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维修故障
奥林帕斯山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高,如果仅以火星的基准面说,高差比珠穆朗玛峰还要多两倍有余。
但如果算从山脚到山顶的相对高差,则这座太阳系最大的火山只有不到22公里高。
一出舱门,陈忆就感觉自己身上的便式宇航服立刻加压气密,与此同时四肢有一种舒展的轻盈感。
只是宇航服的呼吸系统明显加剧了工作负担。
这是因为火星气压本来就低,只有地球大气压的约075。
而到达奥林匹斯山顶时气压更是只有火星基准面的8。
占地三十万公里的山顶,祝融号在它面前也只是沧海一粟。
“老板,祝融号最近的受损面在尾部的主发动机,以及用于精确定位的加速器也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电子模块由于大部分在飞船内部,所以几乎完好无损。”
陈忆点点头,看着祝融号身上大大小小的擦痕。
由于为了早点脱离尘暴的袭击,祝融号在行进过程中早就突破了80公里每秒。
这已经是第三宇宙速度的5倍。
在如此高速的飞行下,与形如宇宙尘埃的火星沙粒相对摩擦,产生的超大压强也在挤压飞船表面。
“还好飞船表面没有大问题。”
陈忆仔细检查飞船外壳,借助着航天服自带的强光,在近乎真空的环境下观察入微。
“等等……这是?”
强光反射的光通过航天服的面罩传达出一个信息,让陈忆的瞳孔微微收缩。
一个冒着淡淡烟雾,仿佛是奥林帕斯山漂浮的尘埃。
与飞船摩擦后刚被真空抽离的火苗熄尽之烟。
豁大的口子露出了飞船钛合金包裹下的支承构件,里面已经隐约能看到承载载荷的结构元件。
“这下糟了。”
陈忆用自己的胳膊凑上前比对了一下,大概两米长宽的飞船缺口醒目地印在祝融号上。
就像被烧烫伤后的病人皮肤裸露出的疤痕,触目惊心。
“看来外壳受损的主要部分就在这里了。”
陈忆在通讯器里沉吟道:“小萌,去荷载舱里把复合外壳材料,愈合剂和催化剂拿来。”
他准备修复飞船外壳的是早已成熟的以复合环氧树脂为主的复合修复材料。
可惜人类对纳米技术的应用仍未深入太多,在宇宙飞船上的技术结合也相当有限。
只是隐约记得在飞离地球来到火星前,官方在纳米技术上已经有重大突破。
包括制造只有几纳米大的微小机器或机器人的技术。
据传言这些纳米机器能够操控原子,制造原子层次的复合材料。
由于它们能进行自我复制,这些微小机器或机器人制造的产品价格一旦量产,其成本将非常低廉。
纳米机器与宇宙飞船的联系,最大的一个用途就是用来修复合成材料。
当材料出现细微裂缝时,纳米机器通过吸收周围的分子对裂缝进行修补。
如果由新型合成材料制成的宇宙飞船的外壳出现了裂缝,被释放出去的纳米机器人通过收集宇宙飞船周围的分子来修补裂缝。
“如果在超级火山喷发前,地球就把纳米技术发送到各个空间站和火星基地,那或许火星基地一号可能也会有这种技术。”
陈忆已经迫不及待要去到火星基地一号,这样他们也不至于一直在火星漂泊流浪。
“报告老板,根据计算,以我们现有的修复材料只能修复该缺口的7438%,不足以完全修复。”
“有没有解决办法?”
陈忆不意外小萌的计算结果。
祝融号本身只是一艘私人民用的飞船,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本就弱。
更何况遇上的还是火星特大尘暴和宇宙电磁风暴这两种要命的太空灾难。
“根据解析,不足部分主要为外壳核心材料钛合金,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就可以完全修复。”
“这让我上哪去给你拿钛合金?”
