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隋唐风云录 > 第79章 李世民进攻洛阳

第79章 李世民进攻洛阳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隋朝末年,公孙砀十岁起随父亲在芒砀山(河南永城)占山为王,后来加入了朱粲的队伍,父子俩见证了胡荣在华阴单枪匹马,面对朱粲毫无惧色,并解救了六名少年,故而对青龙帮大当家胡荣之名牢记在心。

    李世民大军在进攻洛阳前,首先清扫外围,朱粲占据的冠军(今河南邓县)成了首先攻击的目标。由殷开山和秦琼率领的一万兵马,打的朱粲连战连败,最后只好带着残兵败将投奔洛阳王世充去了。公孙砀的父亲在战斗中身亡,公孙砀听从了父亲临死前的嘱咐,逃离朱粲,另寻安身之所。

    公孙砀游荡到长安,听到了青龙帮胡荣大名,为之一振,打听到胡荣住在城西门外的三槐庄,赶了过去。三槐庄看门人给了公孙砀一张大饼,并告知,此处只收留十岁以下的孤儿,不收留青少年,你们已经能干活了,到城里打工去吧。公孙砀傲然说道:“我要找大当家胡荣,我不是来求收养的,我是来投靠的。我有一身真本事,别看我小,已然上阵杀敌,一般人不是对手。”

    看门人是青龙帮的战士,来了兴致,二人各执白蜡杆对战起来,来来回回战了数十个会合,不分上下,引来众人围观。胡荣闻报,出来观瞧,见少年郎枪法狠辣,气定神闲,看的出经历过战场磨炼,胡荣招其进屋。

    公孙砀再见到胡荣,很是兴奋,述说早在华阴时就见过,当时自己在朱粲的队伍中,并滔滔不绝,将自己的来龙去脉说个底掉。

    胡荣看着眼前的十四岁小孩,虽然满脸的稚嫩,但一直过着朝不保夕的战斗生涯,早已把自己当做成年人看待了。胡荣在他的身上看到了高道年少时的影子,天赋出众、桀骜自信,将其收下。

    胡荣叫来王喜、孙璇月、公孙砀,言道:“你们由我推荐,已是青龙帮的正式成员了,加入青龙帮不难,不比武功高低、不比才学深浅、更不需对我效忠。但是,想要加入青龙帮也不易,没有青龙帮资深成员正式推荐的不要,不讲信义、偷盗奸淫、贪生怕死、倚强凌弱,占其一者不要。”

    胡荣接着说:“你们年青,有极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我不会急于给你们安排事情做,你们首要的任务是学习,学武功、学兵法,还要学习读书写字和记账算数。我以后与你们在一起的时间不多,机会难得,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出。”

    公孙砀说道:“我不想读书,只想练武,练成你一样的本事。”

    胡荣答道:“你自信独立,这很好。要想生存,需要武功好,更需要头脑好。在刘武周、李密、朱粲的队伍中,有许多好汉战死了,他们跟错了老板,死得窝囊,要引以为戒。另外,读书难,但更磨炼精神,也对你练武有促进作用,你不理解是你的武功境界未到。你想练成我的本事,那就听我之言。”

    胡荣看向每个人,对全体说道:“今天我上第一课,就二句话:

    1、文武兼修,能够相互促进。就是说,你用全部时间读书,单就读书效果而言,也没有练武与读书相结合的效果好。反之亦然。

    2、多数人像牛马一样供人奴役、向羔羊一样任人宰割,这就是千百年来这个社会的组成。你们唯有刻苦学习,吃尽苦中苦、方做人上人!”

