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案情进展
赵曙怒气冲冲的来到后宅,很远便听到了男女的嬉笑声。
赵曙的脸色变得更黑了,芍药皱着眉头骂道:“你这三个师兄,也就只有苏辙一个是正经人。”
赵曙反唇相讥道:“可是那两个不正经的,谁也没看上你?你先想想自己的原因吧。”
一番话说的芍药哑口无言,芍药怒哼一声道:“你自己去吧,我在这等着。”
赵曙没有理会芍药,大步上前走去,来到门前,一脚踹开门,里面立刻传来了女子的尖叫声与王雱的大骂声:“找死啊。”
赵曙看着屋内的一片狼藉,摆了摆手,顾一郎率人立刻将那些衣衫不整的女子全部给撵走了。
赵曙冷笑一声道:“元泽师兄,别来无恙啊。”
王雱见是赵曙,混不吝的拱了拱手笑道:“原来是殿下啊,听说殿下遇刺了,您不去追究凶手,来臣这里做什么?”
王雱的才能很强,但他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心胸狭隘,他与苏轼、苏辙兄弟同样都是赵尚的弟子,但才学却不如苏轼、做官又不如苏辙,慢慢的王雱也就心灰意冷了,所以才走到了今天这一步。
赵曙长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元泽师兄,既然知道孤遇刺了,那你就不知道去看看孤么?”
王雱摇了摇头笑道:“殿下此言差矣,臣一直都在,直到见到殿下无恙后,臣才回府的。”
顾一郎也在旁低声说道:“殿下,确是如此。”
赵曙的脸色这才舒缓下来,拱了拱手道:“看来是孤错怪师兄了,孤听说那些刺客的尸首都在蒲州府衙,特地来此验尸,还请师兄前面带路。”
王雱站了起来整理了一下衣服大笑道:“殿下,您还真当臣这蒲州知州是吃干饭的啊,您放心吧,臣已经验过尸了,那些刺客与您身边的这位侍卫一样,都是倭人。”
此话一出,赵曙面色大变,而顾一郎则立刻跪在地上说道:“殿下,属下属实不知啊,这些年有许多倭人流浪海外,还请殿下明察。”
赵曙笑着扶起顾一郎道:“顾卿请起,倭人多的是,不能说刺杀孤的人是倭人就证明此事与卿有关,卿不用担心,再说孤也是相信王叔的。”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赵曙这心里还真是有些打鼓,若此事真是倭人所为,那赵范的嫌疑无疑便是最大的。
这时一旁的王雱突然拍掌笑道:“殿下英明,臣也觉着此事应该与安德王无关,若臣是凶手,也会派倭人来行刺,一方面可以借机来离间安德王与官家的关系,另一方面便是因为倭人好用啊。”
“师兄所言甚是,孤也有所耳闻,倭人中的浪人悍不畏死,且武艺高超,许多达官贵族都喜欢雇佣他们却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赵曙笑着附和道。
王雱点了点头道:“殿下,此事既然是出在蒲州境内,那臣自然会详查的,若殿下放心,就将这条线交给臣吧,殿下还是从其它方面下手吧。”
“哈哈,师兄这是要学习三国凤雏啊,虽整日饮酒作乐,但政事却一点没落下。”赵曙不禁大笑道。
王雱摆了摆手道:“殿下说笑了,臣虽放荡,但也不敢废公。”
赵曙笑呵呵的问道:“师兄,这次孤随军北伐,身边还缺一位主簿,不知师兄有没有兴趣陪孤走一趟啊?”
“固所愿尔。”王雱不卑不亢的回道。
赵曙也很高兴,因为他知道王雱的才能,在年轻一代中绝对是出类拔萃了,就是身体不太好,还容易生气,其它的也并没有什么大毛病。
赵曙在院子中汇合了芍药便一起离开了,刚出了蒲州府衙,赵曙便低声问道:“你去看过了么?”
芍药点了点头道:“王雱没有骗你,这些人确实都是倭人。”
“你是锦衣卫的人,你知道这些倭人都是从哪里来的么?”赵曙继续问道。
芍药冷笑一声道:“扶桑的倭人敢反抗的已经快被安德王给杀光了,留下的那些要不归顺了我大宋,要不就出海流浪了,但还有一批人是被捕奴团的人给抓走了,现在将门的那些蛀虫为了抢人,可是什么事都能做出来。”
“哦,你的意思是说咱们可以从捕奴团这方面下手?”赵曙眼前一亮问道。
芍药笑道:“正是,不仅如此,我的人已经沿岸搜索了许久,船上那些水手的尸首还没找到,而这艘船又是官船,所以我觉着这些人应该是提前隐藏进渡口司的,我们也可以从这方面下手。”
听了芍药的分析,赵曙不禁对其刮目相看,赵曙竖了一个大拇指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
芍药冷哼一声,没有搭理赵曙,便拍马而去,赵曙吃了一嘴土,也跟了上去……
福宁殿内,赵曙半躺在床上,两个宫女正在喂其吃葡萄,而梁怀吉则老老实实的站在下面,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眼帘低垂,等着赵尚问话。
这段时日,赵尚也开始学会享受帝王生活了,这二十年战战兢兢的,总算是熬了过来,要是继续像个苦行僧一般生活,赵尚都感觉对不起自己。
赵尚淡淡的问道:“王雱可有怨言?”
梁怀吉谄媚的答道:“官家,王雱想要一个机会都快想疯了,怎么会有怨言呢?”
赵尚点了点头道:“这孩子什么都挺好,就是有些心胸狭隘,这不是长寿之相啊,朕希望他从战场上下来能够有所改观。”
“官家的苦心,想必王公子会明白的。”
赵尚继续吩咐道:“这次的刺杀案在朕看来没有那么简单,此事也不能光靠太子,你们锦衣卫也要暗中调查,若有意外,可先斩后奏,另外还要保护好太子的安全,上次的事朕不希望再发生了。”
“官家放心,奴才定当全力保护太子殿下。”梁怀吉立刻应道。
这时赵尚突然叹了口气道:“芍药那姑娘不错,此事做完,你就让她退出锦衣卫吧,一个姑娘家,不能整日里打打杀杀的,还是在家里相夫教子为好。”
“官家的一片爱护之心既然是好的,就怕无人敢娶?”九陵在旁凑趣道。
赵尚不禁大笑道:“哈哈,放心,会有人娶她的。”
此时远在雁门关的苏轼不禁打了个喷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