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隋唐风云录 > 第53章 胡荣品评英豪

第53章 胡荣品评英豪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当晚,徐盖安排家宴款待,众人漫谈时局,品评天下割据势力,河北窦建德,涿郡罗艺,关中李渊,河东刘武周,朔方梁师都,河西李轨,陇西薛举,历阳杜伏威,海陵李子通,毗陵沈法兴,邓州朱粲,江陵萧铣,虔州林士弘等。胡荣和徐世绩你来我往,显出每人对天下群雄都了如指掌,徐盖和陆一鸣都各有代表,故听多言少。

    徐世绩感叹道:“以往我自诩聪明,但今天听到大当家品评各路英豪,始知自己的见解浅陋得很。”

    胡荣与徐世绩的言谈中感觉出其人睿智,也是大为佩服,答道:“徐兄客气,我们谈话是互相启发,取长补短,许多事情是以前也没想那么多,听你一席话,是越说越明。”

    徐世绩问道:“高开道早年在山东经商负有盛名,如今带领部队进入辽西,宋兄认为此人如何?”

    胡荣知道高开道的秘密牵扯到对争霸天下的认知,所有非己方阵营的人都有可能成为争霸的对手,需要严格保密,遂答道:“早年我们就与格谦的盐帮合作,我与高开道打交道颇多,此人悍勇刚直,讲信义,他进辽西对我们青龙帮不是坏事,可以牵制涿郡罗艺。”

    徐世绩又问道:“刘武周本来只有马邑一郡之地,不成气候,但受到突厥赏识,册封为“定杨可汗”,实力大增,已然参与争霸天下了。凭宋兄在草原上的人脉和睿智,宋兄若肯起事,必然能获得突厥的更大支持。”

    徐盖听得心里咯噔一下,知道此话含义深远。

    胡荣喝了一口酒,认真说道:“突厥以游牧为主,引他们入中原,必然烧杀抢掠而去,生灵涂炭,民心尽失,故只能胜一时,非争霸者所为。再说,一旦让突厥人尝到甜头,他们常来掳掠,你我家园都难幸免。”

    胡荣反问:“我们起兵造反所为者何?不为帝王之尊,只为父老乡亲免遭涂炭。故而,我不但不会引突厥之兵,一旦突厥兵马进犯中原,我必参与驱除鞑虏的行动!杨广在雁门被围时,我率领八百子弟兵与柳城兵马共同勤王,敌军撤退后,唯我部八百人追到草原上咬了他们屁股一口。”

    徐盖父子齐声喝彩。

    徐世绩问胡荣:“你从河北而来,窦建德实力如何?”

    胡荣答道:“窦建德是在默默发展,其实力比显现的强的多,简言之,有一长、一短二大特点:

    1长处,深得人心:窦建德勤俭、维护当地士绅的现有利益,这些年积累起来的正面形象,已经深得本地人的拥戴。

    2短板,严重缺钱:河北被杨广盘剥最烈,也没有官府的战略粮仓,连年战乱,普遍贫穷。”

    胡荣接着说:“河南有许多隋朝的战略粮仓,你们可比他富多了。若论实力强弱,表面看武装,实质还是看钱粮。”

    徐世绩听着顺耳,心道看来他还是看好我们。

    胡荣说:“我来时,见到你们的郡县都是老弱之兵把守,窦建德若有意南侵,这些地盘都是他的囊中之物。”

    徐世绩听得是暗叫惭愧。

    胡荣继续说道:“从窦建德的以往战绩来看,此人善于用巧,尚不知统领大军作战的能力如何。”

    徐世绩问道:“你看魏公领兵能力如何?”

    胡荣答道:“魏公与窦建德相反,过于急功近利。单说统兵才能,就凭弃你不用这一条,李密最多是平平之辈。”

    徐世绩不服,“魏公统领二十万大军,井井有条,对手下各部的作战方略安排细致周到。魏公总是不避箭矢,亲临前线指挥作战。

    半月天前,王世充亲自领兵在洛口之北的洛水河上搭建浮桥,领兵从北面进攻洛口,是魏公亲自领军,巧设埋伏,将王世充杀得大败,杀敌数万。”

    胡荣听得直摇头,问道:“秦末争霸,刘邦与项羽谁更会领兵打仗。”徐世绩答道:“单说领兵打仗,我认为项羽比刘邦强。”

    胡荣说道:“刘邦手下萧何、曹参、周勃、樊哙、夏侯婴、灌婴,都是同乡亲信,他们后来都成了世之名将,其中一二个可能是天生英才,但不可能全部智力超群(一个乡村不可能一下冒出七八个天才!),他们能成为名将,只能说刘邦领导有方。

    率领一二千人打仗,项羽可能比刘邦更强。若是统领一二十万的大军,比较统帅高低,就比辖下名将多寡可也。项羽之败,败在不会用将矣。”

    陆一鸣认可胡荣之言,感叹道:“怪不得韩信说:“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

    胡荣笑着说道:“此言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淮阴侯列传》吧,其中还有一句,陛下不过能将十万兵,韩信领兵多多益善。此话不过是司马迁在卖弄文采,实则误导视听。统领十万兵的学问就是如何统将,哪有上限之说,刘邦将将之能远胜韩信,当然比韩信能统更多兵!”

    众人听后,觉得言之有理。

    徐世绩暗忖,李密大小权利都不放手,他自己再高明,也不如众人的智慧,何况他也未见的高明。

    徐世绩问道:“宋兄若是魏公,会如何作为?”