陈忆无语道。
祝融号使用的钛合金是比较常用的ti-6al-4v形,即90的钛,6的铝,4的钒的合成金属。
当然也大量采用了其他的α型钛合金,这样做的好处便是。
在高温下的强度和蜕变,强度比β型和α+β型钛合金高得多,且组织稳定,抗氧化性和焊接性能好。
耐蚀性和可切削加工性能强。
然而要制取钛合金,且不谈有没有合适的制作工具。
单单说钛这一金属在这荒芜的火星上都难得一寻。
“老板,还有备选方案。”
小萌显然也知道刚才的提议毫无可能,很快继续说出第二个方案。
“如果我们可以找到足量的黄金,将其制成祝融号外壳涂层,应该勉强可以修复完……”
呼——
一股尘暴忽然刮来,正在通过通讯器讲话的小萌差点被卷走。
好在陈忆眼疾手快,时刻注意环境的他拉住了小萌的手才使得她维持身形。
再看火星奥林帕斯山的火山口中心。
太阳对火星的加热升温更剧烈,由于热空气堆积下沉,尘暴渐渐往火山口下方聚集。
“黄金虽然是惰性金属,耐腐蚀性和耐氧化性不错,但也顶不住飞船高速飞行的高温吧?”
小萌点头,“是的老板,不过这已经是目前最好的应急预案了,只要我们能飞越一段距离,即使有一部分损伤也不会影响我们抵达火星基地。”
通讯声音开始发出滋滋的电子杂音,这说明电子系统也正在被无孔不入的火星颗粒渗透。
没时间耽搁了。
陈忆下了决断:“分析附近地表元素成分,全力寻找黄金富集点。”
至于奥林帕斯山有没有黄金,这点不用多想。
过去的nasa发射出的“好奇”号发现过黄金的痕迹。
时至今日,虽然火星基地没有对奥林帕斯山大规模全面的勘探。
但毋庸置疑,这种来自超新星爆发或中子星合并的金属必然存在。
只是多与少的问题。
随后又检查了飞船其他的地方,基本都是一些小磕碰。
“不知道钟山他们那边怎么样了?”
陈忆穿戴紧身的航天服额头的冷汗不断挥发,然后又被冷凝系统吹干循环利用。
冒着源源不断的对流空气,慢慢和小萌重新回到祝融号。
“老板,你回来了?”
其他人也都检查得差不多,各自都围了上来,想要汇报情况。
其中负责检查动力系统的钟山和唐仁怀脸上的表情相对更凝重,看得出动力系统的问题显然有点严重。
陈忆脱下厚厚的小型航天服,轻舒一口气。
“大家都汇报一下各自负责的部分,看看哪里比较严重?”
祝融号可以智能监测哪些地方受损,但有些问题不经过人工排查很难发现。
尤其是动力系统中任一环节的差错都不允许有。
颜冬率先开口:“飞船的各种通讯设备受损不严重,经过维护已经无碍,不过我们仍然接收不到火星基地乃至于空间站的任何回讯。”
她负责的部分是飞船电子系统,另外三名女生因为主要负责后勤保障,所以听从她的安排。
陈忆忍不住皱眉。
地球发生这么大的事情,按理说官方的火星基地和空间站肯定会第一时间联系私人的飞船。
然而距离灾难已经过去了近十天,然而直到现在也没有一条官方非官方的联络通讯,这显然很不合理。
联想到发生在自己飞船上的叛乱,陈忆脑海里掠过一副画面。
片刻后又摇头,轻叹一声。
他不知道空间站和火星基地到底发生了什么变故,但如今他自身难保想再多也没有意义。
“那你们呢?”
陈忆转而看向钟山两人。
钟山道:“和祝融号监测系统勘测地差不多,主要的推力发动机问题比较大,过量的尘埃颗粒在高速飞行的过程中侵蚀了电能系统。”
“这使得磁场约束不稳定,通过电子电离推进剂加速发射出的离子能量不够。”
虽然近年来人类触摸到了可控核聚变的瓶颈,但目前只有少量相关技术应用于官方的飞船上。
祝融号使用的动力系统仍然是常规的霍尔推进器,只是经过多代的更迭,使其速度大幅提升。
但也还远没有达到突破第四宇宙速度的地步。
“有解决方案吗?”
陈忆心里有底,在祝融号监测动力系统受损时并没有发出警告。
说明虽然问题有,但应该还在解决范围内。
“我们正在打算更换最新的电推进装置,稳固电场,同时为了补充离子推进剂,我们预计在火星提取离子。”
唐仁怀在旁边补充道。
他是个资深物理学家,对于这种事情乐此不疲,所以说起话来显得很兴奋。
“大概只要五天的时间就能完全修复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