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圣天子 > 第350章 三个和尚没水喝

第350章 三个和尚没水喝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司马光、王安石、苏洵三人在天牢中的小日子也过得甚是舒服,天牢里没有单独的牢房,且自成一片天地,房子自己随便住,有山有水,景色也很优美,就是少了鸟鸣蝉叫声,少了一种生机。

    想当初太宗皇帝野心勃勃的北伐辽国,最后被人家打了一个全军覆没,自己赶着驴车才逃回来,回来后太宗皇帝就把自己关在了这里自醒,在当时那种环境下,太宗皇帝的心情可想而知会有多么悲苦?

    而那些杂乱的鸟叫声传进太宗皇帝耳中一定是一种讽刺,所以太宗皇帝便下令在天牢四周筑起了高网,禁止任何一只飞鸟进来。

    司马光讲起古来,总是那么神采飞扬。

    王安石听罢叹了口气道:“太宗的三次北伐彻底毁了大宋收回燕云十六州的希望啊。”

    苏洵笑着问道:“君实,听说你准备修一部史书,那你想怎么写咱们大宋呢?”

    司马光毫不犹豫的回道:“大宋的历史太乱,老夫不想写,这本史书老夫只写到五代十国便会完笔。”

    听了这个回答,王安石与苏洵不禁给司马光竖了一个大拇指道:“哈哈,君实此言不虚也。”

    司马光摆了摆手道:“行了,闲话少说,咱们继续昨天的话题吧,昨天介甫说对付化外之民一定要行雷霆手段,摧毁他们的文化、礼仪,让他们彻底忘记自己的身份,只记着自己是一名汉人,老夫不太同意这个观点。”

    “哦,君实有何不同见解么?”王安石好奇的问道。

    “老夫也在边境当过知州,虽然出了一些乱子,但老夫也算是了解那些蛮人,对付这些人不可只使用蛮力,还要教会他们学礼,这样他们才能真心归汉,老夫觉着介甫的结果是好的,但过程太过于霸道,不可为之,否则早晚会生乱。”司马光侃侃而谈道。

    王安石点了点头道:“君实兄所言有理,但老夫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不知明允贤弟意下如何啊?”

    苏洵是聪明人,但凡是聪明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看破不说破,苏洵长期都是赵尚的近臣,他知道赵尚的心思对除大宋国之外的人来说非常的不友善,这样的思想应该还有商榷之处。

    但是如果按照赵尚的这一套思维去管理官家,不能保证大宋会变得更好,至少不会变得更坏,所以在这件事上苏洵是赞同王安石的观点的。

    见这二人都不认可自己的观点,司马光有些恼怒的问道:“明允兄,请说说你的理由。”

    苏洵笑着回道:“海纳百川,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君实兄,你只看见过海纳百川,什么时候见过大海倒流百川?这就是海为什么大的原因啊,所以老夫是赞同介甫兄的观点的,如果介甫兄的这一套法则可以在大宋形成了习惯,那么一个喜欢到处搜集好东西为己用,又能保证自己的好东西不外传的国家,变得富裕强大起来是必然之事,穷则兼顾自身,富则兼达天下,咱们大宋现在还不算富,所以没必要去管别人死活。”

    司马光见两人的意见与自己都不相同,便苦笑一声道:“老规矩,少数服从多数,这项改革措施就按照你们说的写吧。”

    “哈哈,甚好。”王安石不禁笑道。

    司马光冷哼一声道:“你少得意,老夫就不信每一项意见明允都赞同你。”

    王安石这时突然看向了苏洵道:“明允,老夫现在才发现了一丝不对劲的地方。”

    “哦,有什么不妥么?”苏洵笑着问道。

    “怎么每项议题提出改革措施的都是老夫与君实,你只是赞成这个,反对那个,你自己真正的想法可从来没与我俩透漏啊。”王安石笑着质问道。

    司马光听了这话,拍了拍头道:“对啊,明允,你这可有点墙头草的意思啊。”

    苏洵苦笑一声道:“不知两位兄长听说过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么?”

    王安石与司马光同时摇了摇头表示不知。

    苏洵干咳一声道:“这个故事还是官家告诉我的,官家说有一座寺庙,最开始的时候只有一个和尚,所以这个和尚就自己挑水喝,后来又来了一个和尚,就变成了两个和尚一起挑水喝,直到来了第三个和尚,这三个和尚谁都不愿意去挑水,所以最后就没水喝了,咱们现在的情况就与其很相似,如果咱们三人各执己见,那闹到最后一条新法也定不下来,因此我才甘愿当一个墙头草的。”

    听了苏洵的解释,王安石不禁叹道:“明允的胸怀气度,老夫佩服,但老夫还是想听听明允兄的看法,就像刚才那个问题,随着咱们大宋的版图越来越大,化外之民也会越来越多,我们到底该如何治理呢?这是一个很关键也很重要的问题。”

    苏洵摆了摆手道:“关于这件事,我曾经与官家讨论过,你们想听听官家的想法么?”

    两人顿时来了精神,同时拱手道:“洗耳恭听。”

    苏洵点了点头道:“官家的观点总结一下便是八个字,叫“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通俗解释便是让咱们宋人与蛮人进行换心,蛮人好战的血液一定要烙到咱们宋人身上,而咱们则要教会蛮人该如何平和的做事,我们要教他们四书五经,要让他们知道圣人大义,等到哪一天,朝中的御史都变成了蛮人的后代,我们就算是成功了,这才是万世之功业呢。”

    听了苏洵的这番话,二人越琢磨越感觉可行,官家这个办法才叫一劳永逸呢。

    司马光叹道:“哎,大宋何其幸也,出了官家这么一位圣明天子。”

    王安石也点了点头赞道:“有官家在,确实是大宋的福气,老夫一生自认不弱于人,今日听了官家的这一番见解,方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苏洵对王安石笑着说道:“介甫兄不必如此,官家每每有奇思妙想之时,身边人不解其意,都会感叹一句:“若王介甫在,定能明白朕之心意”,说句难听的话,咱们三人中其实官家最看重的便是介甫兄了。”

    听了苏洵的话,王安石连忙对着皇宫的方向拱手拜道:“此乃臣之荣幸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