    胡荣反问道:“徐兄若是肯将敌我双方的实力细节相告,我就试着纸上谈兵,供徐兄斧正。”

    徐世绩将洛阳和己方的部队情况、将军特点、以往战况都进行了介绍,凡是胡荣提问之处,都毫无保留地给予了答复。胡荣对徐世绩的坦诚相待,心怀赞赏。

    胡荣说道:“就从现状说起,我若是李密,固守、整军、建设根基,然后曲线攻打洛阳。

    1固守:命令秦琼领兵三万固守回洛仓,单雄信领兵三万固守洛口仓,徐世绩领兵三万扎营二军之间,并统一指挥这三支兵马,维持对洛阳的进攻势态。”2整军:将各路投靠的义军进行整军训练,重新任命官职,使得各个派系的军队融为一体,成为打不垮的强兵。

    3建设根基:重新考核任命各郡县官员,各郡都要设置郡守和郡尉,每郡都有完整的军备体系,能独立应付突发入侵或叛乱。

    4攻洛阳:学李渊,立洛阳的杨侗为新帝,以清君侧之名讨伐王世充。出兵南下切断洛阳补给线,出兵西进,既向洛阳西门施加压力,又能监视李渊动态,形成对洛阳四面合围。万事俱备之后,洛阳方能唾手而得。

    徐盖赞道:“大当家年纪轻轻,却是老谋深算。”

    徐世绩也说道:“宋兄深通兵法,‘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正应此时也。”

    第二天,胡荣告辞离开,不提拜见李密之意,徐世绩明了胡荣对李密的评价,也就不提引见了。临走之前,徐世绩带着胡荣参观黎阳仓:在东西260米,南北280米的方形区域,排布了84座仓窖,煞是壮观。每座仓窖的直径在10米左右,深为五~六米,底部呈半圆形。已经分空了四十座,还有四十四座是满仓,约存有1850万斤粮食,够十万大军吃一年。

    胡荣感叹道:“你们占据了多处粮仓,正是扎牢根基的好时机,却只是粗放地开仓放粮,博得一时之名,可惜了!”

    胡荣告诉徐世绩,自己和谢映登是旧识,让徐世绩派人带领自己去洛口拜访谢映登。徐世绩知道原由,见胡荣不细说,也就没问。

    与胡荣的一席谈话令徐世绩跳出眼前、统观全局,思想有了跳跃性的认识,不再对李密抱有幻想。胡荣走后,徐世绩在黎阳收集兵马,整顿军备,开始扩充自身实力。

    胡荣来到洛口谢映登的营寨,谢映登见到胡荣,惊喜不已,忙问:“为何来此?”

    胡荣答道:“李渊起兵,异军突起,天下大变,自己要到关中铺展商路,故顺路拜访好友。”

    谢映登将胡荣请入营帐,置酒席款待。谈到当前洛阳的战况,谢映登说道:“我军刚刚大败王世充的进攻,杀敌数万,敌军已经全部撤回到了城内。我军在洛阳的东面和北面,已经直抵城下。我军三十万,洛阳守军估计还剩十万,攻破城池只是早晚的事情了。”

    胡荣端起酒杯说道:“我明日一早去长安,预祝你们攻破洛阳,向谢兄道贺。”

    谢映登说道:“宋兄雄才大略,何不随我去见见魏公?”

    胡荣说道:“我不见魏公了,因为我不看好他。”

    谢映登屏退左右,问道:“大当家此言必有原由,能否告知一二。”

    胡荣答道:“我在黎阳见过徐世绩,对当前情况略知,你二位与魏公在同一战车上休戚与共,故对不利因素听得较少,我就以旁观者的角度,说说我的看法:

    1魏公孤注一掷,倾注全部兵力,毕其功于一役。此乃兵家大忌,非霸主争天下之道。

    2魏公不善用将,徐世绩大才,世所罕有,瓦岗军的成就足以证明,在此紧要关头,却被闲置。

    3魏公急功近利,不事经营,辖下各个郡县都形同虚设。

    4魏公危如累卵,却不自知。江都杨广若北归洛阳,李渊若东进洛阳,窦建德若南下抢占郡县。只要有一个动作,李密就处于劣势。倘若李密战败,有杀害翟让的裂痕,如此七拼八凑的军队必将四分五裂,王世充、李渊、窦建德等豪强再前来掠夺,李密就是争霸天下第一个出局人。”

    谢映登听得冷汗涔涔,半晌,有些不甘心地问道:“若是李密拿下洛阳了呢?”

    胡荣答道:“占据洛阳后,首要是巩固现有地盘,然后才是与李渊、窦建德等各路豪杰争霸。即使做到最好,也是李渊势力最大,李密还需放下身段,合纵连横。以他现在这种自大的心态,难矣。”

    谢映登说道:“我有一事不解,以大当家的实力,跳出称王,必能占据辽西,将来或割据或投靠明主,封妻荫子可期。”胡荣答道:“我与尔等世家不同,我是赤条条来到世上,也想赤条条地去,对于子嗣传承不感兴趣,唯一叫我挂怀的是父老乡亲和亲朋好友的安危。”

    谢映登羡慕地说道:“大当家活的潇洒。”

    第二天,胡荣告辞而去。谢映登求见李密,想要委婉谈出胡荣的观点,规劝李密。谢映登谈到青龙帮大当家胡荣来过,此人行商天下,对局势颇有见地,…

    李密打断谢映登,说道:“听过此人,一介庶民,以勇武见长,不投身军旅谋求出身,却从事贱业,他能有什么见地,就不要再提他了。”

    谢映登愕然,默默退出,李密果如胡荣所言,眼高过顶、自大狂妄,对李密不再抱有奢望。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