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团长:开局吃瓜被迷龙打 > 第21章最后的声音

第21章最后的声音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李乌拉小步快前,走到了队伍的前面。

    死啦死啦摇头晃脑的,“事情安排好了?”

    李乌拉点点头:“嗯,我带队侦查,我和日本人打过多年交道,能闻到他们的味道。”

    死啦死啦一副不相信的样子:“真的假的?”

    “在那边,日军又有一个小队,在打机场。”

    黑暗的夜色下,机场的方向时不时的闪烁着炮火的火光,但是机场反击的动静却没有,只是安心挨炸,丝毫没有还击的意思。

    死啦死啦嘀咕:“他们都走了吗?”

    迷龙说道:“走了正好,咱们直接掉头走人。”

    李乌拉则说:“如果英国人走了,日军就直接冲击去了,而不是小规模炮击。看着架势,最多一门81毫米迫击炮,而且日军弹药有限,只能时不时的吓唬英国人。”

    “英国人不敢玩夜战,他们被日军打怕了,但是还在顽抗。如果日军的大部队追上来,他们就会体面的投降了。”

    死啦死啦笑着说道:“还等什么呢?兄弟们抓紧,前面就二十几个日军,冲上去,灭了他丫的。”

    李乌拉劝解道:“重机枪搬运不快,伤员也来不及,等一等。”

    死啦死啦微微一笑:“好了,我现在命令你,留下2个班,保护孟团座和伤员,还有保护好重机枪,其他人,跟我冲啊!”

    李乌拉的二排,无动于衷,倒是和死啦死啦一起的人,嗷嗷叫的冲上去了。但是,路还远着呢,李乌拉在后面不急不慢的跟着。

    烦啦则是吃惊,这位爷居然也有被耍的一天,火光方向起码还有5公里远,这么着急跑着干啥呢?

    死啦死啦不在乎,他已经听见了士气正在下降,他必须要想办法,瞎折腾,必须把士气提上去。有什么比狠狠的揍日军一顿更能提升士气的,如果不行,就多揍两次,把他们打怕了。

    死啦死啦一直好奇,问李乌拉:“你咋这么快呢?背着这么大的包,不沉吗?”

    李乌拉回答:“习惯就好,吃饱了,喝足了,携带弹药多了,自然战斗力强了。”

    死啦死啦作战,讲究士气,精神冲击,李乌拉是现代思维,更喜欢国内的说法,火力覆盖。

    穷则莱阳钢铁,富则莱茵金属。凑不齐主力团的大炮,就让兄弟们选择英国人的枪榴弹和50毫米迫击炮。还有收集日军的手雷和掷弹筒。打不准不要紧,火力覆盖,打不准,一样能炸死人,直接无差别攻击他们。

    李乌拉用望远镜观察,同时小声的报告:“英国人的外围防线,大约2公里,一个半小队,大约是90人,两挺重机枪,在这,迫击炮阵地在这里,距离咱们15公里,1个班驻守,一挺轻机枪。”

    烦啦一瘸一拐的走过来,看见了说道:“我看见的和他大同小异,但是我看不见迫击炮阵地,日军还有不少掷弹筒,咱们打过去,会折不少兄弟进去。”

    死啦死啦突然想到,“你不是有炮吗?能不能第一时间拿掉它,我们再冲过去。”

    李乌拉则问:“你打算从哪里攻过去,就算往前压500米。还剩下1500米距离,好几分钟时间,日军很快就反应过来了,别指望机场的英国人会帮忙。至于周边的兄弟,谁知道会不会帮忙,也许都走了。”

    死啦死啦想了想:“我打算两边包抄,迫击炮交给你,没问题吧,枪一响,你立刻动手炮击他们的炮兵阵地。说实话,我也没看见。”

    李乌拉挥挥手,随手一指:“那一片洼地,原本是一个外围的75毫米野炮阵地,你看仔细了,看你看见交通战壕。英国人把炮调走了,留下了它,日军的迫击炮就在那里。如果是掷弹筒,日军够不着飞机场,这会没有炮击了,所以看不出来。”

    死啦死啦当即明白了,烦啦也明白了,真是个好地方。

    对于攻方而言,一个隐蔽的炮兵阵地,看不见,回头部队进攻,会造成很大损失的。对于防守方,总是希望自己的战壕和防线,越隐蔽越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死啦死啦的战术很明确,不懂得作战的阿译长官,和后勤大队长康丫负责伤员和保护他们后方;他自个带一队,烦啦带一队,各自以冲锋枪开路,准备大量的木柄手榴弹;李乌拉带人辅助拔掉迫击炮阵地,三面夹击,拟定枪声为号。

    最理想的状态是三方同时攻击,几分钟解决战斗,但是很显然,死啦死啦高估了士兵的素质。一个士兵不小心发出响声,日军大喊一声,随后打开了第一枪。

    “砰!”

    “轰!轰!轰!”

    李乌拉直接精准三连炸,击飞了日军的炮兵,随即大喊:“兄弟们,跟我冲啊!”

    孟烦了饱读诗书,喊得口号也是铿锵有力:“冲啊冲,冲的上,杨六郎”

    这是一个古老的典故,相传北宋时期,杨家将7个男儿冲锋陷阵只有杨六郎得以生还回家,娶了柴郡主封了大元帅的故事。冲的上去,就胜利,冲上去,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死啦死啦一看战斗打响,也顾不得多想,再骂其他人也来不及了,“阿妈呀”

    阿妈,是南方的方言,其实在很多地方都是妈妈的意思。淞沪会战期间,粤军,桂军士兵经常哭喊着叫着“阿妈呀”,然后拉响炸药包,和日军的坦克同归于尽。

    那一声,是无数无名英雄在这个世界留下的最后的声音。

    当然,报纸上记录的则是敢死队士兵喊着“娘”,然后舍生忘死的冲锋。其实“娘”,这个词大部分属于北方方言的说法。

    南方更喜欢带“阿”,礼物“阿妈”、“阿爸”、“阿哥”。湖广,云贵、闽浙、苏、皖、戆的方言均有这词。

    “砰!砰!砰!”

    “哒哒哒”

    后方的两挺重机枪猛烈开火,弹幕掩护着战友冲锋,第一波日军刚刚爬出战壕,就被打得七零八落,嗷嗷叫的士兵,喊着各种怪异的吼叫声,直击他们的灵魂。

    号称“丛林之虎”的日军彻底懵逼了,第一波反击失败,紧接着又是手榴弹乱飞,一通乱炸。

    迷龙抱着机枪直接连发“策策策”对着日军的战壕突突,手持冲锋枪的几个也大步向前,对着日军突突,很快打光了弹夹。

    一个日军的军曹难以置信,自个的小队就这样没了,挥舞着武士刀大叫,“西内”

    “嘭!”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