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隋唐风云录 > 第26章 胡荣冒险发财

第26章 胡荣冒险发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胡荣回到营地,向统领汇报:“在东北八十里,发现二万敌军。”统领不敢怠慢,带着胡荣直接到中军大帐,向大军统帅郭绚汇报。胡荣把在敌军外围观测的结果汇报了一遍,没有提及暗中潜入军营之事。胡荣讲述敌军营寨布置,说的清清楚楚。郭绚是行家,问了几个细节,胡荣对答如流。郭绚听的连连点头,总结道:“这应该是名将高行健的兵马,是该国最精锐的部队,看来他们真是感到切肤之痛,要来决战了。”郭绚哈哈大笑:“如此,敌人终于被我军调动,决战之日可期。”

    长史范东平突然质问胡荣:“你们小组共计四人,他们全部战死,只你一人返还,而且毫发无损,必是临战脱逃。依大隋律,立斩不赦。”范东平转向郭绚,接着说道:“请大帅定夺。”

    刚才还是风平浪静,胡荣眼见将获封赏,突然情形急转直下,帐内的众人都有些发懵,郭绚也不知所以,看到范东平神情坚定,虽不知他为何与一个小卒过不去,但小卒之命贱如蝼蚁,无需自己劳神,就给他这个面子,于是点头道:“就按军令处置。”

    上来数名卫士将胡荣兵器摘下,抹肩头拢双臂就要捆绑。卫兵们摘下胡荣兵器,是不知觉地在鬼门关走了一遭,胡荣本能地要暴起杀人,但想到军中还有高德等几十名兄弟,必受牵连,一时僵住不动,不知如何是好。胡荣高声说道:“我有斩敌证据,绝非临阵脱逃!”胡荣站定,双臂僵硬如铁,卫士们一时掰扯不动。

    记室参军陆一鸣原是前任崔弘升的参军,郭绚接替后被保留原职,主管记录军中细节,是统帅的活账本。一征高句丽时,他见过胡荣几次。在萨水河畔,全军危如累卵之时,胡荣果敢提出率领骑兵突围,他在旁边听得真真切切,深为胡荣的临危机智所打动。而后听说这支骑兵突围成功,更感到这位少年天赋异禀。如今见其被陷害,忍耐不住,不顾范东平是自己的顶头上司,站起身来请求道:“请大帅容他自辩。”

    郭绚一摆手,手下卫士暂停动作,对胡荣说道:“你说吧。”

    胡荣并未实话实说,而是编造了一个更容易让人信服的经过:“在敌营附近,我们遭遇巡哨,二十多人围攻我们四人。一番激战,战友们都力战身亡,我们杀敌十多人,剩下几个胆寒逃跑了。我知道敌人大队人马随后就到,军情紧急,我只好将敌人的耳朵和腰牌割下,撇下战友的尸体,赶回汇报。”

    有人拿来胡荣的行囊,果然见到十几个耳朵和腰牌,可见胡荣所言不虚。胡荣刚才被众人擒拿扭拽,岿然不动,更是冲击众人的神经。郭绚赞叹道:“壮哉!真乃古之恶来也。赏银十两,退下吧。”

    杨广面对辽东城强攻不下,想到了新办法,命造布囊数万个,里面盛满沙土,堆砌成坡,想要堆成一条宽30步、一直通到城墙、高与城齐的鱼梁大道,使将士们能沿此道登城;又造八轮楼车,高出城墙,推到城墙附近,俯射城内,掩护修建大道的队伍。一旦鱼梁大道建成,辽东城必然攻破。

    正当辽东城破指日可待之时,杨广突然接到急报,杨玄感造反,隋军后续粮草被断!此消息犹如晴天霹雳,惊得杨广目瞪口呆。

    杨玄感此人非同小可,乃是杨广登基后的第一权臣杨素的长子,继承了杨素的爵位,是新一代权贵的领袖人物。随同造反的还有兵部侍郎斛斯政,户部尚书李子雄等朝廷要员,以及许多世家子弟。杨玄感造反是直接在杨广的权力大厦中另起炉灶,是要对杨广剜心掏肺,杨广焉能不急!

