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僭礼之说
父亲从灵庄回来,对我们说:“灵庄发生了怪现象。”
我们都不知道他所说的是什么。
地震本来就是怪现象。而且地震之前有很多的预兆也是怪现象。
还有什么怪现象呢?
大毛在一旁说:“地震之后,灵庄的s型水沟塌陷了,里面是个无底洞,周围所有漫起来的或者冲过来的水,都被水沟吸进去了。他们说,按吸进去的水估算,水沟就是一个地下湖泊了。”
我母亲和外婆都大为惊讶。
水沟就那么大,而且里面的水已经有那么多了, 只不过时涨时落,怎么会塌陷那么厉害?而且吸收那么多的水呢?
既然是塌陷,也没看到地面上有什么大坑,那水沟的地下难道是空的?
难不成还有一条地下河流不成?
如果是这样,那它通向哪里呢?
这确实是个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也引发了我们对于灵庄的进一步的思考。
如果灵庄下面是空的,那再建灵庄还有意义吗?
它几次被洪水冲没,再建,再被冲,好在洪水来临之前,灵庄人能够得到安全转移。如果灵庄的地下是空的,那要是有朝一日,在人们不经意的时候,突然塌陷,岂不是酿成更大的人命事端?
灵庄,灵庄,多灾多难的灵庄!
我父亲说:“县里在黄庄确定了安置点,就是西陵墓地下方的那一片林地,灵庄人都要转移到此,听说上面安排的第一批帐篷、日用品都送到安置点了。我们在外婆这里住两天,等安置点准备好了,就搬过去。”
我急问:“灵庄还会恢复吗?”
我父亲说:“那当然,要在原来基础上建新灵庄呢,上面已经派人去考察了。”
我记得,三年多前,也是下雨发大水,没有地震而已,整个灵庄都被大水冲毁了。
后来,在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帮助下,也是建起了新灵庄。灵庄人大部分的房子,虽然是草房,但都是新的。
这倒好,新灵庄没了,又建新灵庄了。历史怎么这么快就翻版了。不可思议。
我父亲刚刚向我们通报了一下信息,就急着要出去了。
外婆说,歇歇,吃点东西再去吧。
父亲不依,说:“回灵庄去劳动呢,建设新灵庄,要准备土做土基。现在村里正需要劳动力的时候,以后,我和大毛每天都要早出晚归了。”
我父亲总是以一个村干部的姿态自居。他有这觉悟,也难得。我们也是不能拖他后腿的。
我母亲说:“那我也跟你一起去上工吧。”
我父亲摇着头,对我母亲说:“我都帮你请了假的,我说三毛腿摔了,躺在他外婆家,需要人照顾,庄严支书他们也看到三毛那样子的,他说照顾好三毛。你就在家歇歇吧。”
我母亲说:“那我过两天再说。”
我父亲说着,便和大毛一起出门了。
我躺在床上,腿有明显的好转。感谢外婆专门给我涂了红花油,这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我母亲忙她的去了。她要洗我父亲、大毛、二毛和我的衣服,她还要打理我外婆的一点自留地。她在我外婆家, 为了不给外婆添麻烦,比在灵庄的时候还要忙。
我本来要吵着外婆给我讲故事,太出乎我预料的是,胡石突然上门拜访。
胡石是向大毛打听我的情况,问到我外婆的住处,前来看我。这让我受宠若惊。
胡石一见面就问我腿伤可好点。我说还好,再过两天,就能下地行走了。
胡石将一盒绿豆糕递给我,说是我最喜欢吃的,正好是六一儿童节,算是礼物了。接着,他又拿出几斤粮票送给外婆。
外婆客气一下,欣然接受,然后去泡茶了。
外婆走后,胡石坐到我床沿,对我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么巧,地震也给我们赶上了,可惜了那么珠宝。”
我说:“珠宝埋在山里,也比庄小仙他们得到强。”
胡石又说:“不知道庄小仙和那个石头在里面怎么样了,估计他们没有我们这样运气。”
我说:“估计死在里面了。”
庄小仙真要是死了,一点也不好玩了。我们争先恐后地抢着探宝不说,光那女鬼,就够我兴趣不减。现在,女鬼没有了,反而让我有一点失落感。庄小仙要是死了,我还有一些谜就揭不开底了。
我到现在都弄不明白,庄小仙为什么要扮女鬼?
女鬼为什么走到那片坟茔就消失不见了呢?
还有就是,女鬼到我们家门前的老槐树下,说不见就不见了?
胡石希望我的腿尽快好起来。接下来,他还想带我去龙眠山的洞穴看看呢。我也盼着再去看看地震后的龙眠山洞穴,受损应该不严重吧。
胡石走了。外婆一直送他到门口。
当天晚上,我本来要外婆给我讲故事的。但是,我有点困,躺着躺着,眼睛皮就开始打架了。于是,我就睡着了、
我做了一个梦,但不是鬼之梦,而是林放。我的先人。我自从上次梦见他之后,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梦到了。但是,偏偏在外婆家梦到他。
孔子与两学生林放和冉有茶叙。
孔子听说,前两天季氏去泰山祭祀,颇为吃惊。便问冉有:“你作为季氏的家臣,不能阻止他前去祭祀吗?”
季氏本是鲁国的“三桓”之一,掌控着鲁国的一部分大权。然而,季氏仅是鲁国的大夫,按级别,是没有资格去祭祀泰山的,只有天子和鲁国国君才有祭祀“名山大川”的资格。
孔子认为,季氏祭祀泰山,是一种“僭礼”,将自己抬高到天子和国君的位置,极为不妥。所以他问冉有。
冉有回答说:“不能”。然后补充说:“我只是一个家臣,季氏不会听我的。”
孔子问林放:“你怎么看?”
林放说道:“僭礼之举。天子和国君祭祀是为天下,或者一方,而季氏祭祀是为他自己,他做了不该做的事,神灵怎么会保佑他呢。”
孔子对于林放的回答非常满意。
他批评冉有说:“哎呀,竟可以说泰山之神还不及林放懂礼,居然接受这不合规矩的祭祀吗?季氏这是在冒犯泰山之神。”
林放说:“礼,也是有规矩的。”
冉有汗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