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快穿之皇帝的表妹不想做炮灰 > 第83章 心中担忧

第83章 心中担忧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盛放着窦氏棺木的马车缓缓的在前面移动着,所有护送棺木回乡安葬的人,都步行跟在马车后面在走。

    马车上挂的铃铛随着马车的移动,正在不停的摇晃着,发出的声音,倒是为队伍里面增添了几分悲凉的气氛。

    窦静姝走在队伍中间,不由得想到还真是越有身份的人,葬礼越是讲究。

    要是活着的时候,每天就是在受苦受累、连温饱都保证不了的人,哪里能有什么葬礼?

    就像那些乞丐、孤儿、穷困潦倒的人,一般城外的乱葬岗,就是他们最后的归宿。

    就算情况要好一点儿的普通人家,同样讲究不了这些仪式,最多也只能随便挖个坑埋了。

    富贵人家却都有祖坟,无论死的地方离祖坟有多远,都得想办法把人送回祖坟安葬。

    那些顶尖贵族之家、皇家,更是要早早的准备好墓地,墓地里面要什么有什么,比普通人家住的房子,都还要好上数倍。

    不但在墓地选择上的差别有着这么大,就算是在守孝的仪式上,差别同样也特别大。

    就说重孝需要守孝三年,并且在这三年时间里面,什么事情都不能干的规矩吧!

    同样也得至少衣食无忧的人家,才能做到谢绝一切世务,真的在家闭门守孝三年。

    毕竟这样的人家,就算身上担任的官职被解除了,也不可能就活不下去了。

    可是普通人家,尤其是穷人家也这样做就不行了,总不能在家喝西北风。

    哪怕就算阶级差别没这么大的人家,甚至勉强还能算作同一阶级的人家,家中已经败落下去的人家,还是正鼎盛的人家,其中区别也很大。

    原本窦静姝以为窦父、窦母下葬的事情,就已经够费功夫了,还需要千里迢迢的运回洛阳祖坟安葬。

    可是现在和窦氏下葬的事情比较起来,当初窦父、窦母下葬的事宜,就根本算不上什么了。

    要知道从护送窦氏棺木回祖坟安葬的队伍出发开始,除了窦氏的棺木是放在马车上面,其他人都是在步行。

    毕竟按照安葬规矩,如果不是人死在外地,安葬的时候家人肯定要走路围在棺木周围,才算是孝顺。

    总不能前面有人抬着棺木,那些孝子孝女也坐在轿子里面由人抬着去墓地,真的这样做,都成什么了?

    要是死在了外面,距离太远了,为了赶路方便的话,骑马、坐马车护送棺木,当然也不能算错。

    可是为了显得更加的孝顺,肯定还是走路更加合适,反正运棺木的马车,也不可能走得很快。

    而且本来也在守孝,没有其他的事情可以做,也不需要赶时间,慢慢来就是了。

    也难怪古代扶棺回乡的事情,动辄就需要数月或者是上年的功夫才行。

    就按照李家扶棺回乡的规矩,要是不花这么长的时间,回得到李家祖坟的位置吗?

    不过这事对窦静姝来说倒不算什么大事,反正又不是只有她一个人需要走路。

    并且为了照顾队伍中的女眷,本来赶路也不算着急,一直走路对窦静姝来说,并不是特别困难。

    其实别说需要一路步行的事情了,窦静姝连李家安排她给窦氏守孝的时候,所用的守孝规格不符合规矩都顾不上了。

    要知道她跟窦氏的关系都快出五服了,按理来说不应该跟着李家人一块守重孝。

    毕竟跟逝者是什么关系,需要用什么样的守孝规格,是有明文规定,正常情况下绝对不会出错,而且需要守重孝的情况也并不多。

    向来需要守重孝的情况,就只有儿子、儿媳妇对父母,妻子对丈夫,另外就是还没有出嫁的女儿也需要。

    有时候儿子没了,这个儿子留下的长孙,也要代替父亲,为祖父母守重孝三年。

    除了这些人以外,其他人几乎都不需要守重孝,当然家里面的下人、妾室因为没人权,只能跟着主家行动,没有算在里面。

    不算这一类人,就连已经出嫁的女儿,因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虽然具体的话肯定不是这么说的,不过意思也差不多。

