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控制心魔
这场捐款活动持续了三天才结束,光京城就筹集了一百多万贯捐款,还有许多自动报名去运粮的劳力,完全是自带干粮,不图回报,但是有一条,那就是若万一在运粮的途中碰到了辽人,那这斩首之功朝廷得给算上。
“民不畏难,将不畏死,大宋将无敌于天下。”这是赵尚发出的怒吼。
也就是因为此事,使得赵尚威望大涨,这便是民心所向啊,没有人敢与整个大宋的百姓作对,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绝不是一句空话。
接着赵尚便又下达了一道旨意,那就是将捐款之事发往全国各地,也包括青塘与银夏这些新占之地。
庞籍大惊失色连忙劝道:“官家,万万不可啊,此事若传开,恐怕会惹得天下震动啊,君子不可自曝其短,朝廷也是如此啊,还请官家明鉴。”
赵尚摆了摆手道:“这天下想为皇为王者无数,既然如此,那不妨就一次全部站出来吧,也省得朕麻烦了。”
“官家切不可轻举妄动,此时一静不如一动啊。”庞籍继续劝道。
紧随其后,其余大臣也开始了劝谏,赵尚摆了摆手道:“开封城是什么地方啊?自古以来便是四通八达的地方,此事估计早就传到全国了,这个时候说什么也晚了,还是下旨吧。”
“官家,不一样的,名不正言不顺,只要朝廷不说,许多人就不敢轻举妄动,而且通过这件事,我们还可以测试一下一些人对朝廷的忠心,那些对朝廷忠心的人,虽说朝廷没下旨,也会主动来上交的,官家,辨别忠臣不比辨别奸臣更有利?”包拯站了出来不卑不亢的回道。
赵尚很想说,忠臣老子多的是,老子现在就是想把奸臣找出来。
但是话到嘴边,赵尚还是咽了下去,包拯的话说的有道理,很多事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赵尚叹了口气道:“既然如此,就按照包卿所言吧。”
“诺,官家。”
这也是赵尚的优点之一,听劝。
赵尚离开宣武门后,庞籍对着包拯拱了拱手道:“包公,此次多谢您了。”
包拯叹了口气道:“庞相,您不能这样啊,不要忘了,您现在可是首相,官家毕竟年轻,考虑不周全的地方您要尽力相劝,有的时候哪怕劝不动,您也要封驳圣旨的权利,这是您手中的权利,虽不可乱用,但也不可不用,此乃老夫一片肺腑之言,还请庞相铭记于心。”
包拯的这番话让庞籍有些尴尬,当着文武重臣的面,庞籍有些下不了台了。
此时韩琦笑呵呵的问道:“包公,您今日怎么有时间进宫了呢?”
包拯重重的一拍额头道:“哎呀,真是老糊涂了,老夫去找官家还有要事呢。”说完包拯便急匆匆的离开了。
看着包拯的背影,庞籍感叹一句道:“老夫是不是真的不如范相啊?”
富弼在旁笑道:“庞相,老包就是这幅脾气,您不用在意,您说你不如范相,咱们在座的人哪一个能比得上范相啊?”
这句话很有说服力,范仲淹将来很有可能入文庙被人世代供奉,在座的所有人与其相比都是远远不如也,甚至千百年后,官家的名声未必都能赶得上范仲淹。
庞籍点了点头道:“彦国所言甚是,老夫虽不如范相远矣,但回到家里,老妻还赞美老夫,儿女也恭敬老夫,在朝堂上,官家也要询问老夫的意见,这才是老夫的成功之处啊,老夫的这番话希望诸君共勉。”
“多谢庞相教诲。”众臣立马拱手拜道,无论如何,这个时候首相的权威还是要维护的。
文官们现在正在大力提高首相的权力,这其实也是借了范仲淹的东风,因为在这个世上,要说还有人能与官家掰腕子的,那非范仲淹莫属。
另一方面只要首相的权威变大了,那与皇权的对抗就不会显得那么无力了。
赵尚刚刚回宫不久,便收到了狄青的八百里加急快报,赵尚不敢怠慢,连忙打开。
看完后赵尚沉默了半响方才缓缓说道:“来人,传华强觐见。”
很快华强便过来了,赵尚将信交给华强叹道:“范相在河北积劳成疾,身患重病,你去一趟吧,记住了,这个时候范相的身体绝不能出问题,要不然河北的军心会大乱的。”
“诺,官家。”华强不敢怠慢连忙应道。
华强离开后,包拯也跟了过来。
赵尚和颜悦色的问道:“包卿,你有何事么?”
