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圣天子 > 第328章 三道圣旨

第328章 三道圣旨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赵尚劳累了一晚,第二天还是一大早便起床了。

    安顿好了曹艾,赵尚穿戴整齐出了房门,王琳快步走了过来道:“官家,人都到齐了。”

    “甚好,把膳食一起带去吧。”赵尚微笑的点了点头道。

    “诺,官家。”

    来到福宁殿时,庞籍、韩琦、文彦博等留守大臣立刻拱手拜道:“参见官家。”

    “众卿平身。”

    赵尚摆了摆手,坐上了属于自己的位置。

    王琳拍了拍手,几名宫女便端着膳食走了进来。

    赵尚现在吃饭很快,这都是在军中养出的坏毛病,赵尚吃完后,众人连一半都没吃下,但众人见赵尚放下了筷子,便也都不敢吃了。

    赵尚笑道:“没事,你们再吃点,不可浪费。”

    包拯在旁笑道:“官家所言甚是,农家种粮食不易,无论何种场合,都不能浪费。”说完把掉在桌案上的一粒米捡了起来放进了嘴中,吃的津津有味。

    赵尚笑骂道:“就你这老倌话多。”

    等到众人吃饱喝足后,赵尚扫视了众人一番笑着说道:“大伴,宣旨吧。”

    王琳恭敬的把圣旨接了过来,干咳一声道:“庞大人、韩大人,请吧。”

    二人连忙站了出来,王琳道:“范相年迈,中书不可一日无相,庞籍久在中枢,老成练达,德才兼备,特拜为中书左相;韩琦勤勉务实、励精笃行,朕拜为中书右相。”

    “臣等叩谢皇恩。”二人拱手拜道。

    王琳小心的将圣旨递给两人,然后便打开了第二道圣旨。

    众人此时的心已经都提到了嗓子眼,生怕这道圣旨有什么猫腻。

    王琳打开后笑道:“文大人,上前接旨吧。”

    文彦博有些忐忑的站了出来,王琳继续说道:“吴育致仕,青海路与青塘路合二为一,统称青海路,文彦博为青海路转运使,主持当地民政之事,富弼调回中枢任枢密使,三司使曾公亮任银夏路转运使,三司使一职由王安石接任,欧阳修回京任御史大夫、司马光任御史中丞。”

    “诺,臣多谢官家。”文彦博拱手拜道。

    这道圣旨相比上一道,信息量更多,司马光、王安石这些由官家一手提拔起来的官员都回京了,这说明官家已经慢慢重用自己人了。

    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些人一定会封侯拜相。

    两道圣旨宣读完后,赵尚笑着问道:“诸位卿家还有何意见么?”

    “官家圣明,臣等谨遵官家之令。”众臣在庞籍的带领下拱手回道。

    赵尚满意的点了点头道:“朕还有第三道圣旨,但这道圣旨是密旨,就不当众宣读了,庞相。”

    “臣在。”

    赵尚把圣旨交给庞籍笑道:“中书、台谏配合锦衣卫开始抓人吧,人虽然有点多,但朕觉着长痛不如短痛,大宋的江山决不能毁在这群蛀虫手中。”

    庞籍苦笑的接过了圣旨,打开一看,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人名,粗略估计也有上千人。

    庞籍有些担忧的问道:“官家,要不要再考虑考虑?”

    赵尚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躲在角落里的赵允升冷笑一声道:“既然他们不想当朕的臣子,那么朕也没有必要去为他们的前途考虑,人做了错事是要承担后果的,这便是自作孽不可活的道理,在这世上天理最大,朕兢兢业业的为这个国家辛劳数十年,最后却换来一个父母均被害的下场,朕要是再不用重法,恐怕朕这个皇帝也不用当了。”

    “官家息怒,老臣遵旨便是。”庞籍叹了口气道。

    一旁的包拯终于看不下去了冷哼一声道:“庞相,你要是下不去手,就交给老夫去办便可,老夫不怕得罪人,庞相啊,此风绝不可涨,郭娘娘与先帝的死,难道你都忘了么?现在又出现在了曹太后身上,一国之君、一国之母就这么不清不楚的薨掉,你让大宋的脸面往哪里放?”

    赵尚拍了拍手赞叹道:“看来这朝中还是有明白人啊,朕早就说过,国家大事不能就这么一直糊弄下去,今日糊弄一天,明日又是一天,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再说咱们早晚也有糊弄不下去的那一天吧,但那时我们又该如何自处?所以此次朕下定决心,对于那些蛇鼠两端、无能的官员绝不留手,众卿都不必再劝。”

    “官家英明,臣等遵旨。”众人见大势已去,只好无奈的拱手应道。

    赵尚又对一旁的王琳吩咐道:“宫中也是一样,这几天朕与皇后会送皇长子去巩县为大娘娘守陵,你尽可放手为之,无论牵扯到谁,绝不姑息。”

    “诺,官家。”

    赵尚话音刚落,包拯便立刻站了出来道:“请官家明鉴,此事与皇长子并无关系。”

    此时众人也都明白过来了,同时拜道:“请官家三思。”

    因为曹太后的死,赵尚可以大开杀戒,但这其中绝不包括皇长子,皇长子是赵尚唯一的儿子,虽年纪幼小,却很聪慧,监国以来也并没有出过什么大毛病,深受众臣喜爱,所以在众臣心里,皇长子是决不能蹚进这坛浑水中。

    赵尚摆了摆手道:“诸卿不要误会,朕不是处罚皇长子,一方面是皇长子最近身体不太好,朕想让其去巩县好好休养一番;另一方面现在皇长子年纪还小,正是习文习武、了解民间疾苦的好时候,不可整日养在这深宫大院中,也该出去锻炼一段时间了。”

    听了赵尚的话,众臣终于放心了。

    但作为皇长子先生的包拯还是提出了一个要求:“官家,老臣不才,请求跟随在皇长子身边。”

    赵尚苦笑一声道:“包卿这么不相信朕么?包卿放心,朕不会像汉武帝那般,听信小人之言,对太子不利的。”

    包拯不卑不亢的答道:“请官家恕罪,有备无患而已。”

    赵尚无奈的点了点头道:“这样也好,皇长子毕竟年幼,有你这位老臣跟着,朕倒是也放心,但你也得答应朕一个条件。”

    “官家请说。”包拯立刻回道。

    “皇长子身为朕的长子,也是大宋的希望,决不能只学文不问武事,哪怕以后他没机会上战场,学武也不是一件坏事,最起码可以强身健体,所以这文武是分开的,包卿切记不可越俎代庖。”

    “哦,不知这武学先生是何人呢?”包拯好奇的问道。

    “是狄青。”

    听到这个答案,包拯咧嘴笑道:“官家圣明,老臣遵旨。”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