    反正就是女儿都已经出嫁了,自然就是婆家人了,不能再算是娘家人,对娘家只能算亲戚了,亲戚之间和亲人之间还是有不少区别的。

    所以尽管出嫁女也需要守孝,却并不需要像娘家兄弟一样守三年重孝,需要守孝的规格就低了不少。

    这个亲女儿都是这样的规矩,女婿、外孙的守孝规矩就更宽松了,最多守五个月的小功。

    她一个窦氏娘家都快出五服的侄女,按理来说肯定是不需要替窦氏守重孝,没有这个规矩。

    要知道就算对于嫡亲姑姑,在姑姑还没有出嫁的时候,侄子、侄女这些也就守一年的齐衰就行了。

    已经出嫁了的姑母,按照现在女子只要出嫁了,和娘家关系就要更远一些的规矩,更是只用服九个月的大功就行了。

    这些都还是嫡亲姑姑的守孝规矩,隔房的堂姑守孝规格都还要再降低一些。

    窦氏和窦静姝的关系要是仔细算起来,其实比堂姑还要更远一点,只能说是族姑。

    对于族姑来说,最多守最后一等三个月缌麻孝期就行了,这都得是尚未出嫁的族姑才能有的待遇。

    并且对于这一种守孝,一般情况下守不守的,也没什么人会管这事,始终盯着这个事情不放。

    毕竟不同于亲生儿女、孙辈这样的至亲,就算是家里面孩子再多,总还是能够数得清。

    既然人数是有限的,谁守孝了、谁没守孝,守孝的时候用不用心,都是一眼能够看出来。

    可是族姑这样的身份就不一样了,这些富贵人家都是家大业大,人多的都数不清。

    除了至亲和走的近的人家,别说是死了,就算是活着走在路上,都不一定能够认出来。

    毕竟以家族来算,大家族的人数就太多了,连知不知道有你这个人都不一定。

    谁有这个精力把每一个人都盯着,守不守三个月的缌麻孝,自然还是凭大家自己的想法,其他人不会过多在意这些事情。

    窦静姝想着她现在的情况特殊,尽管按血缘窦氏只是她族姑,不过她毕竟是投靠了窦氏,又是待在李家。

    既然是这种情况,她肯定也不能严格按照规矩,真的不替窦氏这个出嫁了的族姑守孝。

    只是她想着,最多也应该是以出嫁的嫡亲姑姑来守孝,不应该真跟着李家这些人一起守重孝。

    其实窦静姝倒也不是不愿意替窦氏守三年重孝,反正她本来也在守孝。

    守重孝的时候,给生活中带来的不方便,对于窦静姝真正的日子来说,也没多大区别。

    只是守孝规矩摆在这里,她一个外来者都知道这些规矩,不可能李家人不知道,李家也不可能会故意破坏规矩。

    李家知道守孝的规矩,又不是故意与众不同,这其中的用意就很明显了。

    显然她不是以窦氏远房侄女的名义在守孝,而是以儿媳的身份在守孝。

    要是平时发现了这一点的话,窦静姝的精力肯定要全部放在这上面,想着究竟应该怎么办才好!

    毕竟她自己都还没有做好决定,虽然在这件事情上,哪怕是她自己的事,她也没什么说话的机会。

    可是就算明白这个道理,真的没人考虑她的想法,直接被赶鸭子上架,肯定也不是一件高兴的事情。

    不过那是平时窦静姝的想法,现在她却都已经顾不上考虑这些了,反正这些事情也不是当务之急。

    原本她就在守孝,现在又多了一个窦氏的孝期在里面,在这件事情上她又多了三年时间来考虑,用不着这么着急。

    主要也是窦静姝发现了一件更需要她现在着急的事情,这还有着三年缓冲时间的事情,自然就被她放在后面了。

    更何况在遇到了生命危险的时候,其他的事情就不算事了,什么也没有性命重要。

    原本护送窦氏棺木回祖坟安葬的人选出来了以后,窦静姝不是就觉得这个组合有点不吉利吗?

