐风云录 > 第139章 薛延陀反叛突厥

第139章 薛延陀反叛突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话说回来,阿史那欲谷被胡荣和李靖的联军截杀,损失了一半财物,心中懊恼,上告颉利可汗要求报复,颉利可汗同意。阿史那欲谷借机向附属的薛延陀、回纥等部落征调牛羊和兵马,想要进犯灵武郡。

    突厥人连年向这些部落要这要那,早就招致不满。一年前,胡荣召集过这些部落会盟,随后胡荣大战突厥苍狼军,并获得大胜,使得这些部落对抗突厥的信心大增。薛延陀酋长乙失钵与回纥酋长时健商议决定,不再接受突厥调遣,拒绝了突厥特使的要求。

    颉利可汗得知薛延陀、回纥部落不听调遣,决定惩戒,命令由突利为统帅,率领阿史那欲谷、阿史那苏尼,联合讨伐薛延陀。

    627年(贞观元年)夏,突利率领三路大军,共计六万兵马讨伐薛延陀。

    薛延陀早有准备,由乙失钵的孙子夷男和时健的儿子菩萨作为联军的正负统帅,与敌对战,乙失钵和时健则率领老弱妇孺和牲畜撤往酒泉郡。

    乙失钵和时健亲往拜会胡荣,请求帮助。胡荣同意,和他们共同商讨作战方案,胡荣说道:“

    1你们的老弱妇孺可以进入嘉峪关,躲避战乱。

    2你们的军队不要急于与敌决战,可在敦煌至酒泉这千里之地大范围运动。要充分依仗地熟之利,将敌拖散,分而击之。

    3我亲率精兵,直接奔袭阿史那欲谷的老巢、于都斤山。此乃围魏救赵之计。”

    乙失钵和时健听了大喜,于是众人依计而行。

    于都斤山在酒泉北面二千里,胡荣率领一千人,一人三马,立刻出发,沿途故意泄露奔袭阿史那欲谷老巢的讯息。

    阿史那欲谷听说胡荣领兵奔袭自己的老巢,大惊失色,率领本部兵马回身驰援。

    薛延陀酋长乙失钵与回纥酋长时健率领二万老弱妇孺和十几万牲畜,浩浩荡荡进入了长长的嘉峪关山谷。此时,胡荣已经率领一千兵马出征,去奔袭阿史那欲谷老巢了,由高德安排他们在酒泉北面的大片草原上暂时栖身。

    乙失钵和时健见高德年纪虽轻,却不急不躁、调度有方,不但所有兵马对他唯命是从,酒泉郡守备韦世佗、郡丞张思浩等朝廷官员对他也言听计从,进而上下一心,军民交融,展现出强大的合力,心中更加安稳。

    高德与众人商议军情,斥候传来前方消息,阿史那欲谷听说胡荣领军突袭老巢,已经率部掉头往回了。薛延陀联军正在向东迂回,已经甩掉了阿史那苏尼,准备向突利进攻。

    高德轻松地总结道:“万事俱备,我们只需静待胜果可也。”

    当初胡荣提出围魏救赵之计,乙失钵惊叹是胆大的妙计,现在,当阿史那欲谷真的开始回兵后,乙失钵认真思考胡荣身处险境,忧虑地说道:“胡将军只有一千兵马,后有阿史那欲谷二万兵马的围追堵截,前面敌情不明,风险莫测,着实令人担心。”

    高德不以为意道:“漠北草原广袤无垠,别说是几万,就是有十几万人合围,也是漏洞百出,任由我哥穿行。”

    众人见高德如此自信,都对兄弟二人佩服不已。

    前一段时间,高德忙于军务,不得空闲,现在都已按部就班,他要好好放松一下。高德骑马深入草原,信马由缰、纵情奔驰,感受速度的快感。盛夏的草原青绿葱葱,高德敞开心扉,大口地吸嗅着草木的芬芳,战马也是憋闷了许久,撒了欢儿地狂奔。

    高德看到一群牧马在草原上悠闲地进食,一个姑娘手执套马杆,试图套住头马。头马快速奔跑躲过,又兜转回来,不以姑娘为意,又似在挑衅姑娘。

    姑娘远远地见到高德,挥举套马杆打招呼。高德策马近前,见姑娘眉清目秀、身姿妙曼,亮眼醒目,不由得自己也挺胸拔背、顾盼生辉。

    高德戏言道:“姑娘手中何物?”