    在场的人都是历经磨难,对当下机遇万分珍惜,对胡荣的每句话都牢记在心。此后,相互比着练功学习,都异常刻苦。

    占据河北的窦建德发展遇到了瓶颈,前段时间突厥与刘武周合伙攻打李唐,邀请窦建德共分唐土,窦建德内部就是否出兵争论不休,结果窦按兵未动。最近,窦建德领兵北上攻打幽州,没想到高开道领兵來援。窦建德大将王伏宝忌惮高开道的实力,不愿再战,窦建德只好无功而返。

    窦建德了解到王伏宝手下二员战将李如圭和齐国远与高开道有旧,还和青龙帮有染,他们驻防在河间郡,正是对抗幽州的前线。为防万一,窦建德令刘黑闼前往河间郡接替王伏宝官职,将王伏宝调回都城洺州,并暗中嘱咐刘黑闼,伺机杀掉李如圭和齐国远。

    王伏宝来到洺州才明白是窦建德疑其变节,削了兵权,不免牢骚满腹。谋士凌敬向窦建德进言:“主疑臣则诛,臣疑主则反。主疑臣而不诛则臣疑而反。”

    窦建德深以为然,以谋反罪处死了王伏宝。纳言宋正本坚决反对窦建德诛杀王伏宝,并劝窦建德驱除凌敬这等小人,要以仁德治国。窦建德实在受够了宋正本对自己指手画脚,以目无王法、狂傲放肆为由将宋正本处死。此后人人引以为诫,无人再肯直言相谏。裴矩此时被裹挟在窦建德的朝中为官,只是尽职于日常政务,对敏感问题不发一言。

    窦建德与李唐的边界一直平安无事,窦建德不敢前往骚扰,李唐也无暇顾及窦建德。

    窦建德与王世充瓜分了李密的领土后,因边界不清,纠纷不断,相互策反对方守将,或伺机攻占薄弱地带。在此拉锯战中,窦建德略站上风。

    刘黑闼入主河间郡后,发现李如圭和齐国远二人重情讲义、快意恩仇,不是投机专营之辈,很合自己的胃口,不但没有杀掉他俩,还引为知己,加以重用。

    王世充击败李密后,皇上杨侗被迫封王世充为太尉,开太尉府,朝中事务无论大小都由太尉府决断。王世充在官署门外张贴了三份布告:一份招聘文才学问足以帮助处理政务的文职人员,一份招聘武艺超群敢于冲锋陷阵的武职人员,一份招聘善于审理疑案的司法人员。从此,呈递书函当面介绍以推荐或自荐的,每天都有几十人,王世充一概亲自考核,殷勤慰问款待。明眼人看出他在培植自己的势力,怀有不臣之心。

    619年(唐武德二年)三月,杨侗被迫封王世充为相国,统管百官,封为郑王,并赐九锡(皇帝给大臣九种器物,以示最高礼遇。三国时的曹操曾获九锡)。

    同年四月,王世充迫使杨侗禅让帝位给王世充,建年号开明,国号为郑,大封族人为王。

    五月,王世充的礼部尚书裴仁基以及他的儿子左辅大将军裴行俨、尚书左丞宇文儒童等几十人商议击杀王世充,再次拥立杨侗为皇帝。事情泄露,全部被杀。

    六月,王世充为了断绝人们复辟的念头,派遣自己的侄儿王行本鸩杀了杨侗,给了个称号叫恭皇帝。

    620年(武德三年)七月,李世民的率领大军出关进攻王世充。王世充在刘武周被消灭时就已预料到唐将以郑为下一个目标,一直在部署准备。按照当时唐郑的军事对比,郑虽然稍弱,但胜在本土作战,又采守势,预计会出现拉锯场面,不料才一开战,王世充的局面就迅速恶化,郑国各地守将竟然纷纷不战而降。七月,张公瑾降;八月,邓州降;九月,田瓒率领所部降,时德睿以所部降;十月,大将张镇周降,郭庆以管州降,魏陆以荥阳降,王要汉以汴州降。才三个月的时间,洛阳周围大部分郡县落入李世民手中,洛阳城直接暴露在李世民的兵锋下。

    王世充不得已,只好派使者向窦建德求援,愿意将原来占据的李密地盘全部让给窦王,并强调唇亡齿寒的道理。十一月,窦建德派人表示窦将亲率大军援助王世充。王世充得此信息,像打了鸡血一样重新振奋起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