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水泥现世
“乱臣贼子,她们骂的倒是轻松,整个朝堂,没有一个人扛起来属于国家的责任,都只考虑她们自己利益,所以这一切只能师父来扛,等你长大了,就要从我肩上接走属于国家的责任。”
周明听着这话,内心震撼,一个国家的责任。她活了半辈子,奉行中庸之道,此刻她也决定豁出去了,再也不奉行中庸之道,是啊 不求留名青史,但求问心无愧。
新帝喃喃道:“干一架大事吗?”五岁的她这时还是懵懂的,但是这句话深深的印在年幼的她的脑海里。、
殿外还跪着一群人,萧峥走出去,对着她们说道“都起来吧”
周围窃窃私语“摄政王不会要把我们全都杀了吧”
“不会吧,我还等着出宫呢”
“呜呜呜,我害怕,我还年轻,我不想死。”
萧峥直接开口道:“现在宫里不需要那么多人,你们有谁想出宫的,现在就可以走了。”太多人奴籍暂时也不好消,只能慢慢来,宫里人也杂,掺杂各方势力,一时也不好处理。
苏意此时已经出发去了北方,周明也暂时回了家。
听见这话,这些人面面相觑,最后有一个开始回去收拾出宫,最后竟然走了一半的人,还有一些是出宫不知道去哪的人。
众人看着走了的人有些羡慕,但是想到自己被父母亲戚卖进宫里,出宫了也是无处可去。
萧峥抱着新帝,让人搬来个凳子,又搬来桌子。“现在开始排成一队,每个人都要登记,说自己的年龄,籍贯,也没有犯过错之类的,都要交代清楚。”
新帝疑惑“师父,这是干什么啊”
萧峥坐在旁边的椅子上说:“这是登记档案,以后宫里会带有编制,每个人每一个月有固定月例,还有年终奖,每个月的业绩也会有奖金,一天的休假可以出宫,不过要轮着休假,以后咱们青黎国都会有身份证。”
萧峥声音不大,众人都能听见,都在庆幸自己留下暗自窃喜。
“不过呢,所有人都要军训一个月,我会给你们派一个教头,每天一个时辰进行军训。宫里的”
宫人剩下的其实也不算多,半天时间就登记完了。
这时萧峥已经把程枫和易安拉到宫里跟新帝一起上课,毕竟自己人在她比较放心新帝的安全,她也比较忙,也没时间去管皇太后,就暂时晾在了那。
萧峥就带着侍卫出宫寻找工匠,准备研制水泥和红砖,还有玻璃。
没过几天,衣服已经做好,萧峥的官服是黑色圆袍胸前缝制了个牌子绣着一身四爪的龙纹,摄政王萧峥。
六部的尚书是红色的圆袍,侍郎是蓝色的圆袍,剩下的是全部绿色的圆袍,女帝的换成了金黄色绣着凤纹。
周明的官服是紫色的圆袍,胸前绣着丞相周明几个字。
现在朝堂上暂时无人可用,萧峥发布了一则消息,决定考试征辟。
这个消息很快从金都传出去之后和整个青黎国都开始议论纷纷。
…………
“听说了吗?现在朝堂上是摄政王当政。”
“摄政王向天下考试征辟,不论出身,为才是举,咱们普通人也能当上官了,听说手艺人也招,会木工啊,烧窑,打铁这类的,也可以去呢”
“哈哈哈哈哈哈哈,我有生之年居然也会有这种机会,我不是在做梦吧。”一个书生看着告示狂笑。
她旁边的好友也说道“自学多年,咱们寒门弟子也能有机会平步青云了。”
“秀成,咱们一起去金都。”艾书意高兴的说道。
“必须去!”纪秀成激动的说道。
“大家不要挤,一个一个来”一个侍卫。
吏部的楚维正坐在那一个一个问问题。她的官是别人托关系买来的,平时的档案就她做的最好,不过那些人都瞧不起自己是买的官。现在摄政王把她给挖了出来,她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明明只是简单的做好平时该做的事情。
楚维穿了一身绿色官服,现在是新的官服,手臂靠近肩膀的地方有个圆圆的,上面绣了吏部两个字,胸前绣了个四个字吏部楚维
“你会什么?”
“如果南方发生水灾,如果要赈灾,你会做些什么?”
“读过律法吗?,如果读过请列举几条?”
“点一队士兵的人数,三人一组余两人,五人一组余三人,七人一组余四人。问:这队士兵至少有多少人”
“如果北方雪灾旱灾,让你去赈灾你会如何做?”
一下问了这么多问题,回答的人有些结结巴巴“我,我……我会打铁,我家祖传的。”其实她就是来碰碰运气,看看是不是真的
楚维笑着说“先去工部吧,走这边。”
其实萧峥招打铁的,是想研制热武器。设立了个新的部门为冶炼司。
没过多久轮到了纪秀成,楚维开始问。
听到问题,纪秀成心里有些忐忑,她只学了四书五经,其他的一律不会啊,这怎么办,后面的艾书意也是一样的。
问完问题纪秀成有些失落“我只会四书五经”后面的人也说“我也是只会四书五经。”
楚维笑着说“没关系,户部这边请吧”
没问一会,楚维就说“读书识字的都去户部报到。”
“懂刑法会判案的都去刑部报到”
“懂水利和铁的去工部报到”
……
没一会就都分完了,反正去了还得考试,完成完任务的楚维正在想晚上吃什么,慢慢悠悠的往家走着。
萧峥忙活了几天,找了几个工匠终于研制出了水泥。
御书房外面的空地上,萧峥正端着一盆水泥在搅着,慢慢铺成一小块。
萧峥看着这水泥,新帝也在旁边好奇,“师父这是什么?”
萧峥说道“这是水泥,能铺路,特别平坦的路。”
“俗话说的好,要想富先修路。”
新帝不懂“为什么呢,师父。”萧峥摸了摸她的头,还是给她耐心解释“因为道路通畅了,各地通商方便,运输也越来越快,慢慢就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