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科幻小说 > 我口袋里的三个宇宙 > 第133章 他的眼睛和银河系差不多大

第133章 他的眼睛和银河系差不多大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特林叹了口气:“好吧,那我就再说一遍。”

    “我们的太阳系外工作站,就在大犬座矮星系边缘的一颗小行星上。”

    “这个工作站实际由‘海王联邦星舰同盟国’建设于30多年前,但一直没有好好利用。”

    “我们接手后,对工作站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并在那里安装了‘伽马射线雷达’。”

    曲田问:“那是干啥用的?”

    特林道:“是对附近的行星进行扫描的一种设备,就好像是我们的眼睛。扫描后,哪里有矿产?分布情况如何?含量多少等等也就一目了然了。”

    曲田点头赞道:“这个可是真先进呢!”

    特林:“其实要说有多先进吧,也谈不上。这种雷达技术在太阳系一直被使用着,这次不过是把功率放大了1万倍以上,在更大的宇宙空间里工作罢了。”

    “就在我们工作的过程中,有工程师发现了一种物质的残留。”

    “那是一种我们之前在宇宙中没遇见过的物质,大家都很兴奋,有点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样。”

    “但研究了一段时间后,又觉得这种物质不像是宇宙中本身存在的,而只是一些事件的痕迹。”

    “事件的痕迹”?

    特林见我们听得一脸懵逼,解释道:“打个比方,如果你去拍一张身体的x光片吧。拍完片子,你也离开了,但是这个空间里,一定会存在x光射线留下的痕迹。”

    “这痕迹肉眼当然是不可见的,只有通过特定的设备才能发现。”

    “我说的这个事件的痕迹,也就是这个意思。”

    这下大伙就都明白了。

    特林接着说:“我们想尽办法又多提取了一些这种物质进行分析,随着研究的深入,可以肯定地判断,这就是有人扫描过整个太阳系后所留下的痕迹。”

    大伙儿听到此惊诧不已,朋一水和张文在那里小声议论着什么。

    特林:“我们觉得此事重大,竟然有人在扫描我们,而我们之前并不知晓,对方的目的不论是什么,应该都不是件好事情!于是我们就进行了情报的上报。”

    朋一水问:“您认为什么人,得用多大的设备,才能扫描太阳系这么大的一个范围呢?”

    特林停顿了几秒中,说:“推断的结果让人难以置信,扫描太阳系的,并不是用什么设备,而是直接的扫描,或者更准确的说,是观察!”

    朋一水:“观察?就是看?用什么看?”

    特林:“用眼睛看。”

    一句话说得我们更加糊涂,用眼睛看?那看的人得有多大功率的眼睛,看完之后还能在空间留下痕迹物质?

    特林:“我知道没人会相信,但我们反复计算得出来的结果就是这样。”

    “有人在用眼睛看太阳系,其产生的能量场不亚于在宇宙里拍摄了一张x光片。”

    “并且,如果你们第一和第二宇宙也到相对应的坐标上去检查的话,搞不好也会找到这种物质痕迹。”

    “你们会问我怎么知道,因为我们发现这种物质残留痕迹的同时,还发现了它会产生一种空间同频共振,这种共振和之前我们研究过的其他两个宇宙的情况类似。”

    “总之,不信的话你们可以去各自的宇宙确认一下。”

    我打断他的喋喋不休:“特林先生,不说第一和第二宇宙的事儿,还是说回来。”

    “您的意思我们听明白了,就是有人在宇宙的某个位置,盯着太阳系看。而且他的眼睛非常厉害,看过我们之后,还能残存下一些物质微粒。”

    “那我想问一下,这个观察者得有多大的个头儿,多大的眼睛?才能达到这个效果呢?”

    特森想了想:“多大的个头儿我可不好说,没得依据。眼睛有多大……应该不小于银河系那么大吧!”

    朋一水道:“光眼睛就有银河系那么大?”

    曲田问:“很大吗?”

    朋一水:“银河系有10万光年的跨度,太阳系在银河系里连冰山的半个角都算不上,你说大不大!”

    曲田用力想了想:“我的天啊,那他的眼睛就那么大,身体加起来不得……不得是大得没边了?”

    朋一水又问道:“宇宙里,有这么大的生物吗?”

    特林、萨奥夫和我同时回答:“不可能。”

    特林补充:“别说宇宙里没有这么大的生物,就现在的研究看来,不论是第一第二还是第三宇宙,连低等生物都不太可能存在。”

    “别看宇宙好像很大,但其实它真是很荒凉。”

    曲田道:“到底啥意思啊,一会儿有,一会不可能,那到底有没有呢?”

    特林说:“现在,我们计算的结果就是这样,这结果违背常识,但又真真实实的存在。”

    “所以小姑娘,你问我,我也给你解释不清楚,这已经超出了人类认知的范围。”

    我问:“特林先生,你认为这件事情对于我们世界的危害主要在哪方面呢?”

    特林:“你是问到点子上了。危害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第一就是我们不知道危害在哪里!”

    他们几位年轻人又愣了,这是什么话?

    特林:“人类的恐惧感不光是来自于已知,更多的来自于未知,因为不知道它的危害在哪里,所以就更应该有理由去恐惧。”

    年轻人们拼命点头。

    特林:“第二,如果这个观察者真实存在,那我们最好祈祷他和我们是站在一边的,就如此大的身体体量来讲,如果想毁灭我们,简直比碾死一只蚂蚁还要简单!”

    年轻人们的头点得更凶了。

    此时,1号与11号用大脑共情了我:“你问问特林,可不可以假设观察者不是真实的生命体,而是一种我们没见的的设备,更高级的设备?”

    我于是就这样提问了。

    特林回答:“不可能,因为这种物质的残留痕迹,只可能是生物生命体留下的。我打个比方,x射线留下的痕迹,和一个人在那里跑、跳留下的痕迹,其实是很容易区分的。”

    1号叹道:“在世界的未知面前,我们简直就是一群低等生物。”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