    起初窦静姝尽管也觉得这个组合有点儿不吉利,却又一直没想清楚究竟问题是出在哪里。

    直到她发现李元吉看李智云的眼神,一直都有点阴森,想着李元吉是不是又打算对李智云动手了。

    想到这事以后,窦静姝突然记起要是没有什么大变化的话,李智云确实也没多少时间可活了。

    跟李玄霸的真正死因,究竟和李元吉有没有关系,压根儿就没有记载不同。

    李智云的死,尽管不是李元吉亲自动的手,但是李元吉确实也有责任在里面 。

    据说是李渊起兵造反的时候,除了李世民夫妻是跟在李渊身边,李家其他人都是随李建成居住在老家河东。

    李渊在太原准备起兵造反以后,自然要先通知没在身边的这些亲人,赶来太原汇合。

    总不能让这些亲人继续留在河东,等正式他起兵,朝庭清算的时候丢掉性命。

    最后李建成、李元吉都及时的赶到了太原,李智云却没有去太原,反而被隋军捉住杀了。

    都知道李智云和李建成、李元吉是住在一起的,又是在李渊正式造反前都得到了消息。

    按照常理来说,不可能李建成、李元吉都逃掉了,李智云却被捉住了。

    往难听的说,就算隋军要抓人,也是李建成、李元吉这两个嫡子,比庶出的李智云更有抓的价值。

    李智云既然不会是主要目标,确实还是被抓住了,只要不是倒霉到家,只能是被故意丢下的。

    李智云是被故意留下,所以才没能和李建成、李元吉一块儿赶到太原,最后才被隋军抓住杀了的事情,倒是没有多大争议。

    毕竟事情很明显,都是住在河东,李建成和李元吉都能赶到太原,李智云要是能够一块儿离开,怎么也不可能被抓。

    不过关于李智云为什么会被留下,说法就很多了,最常见的就是李建成没有把这个弟弟当回事。

    既然是李建成带着李家其他人居住在河东,就对这些人负有照顾的责任,至少要尽量保证这些人的安全。

    在知道父亲要起兵造反,继续待在河东会很危险,李建成却只带同母弟弟李元吉离开,把异母弟弟李智云留下了!

    要说李建成有责任,绝对是谁都挑不出毛病的事情,谁让这个时候河东李家的事情,都是由李建成在负责。

    不管具体原因是什么,李建成这个当家做主的人,都不可能完全没有责任 。

    可是除了这个最常见的说法以外,也不是就没有其他的说法,说是李元吉故意坑这个弟弟的也有。

    其实别说是也同样居住在河东,却及时逃往了太原的李元吉了。

    就连当时在太原,压根不在河东的李渊、李世民,在不少阴谋论中,都成了真正的幕后黑手。

    大家认为要是没有得到确切的指示,李建成也不敢随便就抛弃庶出的弟弟不管。

    要不然的话,万一因为不管庶出的弟弟这件事情,李建成失了李渊的欢心怎么办?

    岂不是到时候李家就算得了江山,江山也没自己的份儿,李建成不可能有这么傻。

    所以大家都觉得李建成之所以敢把李智云留下来,是因为李渊让他前往太原的信,明确说了要把李智云留下掩人耳目的事情。

    既然是李渊明确说出要留下李智云,这个做法又确实能拖延时间,让朝廷不会马上发现李家的造反之意,李建成自然不会多此一举,带李智云离开。

    可是又有人觉得终究是亲儿子,李渊不可能这么狠心,所以这封信不是李渊所写,是李世民写的。

    李世民这样做的话,不但让李家造反的事情能有更充分的时间来准备,也可以离间李渊和李建成的父子之情 。

    这几种说法都会有一定的道理,又没有谁知道真正的真相是什么,便也一直没有一个真正的定论。

    窦静姝也没有料到,现在她倒有机会亲自经历这一切,看看究竟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只是就算这样,窦静姝也高兴不起来,李智云是怎么死的,跟她又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反正无论是谁需要对这件事情负责,也可能由她来对这件事情负责,是谁害死的,都不会是她。

    要是她自己没有牵扯到其中也就算了,现在她自己牵扯到里面了,担心自己的情况都来不及,哪里还有心情来关心八卦。

    窦静姝原本翻到这个事情以后,还有点奇怪怎么只有李世民夫妻跟在李渊身边,李家其他人却由李建成带着住在河东。

    现在窦静姝倒是明白原因了,原来是送窦氏回祖坟安葬,都已经回去了,又需要守孝,自然就全部都留下了,没有跟在李渊身边。

    不过想明白这一切以后,窦静姝就开始担心起来,到时候她应该怎么办。

    尽管没有明确说李家其他人和李智云一样,也被杀害的记录,却也没有其他人跟着李建成到太原的记录。

    又不是什么人都能在历史上留下一笔记载,大多数人压根就没有青史留名的机会。

    其他人到底是平安到了太原,还是也被留下来被杀了,事情还真不好说。

    毕竟只记载了李建成携带李家其他人居住在河东,对于这些人的后续下场,却没有记载。

    要是到时候,李建成真的只带了李元吉一个人前往太原,其他人都被留下了,她岂不是也危险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