包拯没有回答赵尚的问题,而是反问道:“官家,老臣刚才见华神医匆匆而行,不知是谁生病了么?”
赵尚长叹一声道:“是狄青写信告诉朕,范相生病了,哎,都是朕对不起先生啊,先生已年近七旬,却还要长途跋涉,这一年来先生都没有好好歇歇,不要说先生了,就连朕这种年轻人如此长途跋涉身体也未必能受得了?”
包拯着急的问道:“范相的病厉害么?”
“没什么大病,只是人老了,需要好好休养。”赵尚有些不耐烦的回道。
包拯这才松了一口气,包拯继续说道:“官家,老臣今天来找您其实是为了皇长子而来……”
还不待包拯说完,赵尚便着急的问道:“皇长子怎么了?”
见到赵尚这幅模样,包拯叹了口气道:“官家,皇长子的事已经不重要了,老臣现在担心官家的心魔。”
“你这是什么意思?朕能有什么心魔?”赵尚慌张的说道。
包拯笑道:“官家,范相的威望已经威胁到了皇权,您现在是不是非常忌惮范相啊?”
这句话让赵尚变得更加慌张了,赵尚冷哼一声道:“胡说,范相乃朕的先生,朕怎么会忌惮他呢?”
包拯摇了摇头笑道:“官家,心魔入体,您的所作所为便不受控制,从这些天您反常的举动就能看出来,老臣建议您还是去藏书阁呆一段时间吧,多读圣人书,有利于您压制心魔。”
“行了,少在这里危言耸听了,你回去吧,朕乏了。”赵尚不耐烦的下了逐客令。
范仲淹的威望太大了,而且其影响力还渗透到了文武两途,所以赵尚对于范仲淹便有些忌惮了。
这便是屁股决定脑袋,要是在后世,赵尚老老实实的当一个老师,什么屁事都没有,最多也就是因为竞争一下教导主任而发愁,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自己身后是诺大的一个帝国,还有妻子儿女,这些都压在赵尚的心头,所以赵尚便无法保持初心了。
这也就是包拯说的其心魔所在。
这个时候赵尚才理解了那些喜欢杀大臣的皇帝们的思想,自己白白胖胖的儿子这么可爱,为什么要把皇位交给一个外姓人啊?这太不公了。
再说谁会舍得?反正换成赵尚,赵尚是舍不得。
想到这里,赵尚的心就更烦了,怒拍了一下桌子道:“摆驾,去藏书阁,这几日无紧急事不要打扰朕,朕要在藏书阁闭门读书。”
“诺,官家。”梁怀吉连忙应道……
回到巩县行宫的包拯对此也是忧心重重,直到得到赵尚赶往藏书阁的消息后,心里的那块大石头才放下。
这时王琳背着双手走了过来笑道:“包公,怎样?去官家那里告状告赢了?”
包拯冷哼一声道:“你这个老泼皮,仗着从小陪皇长子殿下长大的情分,竟然敢占用老夫的课,老夫去告你状又如何啊?”
王琳坐了下来小声的问道:“包公,这都是小事,若你想要,老夫匀给你也就行了,老夫现在担心的是官家,官家最不喜欢读死书,所以藏书阁他基本上是不去的,你说说你到底说了什么话才把官家引去藏书阁的?”
包拯叹了口气道:“老夫什么都没做,只是发现了官家的心魔,这才劝官家去藏书阁的。”
王琳撇了撇嘴不屑的说道:“少在这骗人了,是你了解官家?还是老夫了解官家?官家可是豁达的很,哪有什么心魔啊?”
包拯指了指河北的方向笑道:“那就是官家的心魔。”
“不就是辽人么?官家会害怕他们?”
“你想想,在河北除了辽军还有谁?”