    姑娘一本正经地回答:“套马杆。”

    “见姑娘追逐良久,怎不见套住马头?”

    姑娘这才明白,对方有调侃之意。见来人高大年轻,一脸阳光,充满朝气,显见的是当地的唐军,心情颇佳,噗嗤笑道:“你能套得住头马吗?”“为何要套头马?”

    “天色将晚,我要马群返回,它们却眷恋此地不愿离去。”

    “好吧,我来试试。”

    高德接过套马杆,纵马冲向头马,战马起速极快,如离弦之箭,高德单手夹持长长的套马杆,看其架势就知是熟手。

    头马扭头就跑,但醒悟已晚,还没来得及起速,就被高德套住。头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的力量,变得乖乖听话。高德放开套马杆,轻轻拍着头马的脖子,低声轻语,头马温良恭顺,任凭摆布。

    姑娘看得惊讶不已,竟然与马如此亲密,从没见过如此牧马的。姑娘好奇地问道:“你是哪里人?”

    高德答道:“我是辽西人,少年时曾在草原上贩马,与伙伴们一起赶着马群嬉戏,觉得牧马草原是最快乐的事了。”高德回想少年时的美好时光,笑意盎然。

    姑娘看着高德真挚的笑容,找到了知音:“我也认为牧马放羊最快乐!”

    “我牧马不行,放羊可是好手咧。”进而补充道。

    “姑娘聪慧,当然是个中高手。”

    姑娘被高德夸得高兴,话语也多了起来:“我家的头羊浑身雪白,可听话了。”

    “你家羊群的头羊有一对大盘角,是吧?”

    “是呀,你怎么知道的?”

    “这只头羊为姑娘美貌所惑,当然愿意听话了。”高德碰到心仪的姑娘,嘴跟抹了蜜似的。

    姑娘被逗得笑靥如花,有些羞赧地说道:“才不是咧,是我家花白,那只牧羊犬特别听我的话,有它忙前跑后,牧羊特别省心。”

    二人谈的愉快,互报姓名,高德得知姑娘名叫帕尔娜,是时健之女,菩萨是她亲哥。

    不知不觉来到了该分手的岔路,高德与帕尔娜互说再见。高德望着帕尔娜远去的身影,一丝思念涌上心头,这是从没有过的感觉。

    ------------

    胡荣突袭阿史那欲谷的老巢,只是虚晃一枪,引着阿史那欲谷的大军在草原上捉迷藏。胡荣此行的目的是牵制阿史那欲谷的兵马,配合薛延陀与敌决战,因此并没有烧杀抢掠。许多游牧家庭和部落,起初见到胡荣兵马到来,惊吓不已,后来发现胡荣并不抢掠,更不烧杀,也就不再害怕。胡荣带了许多绢帛和茶叶,和当地牧民交换牛羊作军粮。胡荣让部属大肆宣扬,这是胡荣的兵马,他们不掳掠百姓,只做公平交易。部下们不解,在敌区不烧杀抢掠已经很收敛了,吃东西还给钱?!

    胡荣看着公孙砀满脸不高兴的样子,说道:“现在唐朝兴盛,薛延陀崛起,我们在西北也已站稳脚跟。我问你,突厥还有能力攻打我们,强占我们的地盘吗?”

    公孙砀傲然地说道:“我就希望他们来攻,一定杀得他们片甲不回!”

    胡荣道:“正是如此,所以说,突厥只是我们的一时之敌,用不了多久,我们就可以在这片草原上自由通商,若是现在烧杀抢掠,无异于杀鸡取卵。”

    张三在旁听得清楚,崇拜道:“大当家未卜先知,总能先人一步。”

    胡荣笑道:“什么未卜先知,历史总是不断重复,是你们不好好学习!前朝杨坚初期,和现在的情况类似。”

    夷男率领薛延陀和回纥联军,在敦煌附近兜了一圈,甩掉了阿史那苏尼,向东迂回,向突利所部发起攻击。突利被夷男和菩萨二军夹击,全军覆没,只率领少数轻骑逃回东部。阿史那苏尼听说突利战败,赶紧掉头逃跑,一气跑回到自己的老巢,突厥出动的三路大军就这样一个战败、二支瓦解了。

    胡荣兵马飘忽,阿史那欲谷根本追不上,只能跟在后面追寻残影。胡荣听到薛延陀大胜的消息后,不再逗留,率兵返回酒泉。

    颉利可汗见突利大败而回,痛斥突利。突利心生怨恨,回到自己的领地后,不再听从颉利调遣。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