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面如冠玉,锦绣华服
说好的,裁缝登门。
这一来,就是十几号人。
其中,还不乏女士。
按照陈斌的说法,这些人都是李家的御用裁缝,手艺自不用说。
好在,给林睿测量体型的是位花甲老人。
若是被那几个女士上下其手,兴许林睿就不乐意了。
很快,这些人一溜烟全走了。
既没有提面料。
也没有任何沟通。
直到第二天晌午,衣服才送了过来。
林睿试穿过后,觉得挺合身。
站在镜子前的他,除了感觉画风不太对劲外,并没有太多不适。
有趣的是,陈斌还送来一顶假发。
确切的说,这是顶小冠,又名束髻冠。
此刻,林睿头顶小冠,细长的鬓发顺流而下。
一席淡金华服,腰间系金钩玉带,侧处悬一雕龙刻福玉佩。大拇指,还套着一枚帝绿扳指。
司徒长卿暗暗点头。
此刻面如冠玉的林睿,很符合他脑海古代王侯贵胄的形象。
陈斌则面露古怪。
他很想问一声司徒长卿。
都说低调低调,可眼下林睿这身行头,跟往昔一比只高不低。
甚至,称为招摇过市,都不为过。
这还不如穿现代服装参加诗词大会。
就林睿这形象,一旦出了这门,妥妥的吸睛!
暗暗咂舌,陈斌其实也没想到,林睿古装形象,远比现代装更毒!
天生的衣架子?
不。
陈斌情愿认为,林睿是生错了时代。
穿上现代装,只会丑化他天生的形象气质。
“没时间了,就这样吧。”
司徒长卿何等眼力。
其实,他早已察觉不妥,可依旧这么做了。
时间,固然是一方面因素。
因为今晚,中秋诗词大会,便将迎来开幕。
另一原因,是他不愿为了低调,而刻意丑化林睿。
林睿现在的形象,在他看来,才最为自然。
像林睿这种人,一味遮掩,反而更容易引人猜忌。
既如此,又何必勉强?
免得弄巧成拙。
中秋诗词大会,共为期三天。
举办地,定于紫云山。
此山坐西朝东,四面环水。
山涧常年云霞遮面,曾有人在破晓时分遥望,得见紫云,认为此山祥瑞。
紫云山故此得名。
这三天,受邀宾客,都将滞留于紫云山。
当然,每年中秋诗词大会,按照惯例,都会面向华州全程直播。
对华州百姓而言,每年这个时候,就是文学界的饕餮盛宴。
只是,这一届,似乎有些不太对劲。
随着浮生白壁题字,整个文坛圈子都听到一股风声。
便是文坛大佬们相约,这一届中秋诗词大会,统一以中秋为背景作词。
弃诗,择词?
当然,这只是部分文坛大佬的决定,不能代表所有受邀宾客。
但就是这一部分,足以影响到这一届中秋诗词大会的整体风向。
其缘由,大家也都明了。
任谁看了浮生在白壁留下的节序词作,都不免生出激昂豪迈。
而作为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已经现身乘舟渡口。
“哇,那边,长得好好看。”
“小白脸而已。”
“脂粉味太浓,不是姐姐喜欢的类型。”
“那你抖个什么劲?怕看不到你?”
…
正如陈斌意料的那般,当林睿现身之际,立刻引起一阵骚动。
眼下,他身边跟着位皮肤黝黑的中年人,是司徒长卿指派给他的。
考虑到昨晚陈斌被不少人看清面貌,加上古装后的林睿太过扎眼,若继续随其左右,即便换上古服,也难保不被有心人认出。
所以,这次中秋诗词大会,陈斌的工作,将由明面,转为地下。
当然,不少人都瞧见了林睿身上的珍贵饰物。
远的不说,单单腰间的雕龙刻福玉佩,就不是凡品。
更别提,套在拇指上扎眼的帝绿扳指。
这人,才学如何不得而知,但光是这身行头,想来背景就非比寻常。
“这位公子,烦请出示您的邀请函。”
如今,有船搁于渡口,欲要扬帆起航,林睿跟着人群排队。
“给。”
林睿大大方方取出邀请函。
这一刻,不管是驻守在哨卡的工作人员,还是四周观望的有心人,脸色都微微一变。
赤金函。
这人是谁?
需知,只有一些站在金字塔间的大人物,方有资格获得赤金函。
不过联想到林睿一身行头,他们倒也不奇怪了。
只是,他们纷纷猜测,林睿到底出自哪个大家族?
驻守哨卡的工作人员,毕恭毕敬将林睿迎上船。
由于是赤金函,他可以携带十名亲眷或随从一同进场。
所以,跟着他一块来的中年人,直接被放行。
李东来也就没想过林睿会得到赤金函,否则,也不用给陈斌送来邀请函。
确切点说,他就压根没料到曹康诚意如此之大,不但亲赴夏州,更是奉上赤金函。
船头微微有些颠簸,林睿没有乱跑,只是站在船头,隔江遥望紫云山。
忽然,身后传来一阵骚动。
循声望去。
骚动来自船尾。
只见后方出现一艘巨大的楼船,楼船上,锣鼓喧天。
林睿乘坐的这艘船与之一比,立刻显得渺小。
“是迟浩铭。”
“可是曹会长那位关门弟子?”
“是他。”
林睿也听到身边人的议论,不由望去。
只见楼船船头,一位青年右手肩扛拖把大小的海绵笔,左手拎着酒坛,脸色微红。
很快,右臂垂下,握着的海绵笔不断在船头奋走,似在地书。
这人,应该是众人谈及的迟浩铭。
一分钟后,迟浩铭仰头大笑,将海绵笔扔到一旁,双手举起酒坛,昂头便灌。
“好酒!”
“来人!”
“挂上!”
猛喝两三口,迟浩铭抱着酒坛,退了几步。
楼船船头处,有不少人围观。
闻言,就有人走了出来,俯下身,似要从地面抓起什么。
可惜高低差的问题,林睿这艘船的人无法看清。
不过很快,谜底就被揭开。
是一块长十米,宽三米的巨布。
布上,有着几行墨迹未干的大字。
哗啦!
随着一阵清脆的响声传来,这块巨布被桅杆升起,上面的文字,也立刻进入众人视野。
“紫气东来拂柳松,
林烟弥漫入川中。
思绪渐生云归雾,
心念朋来已乘风。”
“好!”
“好诗!”
“不愧是曹会长亲传!”
…
不管是楼船,还是林睿这艘小船,在场人,无不齐声叫好。
迟浩铭放下酒坛,双手抱拳。
“承蒙诸位抬爱,晚辈受之有愧。”
“今日,晚辈受家师所托,特在此恭迎,愿诸位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若有招待不周之处,还望诸君海涵。”
说罢。
迟浩铭抬手,朝船头的乐师们喊道:“接着奏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