    杨广急忙召集诸将商议,立刻采取果断行动,令右侯卫将军屈突通率领骑兵为先锋火速回援,其它兵马秘密撤军。

    范东平身为李子雄的女婿,受到牵连,莫名被就地斩首,可见报应不爽。胡荣防范之心终于落下,但心有余悸,暗暗发誓,今后要算无遗策,再不要发生这种进退两难之事了。胡荣想起恩师长孙晟讲授权谋时说过:“事出蹊跷必有妖,无功受禄催命符。”自己当时不知因由被擢升,就应该装病推脱。只要自己和兄弟们在一起,就进退自如。

    隋军突然秘密撤退,留下的军资、器械、堆积如丘山,营垒、帐幕都保留原样不动,用以迷惑敌人。

    宇文述大军撤到辽东城下时,见杨广大军已经率先撤离,宇文述一刻不停,继续撤退。杨广率领的是骁果军(皇家禁军),宇文述大军则是由地方部队和全国各地府兵组成的,这些军士见杨广大军的营垒、帐幕全是空的,众心汹惧,有谣传国内叛乱,皇城已失。众人不知家园情况,议论纷纷,宇文述对辖下部曲失去了控制,各路府兵争先恐后各自返家。

    郭绚所部是断后部队,最后路过辽东城下,胡荣见到这堆积如山的辎重,顿时见财起意,急忙召集北口寨人员,让他们串联相识滞留下来,一起发大财。(注:胡荣家乡与辽东城最近,否则也难以有这种虎口偷食的想法。)

    在辽东城西侧二千多米是端水河,隋军的大批物资就堆放在岸边,该河由北往西南流淌,在下游六十里处的葫芦口通入辽河。辽河是隋朝与高句丽的分界河,横贯南北,直入大海。胡荣派人骑双马立刻回北口寨,能叫多少人就叫多少人,让他们赶往葫芦口,接运物资。

    当天留下来的有一千多人,大部分是辽西府兵,剩下的都是互相关联的战友和哥们。他们知道,他们就在几万敌军的眼皮底下,如何发财,全靠胡荣安排。

    胡荣派出数支瞭望哨和游动骑兵监视城内敌人动静,命令众人打造木筏。

    当晚,按十人一组,将辎重运送河边,将铁器、粮食等辎重捆绑在木筏之上,让其顺流漂下。对于能漂浮的木器、帐幔等物资,就直接投入水中。

    胡荣叫一百人骑马赶到下游葫芦口拦截漂下的物资。

    每隔一个时辰,胡荣就又叫一百人骑马赶到下游葫芦口去帮忙。

    大伙整整忙活了一晚,到第二天天亮,也没见高句丽军队出城。原来,高句丽守军见隋军变动频繁,路过的部队络绎不绝,不知所以,不敢出击。

    清晨,胡荣和剩下的六百人商量,咱们是现在撤,还是继续搬运物资,大家竟然都是要财不要命的主,都主张继续搬运,又一直干到中午,实在是累的手脚发软,干不动了,剩下的物资依然有九成,胡荣命令全体撤退,赶往葫芦口。

    胡荣的瞭望哨看到,高句丽的侦察兵只在四面远方侦查,不敢靠近。胡荣他们走后的第二天,高句丽大军才敢出来,见到堆积如山的物资,真是喜出望外!对于连年战乱,穷敝的捉襟见肘高句丽人来讲,无疑是雪中送炭。他们想破脑袋,也不知道杨广玩的是哪一出,竟然如此慷慨,只能感谢上苍开眼,让杨广精神错乱。

    胡荣他们赶到葫芦口,将打捞上来的货物分类堆积,有兵器、箭矢、粮食、车辆、器具、帐幔等。

    胡荣对大伙说:“大伙信我,使我们成功地抢到了这些物资。请大家再次信我,将这批货物交给青龙帮进行交易,这样可以获得增值效益。我会将所有货物清楚记账,全部收入的一半用来按人头平均分配,另一半付给各级军官(每级军官比下级加二成),如果还有富余,就按上述办法再次分配。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每人至少能分到十贯钱(1贯=1千文)。”

    在当今这个困苦时代,上次征讨高句丽回来,步战府兵每人仅得到一千五百文钱,骑兵获得三千文。这钱还是在这次征招前才补发下来的。十贯钱可以够穷人一家五六年的开销了。

    胡荣继续对大伙说:“我们今天以命相托、并肩奋斗,就是兄弟。还不是青龙帮成员的兄弟们,今后愿意,随时可以加入。从此我们团结在一起,有福同享,有难大家帮忙。”

    众人轰然叫好。新加入进来的人中,胡荣知道聂七、贺彪是其中的佼佼者,以后要加以重用。

    最后,胡荣让每人先带上一石粮食、一匹帛布回家。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