“狄青和咱们大宋最精锐的西北军,还有……啊,你不会是说范相吧?”王琳震惊的问道。
包拯点了点头道:“正是,这也是老夫最担心的,范相虽说是一片公心,但其势力与威望太盛了,而且又是一代文宗,在朝在野,都已经对官家造成了威胁,官家有所担忧也是人之常情,但若官家真的控制不止自己的心魔,对范相动手,那将是咱们大宋的灾难啊,所以说老夫才劝官家去藏书阁读书养性呢。”
王琳重重的点了点头道:“你这个办法倒是合理。”
包拯摇了摇头苦笑道:“效果如何还不好说呢?但老夫还是相信官家,若真的到了不可收拾的那一步,大不了老夫以死效国罢了。”
王琳摆了摆手道:“先别说死不死的?要不要老夫去劝一下官家啊?”
“不用,此事只能官家自己想通才算解决,外人参与只会坏事。”
王琳怒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真不知道庞籍他这个首相是怎么当的?这点事都处理不好,要他何用?”
包拯摆了摆手道:“行了,你少埋怨几句,你以为这世上之人皆是范相呢,像范相这等人,百年难得一见啊!”
说到这里,两人便没有了继续谈下去的兴趣了,他们二人与范仲淹都是亦师亦友的关系,现在见老友处在危险的境界,却又不能提醒,只能在心里暗暗祈祷,这心中的憋屈可想而知。
赵尚来到了藏书阁,也碰见了一位熟人,此人便是被赵尚刚刚召回京的余靖老夫子。
老夫子在移民转运使的位置上一呆就是五六年,身体大不如前,上个月给赵尚上了乞骸奏疏,赵尚同意了,但是还是盛情邀请了老夫子来京编书,老夫子二话不说便来了,与赵尚见了一面后,便一直蜗居在藏书阁内,很少出来。
赵尚与余靖是真正的师生之情,不像范仲淹与晏殊等人,师生之情中还夹杂着一些君臣之义。
想当年便是这位老先生拼了命为自己争来的太子之位,这是赵尚来到大宋感觉到的第一次善意,所以赵尚一直很尊重这位只教过自己几天的先生。
赵尚笑着行了一礼道:“先生安好?”
余靖就这么大咧咧的受了赵尚的礼,余靖将书放下,点了点头道:“官家,不是老臣不知礼数,而是这藏书阁自有规矩,来到这里的都是读书人,没有师生、君臣、高低贵贱之分。”
赵尚找了一个地方坐下,随手拿了一本书笑着问道:“这是先生您定下的规矩吧?”
余靖叹了口气道:“官家,诺大的大宋,总得有一处让人可以自由呼吸的地方吧?”
“以先生之意,是朕治民过于苛刻了?”赵尚有些不悦的问道。
余靖摇了摇头道:“不是治民,而是治官。”
赵尚冷哼一声道:“先生,这其中之缘由您不知么?我大宋以高薪养士,可结果呢,除了少部分人,还有那么多官贪污受贿,他们享乐的钱哪里来的?不都是民脂民膏么,朕要不得罪他们,便会得罪天下百姓,所以说朕没得选择。”
余靖点了点头道:“官家所言有理,老臣也没认为官家反贪是错的,老臣只是担心一点。”
“先生有何担忧啊?”赵尚好奇的问道。
余靖叹了口气道:“老臣担忧官家手中的权利太大,而官员们手中的权利却越来越少,这样下去官家您会不会步唐明皇的后路呢?”
没想到第一次与余靖长谈,余靖便让自己放弃权利。
但余靖的话也很有道理,李隆基这人前期确实是英明的令人喜爱,晚年则昏庸的令人厌恶,李隆基若早死几年,绝对是超脱所有帝王的大帝,因为就在他统治期间,大唐真正实现了盛世,而且还是不带引号的盛世。
赵尚没有动怒,只是摆了摆手道:“此间厉害朕了解,此事还是等收复燕云十六州之后再说吧。”
余靖叹道:“官家,权力就像极乐膏,握的越大,瘾越大,还请官家可以好好把握这个度。”
“先生的教诲,朕知道了。”赵尚咬着牙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