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一己之力
康熙帝一到书院,就有书童迎了上来拱手道:“唐夫子,院长请您过去一趟。”
“嗯,”康熙帝漠然的点了点头。
书童也不在意,整个书院谁不知道,唐夫子极有才华,就是脾气不太好。
好像也不能这么说,因为从来没有人见过他发过脾气。
只是唐夫子整个人又冷又傲,一个眼神,就让学子和夫子们发怵。
学院都说唐夫子是京师出来的大人物,上他们这小小的书院,就是来体验生活的。
不过,也有人说偶然看到唐夫子和他的夫人在街上闲逛,笑的那叫一个柔和。
说的有鼻有眼,但书院里没人信。
唐夫子浑身上下哪里称得上“柔和”啊?
康熙帝看了看时辰,还不到自己上课的时间,就去了院长的书斋。
院长的书斋在书院深处,很是简朴,装饰的还没有学子的书舍好呢。
书斋里基本上都是书,除了靠窗的位置 放了床,木箱,书案,和几把椅子,四周摆满了书架,书架上满满的全是书,有些书已经泛黄,毛边,显然时间很久读过很多次了。
东西虽多打扫的却干净,就连书架上都没有灰尘。
“院长,”康熙帝可没有敲门的习惯,进去后直接就在空余的椅子上坐下,“你找我?”
态度很随意,院长和汪绎却没有觉得敷衍,好像这个人天生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唐夫子,你来了,”院长笑呵呵的说道,“这是汪绎,就是老夫说的那个学子,你写的会试题他已经做好了,你给看看?”
康熙帝点头,接过,将书写的内容大致游览了一遍,已经心中有数,提笔写下一行字,写完后递给王绎:“这是我家的地址,下午下学后家里找我。”
汪绎愣了一下,才接过地址。
老院长却高兴不已:“快,谢谢唐夫子。”
汪绎也反应过来,知道这是要指点自己的意思,连忙站起来拱手道:“学生多谢唐夫子。”
“不必,”康熙帝道,“如果会试考的不好,不要说认识我。”
说完,康熙帝就走了。
剩下老院长和汪绎面面相觑:唐夫子这话,是什么意思?
随着“咚——咚——咚——”的声音,又到了下学的时辰。
康熙帝却不紧不慢的收拾东西。
等他走后,讲学堂一下子热闹起来。
“啊~~~唐夫子讲的好高深啊,听不懂!”
“这不重要,唐夫子说的那几本书你们听说过没有?”
“什么《太极图说》《通书》《西铭》《正蒙》都是什么呀?”
“没有。”
“我也没有。”
“《太极图说》我倒是看过一些。”
“我在我兄长的书房见过这几本书。”
“我家有长辈在京城做官,他给我父亲的来信中提及过,说是太上皇在位期间是增加的考试科目。”
“我的天呐!”
讲学堂一片哀嚎。
“幸好有唐夫子,不然这些我们都不知道。”声音里满是庆幸。
“是啊是啊,唐夫子看着面冷,实际上人很好啊。”
“对对对,我还听说,唐夫子要为参加下一场会试的汪绎师兄指点功课。”
“唐夫子这么好,我们要努力了。”
“可是这些书去哪弄啊?”
“这样,我们先去书店看看,若是没有,就去我家抄。”
“好好好,谢谢韩兄。”
“多谢韩兄,改天小弟请吃饭。”
“有我一份。”
“也算上我。”
“还有我还有我。”
……
学子们抱着书,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出了书院,若是离家远的,便回了书舍。
不管去哪,这些还没有经历过科举考试“残酷”的学子,对它充满了期待和向往。
清朝的科举考试,大家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八股取士”,说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顺治帝时期,科举考试主考《四书》《五经》。
甚至考那一本都有规定,例如《四书》主朱子(朱熹)集注,《易》主程(程颐)传等等。
也就是说,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都要按照朝廷规定的教材读书、答题,否则就是离经叛道,不合规范,也就肯定不会通过考试。
这也就是我们说的“八股取士”了。
其实康熙二年曾经停止过“八股”文体,乡会试以策论、表、判取士。
然而到了康熙七年,考试的程式又改了,“乡会试仍以八股文取士”,不仅如此,就连考生的文体也是有规定的。
字体必须端正拘恭,横平竖直,整整齐齐,写得像木版印刷体一样。
除了考试的程序和文体,康熙帝还说了,诏、诰二道太简单了,直属虚设,应行删去。
也就是说,让你根据什么事以皇帝的语气写一个命令、文告的题目没有啦。
这应该是科举考试中最简单的题目了,考察的是“诏、诰”的格式,只要掌握了基本就会写。
正因为如此,年少气盛的康熙帝把它删去了。
这也就罢了,康熙帝还规定,三场策题,字数不得过三百字。
后来,更是“丧心病狂”将性理《太极图说》《通书》《西铭》《正蒙》一并命题” 。
不仅如此,康熙帝还认为有一些题目是大家都熟悉的,就不要出,表题更不可出修书、赐书之类的简单题目,甚至不许出本年时事。
总之一句话,康熙帝以一己之力,增加了科举考试的难度。
也不知道学子们知道,教授他们的唐夫子就是拔高科举考试门槛的罪魁祸首的时候,是什么感受?
反正,康熙帝是不会在乎的,这会,他已经回到了家,在家门口,遇到了汪绎。
他换了一套衣服,和早晨那一套相比,显得新了不少。
但袖口仍旧已经磨的发毛,颜色也发白。
见康熙帝下马车,汪绎连忙走了过来,微微拱手:“唐夫子。”
“嗯,”康熙帝点了下头,迈进唐府大门。
重英跟着康熙帝走到门口,见汪绎一动不动,说道:“进来吧。”
汪绎这才发现,书院新来的唐夫子和武师傅居然是一家的。
可他俩给自己的感觉更像是主仆?
念头一闪而过,汪绎回过神连忙跟了上去,然后就被处处透露着精致、典雅的唐府震撼到了。
论富贵,他小的时候也有过,可是和唐府比,差的不止一星半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